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年级上册语文7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4: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境;《最后的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材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二、知识体系: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共安排了四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其中前两篇为精讲课文,后两篇为略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富有时代感的诗歌,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叙事性的散文,有抗日英雄的事迹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另外,通过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组教材极富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字里行间饱含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但是离学生生活较远,含有复杂的历史背景知识。阅读本组课文,我们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进行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搜集、整理、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

4、领悟课文的写作和表达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本单元的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1 教材重点: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难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六、课时安排:约10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 2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 《最后的一分钟》 1课时 《难忘的一课》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 2课时 回顾·拓展1课时

2

21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 ——雨果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学习以下词语。 瑰宝灰烬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诗情画意 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天南海北奇珍异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3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教师介绍圆明园。

(四)提炼内容,理清脉络

朗读2-4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圆明园的辉煌?

布局建筑文物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整体回顾

1.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2.回顾文章结构

(二)精读课文,深入领悟

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3.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 4.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5.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 (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

(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

(4)指名读第

二、

三、

四、五句。读后讨论: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

(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

6.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7.学生自学后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三)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1.例: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①圆明园中饲养着许多珍禽异兽,

有的丹顶鹤,也有的绿孔雀;有的猴子,也有的狮子。 ②圆明园中种植着许多奇花异草,有,也有;有,也有。 2.划出表现侵略者丑恶嘴脸的动词,并说说你的体会。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把“闯进”改成“走进”行不行?为什么?

3.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用了大半的篇幅去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是为什么呢?

(四)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1.我们的国宝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

法国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五)布置作业

1、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三、四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22狼牙山五壮士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在阅读中分析重点句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跳崖部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课文内容,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6 1.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你想了解哪些内容?

2.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会读词语。 2.词语理解。

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本文指狼牙山五壮士打日军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文中指狼牙山五壮士无所畏惧地跳下了悬崖。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乱七八糟的样子,本文形容山路上的尸体乱七八糟。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本文中之狼牙上五壮士处于有利的地位攻打日军。

惊天动地: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文中指狼牙上五壮士的喊声很大。 气壮山河:勇敢有气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文中指狼牙山五壮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3)形容气概像高大山河那样雄伟豪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四)提炼内容,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

接受任——(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2.课文是根据什么顺序叙述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你认为课文哪几部分,详细地描写了五壮士的壮烈行为呢? 7 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整体回顾

1.读词语。

2.课文是根据什么顺序叙述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二)精读课文,深入领悟

1.课文2—9自然段中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词句,进行圈画批注,谈谈你的体会。

2.默读课文思考: (1)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引上绝路

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

4.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2)“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3)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5.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6.学习第四部分:顶峰歼敌

(1)自由读第四段,边读边想象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场面。 7.学习第五段:英勇跳崖

(1)请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朗读第五段。

8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2)我想读完后会有哪些词跳入你的脑海里? (3)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三)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1.同学们,假如现在你有幸见到葛振林、宋学义两位壮士,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2.狼牙山五壮士的写作方法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2)突出人物特点与中心思想的部分详写,其余内容略写。 (3)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具体写。

(4)有多个人物一起的场面描写时既突出点的(重点人物)的描写,又顾及面(其他人物)的描写。

(四)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 9 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年仅十三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1、短文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几个方面刻画了王朴的小英雄形象,请按要求摘抄语句。

2、画“──”的句子是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3、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文中语句作答)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2.阅读关于抗日战争英雄事迹的书籍或电影。

(六)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英 引上绝路 勇 痛击敌人 跳 接受任务 崖

教学反思:

23难忘的一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 2.观察中国地图,指出台湾岛的位置。 3.播放台湾岛照片。 4.了解台湾岛的历史。

(二)检查预习,粗知大意

1.会读以下词语。 停泊闽南真挚崇高 敬意统治准许浓厚 诸葛亮

11 2.词语理解。

高雄:台湾的一座港口城市。

闽南语:福建南方的方言。闽,福建省的简称。

国语: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这里指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光复:收复。本课指抗日战争以后台湾被收复。 真挚:本课指师生的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3)形容气概像高大山河那样雄伟豪迈。()

(三)自主赏读,学法实践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3.想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4.听读课文初识文意

5.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6.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提升,拓展阅读

1.读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介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的民族精神——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反思:

24最后一分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介绍邓小平。

2.介绍香港回归问题的谈判过程。

(二)检查预习,粗知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默读诗歌,想想这首诗有几节,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意思,把不懂的诗句画出来,与大家一同讨论。

4.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5.理解词语。 叩问硝烟脊梁骨髓 6.总结小节大意。

(三)自主赏读,学法实践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 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 14 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3.诗中说“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指的是什么?

(四)总结提升,拓展阅读

1.图片欣赏香港的美丽风景。 2.阅读《少年强则中国强》。

故今日兴国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朗读《七子之歌——台湾》。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liú)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yīn)氲(yūn)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chì)血点染(rǎn)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cì)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五)板书设计

自豪

24、最后一分钟

激动

美好祝愿愿

喜悦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七

一、学习目标: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难点:读后感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课前准备: 1.习作例文。

2.学生准备读后感例文。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五、附,读后感

例文一

16 当我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里只有仇恨与惋惜这两个词。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它的名字虽叫圆明园,实际上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等东、西、南三面的许多小园所组成。园中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等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闻名中外的一个博物馆、艺术馆与皇家园林。

可惜好景不长,正因为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就把侵略者的野心钩了起来。于是,英国、法国联合起来攻打圆明园。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帮可恶的强盗冲进北京,他们拥有先进的枪炮,虽说那时我们人很多,但装备落后,所以,我们就只好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随后,他们闯进圆明园,什么宝贝都不放过,首饰珍珠等小物品统统掠走,大花瓶等沉重的东西就全部毁掉。然而,这群强盗还不罢休,十月十八日、十九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直到我国人民这个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结晶,化成灰烬。

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没有了!只有一片废墟。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可恨的一天,请不要让我们忘记。

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国领土上为非作歹,烧杀掠抢,难道他们不感到耻辱吗!

总之,我们的损失太大太大了!失去的太多太多。因此,我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为圆明园挽回这个损失,为祖国挽回这个耻辱!

例文二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感慨万千!

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1860年10月6日八国联军闯入北京,他们把东西统统掠走,重的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火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们伟大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割让“香港、澳门”;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朝人民软弱无能,才使我国这一园林的艺术瑰宝、建筑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 17 烬!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八年间,他们对中国人犯下了无以计数的罪行——“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八年间,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成坚不可催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终于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国土。一个国家如果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富强,民族振兴,才不会遭受外来的侵略。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的创伤只会痛苦一时,一个民族的耻辱却足以铭记千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施以兽行,这是作为中国子民一辈子的耻辱!!!我伤痛啊!中国人是那样的软弱,任由那些可恶的强盗在中国领土上横行霸道,却无动于衷,令人伤痛!令人气愤!

黑暗终于过去了,迎来了灿烂的光明。这一缕缕阳光为我们抹去了黑暗的阴影,迎来了辉煌的荣耀!难忘97香港回归;难忘2003年成功加入世贸;难忘2005年“神六”飞天„„今天的中国已插上腾飞的翅膀,正向着2008年飞进。五“福娃”正高唱祝福之歌向全世界人民发出诚挚的邀请。

同学们,作为世界上最坚忍族的一员,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让我们时刻谨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中国人民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而应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重演,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8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五、板书设计: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七

一、学习目标:

1、交流搜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培养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3、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的熏陶与感染。

4、让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要在学生交流搜集、整理资料方法过程中随机训练和规范语言,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三、课前准备:

1、查阅学生收集的资料,了解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建议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以便展示。

3、制作随堂课件。

四、课时划分: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一、谈话引入

1、回顾本组课文,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

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一次次被强烈地撞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让我们至今隐隐作痛;“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声音仿佛依然回响在我们耳畔;“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饱含深情的语句将我们的双眸润湿。

祖国曾经的屈辱,中国民众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同学们搜集了并条理清晰地整理在了资料积累本上。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

2、交流彼此搜集的资料,教师巡视。

从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切入话题,肯定学生搜集的资料,更加激发学生交流资料的兴趣。

二、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经验

1、刚才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资料。老师到各个小组看了看,发现大多数同学的资料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经常被同学们恰当引用的资料所吸引,感到非常佩服。

2、你能谈一谈自己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好方法吗?

20 课件出示:

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经验交流

友情提示: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可任选其一:

⑴搜集资料的途径。

⑵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⑶资料保存的方法,分类方法。

⑷资料的整理与运用。

3、小组交流。

交流资料前教师的友情提示,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了参考,使学生的交流目的明确,指向清晰,不至于“一盘散沙”。

三、共享经验,平等交流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时的做法与经验。

资料积累: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位卑不敢忘忧国。 ──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交流平台是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宽松而愉悦的氛围使其畅所欲言,不仅让学生习得了搜集、运用资料的方法而且提升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鼓励搜集资料

同学们,搜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资料,为学习与生活服务。同学们在课堂交流、习作、口语交际、其它学科学习甚至日常生活中,都应恰当运用所搜集的资料。

21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为国捐躯、大义凛然的革命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日积月累的中16个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边读边巡视、纠正:“同仇敌忾”中“忾”的音为“kài”意思是“愤恨”;“大义凛然”“凛”的音为“lǐn”不是“lǐng”;“披荆斩棘”中“荆”的音为“jīng”不是“jīn”。

3、尝试理解:

学生交流对这些成语的大致理解。 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提倡学生利用工具书。

4、根据自己的感悟,再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出自己的感觉。

从自由诵读,读对成语,到尝试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感悟再读成语都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感悟,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领作用。

二、多种形式读,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赛读,比一比谁能读出英雄的风度与气魄。

3、开火车读。

4、激励背诵:

⑴按文中的编排顺序背诵。

⑵分类背诵:教师提示:有表示发愤图强的,如: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豪情壮志、任重道远、再接再厉。有表示团结一心的,如: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有表示勇敢顽强的,如: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大义凛然、披荆斩棘。有表示英雄气概的,如:力挽狂澜、中流砥柱、大义凛然、舍生取义。

5、小组赛背,评出优秀小组。

三、交流课外成语,拓展积累

1、鼓励学生读出搜集的成语:预设:一马当先一身正气万夫不当无所畏惧 22 气冲牛斗气冲霄汉气壮山河气宇轩昂气吞山河正气凛然

2、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学生提供的成语,提倡其他同学积累。

3、读一读,背一背积累的成语。描写英雄人物成语的搜集与展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使他们对英雄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四、尝试运用成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我们不仅要会背、会写,也要会用,请同学们用上书上或者你课外积累中的几个成语写一段话。

积累是运用的基础,为运用服务,利用已积累并感悟的成语进行写话训练。实现了课程总目标中的建议──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展示台:

一、

(收集英雄人物)参观烈士陵园

1、带领学生走入陵园,通过扫墓、敬献鲜花、默哀、读碑文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活动。再次让他们感觉到革命先烈的事迹并不遥远,就是这些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争得了今天平安而幸福的生活。

2、写一写参观烈士陵园的感受:

(文体不限,可以是散文、诗歌等。)

二、收集抗日老英雄讲战争时期的故事

老英雄讲完话可组织学生与之交流。

战争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遥远,请抗日老战士讲故事,现身说法,更能激发学生对战争的不满,向往和平的感情。

三、围绕“祖国的昨天和今天”举办展览

1、整理、提炼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手抄报”。 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真实。

2、展示作品,同学评议出“最佳设计奖”。

展览的举办,手抄报的制作,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而且更加关注学生获得收获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教学反思:

23

24

25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单元)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7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7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