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教法复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2: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教法复习题

一、填空

1.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 等四大环节。

2.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四个方面。

3.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4.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尊重的态度。

5.HSK的全称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制定的,其初、中等共分八级

6.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7.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语言迁移、.社会文化环境、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等。

8.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原则、知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9.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10.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_。

11.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

12.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四大类。HSK是种水平测试。

13.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教学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14.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能力。

15.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16.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 等几种。

17.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 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18.功能法 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19.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

20.瑞士著名心理学家 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21.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 临界期 假说。

22.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 四个步骤。

23.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24.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 知识文化或知识性 文化。

25.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 可接受性或得体性 。

26.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是 转换生成语言学。

27.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28.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29.赛林格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由 第二语言学习者 创造的语言系统。

30.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1.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 主观性 试题。

32.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 学习对象/教学对象 分出来的;《旅游口语》、《商务汉语》是按学习目的/教学目的分的

33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学理论。3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的教学。

35.教材 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36 教材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 和科学性、趣味性

37.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 言语交际技能 构成的。

38.记忆分为 长时 记忆和 短时 记忆两种。

39.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两部分。

40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分的客观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41.认知法的理论性基础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

42 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43 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11级。

44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

45 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

46 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的成果。

47言语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4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学。

4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50.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51.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52.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化石化

53.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听,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

54.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55.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 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56.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57.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__学生_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更加重视_以学习为重点_。

58.外国人说汉语难学,主要指的是 汉字难 。

59.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

60.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听、说、读和写。

61.反对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张发挥学生的智力,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目标是全面掌握语言,这种教学法是认知法。

二,选择正确答案

1.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C__。

A.《基础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 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

2.外语教学听说法产生于__B____国,其语言学基础是____E__。

A.法国B.美国C.英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F.转换生成语言学G.历史比较语言学H.机械语言学

3.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___C___,该刊物为___G___。

A.《汉语学习》B.《世界汉语教学》C.《语言教学与研究》D.《学汉语》

E.月刊F.双月刊G.季刊H.双季刊

4.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约为____D__。

A.1000B.1500C.2000D.3000

5.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证试题 B的方法之一。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易清晰度

6.“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C__,这种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是__H__。

A、认知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儿童心理学E、巴甫洛夫F、斯金纳G、皮亚杰H、华生

7.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D__研究的重要领域。

A、语言学B、心理学C、教育学D、对外汉语教学

8.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D___。

A、80年代初B、80年代中C、80年代末D、70年代末

9.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___B____。

A、全面分析语言教学规律B、选择最佳教学方案C、协调各教学环节D、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作出规定

10.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D___。

A、《初级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课本》 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

11.功能法产生于___D___。

A、30年代的苏联B、40年代末的美国C、60年代初的北欧D、70年代初的西欧

12.认知法产生于____B___。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是G。

A、英国B、美国C、法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F、社会语言学G、转换生成语法H、系统功能语法

13.《跟我学》是80年代较有影响的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基础英语教材,它的编写意图和对象是________D____。

A、以情景结构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B、以结构功能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C、以功能意念法为指导,供儿童学习的。 D、以功能意念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1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_____B_______。

A、对比分析B、中介语理论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

15._______D_____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口语训练 B、技能操练 C、教材编写D、课堂教学

16直接法的优点之一是_____B_______。

A、重视思维和理论知识的作用。B、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培养C、促成学生第一语言的正迁移。D、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7 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c

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

18《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d

a王还/b邓懿/c吕叔湘/d周祖谟

19 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 b

a《基础汉语》/b《汉语教科书》/c《实用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

20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c

a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c课堂教学/d语言测试

21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a

a听说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

22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 d

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 b是阅读课的一种,与泛读课相对/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课

23完形测试(cloze testing)中“完形”一词来自 c

a转换生成语言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d结构主义语言学

24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 b

a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母语/b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c有限度地使用学生的母语/d直接把目的语翻译成母语

25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d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

26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a

a分立式测试/b标准化测试/c常模参照测试/d水平测试

27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c

a技能训练/b知识传授/c课堂教学/d教材编写

28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B

A、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听说训练D、教材编写

29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 C

A,水平测试B、诊断测试C、成绩测试 D、潜能测试

30“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D 之一。

A、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

31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选词标准是A

A、口语中常用的B、意思单一的C、常用的,构词能力强的D、适用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的

32非语言交际主要表现为 C。

A、面部表情B、服装打扮c、体势语D、手势

33.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B

A、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B、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 C、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34专用语言教学(LSP),是在D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语法翻译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

35保证B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

A.难易度B.效度C.区分度D.信度

36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D。

A.编写最好的教材B.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C.设计最有针对性地考试 D.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37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D。

A.母语和外语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38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C

A.中介语理论B.认知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

39《入门阶段》、《英语初阶》是A的纲领性文件。

A.功能法B.听说法C.认知法D.听说法

40教材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D划分出来的

A.教学方法B.教学对象C.教学手段D.课程类型

41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是由若干个B组成的。

A.教学技巧B.教学步骤C.教学单位D.教学对象

42.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B

A客观性试题B 主观性试题C分立式试题D 理解性试题

43.C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B 效度C区分度D 准确度

44.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一类的教材属于C。

A特殊用途语言教材 B 语言技能类教材 C语言知识类教材 D 文化知识类教材

45.强调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排斥机械性训练,主张“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法流派是A。

A认知法 B听说法C直接法 D 功能法

46.初、中等HSK(汉语水平考试)不含B。

A客观性试题B 主观性试题C分立式试题D 理解性试题

47.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C。

A喜欢和讨厌B 容忍倾向与排他倾向 C动机和态度D 沉思型与冲动型

48.A 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干扰。

A对比分析 B 偏误分析 C 中介语 D普遍语法

49.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来编排教学内容及,同时又考虑到结构所表达的功能,这类教材属于C的教材。

A结构型B 功能型 C 结构——功能型D功能——结构型

50.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D等。

A 普通语法假说B 内在大纲假说 C 中介语假说 D输入假说

51.“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广义上将,包括用计算机辅助制定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学习效果分析、测试与管理等。狭义的“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指的是D,即只针对语言训练。

A 教材编写B 学习效果分析C 语料分析 D 教学与学习

三、解释术语:

1.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它以言语技能为基础。言语交际技能除了受语言规则的制约外,还要受语用规则的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

3.学习风格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两种方式。

场依存性具体表现为: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宏观上着眼、从整体上审视,即使对于个别信息,也容易受到整体背景的影响和事物明显的特征的影响,知觉往往比较集中。

场独立性具体表现为: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辨认,而较少地受到整体背景的影响。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常信赖于个人的内部标准或利用个人的内部参照来进行。进行信息加工时,能较快地从整体中抽出部分来加以认识。

4.成绩测试与水平测试——成绩测试是一门课程或一种课型的一定学习阶段的测试,所以也称之为课程测试。成绩测试用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成绩测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测试。它跟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紧密相关。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以能够有效地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原则。一般而言,水平测试有专门的考试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准。它以尽可能客观的标准来测量考生的目的语水平,能够证明达到同样分数线的考生具有基本相同的目的语水平。它不以任何一个教学单位的教学大纲或某一种教材为依据,不考虑任何一个教学单位的课程特点。

5.迁移与泛化——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程。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6.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7.中介语——中介语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8.正迁移——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

9.言语技能——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要通过操练才能获得。

10.功能教学法——又称“意念——功能法”或“交际法”,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和意念)为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行交际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法。

11.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12.水平测试——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以能够有效地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原则,而不以某个具体教学单位的教学大纲或某一种特定的教材为依据,所以跟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联系。

13.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根据试题所包含的测试内容的持点划分出来的类。对有关的语言点分别进行测验的试题叫分立式试题。对有关的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进行综合测验的试题叫综合性试题。

14.失误与偏误——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

15.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16.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估分两种: 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17.“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或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18.(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持结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19.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感知和储存特殊类目以备以后回忆的方法;是输入策略,它包括迁移、干扰、概括或简化等。(或: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发展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中,促进学习进步而使用的具体的行为、步骤或技巧,它被认为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贮、提取或使用。)

20 测试的效度——效度即有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一份试题所测的是不是它要测的东西?如果是,就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就是无效的。在选择试题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这份试题究竟要测什么;二是这份试题究竟有没有测出要测的东西。 21 教学技巧——教学技巧是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也可以叫做课堂教学技巧,由任课教师个人掌握。它受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制约,但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教学技巧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组织中,熟练而得当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22、负迁移——干扰(负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也常被称为“泛化”,也就是“过分概括”(overgeneralization),是“概括”的一个分类。有意义的学习事实也是“概括”。在人类学习中,“概括”用得十分广泛。例如:小孩子早期习得概念,把“马”称做“狗”,这就是“泛化”,直到看到了很多动物,掌握了“动物”这个词,才不会把所有的动物都放在狗类里。

23文化休克:即“文化震荡症”或“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这是一种由于对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深度焦虑感,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乃至生病。

24 .测试的反馈作用:反馈作用是指测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反馈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能对教学作良好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和促进作用的是积极的反馈;而将教学引向错误方向,甚至出现教学为考试服务的是消极的反馈。要使测试本身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努力:一是测试项目、内容和试题题型的选择与确定要有利于指导课程教学,二是测试标准和试题深浅都要适度,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25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这种交际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26教学模式: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提炼,既可以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理论概括而成,也可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架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下列五个基本要素:理论基础、教学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

2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四个方面。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所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28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解释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

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29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原来已经构成的教学习惯中增加了新的元素——多媒体课件,由此所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多媒体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教法复习题共27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优秀)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教法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教法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