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格律诗句式汇总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7: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格律诗句式汇总

一、可以随便使用的三类句式:ABC 第一大类:律句(无须被拗救的句式,8种),又分为:

I. 4个基本句式:

A1

仄仄平平仄

A2

平平仄仄平

A3

平平平仄仄

A4

仄仄仄平平

II. 4个基本句式的变体:

B1

平仄平平仄

——A1的变体

B2

平平平仄平

——A2的变体

B3

仄平平仄仄

——A3的变体

B4

平仄仄平平

——A4的变体

第二大类:拗句(已完成当句救或有必要完成对句救的句式,7种):

I. 可以单独使用的句式:

C1

仄仄仄平仄

——A1的变体

C2

平仄仄平仄

——A1的变体

C3

仄平平仄平

——A2的变体,称为“句内救孤平”

C4

平平仄平仄

——A3的变体,称为“特拗”

二、需要按照要求和别的句子搭配使用的句式:D II.不可以单独使用的句式(即必须配合特定的出句或对句):

D1 仄仄平仄仄

——A1的变体,对句必须为B2:平平平仄平,称为“大拗”

D2 仄仄仄仄仄

——A1的变体,对句必须为B2:平平平仄平,称为“大拗”

D3 仄仄平仄平

——A4的变体,出句必须为C4:平平仄平仄,也称为“特拗”

(D3是否可以单独使用还存在争议)

三、不能使用的三类句式:EFG 第三大类:不拘句(就是病句,17种),包括:

E1

平仄平仄仄

——D1的变体

E2

平仄仄仄仄

——D2的变体

E3

仄平仄平仄

——C4的变体

E4

平仄平仄平

——D3的变体

F1

仄平仄仄平

——A2的变体,称为“孤平”

F2

平平仄仄仄

——A3的变体,称为“三连仄”

F3

仄仄平平平

——A4的变体,称为“三平”或“三连平”

G1

平平平平平

G2

仄平平平平

G3

平仄平平平

G4

平平仄平平

1 G5

平平平平仄

G6

仄平仄平平

G7

仄平平平仄

G8

平仄仄仄平

G9

仄平仄仄仄

G0

仄仄仄仄平

七言句可以被看做是五言句的“加首”,前两个字与任何拗救无关。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口诀是针对七言诗的4个基本句式的变化的,而五言诗的“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相当于七言诗的“三五不论,四六分明”。答案是:“一不论”、“二分明”是绝对的,“三不论”有1个例外,即“孤平”句,“四分明”是绝对的,而“五不论,六分明”则有较多的例外,包括“大拗”、“特拗”、“三平”和“三连仄”。

1、拗句的概念

拗句是指格律诗词中没有按平仄要求书写的诗句。拗句必须是律句,不是律句就谈不上“拗”。在具体分析时,还分小拗和大拗。小拗是指

1、

3、5部位平仄格式发生变化,大拗是指

4、6位置(五言4位,七言6位)平仄发生变化。

2、拗句的救 拗救有三种情况: (1)本句自救。

七言的第三字拗,第五字救;五言的第一字拗,第三字救。

例如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换作仄声字,那么在第五字就将该用仄声字的换用平声字,例句“双鬓向人无再青”。

如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那么在第三字位改用仄声字为平声字,变成“仄平平仄平”,例句“故园芜已平”。

从例句中我们发现五言第一字有拗就要救,但没有提到七言的第一字,因为七言的第一字的位置不是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要求对第一字进行补救,但适当时候可以考虑平仄和谐。

(2)对句补救。

七言出句(一组律句的上句,下同)的第三字和第五字以及五言出句的第一字和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那么我们就要求在对句(也就是一组律句的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将该用仄声字的改用平声字。例如“平平仄仄仄平仄”的第五位该平用了仄,那么对句格式就是“仄仄平平平仄平”,也是在第五位将仄声字改用平声字;

再如五言“仄平平仄仄”,第一位该平而用了仄,那么对句就是“平仄仄平平”,也是将第一位仄声字换用平声字。例句: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必须要提醒的就是没有平拗仄救的,这是为了避免孤平而制定的规则,也就是当上述出句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不能在对句相对应位置将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一般这种情况要求本句自救或是变成大拗采用另一种救补方式(关于大拗我们单独列出来分析)。

(3)本句自救,同时对句相救。

例如苏轼《新城道中》“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出句第五位“竹”仄声拗、对句第三位“自”仄声拗,作者在对句第五位将该用仄声字的时候换用平声字“沙”,这样既救了出句的拗,又救了本句的拗。

2

拗救大全

一、本句自救孤平1, 五言:

平平仄仄平

孤平句

仄平仄仄平

一字拗造成孤平拗救句

仄平平仄平

一拗三救 2, 七言:

仄仄平平仄仄平

孤平句

仄仄仄平仄仄平

三拗造成孤平拗救句

仄仄仄平平仄平

三拗五救

二、五言四字、七言六字不分明,本句自救,形成特殊拗格句式 1,五言:

正格

平平平仄仄

大拗

平平平平仄

四拗不分明

拗救

平平仄平仄

四拗三救,三四平仄互换成特拗句 2,七言:

正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大拗

仄仄平平平平仄

六拗不分明

拗救

仄仄平平仄平仄

六拗五救,五六平仄互换成特拗句。 注意:特拗句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平,否则孤平。 锦上添花式本句自救

只限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三种句式:一拗三救,反之亦然。

三、出对句互救(出句拗对句救,反之亦可,) 第一种:

五言出句一拗,对句一救

正格出句

平平平仄仄,

对句 仄仄仄平平互救出句一拗

仄平平仄仄,对句一救平仄仄平平七言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正格 出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互救出句三拗

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句三救平平平仄仄平平注意:只限于仄拗平救,而不能平拗仄救。否则必犯“孤平”。 第二种:

五言均用第三字、七言均用第五字互救,另两罕见救格 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救格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三字互救

罕救格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四拗对句三救 七言正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救格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五字互救 罕救格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出六拗对五救

上述拗救叫前仄拗后平救,但也可能是后平拗前仄救。 注意:这种拗救只适用于五言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和七言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其它联式不适用。因为用了这种拗救就会出现三平调或三仄脚。

三、既本句自救,又对句互救,也叫复合拗救、“一拗双救”

3 五言

正格出句

仄仄平平仄

正格对句

平平仄仄平

救格出句

平仄仄平仄

本句已一拗三救

救格对句

仄平平仄平

对句又一三互救 七言

正格出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正格对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

救格出句

平仄仄平平仄仄

本句已一拗三救 救格对句

仄平平仄仄平平

对句又一三互救

四、“三仄脚”拗救两法:对句相救(特殊的一拗双救句) 其一:

正格

三仄脚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六字双拗:平平仄仄仄仄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仄改平救:仄仄平平平仄平(五不论导致的合法拗句还不违反对句相对原则)

举例:看杜牧《江南春绝句》是怎样救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正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三仄脚

平平仄仄仄仄仄 对句拗救成

仄仄平平平仄平其二:

正格

三仄脚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六双拗 :

平平仄仄仄仄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改仄五改平救:仄仄仄平平仄平此法不但对三仄脚实施拗救,而且本句也进行了避孤平的拗救。特殊的一拗双救是错位相救,这个对句必须是孤平自救句:仄仄仄平平仄平。这类拗救只能在律诗和绝句中允许,排律中不行,因为排律的平仄规则比普通律绝更严。

举例: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正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三仄脚

仄平仄仄仄仄仄

拗救成

仄仄仄平平仄平

五、两种变格律句在使用上容易出平仄错误 其一

出句正格:平平平仄仄

出句变格:平平仄平仄(变格出句一字必平,否则出错) 对句正格:仄仄仄平平(对句必平平脚)

其二

出句正格:仄仄平平仄

出句变格:仄仄平仄仄(出句四字拗,可全仄) 对句正格:平平仄仄平

对句变格:平平平仄平(对句三字救,必仄平脚) 对句必须是仄平韵脚,不能用平平韵脚,否则失对,对句最好用变格对句—平平平仄平。 拗句模式

1、仄仄平平平仄平。五不论导致。非句内救句子,但可单独使用。

2、仄仄平平仄平仄。常用的特定格式。五拗、六拗彼此相救而成或

五、六互换而成。句内相救句子,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别的拗句相救使用,形成多重相救。

4

3、平平仄仄仄平仄。五不论导致。可单独使用,属于拗而不救但不普遍。相救中使用,与

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救极为普遍。

4、平平仄仄平仄平。常用的特定格式。五拗、六拗彼此相救而成或

五、六互换而成。属句内相救句子。单独使用但不常见。相救使用与

仄仄平平仄平仄拗句粘句救较为常见。

5

格律诗

名词解释:格律诗:

如何写格律诗[推荐]

如何写好格律诗

格律诗八首4

格律诗写作常识

学习格律诗基础知识心得体会

八年级语文格律诗八首

格律诗二十八式表

学写格律诗资料

格律诗句式汇总
《格律诗句式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格律诗平仄表 句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