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心目中的历史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5: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心目中的历史学

在接触这门课之前,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还十分模糊和粗浅,甚至认为两者没什么差别。对于“历史”这两个字的认识,也仅仅是停留在一个普通的考试科目的层次上。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可以说对历史和历史学有了初级但是比较系统的认识,同时也对一些历史学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在下文中将论述一点我对历史学不成熟的感悟。

一、史学求真还是求美?

求真是史学学术性的基本要求。古今中外,凡是严肃的史学家,都把揭示历史的真相作为自己的职责, 尽管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所达到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这种意识和努力历来是受到人们尊重的。这种意识和努力,就是历史研究中的求真精神。在中国, 春秋末年孔子作《春秋》,只记人事活动, 不记诬妄之说, 为后世史家树立了求真的榜样。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春秋》,笔则笔, 削则削,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也表明孔子撰写历史的严肃态度。至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更是受到自刘向、扬雄及以后历代名家的高度评价。司马迁“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的史学思想, 也被西方学者大为惊叹, 认为“中国人有深刻的历史意识”

求真是为了揭示历史的真相, 但对史学家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及其成果不能作绝对的要求。这是因为: 第一, 客观历史包罗万象、纷繁复杂, 任何人都很难完全再现历史。从这个意义看, 求真, 就是“求”得反映历史主要趋势的本质“真”。第二, 史学家在反映客观历史的过程中, 其主观意识总要起作用; 因此, 史学家撰写出来的历史乃是客观历史同史学家主观意识结合的产物。第三, 一般说来, 即使是严肃的和正直的史学家, 亦难免有知识上、器局上的局限, 这种局限无疑是其通往求真道路上的障碍, 只是因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可能遇到的障碍大小有异罢了。此外, 由于史学同政治的密切关系, 故史家的求真, 有时还会受到政治的无理干扰或无理政治的干扰而陷于艰难的境地。唯其如此, 人们对以往的史学家在求真道路上之所得, 都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恰当的评价。

求善是史学社会性的功能体现。史学是不是应该求善, 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兰克史学的代表人物德国史学家兰克为抗议把历史当作说教, 强调史学家的任务只在于“如实地说明历史”之后, 以史学研究为业者似乎就理直气壮地释去了压在肩上的道德重负, 扛着“科学”的旗号, 埋首于各类文献材料中, 冷漠地找寻杳然消逝于过去时空中的历史真实。19 世纪末以来, 这种片面强调“如实地说明历史”的实证主义, 虽然遭到了一些哲学家和史学家的置疑, 但也只是浅层次揭示史学认识中的主观因素, 说明历史客观的相对性, 至于史学的求善意识, 或史学的道德诉求与评判, 依然为一些史家所诟病。

史学固然是求真的科学, 但是史学存在的灵魂则在于求善。如果说求真表现为人的历史理性, 那么求善则表现为人的道德理性。对于那些以史学为业者来讲,准确只是责任, 但绝不是美德。史学在求真之外, 必然要有意义的追求, 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史学家的最高追求。对于史学来讲, 求真与求善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如果说求真是史学家的学术责任, 那么求善则是史学家的社会责任。

二、对史学碎片化的思考

由于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读了一本有关历史理论的书——《碎片化的历史学》。

法国年鉴学派在历史扩张中,总是意图收编其它学科,使它们都臣服在历史学科之下。虽然这一行为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并使历史研究内容更加丰富,但是无限制的扩张,最终使历史呈现了碎片化的发展态势。 年鉴学派丢开了历史的总体性和规律性研究,使历史研究没有了主心骨,历史开始委曲求全迎合其它学科,最终历史也会被其它学科所抛弃。因为一个没有独立性和自身性的学科,终会溶于其它学科当中,或仅存一名称或消失的无影无踪。 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研究终有一天会成一堆荆棘。因为当历史研究的主干日趋弱化时,其分支就会逐渐营养不良,只能落得“满地损,有谁堪摘”的可悲局面。

当今史学碎片化十分常见和普遍,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首先是许多了历史的大线索前人的研究已经十分充分,已经很难再有提升的空间,所以只能从细处着手,才能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还有一个就是当今学术研究的风气十分浮躁,许多学者没有耐心沉下心了,潜心钻研一个历史的大问题,当然当今中国的学术制度也是一个巨大的约束。

因此,现实情况是我们直接吸收了年鉴学派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迅速走向了历史学的破碎化研究。虽然这能够极大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是我觉得任何研究都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不能“舍本逐末”。从法国年鉴学派发展的历史也可以看出,研究需要一步一步走,我们要坚定的是历史研究要有一个总体方向,并有一根主干作支撑,然后再做到枝繁叶茂。否则,就会和年鉴学派发展趋势一样。

三、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首先,历史和哲学关系密切。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母体,很多学科是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像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等,当然也是历史学的母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体,当然也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世界和方法论,对于研究内容的区别而言,哲学是研究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而历史则是研究人类运行的基本规律,历史的研究的成果拓展了哲学研究的发展,历史的研究方法也拓展了哲学的研究方法,并且哲学的发展也为历史的发展提供根本的方法论思想。

有一门学科叫历史地理学,可见历史学与地理学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地理学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从上个世纪开始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早期地理学被包括在历史学中,而且几乎成了一个传统。历史本来就是研究人类和自然事物的关系,地理生存环境自然也是历史记录的重要的一部分,地理生存环境也是人类活动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地理学和历史学必然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彼此互相补充,相辅相成。自从两者分类开后,地理学也和历史学也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交叉和重合,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可行性等两者都有着很多方面的交汇,分支学科历史地理学的迅速发展便是特别好的证明。历史地理学本身仅仅是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随着历史地理学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自身学科特点的逐渐完善,便从历史学中分类出来,有着自己独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学科特点,但是历史地理学和历史的关系远比其他的分支学科关系要密切得多,不仅为历史学科提供广阔的研究思路,并且历史学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的研究对象时人,而人是极其不稳定的,那么历史学得出的结论就难以说是科学的,这一点是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巨大差异,但这也是历史学的特色。而在研究方法的上,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历史学中,给历史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使历史学结论更加精确。历史学的理想也同样希望向着科学化——精确性的方向上发展。

以上是我本学期对历史学的一点很浅拙的思考和感悟,由于水平实在有限,难免出现一些学术上的硬伤和低级错误,还请老师谅解。

我心目中陈奕迅

我心目中的电大

我心目中的工会主席

我心目中的幼儿教师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

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

我心目中的老舍

我心目中的鲁迅

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

我心目中的文明城市

我心目中的历史学
《我心目中的历史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