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庆理工大学实习调查报告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2: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实习调研报告

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10904060227武永永

摘要: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安排,北张乡人大主席团及实习大学生就新形势下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推进依法治乡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组织文卫办、组工办等单位深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调研,走访了县人大代表、乡人大代表、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对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关键词: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加强,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快。通过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很多农民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广大农村社会、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准,通过村民代表民主参政议政和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将群众管理经济和事务等民主权利具体化、制度化,把干部的管理权与村民的监督权统一起来,避免了农村干部行政行为的简单化和随意性。农村形成了共同参与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村委会民主选举基本走上正轨。2007年,全镇认真按照《村委会组织法》、《四川省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组织进行了选举,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政治全力,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一大批具有开拓精神、政治觉悟高、作风正派、村民信得过的和有一技之长的致富能手走上了村委会领导岗位。

2.民主决策村务基本形成。全镇25个村、6个社区都相应建立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举办公益事业的项目及经费筹集方案,土地、森林、鱼塘、果园经营承包方案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村务交由“两会”讨论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机制,既体现了群众当家作主,又防止了决策失误。

3.民主监督有较大进步。全镇所有的村、社区都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特别是村级财务能做到及时公示上墙。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村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但是要真正做到人民当家做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村民自治建立起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民主管理体制,农村民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开放开发的进行和体制的创新,村民自治中的一些问题已经显现,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的全面建设,主要表现在:

(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不到位。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缺乏保障。部分村的村务公开栏和财务公开栏流于形式。村“两委”班子依法行使职权存在问题。个别村“两委”班子闹不团结。在村务管理上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政务财务不公开,土地承包不民主,宅基地划分不合理,导致上访事件不断出现。

(二)村干部不依法行政现象很明显。一些村干部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正、不公开、不依法,有的还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和权益;土地纠纷反映的问题多,真正解决的少,有的久拖不结,使矛盾加剧,有的还发展为刑事案件或械斗事件;村务、财务管理混乱,帐目不清,村民对重大事项缺乏知情权,一些村干部对集体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重违反村民自治制度,利用手中的权力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使村的资财流失,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长期申诉。

(三)基层选举中的“贿选”现象有所抬头。农村的教育基础比较低,农民的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旧的思想观念、旧的家族势力依然有一定的市场,加之农民对自己的选票价值认识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主选举既容易被忽视,也容易被干扰。有人为了拉选票,以钱物贿赂村民以此拉拢村民的事时有发生。

(四)“人”大于“法”,“只讲权利不尽义务”的陋习还普遍存在。大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现象普遍存在。只讲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的村民也不在少数。

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党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础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新的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之后,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加快完善农村中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的步伐,这对于巩固和稳定农村大好形势,促进农村经济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狠抓农村普法教育,并吸优秀法律人才到农村工作,以此不断提高农村干部、农民的法律素质,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社会基础。

1、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有计划地对原有农村干部进行系统的法治教育。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村支两委干

部的法制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党校,举办基层农村干部法制培训班,集中时间(农闲时间)对农村干部分期分批进行轮训,也可以以会代训,或结合工作实际举办相关的法制讲座。通过以上多种形式促使农村干部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和管理村务,推动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要认真总结推广近几年来普法教育的成功经验,突出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

3、多渠道地吸收熟悉法律、精通法律并具有现代民主法治观念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和服务。大学生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到农村法制建设,无疑是国家、农村以及大学生“三赢”的结果。

(三)加强综合治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创建和谐农村,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五个结合:一是与农村文明新村建设相结合;二是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三是与“美德在农家”活动相结合;四是与“少生快富工程”、“关爱女孩活动”相结合;五是与评选“五好党支部”、“十星级文明户”、“遵纪守法户”工作相结合,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四)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基层民主治理创造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多途径、多渠道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从追求衣食温饱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为民主治理创造物质基础。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农民的参政意识和普及农民的法律知识,打击选举中的违法行为,保护民主权力,为基层民主治理创造外部环境。

(五)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供长效机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如村民自治章程规范、民主选举行为规范、民主决策行为规范、民主管理行为规范、民主监督行为规范、自治组织成员职责规范等。实行村民自治,真正把民主监督权和对党员、干部的评议权交给农民,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干部腐败;实现农村社会长治久安,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六)要抓好“两个规范”,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1、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教育引导,使村干部工作理念上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转变,工作方法上由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自身素质上由“经验型”向“市场型”转变。使村级的各项工作真正实现“公开、民主、规范”。

2、规范群众行为。针对少数村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等问题着力规范村民行为。按照合法性、民主性、针对性和互约性原则,推广、借鉴一些“民主法制示范村”经验,制定《村规民约》,并进行必要的监督,促使村民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依法支持村支两委的

合法决策,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调查报告

民主法制建设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法制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调查报告(定稿)

乡镇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调查报告

中外民主法制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制度

基层司法所如何在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

重庆理工大学实习调查报告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
《重庆理工大学实习调查报告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