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班社会健康教案⑤8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3: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这就是我

教学内容:这就是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名字、性别和年龄。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介绍自己。

3、乐意熟悉同伴,与同伴交流。 教学准备:

1、大的废旧纸箱做成的“电视机“、手偶一个。

2、挂图、练习册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名字、性别和年龄。

教学难点: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介绍自己。乐意熟悉同伴,与同伴交流。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电视机,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

(2)教师占到电视机后,露出上半身和头部,模仿播音员向小朋友问好。

2、教师通过电视屏幕示范向全班幼儿介绍自己。

(1)教师:小朋友好!我是XXX老师,今年XX岁了,是一位女老师,我有长长的头发,我是小1班的老师。

(2)要求老师向小朋友问好时,小朋友也要向老师问好。

(3)老师问幼儿自己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是小几班的老师,多少岁了? (4)请配班老师以同样的方式向幼儿介绍自己。

(5)教师小结:向别人介绍自己时,要先告诉大家你叫什么名字,再说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几岁了,最后说你上几班了。这样有顺序的讲话,别人就能听得清楚,就能把你记住了。

3、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介绍自己。

(1)教师:现在小朋友也来通过电视屏幕介绍你自己吧!记得要有顺序的讲哦! (2)鼓励举手的幼儿,可以奖励一朵小红花。 (3)幼儿轮流上前介绍自己。

4、游戏:“猜猜我是谁”幼儿直接站起来,说:“我是小一班的小朋友,猜猜我是谁?”当猜出后,站起来的幼儿要说:对对对,我就是XXX.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能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

2、敢于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 教学反思:

幼儿园里真快乐

教学内容:幼儿园里真快乐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幼儿园的丰富活动,激发对幼儿园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2、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乐趣,体验在幼儿园的愉快情绪。 教学准备:

1、手偶

2、幼儿用书

3、教学挂图、

4、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学重点:了解幼儿园的丰富活动,激发对幼儿园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乐趣,体验在幼儿园的愉快情绪。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手偶表演,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教师操作手偶:小朋友好!我是今天新来的小朋友乐乐,在幼儿园好开心啊!你能告诉我,幼儿园里都有哪些好玩的玩具和活动吗?

2、引导幼儿说出这几天幼儿园里的活动。

3、观察挂图,让幼儿了解幼儿园吩咐的活动。 (1)出示挂图一(搭积木、跳舞、吃饭、看书),幼儿观察。

教师:我们一起带新来的乐乐去幼儿园里看看有哪些好玩的玩具和活动吧! 教师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玩什么活动?他们是怎么玩的?他们玩得高兴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图上的小朋友在搭积木、跳舞、吃放、看书。(3)、教育幼儿在搭积木时不抢玩具、看书时不讲话、吃饭时不把饭洒在桌子上。

4、带领幼儿参观打扮小朋友的舞蹈活动。 教师提问:哥哥姐姐在干什么?你也会吗?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个舞蹈呢?(请愿意表演的小朋友表演)你喜欢跳舞吗?跳舞真开心。

5、带领幼儿参观打扮小朋友滑滑梯的活动。(提醒幼儿观察他们滑滑梯时的快乐心情)

(1)教师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玩什么活动?他们是怎么玩的?他们玩得高兴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带领幼儿滑滑梯,要求幼儿花的时候不要拥挤,要从一边上,等一个小朋友滑下去了,另一个再开始往下滑。

6、看图后完成幼儿用书。

(1)教师提问:你干才看到了哪些活动?能在书上找出来吗?

引导幼儿逐幅找出各种活动,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玩游戏时的感受。 (2)教师提问:幼儿园里好玩吗?玩得开心吗?喜欢上幼儿园吗?

7、齐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学反思:

我的小手帕

教学内容:我的小手帕 教学目的:

1、认识手帕,了解手帕在生活中的用处。

2、学会真确使用和保管手帕。

3、初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1、幼儿每人一条手帕。

2、幼儿用书。

3、教学挂图。

教学重点:初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真确使用和保管手帕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1、通过猜谜语引出活动:

(1) 教师:猜谜语:小小画布四方方,整整齐齐兜里装,讲究卫生天天洗,干干净净带身上。(引导幼儿才出手帕)

(2)教师提问:手帕有什么用?你们在什么时候会用它呢?

2、出示挂图,了解手帕的用处。

(1)教师提问:图上你看到什么了?

(2)教师提问:图上的小朋友都在什么时候用手帕?

(3)你在什么情况下用过手帕?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用到手帕之处。

3、学习正确使用手帕的方法。 (1)教师提问:你会用手帕吗?

(2)教师举出脸上有汗或弄脏的例子,教幼儿正确使用手帕擦汗的方法。(将手帕打开擦汗,擦完后将脏的一面折在里面放好)

(3)教师提问:谁会用手帕擦鼻子呢?教幼儿学习正确擦鼻子的方法。(将折好的手帕打开一层,轻轻的在鼻子两边擦一擦,然后将有鼻涕的一面折在里面) (4)教师说出要求,全体幼儿练习使用手帕。

4、引导幼儿真确保管手帕。

(1)教师提问:手帕的用处这么多,我们怎么保管呢?(教幼儿将手帕叠成小方形放在口袋里,需要时再拿出来) (2)教师教幼儿练习叠手帕。

(3)教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每天都用手帕,离园回家要交给妈妈洗干净,第二天才能继续使用哦! 教学反思:

我会洗手(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内容:我会洗手(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饭前、便后及手脏时要洗手。 2.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

1.示范洗手的脸盆,肥皂,毛巾一条。

2.洗手的详细顺序图:打湿手——擦肥皂——搓手搓出泡沫——冲手——甩三下——擦干。 教学重点:

让幼儿学习洗手的先后步骤,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1、教师表演情景剧:把手弄脏

2、通过儿歌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1)教师:瞧,我的双手都弄脏了,怎么办呢?

(2)请幼儿说说自己洗手的经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3)教师出示洗手顺序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洗手步骤。 (4)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一边念儿歌,一边示范洗手。

(5)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练习洗手。教师不断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6)教师组织幼儿到水池旁洗手,鼓励、表扬按照正确洗手步骤洗手的幼儿。

3、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那些时候需要洗手。

教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平时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多请一些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4、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幼儿认识洗手可以预防病菌,是很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呢?(引导幼儿讨论;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5、小结

手有这么多的好处,大家可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哦。 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此活动开展后,将洗手顺序图贴在盥洗室的水龙头旁,教师在幼儿吃点心、

吃饭等集体活动前后不断提醒、督促幼儿正确洗手,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领域渗透:此活动可以结合美术活动“手掌印画”,印画后请幼儿按正确洗手步骤洗手。

3.家园共育: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提醒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及时洗手的习惯。

洗小手

卷起两个小袖口, 轻轻拧开水龙头, 我把小手伸出来, 洗洗我的一双手。 洗手心、洗手背, 再搓一搓手指头, 两手一起冲冲水, 肥皂泡泡不见了。 洗完手,先别走, 对着水池甩甩手, 摘下毛巾擦干净,

教学反思:

我爱我的身体

教学内容:我爱我的身体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知道头、脸、手脚的主要作用。

2、能愉快的参加活动,并迅速地指出身体的相应部位。

3、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玩具娃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知道头、脸、手脚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能愉快的参加活动,并迅速地指出身体的相应部位。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身体,幼儿观察。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玩个身体部位的游戏。我要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向大家问好,比比看你们谁能最先在自己身上找到我动的部位。

(2)教师每动一个部位,就提问幼儿动了身体的那个部位。请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模仿出动的部位。

(3)师幼共同小结:人的身体都一样,都有头、身体、手臂、腿、手和脚。

2、出示挂图,了解头、手、脚的作用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头、手、脚有什么作用吗?仔细观察挂图上的小朋友的头、手、脚分别在做什么?你知道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鼓励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2)教师小结:我们的头可以思考问题;小手会拿笔画画、拿勺子吃饭、拿杯子、搬椅子等;小脚也很有用,会走路、跑步、踢球骑三轮车等等。

3、游戏:“我说你找”。

(1)教师:我说道身体的那个部位,小朋友就迅速指出自己身上的这个部位。(先慢后快地说)

(2)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玩“我说你找”的游戏,游戏中可以互换角色进行。

4、幼儿玩玩具娃娃。动一动玩具娃娃的身体,说一说有哪些作用? 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能说出身体主要部位的名称,知道其主要作用。

2、活动中情绪快乐,乐意与同伴合作。 教学反思:

水果分享会

教学内容:水果分享会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与同伴分享食物的快乐。 2.学习简单的分享方法。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带一个水果到幼儿园。(教师事先通知幼儿分别带上幼儿用书上有的水果。) 2.活动前幼儿将手洗干净。

3..幼儿用书,练习册。 4.教学挂图。

教学重点:认识秋天的水果

教学难点:让幼儿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1、结合教学挂图,说说上面有哪些水果。

教师:秋天到了,小动物们爱吃的水果都成熟了。瞧,小动物们要开一个水果品尝会,大家看看,动物们都准备了哪些水果呢?

2、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

教师:请小朋友们告诉大家你带来的水果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

3、幼儿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感受品尝带来的快乐。 教师:我们的品尝会开始了,每人拿着一个盘子,在桌边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吧。告诉大家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

4、学习简单的分享方法,体验分享的乐趣。

(1)教师:刚才我们都尝了自己带来的水果,如果你想吃自己没带的水果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明白在和同伴商量后,可以分享同伴的水果。)

(2)教师:怎样才能方便地吃到各种水果呢?(通过简单讨论,让幼儿知道将每组的水果盘都

放在桌子中间,小朋友可以到各组去品尝自己想吃的水果。) (3)幼儿自由品尝各种水果,体验分享的乐趣。

5、谈谈品尝后的快乐心情。

(1)教师:你今天带来的是什么水果?刚才你们都吃了哪些水果?为什么能吃到好几种水果呢?今天吃水果你的心情怎样?

(2)把大家的水果放在一起互相尝尝,就可以今天尝到这么多的水果,真开心啊!

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利用日常的活动,将玩具、图书、活动器具等拿出,谓幼儿讨论大家一起玩

开心,还是一个人玩开心?如某种玩具一起玩时可以怎样分享?让幼儿逐步学会分享方

法,从而进一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2.领域渗透:此活动可以结合科学活动,认识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称、颜色、味道等。还

可以结合美术活动,给水果涂色。

3.家园共育:家长在生活中也应和幼儿共同分享食物、用品、玩具等,让幼儿感受分享后

的快乐。 教学反思:

动物模仿操

教学内容:动物模仿操 教学目的:

1.学习模仿几种熟悉的小动物的动作。

2.能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体验学做动物模仿操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模仿几种熟悉的小动物的动作。 教学难点:体验学做动物模仿操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常见的动物贴绒教具。

2.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或幼儿模仿操磁带。 3.幼儿用书。 4.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1、结合幼儿用书,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书上都是谁呀?谁能学学他们在干什么?

2、游戏:“变魔术”,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

(1)教师:今天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我做魇术师,你们做小动物,魔术师拿出哪种小动物的图片,你们就做那一种小动物的动作。

(2)游戏开始。教师出示小鸟的图片,幼儿就学做小鸟飞的动作。教师出示小兔的图片,幼儿就学小兔跳的动作。教师出示哪种动物的图片,幼儿就模仿相应动物的动作。如小狗熊走,小袋鼠跳等。 (3)听信号学动物叫并模仿其动作。

①教师:

“变、变、变,变成小黄狗”,幼儿就一边“汪、汪、汪”地叫,一边模仿狗 的动作。

②教师:

“变、变、变,变成小猫咪”,幼儿就一边“喵呜、喵呜”地叫,一边模仿小猫的动作。还可以学青蛙、大老虎等。

3、将幼儿编出的动物草整理成一套完整的动作。

(1)教师:刚才大家模仿了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这就是动物模仿操。我们连起来做一做吧。

(2)教师:想一想,大家要怎么做才能做得很整齐呢?(启发幼儿看着贴绒的顺序做。) (3)老师带领幼儿听着音乐完整地做动物模仿操。 活动分析:

该活动利用幼儿具有好奇心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变魔术这个环节。让幼儿模仿熟悉的小动物的动作,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并能很顺利地编出模仿动作,使幼儿很有成就感。 活动评价:

1.能熟练模仿小鸟飞、青蛙跳、猴子看的动作。

2.乐于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动作并把各种动作连贯起来做。 教学反思:

在家里

教学内容:在家里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区分上、下的空间方位,能用语言表达物品的相应位置。

2、能根据语言提示,找到指定的位置。 尝试按要求将物品放到相应的位置。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物品的相应位置。 教学难点:尝试按要求将物品放到相应的位置。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讲解法 活动准备:

1、桌子三张、篮子一个、苹果、面包、茄子、白菜的实物。 小兔、小猪、小狗磁铁图片。毛绒玩具、积木。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布置娃娃家,在桌子上放一个娃娃,桌子下面放一个皮球。在篮子里放一个苹果、一个面包、一个茄子,在篮子外面放两颗白菜。

2、提问:你在娃娃家看到了什么?桌子上有什么?桌子下有什么?篮子里有什么?篮子外有什么?

3、引导幼儿说出谁在桌子的上面?谁在桌子的下面?

二、

感知、区分上下空间方位

1、出示课件,教师提问:小鸟小兔、小松鼠在哪里玩游戏?谁在大树上面?谁在大树下面?(鼓励引导孩子用完整的话表述出来)

2出示课件2,并提问:小鸟站在什么上面?大树上有什么?谁在什么树下面?(鼓励幼儿表述出正确的方位,说完整的话)

三、

游戏:“我说你做”

1、教师说方位词上、下,幼儿根据词的变化做表示上、下的动作。 教师:上(幼儿将双手举高转手),

下(幼儿轻轻在下面拍腿),

上上(幼儿将手举高拍手),

下下(幼儿将手放下面拍手),

变成小鸟天上飞,

变成小鱼水下游,

变成袋鼠向上跳,

变成乌龟地上爬。

2、“藏小手”

小手藏藏,小手放在口袋里面, 小手藏藏,小手放在口袋外面。

四、

东西放哪里

1、

教师以表魔术的形式变出毛绒玩具,引导两名幼儿将小狗和小鱼按要求放置在操作台的上面和下面。

2、出示两筐积木和彩圈,教师讲清放置的游戏规则。

3、

集体幼儿按要求将它们放置在操作台的相应位置。

4、教师小结游戏结果,给予表扬。

五、练习:把篮子里的物品用铅笔在旁边圈出来。 教学反思: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健康小班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社会健康教案⑤8
《小班社会健康教案⑤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