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与积累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0: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1、醉翁亭记

1、至今仍使用的一个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2、《醉翁亭记》中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每说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我们便想到《醉翁亭记》中的一句与此意思相似的的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5、孟子有言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在他的《醉翁亭记》中,也体现了这种思想,我们概括为“与民同乐”。

6、描写朝暮景色变化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7、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

8、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欧阳修在《丰乐亭记》中说“四时之景无不可爱”,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他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10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总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的句子是: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写老人小孩游山情景的名胜古迹是: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3、写将归时情景的句子是: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14、写归后情景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5、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二、阅读:

(一)第一自然段:

1、该段文字选自课文:《醉翁亭记》,前人说它是“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2、译文: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用原文回答:

1)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该段文字中至今仍然使用的一个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的本意是: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现在常用来指: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

5、该段文字写景的顺序是:由远而近。

6、段末只说“太守”而不称名的用意何在?为全文结句设伏。

7、“太守自谓”中“自谓”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述名亭之意。

8、该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出来: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9、找出该段中一个使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0、写出该段文字使用设问的修辞的句子: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11、该段文字写“山”和“泉”的作用是:由山引出泉,再由泉引出亭,既介绍了自然环境,又为写亭作了自然的铺垫。

12、该段中微露主旨的一句话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洒也。

13、该文段写醉翁亭是从何处落笔的?从“山”落笔。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在文中的作用是:点明全文的主旨,奠定抒情基调。

15、概括本段段意,它是:写醉翁亭的环境和命名的缘由。

(二)第二自然段:

1、用原文默写:

(1)写山间朝暮变化之景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写山间春秋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秋:风霜高洁。

2、翻译下面句子:(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该段文字写景的顺序是:从春写到冬,从早写到晚;用分述总收之法,条理特别清晰。

4、概括本段的内容:写山间朝暮和四季之景。

(三)第三自然段:

1、翻译下面句子:(1)临溪而渔,溪溪而鱼肥:

(2)射者中,奕者胜:

2、本段的核心是写:太守醉。

3、写出本段中两个运用借代修辞的句子:(1)伛偻提携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4、用原文回答问题:(1)写老人小孩游玩的句子是: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5、该段文字写景的顺序是:由外而内

6、概括本段内容是:写滁人、宾客游琅琊山的情形。

(四)第四自然段:

1、用原文回答问题:

(1)写归时情景的句子是: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2)将“醉”“乐”统一,突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翻译句子:(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作者在该段中写禽鸟之乐的作用是什么:衬托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4、“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是什么:太守此时自有他自己的乐趣,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

5、本文中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一个“乐”字,醉和乐的关系是:“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6、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和抒情的自然结合。

7、写出下面诗句的作者: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8、对联:

(1)衔远山吞长江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这是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上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句,下联集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句,天然浑成(《古今联话》第128页)。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著,一举两得,其乐无穷。

(2)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岳阳楼联 )

这是清何绍基题岳阳楼联(《名胜鉴赏词典》第109页)。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

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即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上联写岳阳楼人文,下联写洞庭湖水势。悠悠历史,浩浩江水,不胜感慨。

(3)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4)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替君主分忧。

《醉翁亭记》 练习

《醉翁亭记》练习

《醉翁亭记》同步训练练习题

醉翁亭记分解练习

《醉翁亭记》学案练习

《醉翁亭记》综合练习

醉翁亭记练习(答案)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醉翁亭记》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与积累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与积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