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发布时间:2020-03-02 05:04: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真挚、凄凉、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3、体会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思念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思念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妈妈的爱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妈妈;深情的呼唤一声——母亲!

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同学们,一位将近百岁的老人——季羡林,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情怀念着自己深爱的母亲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季老的文章《怀念母亲》。

二、了解人物经历,走进人物内心。

1、学生交流搜集的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教师重点指出,季羡林六岁离开父母到济南的叔叔家,1935年作为清华大学交换生离开祖国到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留学,却因战乱被阻留在异国他乡11年。1946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一生起起伏伏。

过渡:大家查阅了很多有关季羡林老先生的资料,我们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但是,当我们走进这篇课文,走进作者的

1/5

内心,你会发现在他的心中有一种永久的疼痛,他曾经说:“我这永久的悔恨,我本不该离开,这痛,就从我失去母亲开始。”

同学们,请打开书,读一读课文,感怀作者六岁离开母亲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也未能与母亲有促膝长谈的机会,感受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三、通读全篇,质疑问难。

1、自主读文,出示阅读要求。

(1)圈画生字、新词,借助字典或工具书自主学习。 (2)学生认读词语。

(3)通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把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4)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安排材料的?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所含的复杂的思国与思母之情。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组内合作交流学习情况。把自己的读书收获说给组内的同学听,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巡视。

(2)各组汇报初读收获。

(3)对疑难点提出质疑,共同交流解决。

四、自主读书,感知主题。

1、带着疑难问题通读全篇,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同桌互读。

2、指名朗读、轮读课文、小组合作读文。

3、初步交流对以上疑难问题的理解。

4、再读课文,集体交流,话题:从读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丰富的情感?

五、回顾全篇,结尾设疑。

小结:同学们,在季羡林爷爷的作品中还有这样的描述: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当时的季羡林爷爷在哪里?为什么要离开母亲?为什么他对母亲的死“抱终天之恨”?让我们在下节课中继续交流。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查阅、搜集季羡林的《重返哥廷根》等作品,读一读,从这些作品中你都了

2/5

解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深情入文,积淀情感。

1、教师深情地朗读《赋得永久的悔》。

2、学生交流听、读后的感受。(学生自由表达)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次走进课文。

二、研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这种思念。

2、感悟交流。

语段一: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抓关键词“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概括成语(寝食不安)。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语段二: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1)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这段文字中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一段,相信同学们一定从内心走近了季羡林,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长长的一段文字概括成一个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可以是“悔”,可以是“痛”,课文中为一“恨”字,追问这是怎样的恨?从哪里读出了母亲的去世,让作者非常非常的痛、非常非常的“悔”?

(3)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4)指导感悟作者心中的悲痛,引入《游子吟》让学生想象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思念中都会想到什么?

(5)为什么说“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明确:抓住依靠、精神支柱去感受。

3/5

(6)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7)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谈自己的感受。

过渡:母亲的过早病逝,让作者尽孝的愿望落空,以至心存自责,愧疚难当,只有沉痛地怀念母亲,以至寝食难安,数十年如一日。文中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语段三: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1)什么是“频来入梦”?母亲会“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频来入梦”指经常到梦中来。作者旅居国外,对生身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2)和作者的亲生母亲“频来入梦”的还有谁?(祖**亲)找到文中的相关语句。

(3)指名朗读: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4)交流:作者说“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他真的不知道吗?

语段四: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质疑:读了这一段,你认为季老感到凄凉的原因是什么?(远离故土、缺少朋友、思念家乡。)

(2)为什么又会是甜蜜的?(在季老远离故乡的日子,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仿佛就在身边,不觉心中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

(3)“甜蜜”和“凄凉”是不是矛盾?你怎么理解?(因为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

4/5

了一些凄凉、孤独。)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作者对故乡、对祖国深深地思念之情读出来。把你心中的感动读出来

三、收束全篇,领悟写法。

1、议一议:“我”为什么一想起母亲就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为什么一想起母亲就怅望灰天、泪流不止?“我”为什么一想起母亲就思潮起伏、心潮腾涌?请你找到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指名读。注意两个“同样”。

(1)什么叫“真挚”?

(2)你发现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了吗?结合课文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首尾照应的。

四、拓展升华,再悟主题。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这样的体验,我们能理解吗?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请大家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

母爱纯纯若水,绵绵如溪,细细清清地流淌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伴着我们每个人幸福地成长。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生活中令你感动的每一个镜头,用你的文字书写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5/5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 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详细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