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28 07:35:25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2012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先来看看第一类家庭,这些家长都是在城市里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一般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

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跟不上,父母平时也没关心他学习,他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开始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开始逃课,后来渐渐发展成根本不去上课。而粗心的家长只是偶尔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孩子轻松的蒙混过关。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混社会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家长又不知道该如何挽回,打骂体罚只会将孩子越推越深,直至无力挽回。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学校犯了错,老师想找家长谈谈,但是家长忙于生计,对老师的帮助并不配合。即使有些家长能和老师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地位却不高,孩子根本不怕家长,家长无法管教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越走越偏。

v

推荐第2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从补课问题透农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 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而农村学 校尤为多见.7 月 30 日在农村的一所小学对补课学生以及学校周边 的补习班学生总共 100 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每年就盼望着寒暑假的到来.而寒暑假真正到来 的时候却不得不像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习班.要么是看见同学都去 补课,要么就是家长的唠叨,要么就是学校强行要求.可又有几人真 正愿意补习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 80% B.校外补习班 11% C.家教 9% 2,你每年都参加补课吗? A.是 100% B.不是 0%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 0% B.学校要求 80% C.家长要求 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 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 5% B.能接受 95%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 个月 0% B.一个月 80% C.10--20 天 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 93% B.没有 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 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 58% B.不支持 42% 8,你认为农村孩子就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

9% B.不认为 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 25% B.也许是学习压力大 9% C.或许是竞争激烈 63% D.没什么必要 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兴盛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 17% B.家庭原因 1% C.综合原因 82%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强迫硬性 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 数农村学生还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留给了学生

一 个月的时间休息放松.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 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 者严重的,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便溜之大吉.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 很反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校强迫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让学生不得不 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 "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 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假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 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 教学进度,就不会有补课一说.当然老师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 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 ,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 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 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 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

学校 不管是教学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 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 问题) ,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 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具额的教育资金大 部分拨给城市重点学校,忽视农村学校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 要想获得财政上的帮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业绩.如今中小学补课已不 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确实有规定节假日学校不能补课,为什么全 国还是要补课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 管.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 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能有 好的成绩,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 不 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 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 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休息娱乐的时间,让寒暑假 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 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 要是因为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 较肤浅,其中 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 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 理负担.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 设的要求,仍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因此我提出 以下建议: 1,针对教育财政资金问题,建议政府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 多的将经费投入到农村学校,使农村学校的硬件教育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学习环境.2,针对教育部门的政策实施问题,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起 来把国家的假期规定(如节假日不能补课等)真正落实到位.3,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给长期在 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待遇等等,政策适 当向农村教师倾斜.4,针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分配更多的年轻优秀 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帮助农村教 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5,针对农村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建议学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 会实践的活动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如拓 展了知识面或者提前感受社会实践积累一些社会经验, 这些对学生以 后的发展都有好处.6,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问题,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一方 面汇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宣传一些对孩子教育的方 法, 提高农村家长整体素质, 让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吧! 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五,调查总结: 今年暑假很高兴参加了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探 索,发现"实践队,在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实践调研》课题中,我通 过对家乡当地一

所小学的问卷调查作出了上述报告.本次社会实践是 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社会实践的锻炼.很期待下 次更多的机会到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锻炼自我."探索,发现"实践队:*** 2010 年 8 月 1 日 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调查问卷——学生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调查问卷——学生卷 —— 亲爱的同学:你好! 为了了解你的暑期补课情况,希望你能如实填写本问卷.我们的 问卷采取匿名制,个人信息绝对保密.你的意见将成为我们研究农村 学生暑期补课情况的重要依据.请在你认为合适选项的英文字母上打 "√" ,或在括号内填上符合你的情况的内容.衷心感谢你的参与和配合!谢谢! 1,你的补课形式是?A.学校统一 B.校外补习班 C.家教 2,你每年都参加补课吗? A.是

B.不是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 B.学校要求 C.家长要求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 B.能接受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 个月

B.一个月 C.10--20 天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 B.没有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 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 B.不支持 8,你认为农村孩子就该"笨鸟先飞"吗?A.认为 B.不认为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 B.也许是学习压力大 C.或许是竞争激烈 D.没什么必要 10,你认为暑期补课兴盛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 B.家庭原因 C.综合原因 再次感谢你的

支持与合作,谢谢!

推荐第3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素质,是二十一世纪科技时代国家强大的基本体现,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对知识的苛求程度越来越大,全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大多数人却忽视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时代农村人材,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应当承认,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中小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贫困地区尤其突出。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造成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基础是教育。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平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

结合我国农村教育的大好形势,本人在新学期之初对我县部分农村小学进行了深入地走访了解,从中总结出我县现阶段农村教育现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学校办学经费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按照学校学生人数拨给,但农村学校规模较小,生源有限,回拨经费往往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维持学校正常办公办学。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层层克扣,造成办公经费更加紧张。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却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负担。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教育的课程不完备。由于乡村小学比较分散,加上经济的制约,农村小学课程除语文、数学之外,往往缺少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或有开设但无专业教师任教,甚至由主科老师将所有课程一手包办。但主科老师因缺乏足够知识水平,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所以往往这些本该开设的科目就成了一种摆设,每天的课程表中虽说有这些科目,但结果上的却是语文课、数学课或自习课,结果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乡村经济的不发达和学校办公经费紧张,使许多必备的体育器材,实验设备,音美工具等严重短缺,甚至是没有,造成小学生的音体美发展不平衡。如科学课上,经常是老师照本宣科,把这一节课的内容从头到尾讲完就算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却无法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了解一些基本自然现象,这样就制约了学生对大自然事物的认知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以听和讲为主,但学校因缺乏听力器材,学生根本就无法通过听来较对所讲的内容,所以有的学生把英语单词读成汉语拼音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体育课上,因无体育器材,我们就只能看到整班的学生在操场上满场飞奔的体育课。由于远离城镇,科技,通讯设备缺乏,诸如电脑多媒体教学等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知识亦无

法在乡村小学中普及开来。这些必备的体育器材,实验设备,音美工具等配套设施的短缺,也是拖慢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

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农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有很多是民办教师或代课转正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是少之又少,月工资收入大多在一千至一千五百元左右,至于其他如考核奖,岗位津贴,职位补贴等其他福利则无谈起,这样就给教师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农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继续教育或参加种种培训学习,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容不得教师反对,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由于受我县经济水平发展滞后的影响,政府在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没有较好的吸引力,很多当地专(本)科师范毕业生毕业后根本不愿意回乡任教。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大多数从事乡村教学十几年的老教师,缺乏现代高科技知识,连普通话都讲的不是很标准。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其中问题最大还是在于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几乎所有的农村学校都面临着教师紧缺的情况,这样就造成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地增加。据统计,很多学校平均每个老师一星期要上18节课以上,而且还要兼顾不同年级的主副科教学,甚至是双主科。老师们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是越来越重,精力上也有些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肯定会随之下降。因此,解决农村教师问题是改变我县农村教育现状的之根本。

五、资源分配不公平。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镇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小学中我看到一种现

象:篮球场是黄泥地,操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 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六、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农民收入的影响对儿童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家庭的经济拮据,使儿童很早就离开学校,外出打工,流失率不断升高。据很多学校校长反映,在农村学校中,一至六年级在校生人数都是呈现金字塔形的比例,越往高的年级,学生的流失就越大,其中约70%的为女生。如何控制学生不断地流失,降低辍学率,这也是摆在教育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虽然我县农村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同的问题,但我们还是要欣喜地看到我县农村教育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自然环境优势:农村广阔的土地,多彩的森林,连绵的山脉,蜿蜒的河流,使得农村学生掌握了好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二、社会环境优势:农村学生远离繁华的城市,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起城镇学生来说相对较小,不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事物的腐蚀,能够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三、农村人民的淳朴,善良,勤劳,勤俭的优秀的品质,从一点一滴中对乡村儿童进行言传身教。

总结:

我县农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广大的农村儿童全面的,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存在困难就畏手畏脚,全盘否定。我们还应该看到乐观的前景,许多新毕业的青年教师正在乡村小学教师队伍中不断壮大;各种教师培训课程更加完善;教育投资不断增多,新的小学课程像英语,体育等正在逐渐开设。诸如此类的现象正在农村教育改革中日渐成效。特别是从国家实行了农村学生免费入学,以及国家正大力实施农村教

育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我相信我县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会慢慢消失。

推荐第4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教育现状的调查

姓名:杜康平学号:053250015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素质,是二十一世纪科技时代国家强大的基本体现,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对知识的苛求程度越来越大,全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大多数人却忽视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时代农村人材,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应当承认,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中小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贫困地区尤其突出。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造成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基础是教育。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平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 1

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

结合我国农村教育的大好形势,本人在新学期之初对我县部分农村小学进行了深入地走访了解,从中总结出我县现阶段农村教育现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学校办学经费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按照学校学生人数拨给,但农村学校规模较小,生源有限,回拨经费往往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维持学校正常办公办学。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层层克扣,造成办公经费更加紧张。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却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负担。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教育的课程不完备。由于乡村小学比较分散,加上经济的制约,农村小学课程除语文、数学之外,往往缺少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或有开设但无专业教师任教,甚至由主科老师将所有课程一手包办。但主科老师因缺乏足够知识水平,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所以往往这些本该开设的科目就成了一种摆设,每天的课程表中虽说有这些科目,但结果上的却是语文课、数学课或自习课,结果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乡村经济的不发达和学校办公经费紧张,使许多必备的体育器材,实验设备,音美工具等严重短缺,甚至是没有,造成小学生的音体美发展不平衡。如科学课上,经常是老师照本宣科,把这一节课的内容从头到尾讲完就算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却无法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了解一些基本自然现象,这样就制约了学生对大自然事物的认知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以听和讲为主,但学校因缺乏听力器材,学生根本就无法通过听来较对所讲的内容,所以有的学生把英语单词读成汉语拼音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体育课上,因无体育器材,我们就只能看到整班的学生在操场上满场飞奔的体育课。由于远离城镇,科技,通讯设备缺乏,诸如电脑多媒体教学等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知识亦无

法在乡村小学中普及开来。这些必备的体育器材,实验设备,音美工具等配套设施的短缺,也是拖慢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

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农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有很多是民办教师或代课转正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是少之又少,月工资收入大多在一千至一千五百元左右,至于其他如考核奖,岗位津贴,职位补贴等其他福利则无谈起,这样就给教师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农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继续教育或参加种种培训学习,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容不得教师反对,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由于受我县经济水平发展滞后的影响,政府在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没有较好的吸引力,很多当地专(本)科师范毕业生毕业后根本不愿意回乡任教。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大多数从事乡村教学十几年的老教师,缺乏现代高科技知识,连普通话都讲的不是很标准。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其中问题最大还是在于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几乎所有的农村学校都面临着教师紧缺的情况,这样就造成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地增加。据统计,很多学校平均每个老师一星期要上18节课以上,而且还要兼顾不同年级的主副科教学,甚至是双主科。老师们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是越来越重,精力上也有些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肯定会随之下降。因此,解决农村教师问题是改变我县农村教育现状的之根本。

五、资源分配不公平。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镇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小学中我看到一种现

象:篮球场是黄泥地,操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 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六、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农民收入的影响对儿童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家庭的经济拮据,使儿童很早就离开学校,外出打工,流失率不断升高。据很多学校校长反映,在农村学校中,一至六年级在校生人数都是呈现金字塔形的比例,越往高的年级,学生的流失就越大,其中约70%的为女生。如何控制学生不断地流失,降低辍学率,这也是摆在教育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虽然我县农村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同的问题,但我们还是要欣喜地看到我县农村教育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自然环境优势:农村广阔的土地,多彩的森林,连绵的山脉,蜿蜒的河流,使得农村学生掌握了好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二、社会环境优势:农村学生远离繁华的城市,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起城镇学生来说相对较小,不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事物的腐蚀,能够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三、农村人民的淳朴,善良,勤劳,勤俭的优秀的品质,从一点一滴中对乡村儿童进行言传身教。

总结:

我县农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广大的农村儿童全面的,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存在困难就畏手畏脚,全盘否定。我们还应该看到乐观的前景,许多新毕业的青年教师正在乡村小学教师队伍中不断壮大;各种教师培训课程更加完善;教育投资不断增多,新的小学课程像英语,体育等正在逐渐开设。诸如此类的现象正在农村教育改革中日渐成效。特别是从国家实行了农村学生免费入学,以及国家正大力实施农村教

育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我相信我县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会慢慢消失。

推荐第5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间,我们主要以给孩子们上课的方式在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杨公庙乡进行了为期10天的支教和调研活动,其中我重点参与了义务支教和社会调查两项。 此次活动使我们当代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近距离和农民接触,了解当下农民的生活现状。对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有了整体的感性认识,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参与支教了解了当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不完善,通过此次活动,也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磨砺了意志。

此次活动以支教为主,也兼顾调查新农村建设等问题,现将活动成果汇报如下:

(一)此次“三下乡”活动重点对杨公庙乡小学进行假期补课。授课内容以小学阶段的主科为主,像语文、数学、英语等,也有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第一次被人称呼为老师,总觉得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支教组的每个人都认真地备课,讲课也是投入最大的热情,嗓子喊哑了,就喝口水润润,接着讲,满脸满身的粉笔灰也都顾不上擦一下。几天下来我们很多同学都有点吃不消。

1、存在的的问题:

经过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且加上近来大搞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就目前而言,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很大的改善,供水供电不成问题,学生食宿有保障,但在教室教具给配方面还要更重视,现在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既有硬件设备跟不上的问题,也有出软件上的问题。具体而言,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这种乡小学是严重不足的。首先是优秀教师不愿意进来,再者是进来了留不住。这是农村教育长期缓慢发的展的关键因素。

在这期间,作为一名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上的几堂课让我感受深刻。

语文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学科,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性涌动的泉流,应该是思绪翻飞的天空,应该是智慧迸发的火山。但在课堂中我总觉得他们似乎少了一些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这里的学生特别乖,上课的纪律好得几乎无可挑剔。他们特别腼腆,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问题,上台来朗诵也要老师在下面推荐才肯。在齐读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姿势端正,态度极其认真。但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们的朗读存在严重的问题——唱读,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但这样的现状非常不乐观,也让我非常担忧。另外我也发现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还很低,很多同学的平翘舌不分,这就和当地的语言环境、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知道语言是要多说才流利,但在那里同学们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里都是说家乡话,久而久之他们的普通话也变得不伦不类。

其次,教育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需要学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会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调查下来的结果来看,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儿童则祖父母辈就更没有闲暇也无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于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进行专业的指导的,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多数农村学生并不同城市的学生一样用很多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相反,农村的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观念差异所致。所以谈及如何提高成绩这个问题上,学生和家长由切身体会而得出统一的结论是,老师严则成绩高,反之则低。这也合乎眼下应试教育的规律,这种教育体制下,并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的自主发挥,而是看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只要拼命做、背,就会成效显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试教育在维系城乡升

学公平上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然,农村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但通过调查下来的情况来看,基础不厚不过是疥癣之疾,劲头不足才是心腹大患。因为基础不足尚可以亡羊补牢,劲头丧失、锐气大减则是釜底抽薪。曾经想当然地以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农村的孩子为改善改变这种状况而奋发读书。但实际考察下来与理想大相径庭。具体是何种原因造成今日之农村学生思想之贫大于物质之贫尚待查明。或许是今日农村的物质生活相对提高,也或许是电视网络的舆论作用。总之,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地方特色和整体优势,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首先是在学生方面,虽然大多学生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其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山村虽然物质条件不甚丰裕,但基本的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的物质所需还是有的。学生大多淳朴可爱,反应敏捷,可塑性强。所以,基于这个还算不错的客观条件,只要老师在学生身上多花心思,严格要求,注重学生精神方面的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够提高的。

另外,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专业知识强,敬业程度高的优秀教师。不光如此,也有老师放弃了外调升迁的大好机会,甘愿扎根留在这穷乡僻壤,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止息。对于此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当地教育部门,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这类安心扎根农村的教师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遣至外地进行培训,促成其更好地为本地教育事业服务。

然而以上两点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支教的日子里,那些孩子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我们爱那些孩子,就像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一样。虽然他们叫我们老师,但我知道,他们早就把我们当成了哥哥姐姐,并且他们爱我们更多。他们是用那么纯朴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我们的喜爱,在我们要走的那天,他们煮了鸡蛋,带了家里最好的东西来为我们送行,这份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对么的让人感动。。。 在我们活动结束临走之前,孩子们给我们写的纸条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片一片落在心底,在里面融化。告别会上,当我站在那方站了十天的讲台上,面对那么多稚嫩而又熟悉的脸,和同伴一起唱起周华健的朋友时,心里涌起一阵感伤,真的结束了吗?我由于害怕抑制不住情感会突然哭出来,对孩子们说临别赠言时不自觉地加快了语速,一口气说完就跑出了教室,还好,我没有给他们留下一张悲伤的脸。

我对一个好惹事又不好好学习的男孩子说,以后要好好学习,他非常认真地对我说:“我会的,我要想老师你们一样考上大 学!”我突然很感动,因为我知道我们这次没有白来。我们走的那天,孩子们早早等在马路边上,个个哭红了眼睛,我们是带着他们深深的祝福与满心的沉重踏上了归途。

别了,可爱的孩子;别了,淳朴的乡村……

我会永远记得孩子们纯洁的目光,灿烂的笑容;永远怀念和同伴甘苦与共的生活,还有那个一起练习唱朋友的夜晚……

推荐第6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农村教育的现状调查,了解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广大民众的思考及关注,从而使农村教育制度真正适合农村教育现状。

(二)、调查背景介绍

五华县郭田镇是广东省梅州辖县,革命老区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是粤东邱陵地带的一部分。这里人民以种地为生,交通等相对落后,大部分青年男女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较多,教育相对落后。

二、调查对象和时间地点

(一)、调查对象:郭田中学全体师生

(二)、调查时间:2010年7月24日

三、调查内容

因为生活在农村,一直以来对农村教育问题也比较关注。恰逢今年暑假学院组织我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趁这个机会,我就我所在村镇中学(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郭田中学)发放了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同时向学校老师、领导了解学校的现状及一些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下面是我所发放的学生调查样本。

郭田中学学生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你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希望你能如实填写本卷。我们的问卷采取匿名制,个人信息绝对保密。你的意见将成为我研究农村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请在你认为合适选项的英文字母上打“√”。

1、家里人对你的学业是否重视(

A、非常重视B、比较重视C、一般D、一点都不关心

2、你对学习有兴趣吗?( ) A、有兴趣,主动学习B、一般C、没兴趣,被动学习

3、你在课堂上的感觉是()

A、愉快B、没感觉C、枯燥D、其他

4、你的业余时间在做什么()

A、学习B、看电视C、做家务D、其他

5、写出你最喜欢的科目名称()

6、你们老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一堂课老师一人讲到底

B、老师一边讲一边组织学生参与讨论

C、学生组织课堂,老师指导

7、.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A、引导启发B、合作探讨C、填鸭式D、其他

在问卷中,当问到“家里人对你的学业是否重视?”时,有49.3%认为是比较重视,34.6%认为一般,仅有7.24%认为是非常重视。而对于“你在课堂上大多数的感觉是”这个问题时,高达47.8%的同学说没感觉。还有众多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通过对获得资料及自身了解的统计分析,我得出以下结论:

(一)、农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各村小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现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正日益影响着农村家长,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离开落后的村级小学,把孩子送进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镇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就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就读。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还不用额外交纳赞

2助费、借读费等,同当地学生一样平等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家长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有一些城镇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想方设法争抢生源,开出许多优惠条件到农村学校招收优秀学生,也造成了农村学生的减少。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了。

(1)、农村教育定位不准,生源减少。

教育目标的错位是现在农村教育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很不符合,由于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差异,农村高中升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农村教育学科结构失衡,学生除了每天的文化课之外,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发展。一些学校和家长往往只关注优秀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认为升学无望,读书没用,对继续就读失去信心。从而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学生,选择中途辍学。由于年龄较小,打工无人接受,又不愿回校读书,辍学儿童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后进城打工或帮家里干农活,农村教育滞后不前。 农村教育的目标功能定位不准主要体现在:相当部分的农村教育仍然把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智育方面,学校偏重于知识传授,把分数看作是评定学生好坏的指标。一直以来,农村中学教师都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初中升学率作为评定教师教学水平的杠杆,这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老师们也顾不上所谓的素质教育了。就我所调查的初级中学,由于学生大多住校,早晨6:00天才微微亮,起床的铃声就吹响了,6:30便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两节早自习过后,再吃早点,而后才开始一天的正式课程。直到晚上9:30两节晚自习后才结束一天的课程。

(2)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农村师资队伍一般是由年老的+代课的组成,他们除了是老师外,放下课本就成了农民,本身素质较低。在我所住农村,有一半以上的教师都上了五十岁,他们大多是一辈子呆在农村,很多也不过是初中毕业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加上农村信息不发达,与外界交往不多,导致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无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加之农村学校工资低,优秀的老师和毕业生都不愿意去。通过跟部分老师的交流,得知,大多老师的月工资才1000

3多元,民办的代课老师只有200多元,有些教了30多年的民办老师只有 500多元。受城乡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异的影响,大量农村教师向城内流动。导致农村教师工作负担重,但责任心不强。许多老师认为教书没出路,自怨自艾、满腹牢骚、不思进取。

(3)、农村家庭,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

一是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教育意识的原因。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而认为其是最大的负担。

大多数家长因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对教育子女的责任性认识偏颇,要么推卸,充当‘甩手掌柜”,甚至过分地依赖孩子的祖辈们,要么单方独揽大权,而报希望于教师,在这部分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养育靠父母,教育靠教师,忽视了自身的教育责任。通过调查发现约有14.6%的父亲和20.8%的母亲认为孩子教育依靠配偶,推卸自身教育子女的义务。极少数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依靠祖辈,完全丧失教育子女的责任。

四、调查总结

(一)重新认识农村教育、构建农村教育新体系

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差别的存在,要求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允许各地自主创新。这样,农村教育的目标就会随之多元化,农村教育除了为城市培养人才外,更多的要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合农村、热爱农村、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因此,农村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才的培养和稳定意识。要坚持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战略,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模式,规划教育未来。我们可以借鉴高等教育改革的思维方式去兴办农村的教育事业,紧紧把握改善农村教育结构这一突出问题,力求办学的最佳效益。一是继续推进农村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分散开去的学校,通过寄宿制或接送制等方式集中起来去办。该撤并的学校坚决撤并,该合并的班级坚决合并,

4该精简的教师坚决精简,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高效配置,发挥最佳社会效益。二是要进行学制改革。大力发展综合高中教育,其学制可以延长为4--5年。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不断扩大综合高中的办学规模,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一层次的综合高中教育。通过改革使农村教育形成\"成职普\"、\"初中高\"、\"农科教\"相结合的完整的立体网状结构和良性的运行机制

(二)解决教师问题

(1)、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

农村教师的工资太低,尤其是年轻的老师,他们的家庭负担也很重,导致较好一点的老师都流失了,农村教育也越来越差。所以我们建议政府适当的调高教师的工资,增多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并改善他们的教学条件,比如在农村中小学中设立中小型的图书馆,以及配置电脑。

对于大多数的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有不错的福利待遇,而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就非常之差,年底没有奖金,平时也没什么另外的收入,医疗保险做的也很差,程序也很繁琐,即使申请到了,补贴也不多。我们建议给农村教师年底发放奖金,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医疗保险,我们建议提高农村教师的补贴比例,并简化程序,以及提高申请的成功率。并设立农村教育基金,对急需用钱的老师以帮助。

(2).增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

对于农村老师的培训,我们认为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而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得到落实,农村学校一年有时都不会有一次机会派遣老师去接受培训,即使有,名额也是非常之少,我们建议相关的市县乡都可以经常举行不同规模的培训活动,这样也可以使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师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交流经验,相互借鉴,学习。

(三)、提高家长教育通识、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开展一些教育是通过实现父母素质的提高,以保证家庭教育的成功。 针对家长对子女应有的教育责任和义务,被莫名地“蒸发”,最终演变成子女所需物质消费品的供应者和承担者的现象,邀请专家讲座不断渗透要求农村家长必须从思想上摒弃这种不健康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老师和家长都是最直接的教育主体,教育主体都应该主动正视教育,积极参与教育,有效地发挥各自应为且可为的教育。要求家长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尽力为孩子创造相对独

5立的学习空间,配置书桌、书架,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要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全方位的引导,在孩子面前要不赌博酗酒,不讲粗话,不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事情。着力改变家长片面的就业观和人才观,让家长拥有长远眼光,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教育,全面提高孩子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素质。

6

推荐第7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心心向农实践队

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先来看看第一类家庭,这些家长都是在城市里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一般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跟不上,父母平时也没关心他学习,他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开始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开始逃课,后来渐渐发展成根本不去上课。而粗心的家长只是偶尔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孩子轻松的蒙混过关。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混社会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家长又不知道该如何挽回,打骂体罚只会将孩子越推越深,直至无力挽回。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学校犯了错,老师想找家长谈谈,但是家长忙于生计,对老师的帮助并不配合。即使有些家长能和老师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地位却不高,孩子根本不怕家长,家长无法管教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越走越偏。

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论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父母的这种心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成绩好的越来越好,成绩差的父母也会另谋出路,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在城市,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会想尽方法帮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帮助孩子学习,很多孩子得以跟上进度,继续学习。然而,农村父母的心态使得很少有父母会逼着孩子上补习班,孩子自己因为贪玩又很少会主动提出来,因此学习一时跟不上的会越落越多,这对很多孩子成长是不利的。

再来看看另一类家庭,即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我们实地走访出了解到,爷爷奶奶辈的学历大多是小学,很多连小学都没有读,文化水平比留在农村的父母还要低。他们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也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甚至有些还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实践之前总有听到报道,说很多农村孩子因为付不起学费而辍学,所以我们对经济状况对学业影响也做了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读小学和初中的父母把很大一部分的钱用于孩子教育,但是基本还能负担。但是,到了高中大学以后,基本所有的父母都开始负债供孩子上学。大多数父母选择向亲戚朋友借钱,少数向国家贷款。可见,总体上农村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然而我们在教育局询问是否有专款给予贫困孩子帮助时,我们了解到,政府有对贫困的优等生提供奖学金,以及特困生提供助学金,一些社会团体也会给予一些帮助。但是,很多困难的家庭并没有在补助的范围内,加之农村家长意识淡薄,很多可以得到补助的家庭并没有提出申请,这使得真正得到补助的家庭少之又少。在走访家长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会读书,家长无论如何也会供孩子上学。因此,对贫困生补助的不足并没有导致很多的孩子辍学,但是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我们一直觉得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走访中我们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询问如果经济困难只能供一个孩子继续学习时会怎么选择,大多数的父母都表示无论如何都要供所有孩子上学,也有一部分表示供学习好的那个,表示选择男孩的少之又少。

推荐第8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通过我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农村家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或者在就近打工,留在孩子身边。另一类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而且农村的许多孩子都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虽然有极少一部分可以得到较好的教育,但那毕竟少之又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现象呢?我想大概有这些原因吧: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从而导致许多农村的孩子没有人管教,他们不知道该学什么,更不知道该怎样去学。许多家长也不要求自己的孩子读多少书,他们更多的想法是叫自己的孩子学门手艺,养家糊口。所以大多农村孩子比城市里的孩子更早进入社会。他们大多工作于社会的底层,这是社会的现实,我们无法回避。

有的家长,通过自己的人生体会,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现实的。他们自己学历就不高,等孩子读到高中,早已无法再帮助孩子,他们的收入也无法给孩子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在孩子身边,时不时的用最朴素的语言鼓励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学习,他们更多的是无声的教导。

通过调查还发现,孩子读小学和初中的父母把很大一部分的钱用于孩子教育,但是基本还能负担。但是,到了高中大学以后,基本所有的父母都开始负债供孩子上学。大多数父母选择向亲戚朋友借钱,少数向国家贷款。可见,总体上农村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从身边来看,政府还是有对贫困的优等生提供奖学金,以及对特困生提供助学金,一些社会团体也会给予一些帮助。但是,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家庭并没有在补助的范围内,加之农村家长意识淡薄,很多可以得到补助的家庭并没有提出申请,这使得真正得到补助的家庭少之又少。所以从这点来看,我还是建议、倡导:把那些补助严肃的发给最需要它们的人。而我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看到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家庭并不贫困的学生,得到了补助,得到一份不满足,还要第二份。这样的人,我身边有。我只想说我们不应该把钱看得那么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何必昧着良心得呢?

这就是农村教育大致现状,我们应该去深思,怎样才能改变农村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让农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现在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我们应该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那些关心我们的人。

通过这样的调查,我学到了很多,这些东西可以鞭策我前进。既然我们的起点不算低,又为什么不可以达到更高的终点呢!

报告人:姜冬

绵阳中学2013级18班

推荐第9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推荐]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

在今年的暑假我参与了我市遵义师范学院组织的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间,我们深入遵义市道真县棕坪乡进行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支教扫盲、文化宣传、法律普及、义务劳动、开展农技知识>培训、社会调查、济困助学、走访老党员和重走长征路等。其中,我重点参与了义务支教和社会调查两项。

此次活动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够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近距离和农民接触,了解当下农民的生活现状。对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有了整体的感性认识,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此次活动,也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磨砺了意志。对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科学的光荣传统,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以支教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与教育有关。现将活动成果汇报如下:

此次“三下乡”活动重点针对棕坪乡的小学、初中学生进行假期补课。授课内容以中学阶段的主科为主,兼办有兴趣特长班。我在这当中担任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数学老师,支教为期十天,共授课21课时,教授学生一百余人。其间利用休息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当堂授课、家访以及同当地学校领导座谈,对农村的教育状况有了大略的认识,并为之作了相应的整理和思考,从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结论和建议。

1、存在的的问题:

经过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且加上近来大搞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就目前而言,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供水供电不成问题,教室教具给配充足(比如也能实现多媒体教学),学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现在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已不再是硬件设备跟不上的问题,而是出现在软件上。具体而言,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这种乡镇中学是严重不足的。首先是优秀教师不愿意进来,再者是进来了留不住。这是农村教育长期缓慢发的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教育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需要学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会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调查下来的结果来看,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儿童则祖父母辈就更没有闲暇也无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于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进行专业的指导的,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多数农村学生并不同城市的学生一样用很多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相反,农村的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观念差异所致。所以谈及如何提高成绩这个问题上,学生和家长由切身体会而得出统一的结论是,老师严则成绩高,反之则低。这也合乎眼下应试教育的规律,这种教育体制下,并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的自主发挥,而是看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只要拼命做、背,就会成效显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试教育在维系城乡升学公平上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然,农村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但通过调查下来的情况来看,基础不厚不过是疥癣之疾,劲头不足才是心腹大患。因为基础不足尚可以亡羊补牢,劲头丧失、锐气大减则是釜底抽薪。曾经想当然地以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农村的孩子为改善改变这种状况而奋发读书。但实际考察下来与理想大相径庭。具体是何种原因造成今日之农村学生思想之贫大于物质之贫尚待查明。或许是今日农村的物质生活相对提高,也或许是电视网络的舆论作用。总之,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力量。据了解,当地的初中学生一般不会在中考时填报遵义市的重点中学,其原因并不是没人有那个实力,而是填本县以外的高中,万一落榜,即便是上了本县高中的分数线也不一定能上该中学。所以多数的学生为求稳妥不得不填报本县的一般高中。学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实,但当地教育部门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鼓励也就算了,还如此设置障碍对学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学管道不畅通,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地方特色和整体优势,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首先是在学生方面,虽然大多学生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其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山村虽然物质条件不甚丰裕,但基本的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的物质所需还是有的。学生大多淳朴可爱,反应敏捷,可塑性强。所以,基于这个还算不错的客观条件,只要老师在学生身上多花心思,严格要求,并且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够提高的。

另外,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专业知识强,敬业程度高的优秀教师。不光如此,也有老师放弃了外调升迁的大好机会,甘愿扎根留在这穷乡僻壤,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止息。对于此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当地教育部门,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这类安心扎根农村的教师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遣至外地进行培训,促成其更好地为本地教育事业服务。

然而以上两点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现总结如下,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渐成不够积极主动的氛围。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严看硬管式的应该教育的传统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和实质性的改善则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二)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

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

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

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

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国共产党有4

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

5、6%和

3、7%。虽然20**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

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20**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营胜小学全貌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三)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

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甘肃临洮,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我的不少同学也纷纷加入补课大军,充当假期老师。8月6日在农村的党家墩小学,我对补课学生以及周边补习班学生总共100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大家都很期待假期,可当假期真正到来时却又不得不奔波于各个补习班。有的是看见同学都去补课,有的是家长的个人意愿,有的是学校的强制要求,那么学生自愿去补课的有多少人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

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70%

B、校外补习班21%

C、家教9%

2、你每年都参加补习吗?

A、是65%

B、否35%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20%

B、学校要求60%

C、家长要求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10%

B、能接受90%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个月0%

B、1个月80%

C、10—20天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93%

B、没有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52%

B、不支持48%

8、你认为农村就应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9%

B、不认为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25%

B、也许是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9%

C、或许是竞争激烈63%

D、没什么必要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盛行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17%

B、家庭原因6%

C、综合原因77%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硬性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数农村学生都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给学生留了半个月的休息放松时间。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者更有甚者,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就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很反感。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校强迫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使学生不得不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期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不会有假期补课一说。当然老师也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学校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问题),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巨额的教育资金大部分拨给城市重点中学,忽视农村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想获得财政上的补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质量。如今中小学补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有规定节假日不能补课,为什么学校还是要补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管。

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绩,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而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抹杀掉了孩子的天赋,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放松休闲的时间,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较肤浅,其中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理压力。

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教育财政资金问题,建议政府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将经费投入到农村学校,使农村的教育硬件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学习环境。

2、针对教育部门的政策实施问题,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起来把国家的假期规定(如节假日不能补课)真正落实到位。

3、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给长期在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提高老师工资等,政策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4、针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分配更多的年轻优秀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学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帮村农村老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5、针对农村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建议学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些帮助。可依拓展知识面,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积累一些社会实践,对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会有益处。

6、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问题,即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一方面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宣传一些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农村家长整体素质,让农村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五、调查总结:

今年暑假很高兴能有机会进行这次调查,在对《农村教育现状调查》课题中,我通过对家乡当地一所小学的调查问卷作出了上述报告。本次社会实践是一次对社会的深入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很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充实自我。

推荐第10篇: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边远山区顺峰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孰能中心小学

刘利利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贫困山区顺峰乡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

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育呼吁:构建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很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等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回到家乡任教一年多以来,发现了很多问题,二这些问题是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所无法改变的。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更别说替孩子买学习所必须的用具了。一些学习

1

2、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3、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与城市相比,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顺峰小学学生计算机比例基本为1;0。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寄宿生的住宿条件也极为简陋。三个学生只能挤在两张七十公分的单人床上。没有正规的学生宿舍,只能把教室改装成集体大宿舍,可谓条件极其艰苦。试想,起居都不能得到保障,何谈静下心来学习?

4、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5、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面临退休;许多学校的老师年龄出现两极分化: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和刚刚毕业的无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二是任语文、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而由于编制限制,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教师要求调往城区;另一方面,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走。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

2 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顺峰中心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4人,顺峰中心小学核准教职工编制35人,后勤工人4人,现有31名教职员工,其中27名专任教师,4名后勤工人,从此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资源依然缺乏。有些老师“身兼数职”。有些优秀教师被调走、教师角色过载现象严重。

6、学生面临的尴尬。学生的学习原本是要面向世界、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但在"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使山区学生的未来既不面向世界面向大众又不面向农村,使他们既不利于学业的成功,又不利于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这使原本就观念落后的学生家长更没有了让他们继续学业的信心。在课改中,教材是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但编写专家却集中在教育较发达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是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这使教材内容不能很好的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状,有些内容农村教师教师从未接触过,贫困山区的学生更是难以理解。照此下去,山区孩子的就业出路将越来越窄。更为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

二、解决的方法及建议:

1、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义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办好本村本乡的教育事业上来。中央认为,在新的经济和教育体制之下,各地将有充分的可能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据此,乡(镇)人民政府及所辖各村民委员会必须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具体组织领导本区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加快乡级初中的建设。

2、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但在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

3 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其次,多方筹集集资金。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

3,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工作。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4、失声互动开发‘学习团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肩负着创造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利用其他资源的重任。贫困山区学校迫切需要精神丰富的,在智力上多方面发展的,能够驾御青少年思想的教师。教师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重视“和谐教育”创建师生共组的“学习团体”使学生处于自主.团结.合作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交往中培养学习能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发挥团体中每个学生的特性,又使学生的个性得以保持。并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生活习惯,这些都使学生收益终身。

5、特别问题特别对待,发挥自身优势。贫困山区小学针对网络及信息资源的缺乏问题,建议采用其他资源进行替代弥补的方式。在条件有限的贫捆山区,图书馆可以发挥为学生提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的作用。但在贫困山区图书馆..阅览室都显得困难,那么就不妨按卢梭主张的“世界之外无书本,事实之外无教学”之观点。创建学生和教师自创的图书,书画书抄.自定自装,这些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本。贫困农村的教学也有自身很大的优势,比如“自然”作为教育资源。学校投入建设生物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室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环境。

6、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入学难和贫困生救助问题。这建议要结合和谐社会这个国策来写。同时要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要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的制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通

4 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接受义务教育的学业。

7、改善家庭学习氛围。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采取以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民主、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学校家庭村镇三结合”指导网络,努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传授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技巧等,以提高家长的德育素养和科学育儿能力。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学习环境。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减少摩擦,建立互敬互爱夫妻关系,对长辈孝敬,对子女关爱的和谐关系,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切忌采取棍棒教育。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小天地,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教育还应该因地制宜,对山区农村学生的教育应该面向农村,以农村为背景更要以农村„为农村发展‟做宗旨,创办农村特色教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题的课程。将课改融入教学,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结语:总之,农村教育问题是当今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建设新农村就需要新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的,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建立适应新农村需要的新式教育这条路还很长,摸索的过程也会有阻力,但通过各级政府的上下一致共同努力,相信面貌定会逐渐改观。

5

第11篇:农村教育现状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实践调查报告

体育系1002班518宿舍

10409208

郎东明

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先来看看第一类家庭,这些家长都是在城市里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一般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

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跟不上,父母平时也没关心他学习,他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开始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开始逃课,后来渐渐发展成根本不去上课。而粗心的家长只是偶尔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孩子轻松的蒙混过关。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混社会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家长又不知道该如何挽回,打骂体罚只会将孩子越推越深,直至无力挽回。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学校犯了错,老师想找家长谈谈,但是家长忙于生计,对老师的帮助并不配合。即使有些家长能和老师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地位却不高,孩子根本不怕家长,家长无法管教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越走越偏。

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论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父母的这种心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成绩好的越来越好,成绩差的父母也会另谋出路,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在城市,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会想尽方法帮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帮助孩子学习,很多孩子得以跟上进度,继续学习。然而,农村父母的心态使得很少有父母会逼着孩子上补习班,孩子自己因为贪玩又很少会主动提出来,因此学习一时跟不上的会越落越多,这对很多孩子成长是不利的。

再来看看另一类家庭,即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我们实地走访出了解到,爷爷奶奶辈的学历大多是小学,很多连小学都没有读,文化水平比留在农村的父母还要低。他们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也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甚至有些还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实践之前总有听到报道,说很多农村孩子因为付不起学费而辍学,所以我们对经济状况对学业影响也做了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读小学和初中的父母把很大一部分的钱用于孩子教育,但是基本还能负担。但是,到了高中大学以后,基本所有的父母都开始负债供孩子上学。大多数父母选择向亲戚朋友借钱,少数向国家贷款。可见,总体上农村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然而我们在教育局询问是否有专款给予贫困孩子帮助时,我们了解到,政府有对贫困的优等生提供奖学金,以及特困生提供助学金,一些社会团体也会给予一些帮助。但是,很多困难的家庭并没有在补助的范围内,加之农村家长意识淡薄,很多可以得到补助的家庭并没有提出申请,这使得真正得到补助的家庭少之又少。在走访家长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会读书,家长无论如何也会供孩子上学。因此,对贫困生补助的不足并没有导致很多的孩子辍学,但是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我们一直觉得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走访中我们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询问如果经济困难只能供一个孩子继续学习时会怎么选择,大多数的父母都表示无论如何都要供所有孩子上学,也有一部分表示供学习好的那个,表示选择男孩的少之又少。

在和他们交流时,我发现他们都想成为大学生,但提及是否有人愿意当一名科学家时竟无一人,相反地很多人对外面的繁华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渴望将来能赚大钱,当大老板,找好工作。在现今这个讲究“发展第一”的时代里,不能不说,这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极其流行的社会工作!

尤其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当问起如果大学毕业后还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也许在他们的字典里他们还只是初三生,大学尚有一段长路要走,离他们还很远;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着他们左右的“考大学、住大城市”的风气影响他们,以至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要回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贫穷山区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竟是: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距造成了教育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是农村户口以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去考大学,

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毕业出来以后呢?他们当中有几个回到那自己还很贫穷的家乡,投身于家乡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培养自己成材的家乡留下的是什呢?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穷。

这种人才的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未来几年的最重要的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有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 ,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第12篇:有关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本篇是中国人才网小编精心挑选的,中国人才网致力于带给大家高品质的资讯,希看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看大家喜欢,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躲这个网址哟!

在今年的暑假我参与了我市遵义师范学院组织的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家园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间,我们深进遵义市道真县棕坪乡进行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支教扫盲、文化宣传、法律普及、义务劳动、展开农技知识培训、社会调查、济困助学、走访老党员和重走长征路等。其中,我重点参与了义务支教和社会调查两项。

此次活动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够深进农村,了解农业生产,近间隔和农民接触,了解当下农民的生活现状。对中国部份地区的农村、农业、农民题目有了整体的感性熟悉,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此次活动,也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磨砺了意志。对继续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科学的光荣传统,把爱国热忱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看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以支教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与教育有关。现将活动成果汇报以下:

此次三下乡活动重点针对棕坪乡的小学、初中学生进行假期补课。授课内容以中学阶段的主科为主,兼办有爱好特长班。我在这当中担负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数学老师,支教为期十天,共授课21课时,教授学生一百余人。其间利用休息时间,对部份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当堂授课、家访和同当地学校领导座谈,对农村的教育状态有了大略的熟悉,并为之作了相应的整理和思考,从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结论和建议。

1、存在的的题目:

经过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且加上近来大弄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就目前而言,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益完善,供水供电不成题目,教室教具给配充足(比如也能实现多媒体教学),学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现在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已不再是硬件装备跟不上的题目,而是出现在软件上。具体而言,教师队伍的数目和质量在这类乡镇中学是严重不足的。首先是优秀教师不愿意进来,再者是进来了留不住。这是农村教育长时间缓慢发的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教育常常是双向的,一方面需要学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睬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调查下来的结果来看,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其中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假如是留守儿童则祖父母辈就更没有闲暇也无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另外一方面,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进行专业的指导的,所谓爱莫能助。

在采访进程中了解到,多数农村学生其实不同城市的学生一样用很多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相反,农村的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观念差异而至。所以谈及如何进步成绩这个题目上,学生和家长由亲身体会而得出同一的结论是,老师严则成绩高,反之则低。这也合乎眼下应试教育的规律,这类教育体制下,其实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的自主发挥,而是看谁肯下工夫,肯花时间,只要拼命做、背,就会成效明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试教育在维系城乡升学公平上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固然,农村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早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但通过调查下来的情况来看,基础不厚不过是疥癣之疾,劲头不足才是亲信大患。由于基础不足尚可以亡羊补牢,劲头丧失、锐气大减则是釜底抽薪。曾想固然地以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农村的孩子为改善改变这类状态而奋发读书。但实际考察下来与理想大相径庭。具体是何种缘由造成本日之农村学生思想之贫大于物资之贫尚待查明。也许是本日农村的物资生活相对进步,也也许是电视网络的***作用。总之,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题目。

另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气力。据了解,当地的初中学生一般不会在中考时填报遵义市的重点中学,其缘由其实不是没人有那个实力,而是填本县之外的高中,万一落榜,即使是上了本县高中的分数线也不一定能上该中学。所以多数的学生为求稳妥不能不填报本县的一般高中。学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实,但当地教育部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鼓励也就算了,还如此设置障碍对学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学管道不顺畅通,也是一个辣手的题目。

2、针对上述题目,结合地方特点和整体上风,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首先是在学生方面,固然大多学生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其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山村固然物资条件不甚丰裕,但基本的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的物资所需还是有的。学生大多浑厚可爱,反应灵敏,可塑性强。所以,基于这个还算不错的客观条件,只要老师在学生身上多花心思,严格要求,并且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够进步的。

另外,在支教进程中,我们也发现有很多专业知识强,敬业程度高的优秀教师。不光如此,也有老师放弃了外调升迁的大好机会,情愿扎根留在这穷乡僻壤,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止息。对此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当地教育部分,当地政府应当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这类安心扎根农村的教师一方面进步待遇,另外一方面可遣至外地进行培训,促进其更好地为本地教育事业服务。

然而以上两点所能解决题目的范围和程度究竟有限,这个长时间构成的差距必定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完全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干政策偏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题目说究竟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其实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回根究竟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题目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往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斟酌往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其实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资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缺,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当中的。好在最近几年来我国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进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干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往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步缩小。

现总结以下,农村教育题目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重的现状是学生学习渐成不够积极主动的氛围。解决这一系列题目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进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严看硬管式的应当教育的传统方法,侧重要给学生建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和实质性的改善则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往。

第13篇:农村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提高受教育观念,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的调研

目 录

一、调查问卷分析………………………………………………4—8

(一)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认知度和了解度的数据分析…………4-5

(二)对九年义务教育是否造成经济上的负担的数据分析……5

(三)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的数据分析………………………5-6

(四)对于孩子没有继续读书的原因的数据分析………………6

(五)对于家长自己的文化水平与家庭现今的经济状况的联系的数据分析………………………………………………………6-7

(六)对于乡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数据分析………7

(七)关于农村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的数据分析…………7-8

(八)对于农村家长眼中的读书目的的数据分析………………8

(九)如果排除金钱因素,农村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继续读书的数据分析………………………………………………………8

二、访谈与交流的笔录分析………………………………………9--10

(一)与乡村教师的访谈分析………………………………………9

(二)与农村孩子交流的分析……………………………………9-10

(三)与教育局工作人员的访谈分析………………………………10

三、结论及建议……………………………………………………10--1

1四、调研体会……………………………………………………………12—13 附录

(一)

(二)……………………………………………………14--16

- 1

中或中专学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时事的认知度及了解度。

(二)对九年义务教育是否造成经济上的负担的数据分析

否43是570102030405060表二

由表二的数据分析知道,农村家长中57%的人认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确造成了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农村家庭中超过一半的人普遍把教育与金钱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完全支持与拥护九年义务教育。

(三)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的数据分析

504031302120100912324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能读多高就多高表三

由表三可得,31%的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能高中或中专毕业,21%希望能大专毕业,只有12%和3%的家长分别希望孩子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因此,可以看出农村家长对于孩子的受教育观相对以前有所

- 3

为完全没关系,显然这部分人对于当今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的认知尚且不强,由此可看出他们的受教育观也肯定不高。

(六)对于乡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数据分析

100505901两者都好2119设施好,师资不好设施不好,师资好两者都不好表六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超过半数的农村家长认为乡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不好,相对城市的学校来说比较落后,孩子在那无法受到较好的教育。而且19%和21%的人分别认为两者只有一个较好,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乡村学校的确需要较大较好地改善教学设施和增强师资力量。同时,国家也应该不断加强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七)关于农村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的数据分析

706050403020100612810非常重要有一点重要不重要1不清楚两者联系 表七

由表七可知,61%的家长能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将来的重要性。但是还有10%的人认为不重要,1%的人至今尚不清楚两者的联系。随着国家逐渐普及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

- 5

二、访谈与交流的笔录分析

(一)与乡村教师的访谈分析

通过与乡村教师的访谈,我了解到,大多数乡村教师的学历是大专,只有少数是高中或中专毕业,因此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乐观的,他们对国家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也是相当了解的。农村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现象特别严重,对于某些只能供一两个孩子读书的农村家庭,父母大多会选择让男孩子读书,而让女孩子留在家里帮忙或者出外打工,因此导致学校男女学生比例失调。

经教师介绍,学生辍学回家大多数是因为家里的经济问题,只有少部分是因为孩子本身不想念书了。乡村学校都比较简陋,因而教学设施也相对落后,学校一般没有太多的资金可以投入使用,所以教师们都一律呼吁政府要加大对乡村学校的资金投入与设施的配备。

有老师这样说,农村里有些家长受教育观较强,左拼右凑地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可是学费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自从我过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加上这两年我市取消了农村孩子的学费,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二)与农村孩子交流的分析

在与我交流的十个孩子中,无论成绩怎样,全都很喜欢读书,都认为读书有用,有的说读书可以赚很多很多钱,有的说读书可以出去外面,有的说去读书可以不用整天在家干活等等,孩子们众说纷纭。其中,那些读书不好的孩子说,他们的父母已经告诉他读到初中或高中就别读了,没必要浪费钱,不如早些出来赚钱。

- 7

(1)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

(4)农村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和滞后性。 (5)农村中学生辍学较多,流传着读书无用论之说。

(6)家长孩子的正确的受教育观念不强,直接把教育与金钱挂钩。

2、造成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有:

(1)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是最根本的原因。 (2)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存在或多或少的功利主义。

(3)财政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农村教学经费的不足。

(4)社会、家庭、家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3、农村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大问题,只有较好地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才能真正改革我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对此,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1)首先,必须全力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其次,必须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这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再次,要加强周边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联系,做到城市支援农村。 (4)最后,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受教育观,预防农村辍学率的上升。

- 9

一份完整的好的调查报告真的需要花费很大工夫。篇幅的安排,文字的组织以及数据的展示,都需要一心一意地去完成。

在这次调研的全过程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学到了怎样与人沟通和相处,学到了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学到了如何让别人接受自己,学到了该如何写一篇完整的调查报告。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同的知识,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见识。

看着即将完成的这份调查报告,我心里真的是充满着兴奋与成就感。这份努力,已足以让自己感到满足与欣慰。

- 11 -

第14篇:附城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附城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科教兴国的思想促进下,全国实行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对于教育我们从思想和行为上都开始重视教育的问题,但要彻底、完全的发展教育还是要考虑很多方面的,例如农村教育与大城市中的教育经费就存在很大的区别,当我国的农村教育能跟上城市教育的水平时那我们的教育水平绝不亚于世界上的教育水平了,但所有进步都是要一步一步的来,都是要时间来发展的。

农村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我们国家教育的水平,为了了解在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免费的这五年里,农村教育到底发展到什么地步了?现在的农村教育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也为了更加全面的把握我家乡雷州的农村教育,针对农村教育现状这个问题,我在暑假期间,我在雷州市附城镇个别学校的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开展调研活动。

一.附城镇的介绍:

附城镇地处平原地带,临近雷州海湾,主要的经济收入是种植水稻和养殖业,附城镇全镇三十个自然村,有20万多人口,全镇有初中两所,一所普通高中,全镇读初中以上的学生有2万。

二.附城镇教育现状如下:

我通过访谈、座谈、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调研方法对附城镇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与研究,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的调查与研究结果。

(一) 农村基本教育设施不全,“偏科教育”现象严重。

在我们国家早就提出素质教育的想法了,但就算在很发达的地区能真正的实现了素质教育的还没有多少学校,在雷州市附城镇的乡镇教育就更别说什么素质教育了,就是一般的教育水平都很难达到啊!我在暑假期间走访过附城镇很多个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给我的印象是很多学校的基本教育设施寥寥无几,可见学校的除了文化课其他课基本瘫痪。有关这一点我也从一些校长和老师的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况,记得一位校长对我说:“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小城市,教育经费占财政的小部分,对于一个经济能力低的乡镇教育经费的比例就更小了,所以学校用于建基本教育设施的钱就更没说了。”基本教育设施不全,课程的设置就一定不是很合理,出现“偏科教育”是很正常的(注:

偏科教育是指偏向文化课的教育,只重视文化课的教育忽略了其他课程的教育)。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科技课、健康课这些拓展课都被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文化课全部给占了,一位老师对我说:这样也算有点好处,可以给主要的文化课腾出更多的课时,更加有利于文化课的教育。我觉得这样的偏重点、偏文化课去教育学生会把学生培养成头大身小,这样就像建房子时地基软却要承受建很多层楼一样,那么后果就可想而知。农村教育基本教育设施不全使学校的文化课教育都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这样学生很难把书本的知识读活了,这样的教育从来都是令很多人担忧的啊,只因我以前接受的教育有一些是这样的,所以我也替这样的农村教育担忧。

(二) 农村学校师资质量不高,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师待遇低。

我通过问卷的调查我了解到了在附城镇农村小学的老师只有10%是真正的接受过普通大专师范教育的,初中也只有69%的老师是接受过大专以上的师范教育且真正通过了教师资格证,高中的老师有60%是接受过本科教育的。农村学校的老师只有40%待在一个学校超过3年,所以很多老师都是学校的新老师,他要完成适应一个农村学校和了解学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时间短老师的教育就不会做得到因材施教,这样老师的教学经验不可能很多,甚至有些老师是“半路出家”的,就是某个课程缺老师他就通个短期的培训就去教那一科目,还有如果高中部缺老师就把初中的老师调去教高中,这样我们老师哪有什么教学经验啊。为什么附城镇各类学校师资质量不高呢?主要原因是镇里对老师们的待遇很低(这是客观的原因的,与镇里的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支出有关。)老师待遇低不可能留得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好老师,老师为了自己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只要一有机会他就马上调回城市里发展。一个地方的教育能否取得丰硕的成果是靠老师们去发展的,没有一批好的老师要这个地区的教育发展起来那是很困难的。

(三) 农村的学生德、智、体较差,思想觉悟也低。

教育是以学生为主的,学生的各方面的考核就能体现出教育的好坏,城市和乡镇教育的区别不仅是因为师资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生源质量的差别,乡镇的学生素质一般都不是那么好的。我们了解到附城镇的初中考试重点高中的比例是10%,高中考试本科比例是10%,为什么比例会这么低呢?我通过调查了解到主要是附城镇的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的程度较低,思想觉悟差,学生本身存在很多的毛病,相对来说农村的学生在家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所以农村学生的智力相对发掘不全,农村学生在学

校的学习不好纪律性又很差,这都给附城镇提高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因为是农民子女所以有些学生可能在暑假时去大城市打一些暑假工来补补家用,但是当他们走进大城市后就会被城市的繁华和灿烂迷倒了,他们毕竟是农村人,不知不觉他们就淹没在城市的物质生活里,这样学校就少了一些学生。附城镇初中的老师说:每一个暑假回来学生总是会少那么十个,生活过早的剥夺了他们啊!农村学生因长时间生活在农村看不到社会的发展,受的各种教育不多,质量又不好,所以他们的思想觉悟难免不高,目光短浅也是难免的,这些都是要求我们有各种素质的教育去提高农村学生的质量。

(四) 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差,家长教育方式偏激。

教育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更多是我们家庭和家长的事情,好的家庭教育才会教育出好的学生,好的家庭教育和好的教育方式给学生的思想和修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我了解到在附城镇很多学生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很好的,差不多都是放任教育,就是很少家长去教育孩子一些做人必要的事情,更少去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很少去过问学生在学校或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能给孩子一些鼓励就更少之又少了。在附城镇有些家长为了生计出去谋生把孩子留在家里给父母养,这些留守学生从小就和祖母祖父在一起,他们会受到祖母和祖父旧的、落后的思想影响,这样他们从思想上就不会怎么重视学习,甚至有些父母为了生计就逼迫学生辍学出外打工谋生。还有些家长说他们是在意孩子的教育吧但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又很极端,他们在还发扬严打下出孝子的旧思想,动不动就给学生一顿打,他们对学生的要求就只在乎成绩,从不关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更不会给学生其他的鼓励。还有一些家长给学生的教育只是物质上的教育,他们想只要给自己孩子物质上的满足,那么他的学习就会好的,而却不知他们的孩子拿着他们给的钱在学校乱花,活活的把学生毁在了钱上。这样的家庭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会培养出好的、具有高素质的人呢?怎么能为国家培养“四有”学生奠定家庭基础呢?家庭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息息相关的,只要好家庭教育和优秀的学校教育结合才能真正的提高附城镇的教育水平。

虽说九年教育早就实现了免费教育,但对于雷州市附城镇这个农村性质的乡镇教育现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以上列举的问题是我通过对附城镇教育现状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研究结果,其实附城镇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还不仅如此,它还存在很多呢,例如还有学生过多,教室配备少,学校只能实行大班教育,还有教育管理的问题,教育虽存在问题,但相对之前的教育也是发展了很多,最起码现在附城镇的教育具有快步发展的基

础这就是我家乡教育发展的一个好的开始,。我对附城镇教育现状的调查不仅是要了解家乡的教育现状更重要的是希望自己能为家乡的教育提出一些有用建议,更希望通过我们大学生响应教育方针来提高我们家乡教育的水平,改变现在低劣的教育现状。

三.几点建议:

1.以经济促教育。

一个地方要有好的教育就要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撑,因为教育是需要经费的,学校是要开支的,这些都是要依靠这个地方的财政。发展地方的经济发展是提高地方的教育水平最快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经济好了,教育经费就充足,学校就有足够的资金去建设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和为老师提供更好的待遇。但穷经济同样可以办出好教育,只要我们政府足够重视教育能给教育部门足够的教育经费给学校足够的支持。

2.提高家乡人爱家乡的意识,提倡“家乡教育家乡人办”思想。

教育就是要教育人的思想,通过环境的渲染来提高教育,我们可通过在全市进行“我们的教育我们办”的大型游行宣传活动和进行大型教育经费的筹资捐款活动,使我们全市的市民都参与到我们的教育建设的队伍,这样也能给我们在从事教育方面的一些官员最直接的监督,使我们教育经费的使用更加清晰。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励家乡的大学生回到我们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可以设置一些奖学金和一些教育项目奖金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回到家乡从事教育事业,相信那些接触最新潮的教育思想的新世纪大学生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一阵暖风。

3.打好教育基础,提教育水平应从小学阶段开始。

教育的发展和建房子一样,没有好的基础怎么会出好的教育建树呢?教育就应从小时候开始,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发展教育,农村教育更应该重视这层教育,这样才能使农村学生不受那些老的教育思想的腐蚀,所以我们更应该投资小学教育健全小学教育系统和教学管理。

4.培养具有新的教育思想的家长,为教育发展奠定家庭教育基础。

教育不止是学校的问题,它同样是家庭的问题问题,父母的,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思想觉悟高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各方面一定都不差,以后也会是一个好学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比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大得多,我们可以开办家长学校来培养我们的家

长使各位家长学会更好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成才奠定家庭教育的基础。

经过这次调研我更清楚的了解了家乡教育现状,也更加的认识到了促进农村教育的快步发展是刻不容缓的,这可能就是我国这些年政策总是着重于三农问题的原因之一吧!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接触了很多的校长和老师,在我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特别有责任心,对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激情,在待遇不是很好的附城镇,老师们还有这么高的信心,我真的崇敬他们这种精神,我也相信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附城镇的教育现状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有这样的德范师表何愁教育不好啊,相信时间会证明他们的努力是值得的。在暑假里走访了不少的学校,了解了不少,给我一个很深刻的感觉就是,在家乡教育仅仅是学校在撑着,仅有老师们在参与,大家都忽略了自身对教育的责任,发展教育是人人的责任,是行行的责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这方面的责任更大,大学生是时代的生力军,在任何行业里都要有扛大旗的责任。

平民教育平民办,办平民教育为平民,与时俱进,普及素质教育,提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基础教育学》、《雷州市附城镇县志》

第15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定稿)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从补课问题透农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 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而农村学 校尤为多见.7 月 30 日在农村的一所小学对补课学生以及学校周边 的补习班学生总共 100 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每年就盼望着寒暑假的到来.而寒暑假真正到来 的时候却不得不像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习班.要么是看见同学都去 补课,要么就是家长的唠叨,要么就是学校强行要求.可又有几人真 正愿意补习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 80% B.校外补习班 11% C.家教 9% 2,你每年都参加补课吗? A.是 100% B.不是 0%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 0% B.学校要求 80% C.家长要求 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 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 5% B.能接受 95%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 个月 0% B.一个月 80% C.10--20 天 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 93% B.没有 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 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 58% B.不支持 42% 8,你认为农村孩子就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

9% B.不认为 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 25% B.也许是学习压力大 9% C.或许是竞争激烈 63% D.没什么必要 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兴盛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 17% B.家庭原因 1% C.综合原因 82%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强迫硬性 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 数农村学生还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留给了学生

一 个月的时间休息放松.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 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 者严重的,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便溜之大吉.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 很反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校强迫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让学生不得不 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 "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 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假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 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 教学进度,就不会有补课一说.当然老师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 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 ,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 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 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 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

学校 不管是教学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 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 问题) ,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 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具额的教育资金大 部分拨给城市重点学校,忽视农村学校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 要想获得财政上的帮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业绩.如今中小学补课已不 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确实有规定节假日学校不能补课,为什么全 国还是要补课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 管.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 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能有 好的成绩,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 不 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 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 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休息娱乐的时间,让寒暑假 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 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 要是因为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 较肤浅,其中 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 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 理负担.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完善.

第16篇:农村教育现状

农村教育现状

一、生源不够导致很多村级小学撤消、合并。我们调查的10个乡,每个乡基本只有1到2所完全小学。生源不够有两个原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二是很多孩子随打工的父母外出求学。不够到什么程度呢,一般一个学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20名左右学生。每个乡只有一所完全学校,意味着10-20几里开外的孩子要么只能在简陋的学校宿舍寄宿(这需要家长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因为每个月需要缴纳一定的伙食费和住宿费,大部分农村家庭负担不起),要么每天一大清早(一般是5点多)起,翻山越岭10-20几里路,赶在早晨7点50前到学校,每天放学再花同样多的时间赶回家,典型的两头黑。二是老师数量不够、专业单一。每所完全小学,一般只有2到3名老师。大家可能要问,6个年级6个班,3名老师怎么够?生在城市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复式教学。也就是一个教室同时坐2-3个班的学生,老师轮流给三个班的同学上课。一个班的同学在听老师讲授一年纪数学,另一个班的同学可能正被老师布置写三年纪的作文,还有一个班的同学可能被老师布置做2年级的数学作业,这样轮番教学,老师勉强够用。专业性方面,每个老师都是全能,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教音乐、舞蹈和画画。与全能相对应的是,每门都是业余水平。至于英语等教学,那就别想了,没有这个师资力量!

三是学习没有目标。由于大学费用高涨、以及就业压力,现在农村读书无用论泛滥。很多家长认为,反正读多了书也找不到工作,还要加重家里人的负担,不如少读。于是,很多孩子在家长这样思想的指导下,从小学起就厌学、贪玩、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没有几个认真读书的,把读书视为9年义务教育任务,早点混完玩完。

四是老师责任心有待加强。说实话,在农村从事小学教育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特别是那些从事复式教育的,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一般人难以想象。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现代人普遍的利益至上论,很多小学老师把教学当成简单的谋饭吃的工作,上课时简单应付,下课后没有认真备课,而是沉迷于搓麻将等娱乐;甚至还有的地方出现了两个老师承包一个学校的做法(即两人包揽所有教学任务,领取编制内应有人员工资)。可是我们要想到,教师是个崇高的职业,承担着教育子孙后代的重任,每个老师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以上这些还只是中国中部省份不太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那些偏远地区,则还存在着校舍破烂、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生无钱读书(虽然免了学费,但还有生活费等)等情况。

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如此,其结果必然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统筹考虑?

/////////////////////////////////////////////////////////////

由此产生的几个问题

1、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2、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缺额增大

3、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

4、不同程度的危房威胁着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

5、学校基础设施薄弱

6、农村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需要建议吗?下面有几点:

1、提高认识,保障义务教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进一步完善办学管理体制

3、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4、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

农村教育存在的生活方面的问题 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归结:

第一个方面是领导理念方面的问题:一些农村学校的负责人,由于干时间长了,出现身心疲劳,工作上出现惰性;管理上墨守成规,无法带领全校师生让教风和学风呈现出生机勃发的景象。

第二个方面是民主生活得不到全面的展示:校长总是认为学校的钱就是因该完全有自己主导,由于学校经费收支的不民主导致了教师群体内部怨声载道,最后影响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三个方面是教师队伍中老一代民办代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无法摒弃老一套“填鸭式”等老一套传统教学方法,更无法掌握新课标所要求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这类教师群体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对现代教育教学的管理。

第四个方面是学生家长存在着本身素质不高,不能对学校教育产生互补作用。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而一些家长总认为学生成绩的来源完全是老师教育的结果,从而对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完全尽不到辅助辅导的义务,农村教师承受着一年到头”一肩挑”的压力

、、、、、、、、、、、、、、、、、、、、、、、、、、、、、、、、、、、、

农村家庭教育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

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教育的方法不当。

二、家长文化水平低,家中缺乏文化教育的氛围。

三、重男轻女,家教失衡。

四、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

五、农村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分配不合理,他们忽视小学阶段的教育投入。

六、中国农村教育的最大的悲剧,是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问题。

总的来说,由于家庭监管不到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情感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由于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感情比较冷漠,有些性格也比较孤辟、偏激,并且又无人约束,因此时常与人打架斗殴。有时甚至酿成一死一伤的惨剧。去年吴村镇王某由于时常与人打架,最后与一伙同样的留守儿童发生冲突,被砍死在广丰县一网吧内,让外出辛辛苦苦工作了多年的父母回来面对的是一个白发人送黑发的人局面。

学习教育问题。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场所也逐渐增多,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而农村地区对网吧的管理也难以做到那么严格,据我们走访调查及暗中观察的结果,乡镇网吧中的客源90%是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中小学生。这些学生为了凑足上网的钱,有时还会敲诈一些低年级的学弟学妹,由此也会引出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初三学生王某平常喜欢上网,但是家里又穷,无力承担经常上网的费用,于是,他就把双眼盯上了该校初二学生小李。小李家是开商店的,在家又是独子,且胆子又小,所以王某先后向其敲诈勒索100多块钱。后被小李家人发现,才制止了这件事情。而王某也被学校记大过处分。

道德教育问题。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就会看父母,父母怎么做,他们便会怎么做。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但是那些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拿决定。但是小孩子是非观念又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我以前也是一个留守儿童,记得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到人家地里去挖红薯到山上烤起来吃。而现在的乡下则是盗风盛行。我们所调查的吴村镇某生产队,外出打工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地方里到处都是空房子,又没人料理,所以那些留守儿童经常到房子里偷东西。现在村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家庭生理教育问题。在农村,生理教育一直是个难题,现在的孩子其实成熟的比我们那个时候早多了。现在农村性成熟的时间一般是14岁左右,而这个年纪的学生基本在上初中。这个年纪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都想试,但是又不知道性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所以现在农村少年儿童性行为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社会上很多的单身妈妈有很多就是农村儿童不知道保护自己造成的。另外一个方面,很多猥亵未成年少女的悲剧一再的发生就是因为农村儿童缺少性保护意识。不懂得用各种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发生了性行为以后用不知道避孕,直到到了没办法隐瞒的时候才告诉家人。

第17篇: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一、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 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好范文小编分享

第18篇: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心系农村”调查报告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现代文明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语境中,教育更成为了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保证。而农村教育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肩负着科教兴农、提高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缩小社会差距、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历史使命。但农村教育仍存在师资差、设施差等问题,通过此次调查研究,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现在学习环境的优越。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带动我系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我校学风及骨干校建设。

我系调研小组利用学生返校时间,分别由五位成员带领同学前往当地的农村小学进行调研、并做问卷调查。每组调查问卷共15份,学生10份,教师5份。在同学及老师的配合下,我们工作顺利结束。经过我们各队调研,总结成果发现,每个小学均内部内设有图书馆、阅览室、远程教室等,各室配备均达三级标准。各农村学校现有师生不多,但都开设了7个教学班(包括学前班),虽在各种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调查中还是发现存在着几个问题:

1、学校合并,学生上学不方便

通过与老师的交谈得知

(1)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各小学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教学楼和设施配臵上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是很有限的,在很多大的方面的很多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现在小学还没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师,有的小学有几台电脑还是毕业生捐献的,基本都是老师有时候用一下,学生基本没有接触到有关电脑方面的知识。此外,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学校的篮球场很是泥地,下过雨之后要天晴几天才能用,而且很多设施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是由于缺乏资金维修或者是去买新的。

(2)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潜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出来。从这次的调查中得知,现在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存在着几个问题: 第

一、教师的继续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现在很多教师的学历都是中专的水平,但是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师已不多,师专正在减少,演变为师院,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加入教师教育的行列,一个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在形成。由于现在小学的学历水平比较低,很难跟得上现在的教育观念,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教师的继续教育的质量。

第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在农村小学中,年龄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的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很多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个阶段形式。这种原始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村里的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了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3)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4)读书无用论回潮导致辍学率反弹

虽然我国宣布在2005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学生失学的现象还是常有发生,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少部分是家长不重视教育,特别在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才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人小学都没有毕业。在调查中,当提到孩子应该多读书考大学学文化时,有的村民说:“读书有什么用,花钱又多,将来也不分配工作,还不如在家种地放牛,或者出去打工,早点赚钱呢。”这是大部分村民思想的突出表现。农村的经济条件使许多孩子无法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改变农村的经济现状尚有一定困难,但读书费用是否能降低到农民的平均经济水平所能承担的范围之内,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

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使农村教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教育与经济师密不可分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不到发展,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想方设法突破教育经费极度短缺这个教育瓶颈,,改善农村教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的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

(2)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高低,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我国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实施的当务之急。

第一、保障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关键。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学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冲。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优化教师资源配臵。

第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充分发挥进修学校和培训基地的短期集中培训引导功能,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校条件的限制,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四、收获和感悟

这次的社会实践使我们调研对受益匪浅,看到了农村教育发展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同时,也了解到了农村教育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点,而农村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农村教育需要国家和政府更高的重视和不断的探索。

这次实践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们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社会实践中,也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19篇: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班级:电气09-2班

学号:31090801020

5姓名:曹高飞

目录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

1、中小学生离开学校

2、大学高门槛挡住农村学子

3、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问题很多

4、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条件差

二、农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教育

三、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1、加快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2、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兼顾

3、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9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教育出现许多严重的问题,诸如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离开学校、教师工资拖欠严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造成障碍。现在的农村教育已经到了只能用‘危机’二字来鉴定的阶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中小学生离开学校

在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已经10多年了,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在比较落后的地区,仍然存在大量问题,亟须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的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并不像城市的教育那样成效显著,更说不上繁荣,反倒可用“凋敝”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一点都不耸人听闻。我们深深感到,目前“普九”的成果是低标准的,并且相当脆弱。

农村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其累积的结果之一,突出表现在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办学制度,使农村的儿童——95%以上为农民子女,在通向学业成功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农民自身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情况下,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无缘高考。

在享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权利方面,农村孩子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却允许增收杂费,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取消了“义务”的无条件性。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二)大学高门槛挡住农村学子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最明显地表现为城乡差距,而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于近期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是我国最重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而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

据统计,在每万人录取人数中,城镇青年的机会是农村青年的3倍多。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在重点院校中表现更加明显。这说明城镇学生分配到了大部分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而属于农村学生的大部分是中下等的高等教育资源。

为什么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会如此的大呢?

我国大学招生一直有一种很不合理的现象:城市考生尤其是大城市的录取分数低于农村。从某高校不同家庭子女的高考录取分数可以看出,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农民、下岗人员、个体经营者、工人、职员、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的平均分最低,比农民阶层子女的平均分低38.8分。对某电力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父亲的职业不同,其录取分数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农民子女的平均分数要高出干部子女22分,高出工人子女18分。其中工科类高出干部子女26分,财经类高出30分。

不用说,大学逐年上涨的学费和生活费,对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也是一道高门槛。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问题很多

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致使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公办教师人心思走,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

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开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使农村基础教育雪上加霜。

(四)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条件差

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这对急需雪中送炭的农村来讲是多么的不公平。

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就是教育负担不公平。城市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费用基本上由政府承担,而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费用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承担。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模式是城市教育由国家负担,而农村以县级统筹为主,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

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二、农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教育

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村的发展建设是重中之重,这也成为两会的焦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农村的重中之重又是什么呢?农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农村的教育,农村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农业税全免掉了,下一步政府要给农村解决什么问题呢?当然是教育问题。温家宝曾经讲过,我们在政策过程中可能会犯错误,但是不能够犯永远不可以纠正的错误,比如机遇生育,毛泽东一批马寅初多生了三亿。教育问题也要重视,如果我们不重视教育,再过两年又有几亿人没有接受义务教育,这个错误是不可纠正的。

三、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在教育问题上,有两句话我听了以后我觉得对我影响非常大。

第一句话,教育的敢超一定要优先于经济的追赶。这个话是日本一个很有名的经济学家,他写了一份很厚的报告,讲过去一百年日本是怎么样追赶美国的。一百年以前,日本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美国的20%,现在已经相当于美国的97%,到六十年代日本基本上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有保障,日本追赶美国的经验就表明教育的敢超一定要优先于经济的追赶。

第二,香港理工大学有一个校长,他的话说的非常非常到位。他讲,政府要以父母之心办教育。我想这个话的分量是非常重的,我们的父母是怎么样重视孩子的教育,如果各级政府真正以父母之心重视教育我想农村的教育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

为此,我建议:

(一) 加快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1974年,日本就实行了城乡完全平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我们的财政完全可以实行九年制的免费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一个公共品,并不是说家庭可以掏钱就不搞。比如在美国,美国一个初中生、高中生,一年的学费和其他的费用加起来不到一百美金,美国这么富有为什么搞义务教育呢?所有的家庭都可以掏得起,所以义务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品,不但个人可以收益、家庭可以收益,而且整个国家、民族可以收益,所以我认为中国在今后五年之内应该完全有可能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二) 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兼顾

光提免费的义务教育还不够,应该加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由中央和省财政来负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从各个国家来讲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因为不同的县与县之间,财力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以县为主,就不能够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

做到这一点,才是名正言顺的义务教育,才能稳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队伍,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综合了解的情况来看,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农村教师中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层层拔高使用的多,教师整体水平难以保证。此外,由于待遇低、工资拖欠、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来源复杂、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一些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淡漠。

在调查中,我们也体会到农村教师的艰辛。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第20篇: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及地点

2011年8月5号----8月12号

永州市的某一山区

二.调查目的

通过对农村教育情况的相关调查,初步反映当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生活和学习情况和当代大学生对农村教育的看法和建议,以及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以走访农村和小学为主,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抽样调查,走访的主要对象是村民和教师,问卷是包含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其中以选择题为主。

四.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山区的四所小学和几所中学为调查对象,因很多家长出外打工,所以调查对象以老人和教师为主。

五.调查内容

走访当地农民家庭以及当地学校,从村民和教师中获得了对于农村教育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从学生家长中了解到了他们对于农村教育的看法。

六.调查结果分析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永州山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村教育存在下列几个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相关的管理不合理

一方面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而且教学环境差而且相关的管理部门的一些克扣,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据了解他们的学历大部分是大专。而且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布局却多年沿用、不做相应的调整(即使有,也都是些无关根本的“小动作”)。这就势必造成整个布局不合理和各层次之间发展不协调、相互脱节的现象: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规模相对庞大;初中阶段教育容量相对有限,辍学率居高不下;高中阶段教育(含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制约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基础薄弱、有名无实。而且对教师的选聘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教学好的老师大部分被调往城里了,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体音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相关部门还强令老师订阅各种报纸和期刊还有保险之类的,这令老师对教育本身有一种反感和一些抵制,老师的收益减少,生活质量低。据调查这里的学生有87%的是留守儿童,所以要了解情况,我们只好从老人那里了解情况了,据了解有62%的老人对学校的师资条件不满意,这还比较好,但有78%的老人对学校的生活设施以及教学设施不满意,对老师的不满意主要表现在:教师发展副业,对教学的热情不够,对学生的一些问题不太关心,时间太自主,责任心不够,自己教不好总怪好学生外流或者是下层教师没打好基础,补课时间长 等等、、、、、、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人为因素的干扰加上历史的原因,当地教师队伍的现状非常令人担忧。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良莠不全,远未达到课改新形势的要求。许多老师十多年都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都不能与时俱进。而且,由于长期地处偏远、待遇较低、条件艰苦,加上没有竞争压力,一些教师放松师德修养、责任意识缺失,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甚至是不学无术,误人子弟,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了。

(二)农民负担的教育费用仍较重

虽然现在“服务三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根据调查反映,农民仍然觉得教育费用是一个比较重的负担。虽然拥有在政府的支持,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品的上升,是

很大一部分农民很难支付,这对于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因而,我的调查中有64%的家长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者比较重,有6.4%的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费。在调查中还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

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

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

(三)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

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由于经费短缺,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学校环境得不到改造。在调查中,有9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所是拥有标准操场的,更不用说足球场了。虽然这就几年建起了很多栋楼解决了教师的居住问题,但是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得与学生一样很多人挤一间小房子。虽然政府有对建校的支出,但很大一部分是先满足城市,之后分到农村的是少之又少,虽然也有私人出钱支助,但相对于建校来说远远不够,由于缺少经费,农村经济差,所以学校设施很不齐全。

(四)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留守儿童多,家长对教育的热情不够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分析,有80%的人不愿呆在农村更别说是在农村工作,20%的是因为觉得呆在儿女们身边会使儿女们不使坏等等原因才呆在农村的,但一般多不会呆太久,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服务三农”并没有解决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农村教育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有70%的人认为影响农村教育的是教育体制,有50%的人认为是教育经费,而且农村孩子辍学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一方面没有钱,另一方面是读书的观念,家长们的读书观念不强,认为读书要那么多钱,还是不能改变什么,打工还可以赚钱,他们认为上学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好处,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读书并不能改变什么,生存比拥有知识更重要等等,由于学生们在学校压力大,家长又不支持,外界的诱惑多等,他们厌学的情绪高,再加上在学校学的知识一下有用不上,所以久而久之就觉得读不读书都一样,读书没什么了不起的,而且在农村中留守儿童居多,没有父母在身边,抵制社会的诱惑能力低,受社会的影响大等等。

八.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何让国家飞速发展,还得靠人才,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服务三农,统筹城乡发展,农村教育的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领域亟待发展的关键环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不仅仅根源于历史、地域、经济发展差异等方面,还取决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投入及其体制的演变。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对在条件艰苦的地方教书的老师要给予补助。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1】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投入在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比重,增大投入总量。基础教育作为一

种公共产品,它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公共性,使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经费都是财政支出的一项 重要内容。从绝对意义上说,我国任何一个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状况都较之改革开放以 前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后,经过各级地方政 府的不懈努力,近几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无论在办学条件,还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方面 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不宜过低。美、

德、法等欧美国家及日本在19世纪末推行义务教育之初,都曾将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全

部交给基层地方政府,以致这种低重心的投资体制给基层地方财政以沉重压力,甚至使地方 财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义务教育的推进困难重重。面对这种情况,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地进 行了投资重心上移的政策,加大中央和州一级政府的公共投入,所以要增大投入总量。 以正税代替教育费附加。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我国现行基础教育公共投入经费来源中,教育费附加是仅次于政府财政拨款的第二大公共经费来源渠道。建议以开征正税代替这种准税性质的附加费,如可以考虑开征独立的教育税或在其他税种中划出一定比例的数额,专门用于基础教育的需要以补充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不足,增加基础教育的投入量等等、、、、、、阳光总在风雨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加上农村孩子的那份刻苦,相信农村教育会越来越好,农村教育不再是“服务三农”中的深沟。农村教育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光彩。高等教育对于农村里的孩子来说将不再是一个梦,农村里的孩子将不再与世界的潮流脱轨,农村教育会越办越好。

【1】《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