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能说会道《有趣的发现》

发布时间:2020-03-02 11:51: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能说会道”《有趣的发现》教学实录(文字)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 胡泉英

执教内容:S版三年级下册“能说会道”《有趣的发现》(课文内容见附件)

设计理念: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发现”,体现发现过程的乐趣。

2、能清楚明白地讲述在大自然、生活中的有趣发现,把发现了什么和是怎么发现的说清楚。

3、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4、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能力。

5、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

教学重点、难点: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在大自然、生活中的有趣发现,把发现了什么和是怎么发现的说清楚。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观察大自然,留心生活。6人一小组。

托盘、玻璃杯,白醋;喜羊羊、美羊羊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白听说的要求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朋友,想认识吗?

生:想

(出示 “喜羊羊”)

师:他是谁?

生:喜羊羊

师: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和他打个招呼吧!(生纷纷打招呼)

生:喜羊羊,欢迎你来到我们三年级一班。

师:他有话要对大家说。出示:大胆说,说清楚。

生齐读。

师:愿意和他交朋友吗?

生:愿意

师:还有一位朋友,它是谁呀?

师:和他打个招呼吧!(生打招呼)

师:他也有话要对大家说。出示:认真听,听明白。

师:孩子们,如果你们在这堂口语交际课上,做到了这两点,在交流的时候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而且用上一些好的词语,并用恰当的句子表达出来。就可以获得喜羊羊和美羊羊带来的漂亮的签名照片,有没有信心得到。那咱们今天就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来比一比,赛一赛吧!

二、创设情境,了解什么是“发现”

师:孩子们,喜羊羊和美羊羊委托我给大家带来一份见面礼。出示盒子,盒子里装着一杯水。(白醋)

师:这是什么礼物呢?猜不出来吧!那我们请一个孩子来观察,给你一点提示,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师对生1说:你来试试吧!不过,你不能直接说出答案,你只能用语言来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

生1:这是一杯无色透明的液体。

生2:我猜这杯子里装的是白开水。

生3:老师,我猜这杯子里装的是糖水。

师:它究竟是什么?看看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给大家一点提示。

生1:可以闻一闻。

师:闻闻吧!

生1:有一股酸酸的味道。

生4:我猜这是醋。

师:真的是醋吗?赶快尝尝!

师:老师告诉大家,今天这杯水是安全卫生的,在生活中不了解的千万不要轻易品尝。那请你来试一试吧!(生尝)

师:这样吧,你把你观察到的,连同你的猜测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1:这是一杯无色透明的液体,它有一股酸酸的气味,尝一尝,除了酸,嘴里还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我猜测,这是白醋。

4、师:被你猜中了,你真了不起,通过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发现了这份礼物隐藏的秘密。

师小结:孩子们,像这样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用手摸等方式去感受事物的现象,变化,并能寻找事物内在的规律,就叫──发现。(板书:发现)

三、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孩子们,只要我们充分地调动感觉器官,留心生活,你就会有许多发现。就在我们今天的课堂,细心的你也会有很多发现的?谁能用一句话简要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室摆设,老师穿着,同学装束等)

生:我发现教室里的桌子搭成了六人一组。

师:观察到了桌椅的变化。

生:我发现桌子摸起来冰冰凉凉的。

师:用手触摸发现的,对吧!

生:我发现今天老师穿得特别漂亮!

师:谢谢你的夸奖!

„„

师:大家真了不起,在教室里就有这么多发现。教室外是广阔的天地,孩子们,你们有发现吗?

生1:我发现含羞草的叶子一碰就会合拢。

师:这个发现很有意思,待会儿请你来和大家交流。

生2:我发现鱼死了,肚子翻着露出水面。

师:我发现他发言的时候让每个孩子都听到了,你想夸夸他吗?

生3:XXX,你发言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我很佩服你。

生2:谢谢!

师:还有发现吗?

生3:我发现小狗见到陌生人就会汪汪地叫。

师:前面两位同学都说的是动物方面的发现。还有其他方面的发现吗?

生6:我发现泡在水里的萝卜不会沉下去。

师:孩子,你特别留心生活,好样的。

生7:我发现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弯。

师:这个发现是一次观察的结果吗?我很想夸他几句,你想吗?

师:看来孩子们有很多发现,这样吧,和同桌的孩子交流交流,孩子们要认真听,记住别人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

师: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员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你能记住几个。

生汇报。师指导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汇报。

四、交流分享,说说发现的过程

师:孩子们听了这么多的发现,对哪个发现特别感兴趣?

生:我觉得XXX关于XXX的发现特别有意思。

生:我也觉得XXX关于XXX的发现特别有意思。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有同感,你去问问吧!

生1:你的发现真有意思,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2:上周星期六,奶奶叫我在家里洗菜,我把萝卜倒进水里,发现萝卜都浮在水面上。

师:他说清楚了吗?他说的什么?

生3:我听清了时间是星期六,地点在他们家里。他发现了萝卜浮在水面上。

师:我很想夸奖他几句,你想吗?

生4:我特别佩服你有倾听的好习惯。

师:对啊!说的时候说得清楚明白,听的时候认真倾听,还有什么想问问的?

生5:我想给他补充,我上次在一个水塘边,我把树枝放进去,它浮起来了,我把石头放进去,它又沉下水去。

生6:这是为什么呀?

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水的浮力的知识,就把一个简单的现象了解得更透彻,更明白。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一个最有趣的发现,是谁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有一次,我到公园去玩,我发现一株含羞草,我一碰它,它马上把叶子合拢,等很久很久,它才会慢慢张开。

师:(看着大家)有什么想和他交流的吗?

生4:含羞草为什么会把叶子合拢?

生:我听妈妈说,与“含羞草里的叶枕有关”。

师:还有哪些植物也会把叶子合拢。

生交流„„

师:孩子们,你们多会交流啊。围绕一个话题,或补充,或询问,说得好的地方还主动送上赞美。

这样吧,我们也在小组内确定一个话题,像刚才一样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互相交流交流,好吗?

(师巡视,指导交流。)

师:孩子们,谁愿意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刚才在交流的时候,他有一个问题把大家难住了。请你来说说,考考大家吧!)

生:有一天,我和婆婆去外地旅游,我发现离我们近的山颜色很深,离我们远的山颜色很浅。

师:看得出来,这是你通过比较后所得到的发现。

生1:那些山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座连一座的。

师: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2:连绵起伏。

师:多会用词啊!加上这个词,孩子你再说说你看到的山吧!

生:有一天,我和婆婆去外地旅游,我发现那里的山连绵起伏,离我们近的山颜色很深,离我们远的山颜色很浅,雾蒙蒙的。

师:这里面有个词用的好,你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雾蒙蒙”

师:那你夸夸他吧!

生:你中间有个“雾蒙蒙”这个词用的特别好,我真佩服你。

师:不仅词用的好,还有些方面也做的好。

生:你讲话的时候声音洪亮,真棒!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仅会欣赏,还会交流了。你们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生3:我发现蝌蚪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

生4:长出后腿,尾巴就会变短,慢慢就变成青蛙了。

师:关于青蛙,你有什么发现?

生5:我发现青蛙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生6:我发现它叫的时候,嘴巴两边会有两个泡一鼓一鼓的。

生7:我发现它身上是绿绿的,这是一种保护色。

师:关于动物的保护色,你还知道哪些?

生交流。

师:动物好狡猾啊!听了这些介绍,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人也应该有保护色。

师:有啊,军人穿的迷彩服不就是人的保护色吗?其实,为了适应环境,动物对自然的敏感性很强,有很强的预防意识。所以,有些动物的行为还与天气有关呢!你们知道吗?

生:我知道,下雨之前,蚂蚁要搬家。有一天,我到外面去玩,走着走着,我看见有好多蚂蚁都在搬家。它们有的扛着面包渣,有的顶着白色的卵,还有的几只蚂蚁一起抬一条虫。它们都在向高处搬,过了不久,天上就真的下起了雨。

师:想对他说什么就尽管说吧!

生:我还知道下雨前燕子飞得很低。

生:我知道下雨前蚯蚓也要跑到地面上来。

师:看来,动物的一些反常行为与天气是有关的。其实,人们不仅经过长期观察还总结了规律。不是有谚语这样说吗? “蚂蚁搬家蛇过道,──

生:“明天必有大雨到。”

师:“蚯蚓路上爬,──

生:大雨乱如麻。”

五、谈话总结,激励孩子多探究。

师:孩子们,通过观察,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这很了不起。你们知道吗?有好多科学家就是这样做的。著名科学家牛顿,有一天发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他想:为什么苹果要落下来呢?后来,经过研究发现了——地球的万有引力。

孩子们,你们已经有很多有趣的发现了。那么,多留心生活,不仅去发现,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就能从发现到发明,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

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都做到了大胆说,认真听,评得也很到位。很多孩子都和喜羊羊、美羊羊交上了朋友,没有交上朋友的咱们下来再练一练,好吗?下课!

有趣的发现

有趣的发现

有趣的发现

有趣的发现

有趣的发现

有趣的发现

有趣的发现

发现有趣的日本

一个有趣的发现

7 有趣的发现

能说会道《有趣的发现》
《能说会道《有趣的发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