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药物化学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6: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首都医科大学

药物化学博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并了解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4.胜任本学科高校讲师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承担的教学及科研任务。

5.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学科简介

本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化学学科是化学和生物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的龙头学科。本学科针对肿瘤、血栓、脑血栓、骨质疏松、重金属中毒、炎症和疼痛等疾病,进行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鉴定、质量分析和活性评价。学科注重学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术队伍的品德素质、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优化学术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专业和学缘结构,提高团结协作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学术骨干。

三、学科方向

1.以内源性物质为先导化合物的药物设计

2.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3.药物构效关系及药物设计

4.药物的载体合成及新剂型设计

四、学习年限及安排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二年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入学后直接进入学系(教研室)、科室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或临床训练工作。

第一学年末(第二学期)之前进行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

五、学习过程学分要求

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为使博士生确实能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博士生应加强课程学习,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7.0学分;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修满25.0学分。

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2.0学分

学术讲座:至少10.0学分

其中本人作报告至少占4.0学分,包括学位论文中期汇报1.0学分

学术讲座具体规定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加强研究生学术讲座的实施意见》。

研究生凡是参加学术讲座或作学术报告,均应将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题目及时间填入《论文工作进展表》中的《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中,并由主办单位或主讲人签字或盖章证明,或有相应学术会议的邀请函,在答辩前交各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认可学分。

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1.0学分

科研训练与考核:5.0学分(其中包括医学研究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学习与考核0.5学分)

六、课程学习

研究生所选修课程,均应参加考试,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定。必修课及必选课70分及格,选修课60分及格。

1.公共必修课:共5.0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2.0学分

外语(英语):72学时,3.0学分

2.必选课:至少2门,至少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1.0学分

选课表选择课程一门:1.0学时

3.选修课:不要求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医学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实验基本技术

18学时

1.0学分

高等药物化学(实验)

54学时

2.0学分

高等药物化学

108学时

4.5学分

多肽药物化学

54学时

2.0学分

现代仪器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08学时

4.5学分

药物生物分析

144学时

4.5学分

新药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预防药学

72学时

3.5学分

高等有机合成

18学时

1.0学分

药物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

36学时

2.0学分

七、实践培养

1.校本部各基础学科的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各学系(教研室)按低年讲师的要求安排一轮教学任务。学时数(10-30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2.各临床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应结合本人的科研课题安排半年左右的临床实践工作。

1、教学实践要求:博士生应参加教学工作,使博士生对大学本科的教学实践有直接的初步的体会,锻炼表达能力。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试讲、辅导、领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等等。

2、科研实践要求:科学实践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博士生一般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正式开始学位论文工作。但第一学年中上课以外的时间应进入实验室接受科学训练,并进行预实验,为选题做准备。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必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八、学术培养

1.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科学学位研究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培养博士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中必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应能反映作者在相关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

2.论文工作过程管理

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前,首先需完成“医学研究中的生物安全防护”课程的学习,并参加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位论文工作。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加强论文工作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中期及课题结题报告制度,在论文工作中,各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系(教研室)、科室、导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关。

(1)选题

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

(2)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

研究生确定研究课题后,写出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并于第二学期末之前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就研究课题的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议,同时指出研究课题中的不足之处或有待完善的部分,研究生听取意见后,进一步补充修改。进行开题考核时应有详细记录,并填写相应表格。开题考核及开题报告内容的具体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考核及加强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的实施办法”、“首都医科大学关于规范研究生开题报告内容的通知”。

(3)论文工作的中期汇报检查

博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应在课题研究完成某一阶段后,应在学校范围内汇报本阶段课题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等,与会者提出相应意见或建议,以利于论文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此项工作应有详细记录。

(4)论文工作结题报告

课题工作完成,在撰写论文之前,应向所在学系(教研室)、研究室、科室汇报本课题完成的基本情况,与会者应对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创新性进行评议,提出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与完善等意见,对论文的撰写等提出建议,以保证论文的质量。所有这些都应有详细记录。

(5)实验记录

课题研究的实验记录按《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记录》中的要求认真进行填写。

以上论文工作过程管理中各阶段报告均应填写在《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表》中。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经各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如果博士生学习阶段的科研工作系本人在硕士学位学习阶段科研工作的继续和深入,其硕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可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引用,但应在此阶段有创造性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论文完成后要进行同行专家评议,评议通过后,再进行论文答辩。论文字数要求5万字左右,中英文摘要1000字(词)左右。学位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与印制的有关规定”。

4.发表论文要求

发表论文的具体要求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修订)》。

5.科研能力考核

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或考核小组从学位论文中期汇报、结题报告、实验数据记录、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九、学位评定与授予

医学(理学、工学)博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在完成全部培养要求,即课程考试合格,科研能力考核合格,修满全部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后,可向所在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导师、本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的规定”。

十、培养方式与方法

医学(理学、工学)博士科学学位的研究生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结合课题需要学习有关课程(见课程学习部分)以提高其基础理论及实验水平。

入学二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入学四个月内由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特点,制定其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工作的预期目标及进度、教学或临床实践等做出安排。培养计划需经学系(教研室)、科室审批后执行。

入学后直接入学系(教研室)、科室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同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与专业外语的学习。

指导方式:采取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导师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可聘请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3-5名组成。具体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聘请导师及导师指导小组成员的暂行规定”。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要灵活多样,充分发挥指导教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对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更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首都医科大学

药物化学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中的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课题。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某些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着手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

4.具有担负本学科相当助教或助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科简介

本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化学学科是化学和生物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的龙头学科。本学科针对肿瘤、血栓、脑血栓、骨质疏松、重金属中毒、炎症和疼痛等疾病,进行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鉴定、质量分析和活性评价。学科注重学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术队伍的品德素质、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优化学术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专业和学缘结构,提高团结协作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学术骨干。

药物分析学主要是利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和发展化学药物、天然药物以及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规律与方法,对药物从研发、生产、储存、流通到临床应用等环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学科涉及到分析化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药动学和生物药剂学等多门学科,是药学领域的重点学科。它对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研究及评价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现已成为药学前沿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学科针对内源性物质、天然产物及其代谢产物运用现代的大型仪器和先进的分析技术,进行先到结构的研究、结构鉴定、质量分析和活性评价。学科注重学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术队伍的品德素质、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优化学术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专业和学缘结构,提高团结协作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学术骨干。

三、学科方向

1.以内源性物质为先导化合物的药物设计

2.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3.药物构效关系及药物设计

4.药物的载体合成及新剂型设计

四、学习年限及安排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二年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入学后直接进入学系(教研室)、科室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或临床训练工作。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

五、学习过程学分要求

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8.0学分;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修满28.0学分。

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2.0学分

学术讲座:至少4.0学分

包括学位论文中期汇报1.0学分

学术讲座具体规定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加强研究生学术讲座的实施意见》。

研究生凡是参加学术讲座或作学术报告,均应将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题目及时间填入《论文工作进展表》中的《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中,并由主办单位或主讲人签字或盖章证明,或有相应学术会议的邀请函,在答辩前交各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认可学分。

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1.0学分

科研训练与考核:3.0学分(其中包括医学研究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学习与考核0.5学分)

六、课程学习

研究生所选修课程,均应参加考试,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定。必修课及必选课70分及格,选修课60分及格。

为进一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取长补短,有些学科可派研究生到教育部所属院校学习部分课程,成绩合格,所获学分我校予以承认。具体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教学工作的暂行规定》。

1.公共必修课:共7.0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2.0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1.0学分

外语(英语):90学时,4.0学分

2.必选课:至少4门,至少7.0学分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65学时,3.0学分

医学科研方法学(科研型):36学时,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1.0学分

选课表选择课程一门:1.0学时

(此课程适合医学、生物学科专业的研究生)

3.选修课:4.0学分(从选课表中选择)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

超分子药物化学方法 学时:36 学分2.0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医学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实验基本技术

18学时

1.0学分

高等有机化学与实验

108学时

4.5学分

高等药物分析

36学时

2.0学分

高等药物化学(实验)

54学时

2.0学分

高等有机化学(实验)

54学时

2.0学分

波谱解析中的新技术

54学时

2.5学分

高等药物化学

108学时

4.5学分

多肽药物化学

54学时

2.0学分

现代仪器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08学时

4.5学分

药物生物分析

144学时

4.5学分

新药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预防药学

72学时

3.5学分

高等有机合成

18学时

1.0学分

药物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

36学时

2.0学分

七、实践培养

1.校本部各学科专业的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各学系(教研室)按同年资助教要求安排一轮教学工作。教学实践可以是讲课、辅导、领导课堂讨论或带领本科生的实习课等等,学时数(10-30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凡参加教学工作均应填写教学工作情况表。

2.临床学科的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要结合本人的科研课题安排半年左右的临床实践工作。参加门诊和病房工作。

1.教学实践要求:硕士生应参加教学工作,使硕士生对大学本科的教学实践有直接的初步的体会,锻炼表达能力。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试讲、辅导、领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等等。参见教学实践的时间为一个学期。凡参加教学工作应填写教学情况表。 2.科研实践要求:研究生的科学训练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能力、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研究生一般从第二学年开始科学实践工作,时间一般为1.5至2年。

八、学术培养

1.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前,首先需完成“医学研究中的生物安全防护”课程的学习,并参加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1)选题

硕士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是从某一科学领域提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论文的研究工作应与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或导师的专长相结合,可适当考虑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个人志趣。

(2)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参加科研工作,确定选题,并经学系(教研室)、研究室、科室审核批准后,尽快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写出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于第三学期末之前在学院内进行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就研究课题的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议,同时指出研究课题中的不足之处或有待完善的部分,研究生听取意见后,进一步补充修改。

进行开题考核时应有详细记录,并填写相应表格。开题考核及开题报告内容的具体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考核及加强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的实施办法”、“首都医科大学关于规范研究生开题报告内容的通知”。

(3)论文中期汇报检查

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后,在导师指导下严格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并在课题研究到一个阶段时在学院报告论文中期课题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解决办法等,并有详细记录。

(4)论文工作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已经完成,撰写论文前在学系(教研室)、研究室、科室汇报研究结果及有关情况,与会者就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完整性进行评议,并是否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提出建议。

(5)实验记录

课题研究的实验记录按《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记录》中的要求认真进行填写。

以上论文工作过程管理中各阶段报告均应填写在《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表》中。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经各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2.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进行的科研实践及科研资料的整理,论文中应对本人研究成果做出详细的阐述。

论文字数要求3万字左右,中英文摘要700-1000字(词)左右。

3.发表论文要求

发表论文的具体要求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修订)》。

4.科研能力考核

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或考核小组从学位论文中期汇报、结题报告、实验数据记录、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九、学位评定与授予

医学(理学、工学等)硕士科学学位完成学位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科研训练并考核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后,可向所在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导师、本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的规定”。

十、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生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的办法,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又要使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入学二年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入学后直接进入学系(教研室)、科室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入学八个月内由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硕士生本人的特点,确定硕士生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工作的预期目标及进度、教学等做出安排。培养计划需经学系(教研室)、科室审批后执行。

指导方法:指导教师负责,导师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研究工作中有成就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导师指导小组可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讲师(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教师2-3人组成。具体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聘请导师及导师指导小组成员的暂行规定”。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要灵活多样,充分发挥指导教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对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更适应新形式下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完成专业和专业外语的学习。

神经生物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优秀)

《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科学学位

广东医学院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博士入学考题20022004

脱产博士申请学位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化学博士自我鉴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药物化学》考试大纲

药物化学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药物化学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