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7: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隆湖开发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是在1983年隆德县移民吊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农业为基础”的综合性扶贫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40平方公里,现辖8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开发配套耕地面积2.96万亩,开垦可耕种面积2.8万亩。由于隆湖开发区地势低洼,90%以上的土地为盐碱地,属于典型的低产农田。目前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并有少量的设施蔬菜、枸杞种植,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没有充分发挥出土地的经济效益。隆湖开发区地处石嘴山市城郊,有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区位优势。

二、取得的成效

隆湖开发区自移民吊庄伊始就开始了盐碱地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隆湖开发区农业的发展历程也就是对盐碱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盐碱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移民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

1、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隆湖开发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坚持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灌排体系和基本生 1

产条件为重点,实行对水渠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多年以来,共开挖支农渠84公里,衬砌渠道46公里,修建桥、涵、闸550座,修建排灌站10座,新打抗旱机井49眼、配套机井50眼,铺设农田线路100公里,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隆湖开发区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盐碱地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设施蔬菜、枸杞、水产养殖等多种农业项目。到2007年底,共发展台田日光温室1020栋,种植枸杞4000亩,淡水养殖4000亩,其中“上农下渔”1000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3、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隆湖开发区盐碱地开发坚持开发资源与保护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水、田、林综合治理,桥涵闸站井合理配套。辖区内生态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与1983建区之初相比,辖区内的林网面积增加近6倍,林木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小气候发生明显变化,防风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少。许多往日杂草丛生的沙荒、盐碱、涝洼地,现在变成农业牧副渔综合配套的农业生态区。

4、增加了农民收入。开发区盐碱地综合开发贯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到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60万公斤,油料128万公斤,蔬菜7200万公斤,枸杞3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1元,增长16%。

三、今后工作思路

隆湖开发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盐碱地、白僵土地占到

90%以上,决大部分耕地为中低产田,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由于隆湖开发区地处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凹地区、排水不畅的洼地,加之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水利设施落后,造成灌排条件较差,存在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日益下降和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的现象,这些原因引起隆湖开发前土壤盐碱化程度逐年加大,急需进行整理与开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

1、科学编制盐碱地综合开发长期规划。为了提高盐碱地综合开发效益,编制盐碱地综合开发的长期规划很重要。盐碱地综合开发规划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指导,坚持以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聚集发展的原则,以盐碱地治理和建设设施农业为主线,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加大改造中低产田,发展设施农业和定单农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益,以盐碱地治理为基础带动开发区农业快速发展。首先,要查清中低产田、“四荒”资源等农业资源潜力;结合具体实际,以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第二,要因地制宜规划项目。本着“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的原则明确每个开发项目的建设内

容;第三,进行论证,建立开发项目库。针对资源状况,对自然、社会和经济诸要素进行分析,按照资金投入量、开发的软硬环境,难易程度,精选出近、中、远期开发项目,建立项目库,纳入隆湖开发区的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盐碱地综合开发的顺利实施。

2、灵活制定盐碱地综合开发经营形式。盐碱地综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村组集体为依托,使政企合一向经济实体转化。要借鉴一些地区以多种经营形式的股份合作制开发,以“流自己的汗,长自己的肉,富自己的家”的经营模式开发,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变农民“怕变”的心态,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做到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种经济成分一起上,多种经营形式一起上,使盐碱地综合开发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3、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灌排体系,确保灌排畅通,是盐碱地综合治理的主要途径。要突出干、支、斗、农、毛五级配套,加大路、桥、函、闸、漕、口综合配套,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仅仅靠传统种植业,农民想富起来是很困难的。在确保粮食增产的同时,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增加多种经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

目,提高经济效益,做到既高产又高效。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大力推广“以沙压碱、客土栽培”的二代台田日光温室,以渔压碱的水产业和花卉业,到2010年,累计建设台田日光温室3500栋,占地面积5600亩。建设日光花卉温室500座,占地面积800亩,建设鱼苗繁育基地200亩,发展养殖水面4000亩。

四、几点体会

一是政府重视。盐碱地综合开发是政府行为,只有在政府领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搞好这项工作。隆湖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开发工作,在领导和组织上给予了有力的保证。开发区农业办公室作为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盐碱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特别是在农技人员多年指导实践,不断探索出了符合本地盐碱地开发区的新技术,并辅助与大面积推广,推动了盐碱地综合开发的不断发展。

二是集中投入。盐碱地综合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没有投入,盐碱地综合开发只是空中楼阁。多年以来,隆湖开发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对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投入,形成了国家、地方、农民投入的多元渠道,资金量大,集中使用,效益显著。

三是综合治理。盐碱地综合开发的最大成功之处是“综合”二字,在“综合”上做出大文章。一是综合利用资源。在搞好

中低产田改造,增产粮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做到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水则水。二是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不是采取单项措施,进行单项治理。而是农业综合配套措施,实行水田林综合配套治理。通过全方位开发,做到了开发一块,成功一块,致富一块。克服了搞水利不管服务体系,搞农技推广的不管植树造林,搞多种经营的不管科技推广的单打一弊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科技开发。多年来,开发区以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开发,以实用技术为龙头,大力推广综合配套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找出障碍因素,探索治理途径,培训人才,提高素质,造就了一批“永久型”的科技队伍。农技人员总结出“以沙压碱,客土栽培”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从2005年开始推广二代台田日光温室,不到三年时间在盐碱地上新建日光温室1000栋,改造盐碱地2000亩,每0.5亩年可为农民增收1万元,获得全自治区科技成果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领悟与思考

关于综合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综合学习社区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补偿机制的思考

美术与综合实践

浅谈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与创新

农田杂草的综合防除与开发利用

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推荐)
《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