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研究性学习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3: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高二(5)班

指导教师: 吴德瑕

课题组成员:胡皓玥 梅香奕 黄瑞敏

陈雅婷 蒋燕鹂 金睿翀龚禧 陈茜 夏昕 晏方

二零一七年八月

1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目录

一、简要背景说明..............................................................................3

二、课题目的与意义..........................................................................3

三、活动计划........................................................................................4

四、任务分工........................................................................................5

五、活动所需条件..............................................................................5

六、课题预期成果..............................................................................5

七、课题活动情况记录-1..................................................................6

八、访谈结果记录表..........................................................................8

九、访谈分析与总结.......................................................................14

十、课题活动情况记录-2...............................................................15

一、调查问卷结果记录表.........................................................15

二、访谈与问卷小结..................................................................23

三、建议.........................................................................................23

四、同性恋与艾滋病之误区的扩展.......................................25

五、研究性学习心得与总结....................................................28

六、文摘卡......................................................................................32

2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课题名称: 浅析同性恋 课题组长: 胡皓玥 指导教师: 吴德瑕

课题组成员: 胡皓玥 梅香奕 黄瑞敏 陈雅婷

蒋燕鹂 金睿翀 龚禧 陈茜 夏昕 晏方

●简要背景说明

同性恋是一种跨文化而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古至今,同性恋都客观存在着,并对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同性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将从五个方面对同性恋进行研究:不同年龄段对于同性恋的看法与态度、产生同性恋现象的原因、中国社会对于同性恋现象的接受程度、如何正确看待同性恋以及对此类现象的建议。

●课题目的与意义

我们小组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对中国同性恋有一个大致上的了解,并对社会对此关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目的是传播一种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通过此次研究性学

3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习,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同性恋、理解同性恋、正确对待同性恋,使同性恋者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与重视,从自卑、屈辱甚至是绝望的心理中解脱出来,减少社会舆论对同性恋者造成的过大压力,以及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法律保障和个人权益。而这不仅对这一群体的生存与生活有着普遍意义,更对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人权的维护、法律的健全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活动计划 初级阶段

小组成员集合,分工并布臵任务,共同探讨该选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制定相关调查问卷。并制定活动路线和活动方案,选出将要进行活动的目的地。

中级阶段

到达目的地后分为三组,在不同地点进行访谈询问,最后集合汇总活动结果。

最后阶段

每组将一天的走访过程、经历、结果汇报给负责结题报告的同学,由这三名同学整理后形成调研报告。负责问卷调查的同学将结果汇总并打印出来,交至组长。

4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预期采用的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

●任务分工 总策划: 胡皓玥

资料收集:陈雅婷 黄瑞敏 问卷调查与设计:陈茜 夏昕 访谈:胡皓玥 梅香奕 龚禧 摄影与记录:晏方 黄瑞敏 蒋燕鹂 结题报告:胡皓玥 梅香奕 龚禧

●活动所需条件

按时集合,带上活动所需的纸笔与拍摄设备,全体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积极参与活动与积极思考。

●课题预期成果

通过活动不仅了解到有关同性恋方面的知识,传播有关同性恋的正能量价值观,更能培养组员的团队意识,在活动遇到困难时能相互帮助圆满完成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5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课题名称:浅析同性恋 活动时间:2017年8月17日 课时数: 1 活动地点:江汉路 活动形式:访谈法

参加活动成员:胡皓玥 梅香奕 黄瑞敏 陈雅婷

蒋燕鹂 龚禧 陈茜 夏昕 晏方

●活动内容

8月17日下午一点半,全体成员在校门口集合乘公交前往江汉路。参加此次活动的九名同学自行分为三组,每组分别在江汉路的三个不同地点进行随机采访,每组中有一名同学携带纸笔和拍摄设备,便于访谈时做好相关记录。约四十分钟后,全体成员在指定地点集合,三个小组分别派出代表汇报目前的访谈结果,以及访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余成员积极思考,商量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下午四点二十,三个小组更换地点进行第二次访谈。第二次的访谈比第一次更有针对性,目标更加明确,而且有了上一次的经验,第二次访谈更加顺利,小组内的同学也更加有默契度,交流也更加通畅。下午六点左右,全组圆满

6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完成此次的访谈任务,将所有访谈结果与图片交至负责结题报告整理的同学处,写出此次活动的调查报告。

●活动目的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同性恋,传播有关同性恋正能量的价值观,更是希望能增进我们同学的友谊,增强我们同学的默契度以及遇到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随机采访群众 ●活动过程

(胡皓玥:)我所在的小组进行的访谈总体上比较顺利,但途中也遇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比如当我们小组去采访第一位群众时,她似乎对这个敏感的话题十分厌恶,当问到第二个问题‚如果您身边有人是同性恋,您会怎么做‛时,她连连摆手,示意我们不要再问下去。虽说这使我有些挫败感,但身旁的两位同学不断鼓励我,让我有勇气继续对其他人采访。后来遇到的类似问题我们都用微笑和礼貌去面对,最后我们小组仅在40分钟内就成功采访到了15个人,远远高出其他两组,我知道这与我们小组成员的相互激励是分不开的。

(梅香奕:)我所在的小组总体上也十分顺利,但也有让我们颇感意外的采访。刚开始采访民众时,我们选择寻找年龄小的民众采访,但是遇到的几名被采访者均对该主题讳莫如深,不愿意回答问题。之后的采访渐入佳境,后来的数位采访者都很认真地倾听我们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两名青年男性被采访者是第一个耐心倾听并回答

7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我们的,并且配合我们拍摄了照片,给予了我们很有力的鼓舞。之后有一名年纪稍长的女性的回答幽默风趣,颠覆了我们之前‚年龄大的民众会对‘同性恋’话题较为排斥‛的想法,让我们很欣喜。

总体来说,本次采访活动有些辛苦但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所以一下午的奔波也是非常值得的。

以下是我们的访谈结果记录表

民众采访

一.青年组(30岁以下)民众采访 1.男性,18岁以下/女性,18岁以下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连连摆手)无法接受。

Q:是否支持中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A:不支持。

Q:认为同性恋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A:对于异性丧失了希望。 2.女性,18以下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能接受(笑)。

Q:是否支持中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整理人:梅香奕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A:支持。

Q:对同性恋有什么看法? A:这是个人的选择。 3.男性,20岁以上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我……就是。

Q:是否支持中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A:支持!

4.女性,20岁以上

Q:当听到‚同性恋‛这个名词的第一感觉? A:厌恶。

Q:认为同性恋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A:生活环境与生活压力。 5.女性,20岁以上

Q:当你身边的人成为同性恋时,会有什么看法或行动?A:(淡然)无所谓,他们自己开心就好。 6.两名男性,均为20岁以上 Q:对于同性恋有什么看法? A:无感觉。/不支持也不反对。

Q:当你身边的人成为同性恋时,会有什么看法或行动?A:不会干涉。/不会因为别人的性取向问题而排斥别人。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接上页,图中左为两名被采访者)

二.中年组(30-50)民众采访 1.男性,30岁以上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无法接受。

Q:是否支持中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A:(稍稍考虑)支持。 2.男性,30岁以上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不能接受,但支持。

Q:认为同性恋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A:自身心理问题。

10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3.女性,30岁以上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对女性同性恋较能接受,对男性同性恋有些排斥。 Q:当你身边的人成为同性恋时,会有什么看法或行动? A:(不知所措地笑)这个……不知道。 4.男性,40岁以上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我本人就是。

Q:认为同性恋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A:后天形成的,与很多因素有关。 5.男性,40岁以上 Q:对于同性恋有什么看法?

A:无所谓,事不关己,当今社会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Q:当你身边的人成为同性恋时,会有什么看法或行动? A:(笑)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我身边的。

11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接上页,图中右为被采访者) 6.男性,40岁以上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不能接受。

Q:认为同性恋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A:无法找到合适的异性伴侣。

(图中左为被采访者)

三.老年组(50岁以上)民众采访 1.女性,50岁以上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我这个人蛮时尚的,能接受,这种社会现象普遍、正常,性取向各有选择。

Q:当你身边的人成为同性恋时,会有什么看法或行动?

12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A:如果是身边朋友可以接受,但如果自己的子女是那是无法接受的,毕竟(有)中国传统观念。 2.女性,60岁以上 Q:是否能接受同性恋者? A:无法接受。

Q:是否支持中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A:不支持。

Q:当你身边的人成为同性恋时,会有什么看法或行动? A:无法接受,十分排斥。如果是我的子女,那我接受不了的,绝对教训他们!

3.其余采访的三名60岁以上的女性,她们都是对同性恋这个话题不了解,因此无法回答此次采访的问题。

(以上图片拍摄均经过被采访者本人同意)

13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访谈分析与总结

执笔人:梅香奕

通过这次民众采访,我们看到了众人对于同性恋的不同态度,这种态度的差异并不只是年龄、性别等因素造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青年人无法接受同性恋,而有些老年人却可以接受;不同的男性与女性均有不同的想法……

让我们意外的是,在这次采访中我们遇到了两名同性恋者。也许是巧合,却更加有力地证实了‚同性恋‛这个话题不应该再被忽视,同性恋者也不应该再被安上‚精神病‛、‚心理变态‛等一些本不属于他们的标签。 希拉里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现在我们必须前进,在这里,在世界各地,去激发更多对LGBT(非异性恋者)群体人权的支持。让我们明确这一点,我不是说同性恋者就不能或不会犯罪。他们能,而且他们会犯罪,正如异性恋者一样。当他们犯罪时,他们应当承担责任。但是,同性恋的身份永远不应当是一项罪行。‛

人类在多元发展,而同性恋正是一种具体表现。‚曾经由男人来决定女人该不该受教育,白人决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后来我们都认为这是荒诞的,如今我们却又让异性恋来决定同性恋能不能相爱。‛

我们明白,有关‚同性恋‛的问题在中国仍被诸多因素影响,但是道路且长,我们期待着改变。

14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课题名称:浅析同性恋

活动时间:2017年8月15日——8月17日 课时数: 1 活动地点:网络 活动形式:问卷法

参加活动成员:胡皓玥 梅香奕 黄瑞敏 陈雅婷

蒋燕鹂 龚禧 陈茜 夏昕 晏方

●活动内容

全体成员8月15日在学校集合,一同商讨本次活动调查问卷的内容。经过一小时左右每名成员的踊跃发言,问卷的初稿大致定下来,共10道题目,交由负责问卷调查的同学进行最后的改动。当调查问卷内容最终确定后,全体成员立即行动,将问卷在网上发送给自己认识的人,最后再由负责制定调查问卷的同学将结果统计出来。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问卷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记录表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整理人:龚禧

为使社会实践结论更具普遍性,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国内各地区、各年龄段的 15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网友,多数为初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我们将其中任意200份数据汇总,并整理如下:

当问到【听到‚同性恋‛这个词时您的第一映象是?】

图一

16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43%的人选择了【无感觉】一项,其次是【好奇】以及【厌恶】;【欣喜】以及【同情】占一定比例;甚至少数存在有【恐惧】心理。(接上页)

当问到【您知道身边是否有同性恋人士】时

图二

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有】、【没有】、【不清楚】各占30%左右,其中【不清楚】一项还是偏多数;并且可以看到的是,部分人确实清楚身边有同性恋人士存在。

17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对于【同性恋】一词大多是一种回避以及偏负面的心理,而不可否认的是,同性恋确实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调查的对象并没有局限于性取向正常或不正常,而调查结果给我们的总体映象是现代中国社会对【同性恋】态度偏平淡,并没有过激的反映。

当被问到【您认为同性恋产生的原因】

图三

认为仅是【先天形成】的人占极少数,多数人认为既有【先天形成】也有【后天环境造成】。

18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当问到【您认为怎样算是同性恋】时

图四

多数人认为【在精神与性上都对同性产生爱和吸引】,可见,多数人将其与【异性恋】的正常需求类比,并认可【同性恋】是一种心理与生理的表现。

为了得到详细的解答,我们访问了专业的心理学者,对于同性恋的【产生】以及【行为表现】,对方做出了以下解释:

【产生】多数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认为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许多长期的实验记录证明,同性恋是无法被\"矫正\"的,性取向无法改变。许多研究人员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同性恋有深厚的生物医学基础,同性恋者的性取向是由 19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基因决定的,无法通过后天改变,也不是自己可以选择、控制的。

恋者会在12~20岁探索并确定自己性取向,也有一些可能在40~50岁时突然意识到并深信不疑。

同性恋者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早晚,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关联。这是因为异性恋在数量上占据碾压性的优势,同性恋者很难在周围充满异性恋者的环境下,像异性恋者一样从小认知自己的性取向。年幼的同性恋者充其量只会疑惑自己为什么不像周围人一样对异性感兴趣,但不会发觉自己是同性恋。这就是\"后天同性恋\"的由来,实际上这些\"后天同性恋\"只是过晚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同性恋者罢了。

【行为表现】对于同性恋的行为表现,同性恋是指那些在性爱、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之上只对同性发生兴趣的人。同性恋的关键是只对同性产生性吸引或性冲动,而对异性则不感兴趣。

当被问到【您认为同性恋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时】

20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图五

将近一半的人将同性恋人士看作是社会上被歧视的一方,许多人主观意识上将同性恋人士看做异类,并认为其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而也有一部分认为同性恋人士是【大部分和普通人一样】以及少数【大部分受到尊重和关爱】。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不太了解】,保持不关注态度。

当被问到【您是否支持同性结婚合法化】

图六

我们可以看到,48.5%将近一半的人【支持】,28%【持保留意见】,大多数人对同性婚姻的看法和观点有逐渐开放化的趋势,同时23.5%持【不支持】态度。

21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以上为网络问卷调查内容,对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现代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以下为随机抽取接受调查的网友的年龄段比例图:

图七

接受问卷调查的网友中,中、低年龄段者较多,也意味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观、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开放。我们得到的数据仅客观代表现代社会普遍看法和观点,话题偏敏感性不具有政治影响。

22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随机采访与问卷调查小结

执笔人:胡皓玥

在现在的中国,同性恋虽然不是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抱有歧视甚至是敌视同性恋的心理态度人群为数并不少。目前,学界和媒体已不再称之为性变态,根据以上我们访谈和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公众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陌生与疏离依然处处可见,同性恋者还不能够光明坦荡地展现自己的性取向。所以,这更需要我们大家用爱与包容心去尊重每个人对性取向的不同选择。无论他(她)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或是双性恋……

●建议

在同性恋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我们是否能给同性恋这一群体提供根源上的保护——立法保护呢?同性恋这种社会关系是否有现实的社会需要呢?答案应当是肯定的。随着一部分民众对同性恋认识的不断科学以及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不断开明,也伴随着另一部分民众对同性恋的偏执和敌视,导致社会对同性恋问题的争论继续加温,而由同性恋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法律盲点也浮出水面。而从这些社会问题,如爱滋病防治、同性恋对异性婚姻的影响等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同性恋群体内部问题,而是上升至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增添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那么法律对其进行调整,显然有其必要的现实需要,也必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立法保护同性恋的现实必要性。

23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其次,我认为,我们给予同性恋群体立法保护,并非是说国家提倡同性恋行为,而实质上是在宣扬‚自由‛、‚平等‛、‚人权‛的价值观念。‚自由‛、‚平等‛、‚人权‛是现代法理学所公认的法的基本价值。从人们的发展进程来看,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的一般规律是从最初的绝对禁止到不禁止,但认为是病态,最后发展到完全接受三个过程,实质上反映了同性恋群体实现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追求过程。所谓‚同性恋‛立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质就是以法律的手段解决‚同性恋‛群体的歧视问题。所以法律对同性恋群体的保护就在于消除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而这种歧视产生的根源更多的是传统人伦思想以及对‚同性恋‛不科学理解的束缚。这些束缚有来自于同性恋群体本身的,也有来自于社会民众的,从而导致了同性恋群体被妖魔化、病态化,也导致了同性恋者受到社会的歧视。从法学理念上而言,同性恋者既然已经被宣告为正常现象,那么对同性恋群体作为自然人给予平等的保护是完全符合法律的自由平等精神的。同时,同性恋问题所关系的对于人民性权利的保护已经上升到了‚人权‛的范畴。根据国际大赦组织和联合国相关会议的讨论,国际上已确定了同性恋是属于‚性少数派‛(GLBT)是属于在人权方面受到歧视的群体。事实上在当前中国,同性恋群体也是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地位。那么,我们法律对这样的弱势群体给予保护,显然是合乎‚人权‛要求的。即使在宣扬这种内在的‚自由‛、‚人权‛、‚平等‛价值观念时会有部分民众一时无法理解,但这却不能成为法律逃避其职责的理由,恰恰相反的是,法律应当去指引和推动社会朝这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前进。

24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 关于同性恋与艾滋病之误区的扩展

不要总站在同性恋角度关注艾滋病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主要是男性同性性转播。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报告现存活15-24岁的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152例。

留意近些年来的报道不难发现,每年的这一时间节点上,关于艾滋病的调查报告都会发布,而对于这些内容的报道,则基本上都是程式化的。比如,大中学生的感染者上升;男同性恋性传播为主要途径;在校大学生是防艾的主要人群……尽管这样的报道属于内容的客观描述,但让人担忧的是,每年这样的议程设臵,仍旧是信息的选择性呈现,这不仅不利于公众客观理性地认知艾滋病,亦一再地加剧了一个群体的污名化。

青年学生成为防艾的人群重点,这足以说明当下学校性教育的滞后乃至缺位,也呼唤相关部门补上防艾知识等性教育短板。但要看到,艾滋病与男同性恋并没有必然联

25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系,是性行为没有采取安全的防范措施,才增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从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报告现存活15-24岁青年血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152例,占全国感染的1.6%。‛由此可见,尽管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在逐年上升,但在整个比例当中,其所占的比例并不高。这么说,并不是说关注在校学生防艾不重要,而是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为全面和宏观的视角,来理性地认识艾滋病和同性恋群体。

要看到,艾滋病主要通过通过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和母婴遗传三种途径传播。并不是男同性恋导致了艾滋病,而是男同性恋不正当的性行为容易感染艾滋病。至于为何数据会呈现出这一群体的比例高,原因就在于随着近些年来防艾知识的宣传,尤其是年轻人注意到了这一点,更愿意去主动检测。或许人们忽视了另一个数据,就是60岁以上的感染者,每年递增的比例要远大于青年学生,因为观念的保守,很多上年纪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他们根本就不会去主动检测,那么相关数据也就不能被准确掌握。 26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如此一来得出的数据,怎能客观地呈现艾滋病毒的感染群体呢?

说实话,这种单一视角的报道,在不断地加剧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标签化认知,使得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极易将其与同性恋者捆绑起来。留意舆论呈现不难发现,这种信息的选择性呈现,已然引导公众陷入了假性因果的误区,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多数停留在了男同性恋者这一群体身上。而且这样的关注,还呈现出一种轻挑化、娱乐化的倾向,甚至还不乏谩骂声,使得男同性恋群体被进一步的污名化。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同性恋群体的社会接受度本来就不高,如此标签化地认知,就使得他们的生存压力变得更大。就像新闻中所说的,目前在就业等方面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巨大的歧视,那么这种把两者硬性捆绑在一起的标签化认知,无疑加重了同性恋群体被歧视的程度,使得这一群体再次被逼进了阴暗的角落。所以,对于艾滋病的关注,还需要有更为宏观的视角和理性的认知,这不仅有利于全面防艾,也是这个社会应该给弱势群体本该有的关爱。

27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研究性学习心得与总结

执笔人:胡皓玥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小组的选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去选择现在的社会热点例如共享单车、四川新疆大地震等等选题,反而去选择了一个社会关注度一直很高,却有些敏感偏激的主题——‚同性恋‛。这个选题公布出来后,有些同学劝说我们放弃这个敏感的话题,担心我们得不到预想的结果。可是组内全体成员态度一致:我们即将是高二的学生了,已经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要用一名高中生的所看、所闻、所想正确、清楚地认识它,用一种阳光与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同性恋者,自觉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与‚民主‛。

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外出访谈与资料收集,我们了解到同性恋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产生。自古有之,存在即是合理,我们不应该给他们贴上太多负面的标签,顺其自然或许才是解决之道。在访谈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名记者,他讲述了他十余年前采访一名同性恋者的经历,当他为期一周的采访结束后,他惊讶地发现周边的同事与家人对他是敬而远之,过了将近一个月他

28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的工作生活才慢慢恢复正常。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同性恋‛这个话题是多么的惶恐不安。可是十二年后的今天,我们却惊喜地看到了人们对此观念的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此话题不再是闪烁其词,而是坦然地去面对接受,新时代人们的包容心也在逐渐展现。

而此次活动我们收获最大的不是对于选题了解程度的提升,而是在外出访谈中的受益。之前从未打过招呼、说过话的同学,活动后变得如同亲姐妹一般形影不离;之前有闹过矛盾的同学,活动后俩人也握手言和了…收获到的友谊不仅仅会陪伴我们高中三年,更是会伴随我们终生。访谈过程中,没有哪个组是一帆风顺的,但最后都能以一篇成功的访谈结果上交。这就是因为我们同学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都能够积极面对、积极思考、积极应变,给身边的同学都加加油、打打气,我认为这也是我们本次活动的最成功的一点。

虽然这次的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并成功,但是我作为组长也发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三点不足之处:

29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第一,未能在老师布臵该实践活动任务的时候就将活动时间安排下去,导致其中有一名组员因家中有事无法参与本次活动。

第二,在外出随机采访中,虽然是自愿组队,但第一次访谈后的结果也有很大的悬殊。我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将三组的组员按照性格差异进行合理调配,导致最后未能达到预计的访谈数量。

第三,有一些不太善于表达的组员,在最后需要一同商讨活动报告的时候没有主动加入。而我作为小组的组长,就没能尽到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这个职责,我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集体的任务,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需要全组的每一位同学发挥自己的智慧。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只顾埋头干自己的事,使得个别组员的长处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无论这次研究性学习报告是否能够评上奖,我们都已经收获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炎炎烈日下,我们不怕似火的骄阳,勇敢迈出人生中的第一步,主动向陌生人开口提出问题,引导受访者配合我们的访谈。我们自身的口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和受访者交谈中注意到了语境

30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和语气,及时纠正不得体的地方,在访谈中学会大胆地说,自信地说。

总而言之,这次关于同性恋研究性学习的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会尽我们最大努力去把它做好,它不仅为我们今后的社会实践奠定基础,而且我们每个人还将以本次实践为基点,多多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以后实践创造更多机会,使自己从中受益。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现自身价值。

2017.8.20

31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文 摘 卡

文摘一:

《同性恋亚文化》 作者:李银河

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内容摘要:书籍主要讲述了同性恋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性恋作为一种亚文化,有它独特的游离于主流文化的特征;同性恋者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具有独特的行为规范和方式。

文摘二: 1998年,《希望》杂志第6期以21个页面推出《认识同性恋》专栏,发表了马晓年等专家和4位同性恋者的文章,对同性恋者肯定和接纳自我具有重要意义。

文摘三: 《他们的世界》 作者:李银河、王小波

32 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析同性恋

出版社:香港天地图书公司 副标题: 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 出版年: 1993 内容摘要:本书揭示中国人社会生活的晦暗一角,令人对生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中的男同性恋者多几分了解,或许可改变我們向來对这一问题的概念。

33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