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思修作业 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8: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近日我阅读了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虽然全文不过11条,短短1400余字,但是其揭示的内容却十分的深刻,表现了其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而且是能动的唯物主义。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阅读这一篇文章,我还了解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内容是指出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了解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提纲的最后一条,马克思强调了新旧唯物主义是具有原则区别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新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这一伟大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改造世界作为哲学的根本宗旨。

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在此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起着决定作用,以及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对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

在我看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观点应该就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思想像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灵魂一样,如同一根主线,贯穿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每一条之中。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性,并且指出实践是检验一个观点的唯一标准。并且,马克思又运用实践观点来反对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改变之一致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换言之,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实践的总和。与此同时,马克思还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改造世界。总而言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也是同以前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实践”就无从谈及“认识”这个问题,因为,不能正确地理解“实践”的真谛也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认识”。

首先,认识的产生是源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然而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先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正如在现代社会中,实践的发展促使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层出不穷,甚至促成许许多多新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就间接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这就致使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与此同时,也只有实践才能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会遭受到失败的结果。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具体看来,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强调的实践观点,其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学习、工作、生活中必须坚持实践

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同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应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总而言之,在人们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秉持一切问题从实际出发,一切事情都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去检验我们所做过事的结果。

《红岩》读后感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读后感
《思修作业 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