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1: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市金融办《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

点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方案》已经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00九年五月十一日

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方案

市金融办

(2009年4月)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信贷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对金融资金吸纳力度,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金融需求,根据《山东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试点方案》和本市实际制定该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大三农、新三农”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运行规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优化服务环境,在努力促进农业增发、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的同时,不断加快金融业自身发展步伐,充分发挥金融的经济核心作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金融产品创新主要以市场化为导向,根据农村生产实际,动态地发现产品、创新产品,实现金融跟踪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对于政府倡导的农村社区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集中运用等,给予相关的金融产品以风险承担或者财政补贴,以调动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因地制宜。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以适应当地、现时经济发展为根本,乡镇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可以有所不

同,注重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重在实际效果。

(三)坚持优化服务和风险可控。积极运用现代商业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改进和提升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逐步提高农村金融意识和信用维护意识,审慎稳健开展金融创新,合理分散金融风险。

三、试点内容

(一)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原则上凡不违反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主要包括:

1、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民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可以用已经取得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发的房屋权属证书(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的农村住房,进行抵押向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2、蔬菜大棚抵押贷款。农民因生产需要,可以新式蔬菜大棚作抵押,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和大棚建设资金贷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3、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因生产经营需要,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向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土地流转收益权抵押贷款。养殖业户、种植业户因生产经营需要,可以村委出租、发包本村土地收益的分红或出租个人承包地经营权所得收益为抵押,向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5、林权抵押贷款。林木种植业户,可以林权抵押,向

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6、农业生产设备抵押贷款。农民因生产需要,可以农业生产用机器、拖拉机、收割机等设备抵押,向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7、其它可用于抵押的财产及其权利。

(二)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联合信用贷款。鼓励农村合作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利用社区服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户资信体系,积极发放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鼓励和支持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批发或转贷方式间接参与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信用协会、信用合作社等信用共同体的合作,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积极探索发放满足信用共同体成员金融需求的联合信用贷款。

(三)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和保单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农业资金需求的季节性特点,围绕形成订单农业的合理定价机制、信用履约机制和有效执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订单贷款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和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信用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探索发展“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鼓励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保险对农业和涉农信贷的补偿保障作用,有效防范和化解涉农贷款风险。

(五)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

效率。通过社区金融服务站等方式,贯通农村的金融服务通道,使农民需求及时变成金融产品,增加农村贷款投放,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咨询、代理等业务。

四、配套措施

(一)实施货币信贷政策倾斜。人民银行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建立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的正向激励机制。

(二)实施市场准入扶持政策。按照“宽准入、严监管”和“区别对待”原则,在金融产品创新和基层机构网点布局调整方面实施市场准入绿色通道,对风险可控的业务实行备案制,实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扶持政策。

(三)建立完善抵押贷款登记管理机构。对于用于抵押贷款的农村住房、蔬菜大棚、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收益权、林权、农业生产设备等,需要有相应的登记管理机构和确认程序。

(四)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政府财政每年按照小企业和农户贷款新增额的5‰,对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也可对涉农企业与农户的贷款进行贴息,或者建立风险补偿金制度,为提供涉农业务的保险公司和参保企业、农户提供部分保费、经营费用和超赔补贴。

五、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办、市法院、财政局、民政局、经管局、林业局、各专业银行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具体指导协调全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

农村金融服务答记者问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提速

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农村金融服务市场调查报告

农村金融服务调查问卷

农村金融服务营销策略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有关情况的报告

创新农村金融 破解合作社融资难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案
《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