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地理 大气环境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示范教案 湘教版必修1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0: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一、课标的要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 ” 运用简易天气图 , 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 1、教学应重视落实各种天气图的阅读与分析。 2、“标准”中提及的简易天气图是指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 , 而不是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 3、“标准”中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 ( 包括冷锋和暖锋 )、低压 ( 包括低压槽 )、高压 ( 包括高压脊 ), 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 , 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 , 但对其它概念 ( 如气旋反气旋 ) 未作要求。

4、教学中还应注意 : ① 应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出发 , 切忌增加知识难度 ; ② 应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 , 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与分析 , 如锋面等 ; ③ 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 , 如广东地区的台风。

二、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分两部分 , 第一部分是锋与天气 , 主要是阐述气团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 各类型锋面天气变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学生活动是以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 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 , 由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第二部分是低压 ( 气旋 ) 高压 ( 反气旋 ) 与天气 , 主要阐述低压 ( 气旋 )、高压 ( 反气旋 )、高压脊低压槽概念 , 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 而是以活动题形式让学生根据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特点去推断其天气状况 , 教材后还附有台风寒潮两个天气案例资料。

2、“标准”不作要求的气旋反气旋概念在教材中出现了 , 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实际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3 降水的形成知识是学习本节的基础 , 虽然初中地理有学过 , 但考虑到学生遗忘情况 , 有必要再复习一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 , 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⑵ 能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判读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和锋 , 并对其天气状况作出推断。

⑶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 , 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 , 去学

1

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 , 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 .2、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不同天气特征 .

五、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天气图的判读及分析

六、教学过程 ( 设计 ) 本节需用 2 课时

第一课时讲锋与天气 , 先分析近几天天气状况 , 引出天气系统概念 , 并指出前面所学的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长时期的气候特点 , 而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由天气系统的活动造成的。接着讲述气团概念。 教师 : 当冷暖气团相遇时 , 会出现什么情况 ?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垂直的界线 , 问 : 冷暖气团相遇时 , 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垂直 , 这种情形存在吗 ?( 不能 ) 教师再画一条横线 , 问 : 冷暖气团相遇 , 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平行 , 这种情形存在吗 ?( 不能 ) 教师再画一条斜线 , 说明冷暖气团相遇 , 它们的交界面是倾斜的 .问 : 斜线哪一边为冷气团 , 哪一边为暖气团 ? (学生回答)。

讲述锋面概念 , 在板图上继续分析锋面结构 , 明确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讲述锋面分类 , 学生读图 2.19 与 2.20 观察对比 ,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教师 : 在锋面天气图上 , 你如何区分冷锋与暖锋 ? 学生回答 ( 从冷气团运动方向、雨区位置、云系形状、图例符号等去判断 ) 要让学生明确冷锋锋前为暖气团 , 锋后为冷气团 , 暖锋锋前为冷气团 , 锋后为暖气团。

教师 : 冷锋降水与暖锋降水的雨区位置有些不同 , 你能指出来吗 ? (学生回答)

2

教师事先绘制三张投影片其中一张如下

另两张分别为冷锋天气图与暖锋天气图 ( 略 ), 两张投影片叠加并移动其中一张 , 分步演示冷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 , 教师负责演示 , 而由学生去分析推断。

演示分析完后 , 出示以下表格由学生归纳填写

教师:锋面一定能带来降水吗?(不一定)

3

列举北方冬春季沙尘暴天气等例子说明

教师: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在一个地区停留或来回摆动,又叫什么锋? 列举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华南准静止锋天气等实例

教师:民间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学生回答

实施教材 45 页活动题,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冷锋天气有时会带来灾害,这种灾害性天气叫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 48 页案例之寒潮及其危害,有条件的播放有关影视片。 教师总结,再请一学生说出下列天气现象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

1.北方冬春季节沙尘暴; 2、寒潮天气; 3、广东 4、5 月份阴雨连绵的天气;

4、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5、贵阳冬半年阴雨连绵的天气 最后是学生形成性练习(略)

第二课时讲低压 ( 气旋 ) 高压 ( 反气旋 ) 与天气

(引入)教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形容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天气?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梅雨季节过后的 7、8 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学生读图 2.21 ,指出图中有几处高气压、低气压,说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气压值。教师再指图说明高压脊与低压槽概念。 出示下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前以掌握的知识在此图基础上画出高气压与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南北半球)。

4

请一学生上黑板画,由下面的学生作出评判,不断反馈,直到画正确为止。 教师:低压中心气流不断辐合,越聚越多的空气将往哪里去呢? 高压中心气流不断辐散,空气将从哪里过来补充?

学生进行合理的设想与推断,再对照教材图 2.22 与图 2.23 实施教材 47 页活动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说出下列天气是受什么天气系统影响?

1.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2、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3.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学生归纳下表

学生阅读 48 页案例之台风及其危害,有条件的播放有关影视片。

教师: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从另一方面看,台风有没有功劳呢?让学生展开讨论辩论。

教师小结,学生形成性练习(略)

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练习题资料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三节 大气环境(刘老师)

231大气环境 湘教版教案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三节 大气环境(郭老师)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三节 大气环境(何老师)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推荐)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剖析

高中地理 大气环境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示范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大气环境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示范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