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天津小站农业科技生态园休闲度假区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0: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 号 07850222

毕业设计说明书

天津小站农业科技生态园

休闲度假区 休闲度假区(C区)

学专指生业导姓名教

名 称 师

艺术系

张庆媛 景观建筑设计

2011年 6 月 18 日

天津小站农业科技生态园休闲度假区设计

Tianji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y leisure resort station design

摘 要

在我国努力要求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和宏观背景下,天津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根据自身的优点和发展的要求,以及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绿色生态服务业的开发潜力,提出“天津小站农业科技生态园”建设项目。天津小站农业生态园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处于天津中心城区以南的新型发展区域,近邻天津滨海新区,是广为人知的小站稻原产地。生态园占地呈不规则矩形,总面积1214亩,现状为棉花种植、苇塘以及220亩的水库。从生态园的具体关系来看,其近邻迎新村集中型的居住新区,规划居住人口1.5万;东邻津岐公路,是生态园与天津中心城区和海滨新区的主要连接通道;西邻迎新村的老居住区,有渠沟和土路为界。 关键词:自然;生态;水体;休闲;

目 录

一、规划区位„„„„„„„„„„„„„„„„„„„„„„„„„„„„„„„1 1.宏观区位分析„„„„„„„„„„„„„„„„„„„„„„„„„„„„„„1 2.微观区位分析„„„„„„„„„„„„„„„„„„„„„„„„„„„„„„1 3.规划范围„„„„„„„„„„„„„„„„„„„„„„„„„„„„„„„„1

二、规划现状„„„„„„„„„„„„„„„„„„„„„„„„„„„„„„„1 1.地形地势„„„„„„„„„„„„„„„„„„„„„„„„„„„„„„„„1 2.用地情况„„„„„„„„„„„„„„„„„„„„„„„„„„„„„„„„1

三、规划原则„„„„„„„„„„„„„„„„„„„„„„„„„„„„„„„2

四、功能分析„„„„„„„„„„„„„„„„„„„„„„„„„„„„„„„2

五、定位与方案设计„„„„„„„„„„„„„„„„„„„„„„„„„„„„2 1.设计定位„„„„„„„„„„„„„„„„„„„„„„„„„„„„„„„„2 2.方案设计„„„„„„„„„„„„„„„„„„„„„„„„„„„„„„„„3 致谢„„„„„„„„„„„„„„„„„„„„„„„„„„„„„„„„„„„4 参考文献„„„„„„„„„„„„„„„„„„„„„„„„„„„„„„„„„5 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进度表„„„„„„„„„„„„„„„„„„„„„„„„„„6

一、规划区位

1.宏观区位分析

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的第三大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的三大中心之一,是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经历600余年的风雨,特别是近代,成就了天津的中西结合、从古至今的独特的城市面貌。“近代百年看天津”,成为世人所知道的。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下游、环渤海湾的中心,东面是渤海,北靠燕山,紧邻北京。天津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北部的渤海湾,拥有中国第四大的工业基地、第三的外贸港口。

2.微观区位分析

在我国努力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和前提背景下,天津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根据自身的优点和发展的要求,以及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绿色生态服务业的巨大开发潜力,提出了“天津小站农业科技生态园”的建设项目。

3.规划范围

天津小站农业生态园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处于天津中心城区以南的新型发展区域,近邻天津滨海新区,是广为人知的小站稻原产地。生态园占地呈不规则矩形,总面积1214亩,现状为棉花种植、苇塘以及220亩的水库。从生态园的具体关系来看,其近邻迎新村集中型的居住新区,规划居住人口1.5万;东邻津岐公路,是生态园与天津中心城区和海滨新区的主要连接通道;西邻迎新村的老居住区,有渠沟和土路为界。

二、规划现状

1.地形地势

生态园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面高度2.5米左右,属海洋退化的时侯形成的陆地和河流冲击形成的平原,地下水位比较高,土壤结实、盐碱地,农业现状是用地有机肥比较少,土壤有机含量逐渐下降。

2.用地情况

迎新村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区,现有耕地637亩,坑塘、河道357亩,;迎新水库220亩,其余为居民点及交通用地。

三、规划原则

第一,因地制宜原则。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前提大背景下,城市的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严重抄袭和雷同的困难环境,所以“水”这一特殊的物质为我们

提供了发挥空间。因此,在这一次的设计里,我们充分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带给我们的灵感,融合水与空间,水与环境的结合,建造出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这样加大了建设的绿化环境,使景色更加的缤纷绚烂,使形成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环境。

第二,生态原则。维持周边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合理利用资源,融入周边的生态环境,做到只利用不破坏的概念。

第三,经济原则。通过对环境的再次改造,创建出更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实现土地的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也可以同时带动周边土地的价值提升。

四、功能分析

整个度假村分为三个区,每个区域内又有自己的个性特色。A区以小站博物馆和绿化休闲区,以突出自然风光为主;B区以酒店为主,周边以利用水体进行景观建造,同时拥有一个高尔夫练习场;C区以别墅区为主,同时拥有一块绿地休闲区,充分利用了周边的水体带来的自然景观。

各个区内拥有自己的特点,但有相互联系,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休闲以及居住的功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各个区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但是又不失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所有的大的职责,相互和谐,相互一致。

五、定位与方案设计

1.设计定位

小站农业科技生态园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可与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借势发展成为津南园区的辐射示范基地,可更好地发挥津南园区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并可与世界农业接轨,成为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的样板园。

本课题主要是生态园休闲度假区的规划。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园区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从而提升小站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潜能,同时体现出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态效益。本项目将成为集农果采摘、度假养生、景观居住、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等一系列的休闲旅游娱乐性质的度假村,我们将将项目定位为具有自然风光的,可满足休闲、娱乐、住宿、会议接待、等功能的生态度假村。

2.方案设计

通过对小站的区位分析以及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严密的设计计划,从生态环境这一概念入手,着力打造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生态旅游区。整个

生态园分为A、B、C三个区。

C区以别墅区为主,同时拥有一块绿地休闲区,充分利用了周边的水体带来的自然景观。为了园内的居住环境,我们特意将别墅放置在一个安静的空间,保证了人们的私密性和居住性质,在每个别墅的庭院内,我们也精心设计了小景观,有小石子铺成的小路,有滴水和竹子带来的日式风情,有小水池和木质平台带来的别致感受,在人们居住的同时带来放松的心情,也符合了自然景观这一设计概念;在别墅区的一端也设置了一端长廊,形成了一部分的带状景观,它又与临近的水体结合,形成了一个垂钓区,合理的利用了水体;另一部分的别墅区旁边沿河设计了带状状的石栈道,与对面酒店的木质平台形成了对比。

这个园区在宏观区位上具有处于天津新兴发展区域的地理优势,所以在交通联系上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设计。道路设计满足了生活和游览的方便需求。园区主入口一个,次入口一个,根据园区吸引客流量大、客流主要以汽车为主的特点,分别设立了停车位,以方便游人,在进入会馆后,道路的一侧设立了电頩车,这样游人可以轻松的到达想要去的地方,也简洁了园区内的环境,不至于造成交通问题,道路分别延伸至园内各个区域,合理的满足游人的游览需求,主干道是园内的主轴线,宽10米,次干道是电頩车行驶路线,宽6米,最后则是别墅区内的人流路线,宽2米。园内多用高大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花丛形成景观。

这个方案设计主要以功能为主,体现园内自然风光。整体的形式是以主轴线形成的浏览形式,大面积的植物和人为的景观分布形成了唯美的生态度假村制造了和谐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绿化景观中,遵循各个功能区的协调统一,强调绿化的方式和手段的合理运用

六月的来临突然感觉到毕业时刻就要到了,从此我们要告别青春岁月,告别人生

最后的学校生活,毕业前的这些日子,也许是忙碌的吧,同学不像以前一样可以经常碰到了,没有课的日子让我们回忆当时忙碌的学习生活,想起老师们的苦口婆心。

我们仍然忙碌,为了毕业设计忙碌着,但是也是最后的充实。我们感谢老师这段时间来的悉心照顾和耐心指导,对于毕业设计,老师一直严格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更好的更完美的设计,我们也与老师共同探讨,想办法把设计搞好,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从一张不起眼的平面图,到后来的一个个推敲,一个个想法,尽量把设计做到最好,每一个细节我们都不放过,每一个节点我们都希望更充实,就这样,我们完成了我们的想法,这段期间,老师不辞辛苦,坚持每个礼拜和我们商讨方案设计,不管什么时间都会细心指导我们,我想说谢谢您我的老师。

我们的学校,这是我最难忘怀的校园,这里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带着不同的性格和阅历来到这个学校,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陌生的脸孔,也许我们彼此不熟悉,但是我们身处同一个校园,每天行走在相同的道路上,这也许就是一种莫名的缘分吧。当然这种缘分是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是学校让我们这些不同的人走在一起,学校像是我们的大家庭,给予我们关心和帮助,给我们提供最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的学习没有后顾之忧,生活方面我们也得到学校最良好的照顾,让我们的学习更加完美,我想说谢谢您我的母校。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荆其敏.建筑环境欣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2]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杨敏,傅倩.构建人车和谐的居住区动态交通规划[J].山西省:山西建筑,2006.[4] 吴骥良.度假村开发设计手册 专利文献 2004-10-01 [5] 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滨海休闲度假区

天津汉沽茶淀农业休闲度假区旅游总体提升策划

某休闲度假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休闲度假企业管理复习资料

休闲农业园(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书

泰兴市农业科技生态园情况介绍

承德全力建设“京北皇家度假休闲区”

大孤山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可研报告

中国进入休闲度假时代

天津小站农业科技生态园休闲度假区设计
《天津小站农业科技生态园休闲度假区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