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2 17:11: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荣县强化劳动监察执法,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年活动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就是理念转变,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从政府“包打天下”,到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合力;从习惯事发“救火”,到突出源头治理;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管理。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代表国家对劳动保障违法侵权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依法处理的行政执法行为。它既是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有效保障。

劳动保障监察是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及劳动合同管理等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劳动保障整体工作的“发动机”和“助推器”,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县在劳动保障监察面临如下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通过多渠道予以解决。

一是缺乏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是影响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关键。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本质是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利益不同,用人单位的目的是营利,而劳动者的目的是生存;在规避风险方面,双方存在非常大的不平等,很多情况下,劳动者所面临的风险要远远大于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又远远低于用人单位。同时,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便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

二是劳动保障监察对象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抵触情绪大,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常常处于尴尬局面。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只顾生产和经济效益,不重视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保障法规政策置若罔闻,存在短期行为,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放在首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愿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致使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不予积极配合,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常常处于尴尬局面。

三是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不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为制造障碍。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现状来看,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市场,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劳动力市场更是供大于求,这样的形势下,劳动者往往为了找到工作,不顾用人单位体制机制是否健全,用工是否合法合规,只要能提供工作机会、拿到一定的工资就成,从而忽视了自我权益的维护。

面对以上困难和问题,我县积极探索研究,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创新劳动监察执法方式,强化服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监察效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

一、及时调整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模式,完善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创新执法方式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协调联动,提高监察效果和服务质量。

一是强化宣传。面向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加大对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特加是《 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用人单位,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规,按照法律法规,签订劳动合同。主动配合执法维权,增强劳动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努力化解劳资纠纷。截止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3.5万余份,到企业入户宣传132人次。

二是强化监察监管。全面了解掌握全县劳动用工情况,确保化解矛盾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在第一时间,落实任务在第一时间,对辖区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实现全覆盖、全动态、全过程的监督监管。在努力维护劳动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尽量保障企业的基本利益,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质量和效果。按照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要求,逐步建立“一企一档、一网一册”信息数据库,做到无论是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专查,都把各用人单位的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将各类数据资料收集完整齐全、整理成册,对资料实行动态管理,为公正、公平地开展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定打下基础。今年已进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等专项检查4次,检查用人单位386户,日常巡查162户,书面审查426户,涉及劳动者3.2万人,受理投诉案件65件,结案65件,解决拖欠职工工资625万元,督促21户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登记,督促18户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561万元。

三是强化服务。实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由被动反应式向主动预防式转变、由有限监察向全面监察转变、由静态监察向动态监察转变、由刚性执法向指导服务与执法维权相结合转变。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后,不仅仅只是发一个《限期改正指令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而是与用人单位一起,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帮助指导制订具体的整改方案,促进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杜绝同一违规情况的再次发生。在监察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依法处理违法行为的同时,还要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倾听企业呼声,为企业做好服务,增强用人单位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信任感。

四是强化协调联动。进一步健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源头,推进预防劳动争议协会建设,增强会员单位自律意识,以模范作用带动本地区依法用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五位一体”调解机制建设,促进劳动争议案件的及时有效处理。同时积极缓解收入分配矛盾,适时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发布工资指导线,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制度,发布计件单价等指导性劳动标准。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扩面提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督促企业落实同工同酬原则,着力提高生产一线职工工资水平。

第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我县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作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在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过程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企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

1、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帮助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健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凡是企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改制方案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凡是关系到职工福利、劳动保护等专项研究必须让职工代表参加;工会组织要将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保护职工权益的方案、解决问题等情况向职工公开,并采取多种方法做好信息反馈。同时,工会组织应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集体合同》,以调整职工整体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通过集体协商,妥善处理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的关系。二是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组建党支部、团支部、生产安全监督部门、调解委员会等能维护职工权益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组织。 

2、监督企业落实职工待遇。

一是监督企业严格执行《社会保险法》规定,为职工按时足额办理社会保险,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激发企业活力。二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劳动者劳动条件、岗位责任,技能和贡献为企业提供职工工资指导线,协助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涨机制,保障职工工资随着企业的发展能够逐年有所提高,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分配机制。

3、关爱员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提倡企业以真情服务人,以文化教育人,以知识培养人,以激励成就人。在对职工及其家庭负责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地管理,把对职工的关怀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生活细节上,充分发扬民主、顺应民意,形成“和衷共济、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同时督促企业进一步抓好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困难职工档案、不断拓展帮扶困难职工的内容和范围,逐步扩大帮扶资金规模,丰富完善帮扶困难职工的办法和手段,做好“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工作,不断增强职工的凝聚力以及企业的号召力。

只有维护好职工权益,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只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保障社会的安定繁荣。我县通过全面提高劳动保障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助推全县劳动保障事业全面深入快速健康发展,构建了较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了和谐荣县建设,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创新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