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5:57: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 一年级数学课中的“情境教学”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没有语文,音乐等学科那样充满情趣,它是符号数字,推理与运算的结合,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往往易于分散。所以教师在讲课时更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其深入探究的兴趣。下面就如何在一年级数学课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图像情境,增强求知欲望

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见到色彩艳丽的数学图片、实物,或一听到语言生动的描述,思维会一下子兴奋起来,小脑筋想这想那,犹如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它能给知识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这种情境在儿童的记忆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所以这些,必然促使儿童的形象思维活动积极进行。我在进行应用题启蒙教学时,就是利用图片(我校暂时没配置多媒体设施)和收录机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如:我出示第一张图片,训练先说一句话:“花丛中有一只蝴蝶。”再出示第二张图片,训练说两句话:“花丛中有一只蝴蝶,又飞来4只。”最后把两张图片放在一起,训练说三句话:“花丛中有一只蝴蝶,又飞来4只,花丛中一共有多少只蝴蝶?”然后让学生看着老师出示的图片,自己来说,并把他们的话进行录音,学生好奇心强,人人争先恐后地把话讲好。到底自己说得是否正确,通过播放他们的录音,进行自我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使学生逐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而且培养了学生清晰的数学语言。这样教学,还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特点是:不稳定的,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注意的范围也有局限性。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我经常采用游戏教学,让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王国。

如“采花蜜”游戏,它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不论是10以内的还是100以内的加、减都可以进行。我上《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时,最后的巩固练习,就采用了三个游戏,其中一个就是“采花蜜”游戏,我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画有许多小蜜蜂在采花的美丽图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然后发给小朋友写着算式 10+

7、18-

10、14-4 的卡片,并给这几位小朋友戴上“小蜜蜂”的头饰,表示有任务的“小蜜蜂”。随着《爱劳动》的欢快歌曲,迈着轻盈的舞步“飞”到写有算式结果

17、

18、

14、

8、10的“花朵”前,面向同学,让大家评议,看哪一只“小蜜蜂”采得又快又好。这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采花蜜”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在一年级的练习中,我经常选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如:钻山洞、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当向导、夺金牌、走迷宫„„寓数学教学于游戏之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甚佳。

三、创设模拟情境,强化感性认识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能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认识自然数“1”的教学中,我在教教室前方布置了一个真实环境,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坐在课桌前,手拿铅笔,在本子上写字,桌上放着一个文具盒和一把直尺。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全班学生观察,思考:“在课桌前有几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的桌子上有几个文具盒?几本练习本?几把直尺? 这些东西的个数都相同吗?这个数是什么呢?”这样,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处于教材内容所规定的环境中,概括出这一集合的共同属性,而抽象出自然数“1”的概念。

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8页《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仿照课本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我先找出三名喜欢跳绳的小朋友,在教室的前面举行一次跳绳比赛,让同学们记下他们各自跳的个数,然后让学生对他们跳的个数作出比较,并提出问题,再进一步再解决问题。可想而知,同学们学习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当然立竿见影。

四、创设儿歌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乌申斯基曾经写道:“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儿歌深受一年级小朋友的喜爱,因为,它文字简练,通俗易懂,便于记忆,能使儿童的思维活动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

如:我在教“11—20”各数的认识时,初学11—20各数,难点在于建立数位的概念。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这一概念比较难理解。往往会把数“11”写成101.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采用实物与图片相结合。我先拿出一捆小棒,并把一捆小棒的图片出示在黑板上,在下面写“1”,让学生反复直观地说出表示1个十,再拿出一根小棒,也把一根小棒的图片出示在黑板上,在线面写“1”,表示1个一。通过直观演示和讲解,使学生初步形成数位概念。课上到这时有点枯燥,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于分散,为巩固这一数位概念,我及时打开录音机,采用儿歌形式播放童声朗声的儿歌“拍手谣”:一个十,一个一,合在一起是11;一个十,2个一,合在一起是12;一个十,3个一,合在一起是13;„„1个十,1个十,合在一起是20.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念,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轻声地念着,完全沉浸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之中,整个课堂充满了情趣。在教学进位加法时,我让学生唱“凑十歌”:“一九一九,十只小蝌蚪;二八二八,十只花母鸭;三七三七,十只老母鸡;四六,十只金丝猴;五五五五,十只大老虎。”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竖式时,我让学生唱“竖式歌”:“小小铅笔拿手里,列起竖式来算题。计算要从个位起,相同数位要对齐。竖式符号别忘记,最后结果写仔细。”„„利用儿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解除了学生的身心疲劳,又能把欢乐带进课堂,教学愉快教学,使平时学生感到难记的知识点,通过几分钟的歌谣,就掌握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情境教学是一年级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不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而且能不断地提高学习质量。

论文

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

一年级数学课中的“情境教学”

临泉县城关镇 新 建 小 学 钟

娥 2013年6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