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对苏教版教材的认识与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3: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对苏教版教材的认识与体会

广西平果一小 卢 槿

电话:13877638272 E-mail:yanggsv606@163.com QQ:499837443 [摘 要]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版面设计新颖充满儿童情趣,而且教材还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体现数学文化;利用生活素材,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创设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体验成功的机会。

[关键词] 苏教版

整合 数学活动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是经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我县自2005年秋季使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教材本身给我的印象是装帧精美、大气;版面设计色彩鲜明、清晰,富有生气,充满童趣;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呈现出了一幅幅让孩子们心动的画面,为孩子们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我还深深地体会到苏教版课程标准教学教材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上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体现了数学文化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安排一些数学史料,如三年级上册《认数》这一个内容,教材通过介绍古人用石子、结绳、刻痕计数法,甲骨文数字、早期的阿拉伯数字。还有《24时记时法》教材通过介绍古人是从只知道用“日”“夜”来记时,到利用测太阳影子到滴水漏沙的方法来记时,再到最后人民发明了钟表来准确记时等等。通过史料的学习,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产生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使学生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还有二年级下册用减法解决的一道简单的实际问题:婴儿的骨头有305块,儿童的骨头比婴儿少88块,大人的骨头比儿童少11块。学生在运用减法知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了解到人体骨骼变化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也许就会就此萌生。教材还安排了大量与其他学科有联系的内容。例如,有介绍我国四大河流的长度、五岳的高度、太阳表面的温度,有介绍京杭大运河修成的年代、世界著名建筑等,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长了学生的见识。

二、利用生活素材,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也体现了这一观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随便翻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任何一页,便会发现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题材,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已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如一年级上册的《数一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利用学生观察儿童乐园的兴趣,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些什么,指一指看到的物体或人分别在哪里,数一数各种物体或人的个数,然后再按数量多少由小到大在图里从新数一数。刚从幼儿园入学的孩子对这些事物都比较熟悉,所以也愿意动手数一数。就这样,《数一数》这节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不知不觉地在学生动手数一数中被其感悟理解了。较之以往的机械记忆,学生不仅经历了数一数的活动,而且感受了数数的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中大量的例题都是学生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如少先队活动、在图书室借书、科技制作、到超市购物等,充满浓厚的现代气息,学生参与学习的劲头很足。例如在《5的乘法口诀》一课中,教材设计了小朋友划船的活动,每只小船5人,问:1只、2只„„5只船上一共有多少人?如果能在教学中能利用多媒体演示这一活动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加入列乘法算式和合作编写口诀的活动中,达到教学效果。

三、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创设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的空间

编者在进行教材的编排时,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探究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观察、思考、经历和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2 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②

(1)注意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在引入新知识时,提出需要探究才能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不再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学生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情感。例如三年级上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提出问题:“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才能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基本特点,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③体现了学生的探究过程。还例如二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时,教材安排了“6个小朋友做缆车,每辆坐2人,要坐( )辆。”“3个2人是6人,要坐3辆”“用6个圆片分一分,每堆2个,分成了3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相关“倍”和除法的知识,自主探究计算方法,逐步从直观地找“倍”,发展到用除法计算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重视自主确定解题策略,鼓励算法多化

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内化活动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材在设计上尽可能地增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为学生创设操作、实验、探究的机会。比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题13-9=?教材不急于教学生算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去探究,鼓励学生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使他们有机会展示个性,探索创新。又如,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编排中先让学生尝试加减法的计算,呈现两种可能产生的计算方法,一种是小数点对齐,另一种是末位对齐,制造认知冲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中明确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而在小数乘除法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整合学生对一般算法的理解和应用。

(3)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留给了学生较多的动手机会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动手中创新,在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喜悦。例如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平均数”的概念是除法知识的生长点,教材设计有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你想怎样来分呢?

3 用小棒摆一摆。然后把展示学生不同的分法,让学生观察,根据每一份分法中每一份的多少不同,再把这些分法分成不同的两类。开放的空间,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分一分”的知识经验,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分出了每份同样多的为一类,不同样多的为一类,教师也趁机引出“平均分”的感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又如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安排了摸球活动,先组织学生观察、猜测、发言、小组分配工作最后进行摸球活动。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经历数学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体验成功的机会

对于每一个知识技能领域或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着重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验、讨论探索、相互交流等学习活动,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讨论、探究和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并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1)自主探究得到的多样化结果,成为丰富的交流基础

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认知的需要,又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一年级下册《统计》这一内容,教材编排的例题是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经历统计的过程,教科书要求学生分小组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产生了多种记录数据的方法,有的按图形的先后顺序记录,有的把各种图形分类记录,有的用“√”的方法表示等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各种方法的优劣,在比较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并在练习中应用,使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类的思维得到发展。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设计了抓花片的游戏活动,看看同桌两个人谁抓得多,多多少。从而课堂生成了有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得出结果;有的学生排齐之后发现,从15个里面去掉8个就是多的部分等多种情况。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不同,解决问题 4 的方式方法也肯定不同,自己创造的方法是与旧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连接,因此也形成了稳固的知识结构。

结束语

教科书既是教学理念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依托。通过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两年多来的教学实验,作为教科书的使用者、实验者,我强烈地感受到教科书所蕴含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些教学启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数学;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德育教育。这些启示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如果把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比做上等好茶的话,这就要求我们一线老师常品茶、善品茶,方能在杯水之中品出真味、悟出道理。就让我们共同常品、善品、细品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这壶好茶吧。

(作者单位:广西平果一小 邮政编码:531400)

[参考文献] ①《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②《全国小学名师最新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上册数学卷)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春季版 ③《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5版

对管理学的认识与体会

对教材的认识(一年级)

对初中历史教材的认识

我对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标教材的认识与教学体会

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与体会

对会计学习的认识与体会

对管理沟通的认识与体会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与体会

对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苏教版教材的认识与体会
《浅谈对苏教版教材的认识与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