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1: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确保我市茧丝绸行业平稳快速发展,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升级,明确我市茧丝绸行业发展状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十二五”期间我市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特制订《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1、茧丝绸行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蚕桑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工业增产、财政增长的骨干产业来抓,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丝价波动等不利因素,我市茧丝绸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截止2010年底,全市桑园面积75万亩,年饲养桑蚕45万张,桑蚕茧总产量1.8万吨,白厂丝产量2291.4吨。与2005年底相比,桑园面积、发种量基本持平,蚕茧产量、白厂丝产量分别增加20%和81.6%。桑园面积虽无增长,但新增20万亩优质高产桑园,桑园单产和桑叶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东桑西移”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为优化茧丝绸生产力布局,实现东、中、西部蚕桑资源整合,国家及时启动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东桑西移”工程自2006年启动以来,得到了我市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抓住东桑西移实施机遇,依靠我市绿色资源禀赋,率先实现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战略思路。5年来,通过各方努力,我市共实施中、省“东桑西移”项目62个,获取补贴资金5002万元。在实施“东桑西移”项目过程中,项目所在县区政府、龙头企业和蚕农高度重视,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掀起了一轮蚕桑大发展的浪潮,共新建优质高产桑园20万亩,小蚕共育室 5万m2,推广方格簇3000万片,项目建设总投资额达到1.5亿元。通过“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提升了蚕桑基地建设规模和水平,带动了蚕桑实用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构建了新型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奠定了我市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优质茧丝基地的地位。

3、蚕桑生产技术含量提高,科技推广力度加强

通过政府帮扶、“东桑西移”项目带动,“十一五”期间,小蚕共育、专用蚕室、省力化养蚕和方格簇推广等一批实用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我市蚕桑生产环节技术含量日益增高,蚕茧质量明显提升。截止2010年,全市小蚕共育率达到70%,方格簇普及率达到90%,省力化蚕台、专用蚕室和工厂化养蚕等实用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蚕茧质量平均提高1.5个等级,鲜茧茧层率和蚕茧上车率分别达到23%、88%。石泉、平利等县区积极推广规模化养蚕技术,探索桑园套种食用菌、洋芋,养鸡等循环经济模式,形成养蚕大户集群,为下一步蚕桑生产由分散化向集约化转变提供了基础。

4、蚕茧流通体制进一步理顺

“十一五”期间,我市严格按照《陕西省实施细则》规定,每两年对全市辖区茧站进行审核,合理配置茧站,优化茧站布局,规范收烘秩序,引导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蚕茧流通体制。目前,全市辖区内共有382个茧站。8个蚕桑主产县区中,平利县、紫阳

县、汉阴县、岚皋县、白河县、旬阳县6个县区实现了由辖区内1家龙头企业收购蚕茧的经营格局,汉滨区由辖区内2家龙头企业收购,基本实现了“谁投资,谁受益”的发展目标,优化了蚕茧经营组织化水平,茧站资源配置日趋合理,有力地保障了缫丝企业加工原料的供给。

5、缫丝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市缫丝企业在全面完成改制的基础上,深化自身素质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科技含量,污水处理循环利用、自动智能化缫丝设备等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设备得到广泛运用。全市10家缫丝生产企业共有33056绪缫丝机组,其中自动缫达到32716绪,自动缫比例达98.9%;已推广智能化缫丝机20组、8000绪,占总生产能力24.2%。安康宝业丝绸、陕西天成、安康百瑞等公司已完成缫丝污水治理和回收利用装置设备,平利众鑫、紫阳康洪、白河恒泰等公司正积极改造升级,全行业节能降耗水平下降,生产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

6、深化内功,基础科研取得成效

一是在育种基础环节,安康市蚕种场、安康市恒星科学试验场、石泉县蚕种场、汉阴县蚕种场等配套实施“东桑西移”基地蚕种场配套项目6个,对蚕种场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有力优化了蚕种生产设施设备,从源头上保证了蚕茧质量;石泉县蚕种场、安康市蚕种场完成了智能化催青项目建设,为科学制种,提高蚕种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康市蚕种场引进优良蚕品种5对,选育出新蚕品种金康一号和春瑞×秋月,在生产上获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广大蚕农的欢迎和喜爱。二是由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安康市蚕桑研究所等一批科研单位承担的“家蚕抗病毒新品种引进”、“天然彩色丝茧”、“ 桑树新品种高效繁育技术”、“ 简易式养蚕技术体系研究”、“桑枝食用菌开发”、“基层蚕桑干部技术培训”等项目,使我市蚕桑生产的技术底蕴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科技研发体系得到构建,蚕桑科学技术研发水平有效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茧丝绸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1、宏观方面

国际方面,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刻调整期,经济逐步复苏,主要经济体市场继续好转,这都将有利于拉动我国丝绸商品出口增长。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发达国家消费市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好转,以及贸易壁垒与贸易纷争,对我国丝绸行业出口势必造成影响。

国内方面,国家扩大消费等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将为茧丝绸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衣着材料向蚕丝等天然纤维回归成为必然趋势,茧丝绸行业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以及丝绸制品天然、舒适的特征,将进一步满足新型消费需求。

2、微观方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由“滞后发展”向“突破发展” 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经过“十一五”发展,我市蚕桑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蚕桑生产基础

条件进一步改善,涌现一批管理科学的缫丝龙头企业,品牌化市场化开拓逐步推进,为茧丝绸行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市茧丝绸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蚕桑比较效益下降,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二是产品附加值不够,产品仍以白厂丝为主,处于价值链低端;三是原料供给仍待加强,原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风险。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结构、创品牌、促升级”为主线,继续深化贸工农一体化改革,促进产业升级;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大力弘扬安康丝绸文化,培育自主丝绸品牌,打造安康丝绸名片;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加大丝绸外贸出口;加强行业管理,确保市场平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推动,积极实现茧丝绸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发展规划

1、保持行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优质高产桑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年发种60万张,年均蚕茧产量稳定在2.2万吨,丝绸类产品年总产量达2500吨,蚕桑经济年收入达8亿元,蚕农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丝绸工业年总产值达15亿元,年出口创汇达500万美元,副产品综合开发收入达2亿元,茧丝绸产品营销收入达1亿元。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全市推广“省力节本、小蚕共育、先进蔟具”等“石泉经验”,正确引导产业由千家万户养蚕向具备条件的强村大户集聚,从分散养蚕向规模养蚕发展,从单季养蚕向多批次养蚕发展,提升养蚕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十二五”期间,建成年产茧4000吨的蚕茧基地县4个、年产茧40吨的专业村100个;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茧丝绸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企业及蚕农抵御风险的能力,建成蚕桑专业合作社100个;以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和陕南蚕桑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建成一个茧丝绸行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使茧丝绸行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3、加快生产技术设备升级改造,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十二五”期间推广使用我市自主研制生产的热风循环式蚕茧干燥设备,普及率达100%;推广使用缫丝污水深度净化循环使用设备,普及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缫丝污水零排放;推广使用智能缫丝机,普及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缫丝自动化;茧丝绸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

4、大力弘扬安康丝绸文化,培育自主丝绸品牌,打造安康丝绸名片

在创建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同时,要着力打造安康丝绸文化城,

“十二五”期间,建成安康丝绸文化园一个,建成安康丝绸文化街一条,培育拥有自主品牌的丝绸营销企业10家,打造2个以上具有安康特色的自主知名品牌。

四、重点任务

1、提高蚕桑生产水平,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加强蚕、桑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完善蚕、桑实用新品种选育、繁育和质检制度,重点做好野桑蚕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长龄蛹蚕品种的研究推广,逐步推广鲜茧缫丝;继续加强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推广无害化生物农药应用,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重点做好微粒子病、脓病、曲霉病等常见的、多发的、造成蚕茧产量大幅减产的蚕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推广;继续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蚕农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和完善最低保护价收购、订单收购、二次返利等保障机制,稳定蚕茧产销关系,夯实产业基础。

2、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推进新型装备的改造与研发,加快蚕种自控催青设备、桑树伐条机、蚕室温湿度调节自控设备、省力节本养蚕设备、热风循环烘茧等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缫丝污水深度净化循环利用技术和数字化智能缫丝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落后技术与装备的淘汰步伐,全面推进茧丝绸行业的节能减排。

3、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行业科技水平

加快省级原种场的建设,加大安康市蚕种场和石泉县蚕种场的扶持改造,推进家蚕品种的更新换代,“十二五”期间,研究培育或引进推广3对家蚕新品种,重点做好雄蚕专养和彩色茧品种的选育推广;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淘汰落后产能,缫丝企业全部实现数字智能化,白厂丝平均等级提升到4A以上;鼓励、引导、扶持茧丝绸龙头企业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发展绢纺、织造、精梳、丝绸家纺、丝绸服装等后续加工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招商引资、整合优化现有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将“安康丝绸”打造成“高档丝绸”品牌。

4、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建立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产品供求、市场价格、技术设备、市场营销以及人才交流等信息服务;依托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和陕南蚕桑技术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发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推广等技术创新支撑优势,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有效方式,加大行业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加强行业统计、监测、分析、预警和调控,综合运用证照管理、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行业平稳运行

5、加快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茧丝绸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和绿色加工等技术的研究推广,支持企业加大在家纺、食品、医疗、保健、生物工程等领域产业化开发力度;加强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和陕南蚕桑工程技术中心与企业间的合作对接,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提高茧丝绸行业资源综合

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6、大力弘扬安康丝绸文化,打造安康丝绸品牌

依托行业协会组织,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选择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培育,尽快形成一批自主知名品牌;充分挖掘、利用、保护“鎏金蚕”文化,提升安康丝绸文化的价值和品位,增厚安康丝绸文化底蕴;将“石泉古街”打造成安康丝绸古典文化一条街,将“康富来”、“华丽艺丹”等营销企业品牌和“巴山家纺”、“美丝源”、“鎏金蚕”、“圣力”、“雨花”等一批蚕丝被和保健品品牌做大、做强、叫响,树立安康丝绸形象,扩大安康丝绸品牌影响力。

五、保障措施

1、以项目为抓手,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入学习部、省“十二五”规划精神,理解、吃透各项政策,以项目为抓手,继续支持茧丝绸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技术设备升级改造、节能减排等重点建设;积极引导保险机构为茧丝绸行业发展提供保险服务;结合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巩固蚕桑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营造有利于茧丝绸行业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鼓励引导当地龙头企业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牢牢把握机遇和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进资金和技术不断壮大企业。形成高端、低碳的生态发展体系,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茧丝绸工业化发展之路。

2、让科技引领行业发展,不断提升行业科技含量。

充分发挥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和陕南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能动性,大力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雄蚕专养、彩色茧、长龄蛹、雄蛾酒、桑椹饮品等前瞻性研究,扎实推进桑树萎缩病、家蚕微粒子病、脓病、僵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鼓励企业创建技术研发中心,支持研发机构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茧丝绸产业。

3、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安康丝绸”名片

挖掘整理安康茧丝绸的历史和文化,鼓励企业利用茧丝绸文化资源扩大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扶持企业参加国内外综合性交易会和专业展会;引导企业做好商标注册,加大自主品牌保护力度;支持和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高档丝绸标志”的认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丝绸文化创意园,弘扬安康丝绸文化。

4、发展专业合作社,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指导,鼓励蚕桑主产区从实际出发,着力发展强村大户,帮助蚕农建立完善“蚕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建立蚕桑产业化运作机制;鼓励龙头企业打破地域建设蚕茧基地,推行公司+蚕桑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鼓励茧丝绸龙头企业直接从事鲜茧收购,以形成长期协调稳定的产销关系。

5、规范行业管理,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规、政策规定,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商务部门继续完善我市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和缫丝绢纺企业生产经营资格核准制度,科学、适度控制缫丝生产能力,加强茧丝绸行业和丝绸营销网络市场监测,搞好信息引导和茧丝价格调控工作;林业部门负责蚕种生产管理和种桑养蚕技术推广工作;工商部门负责整顿和规范茧丝流通秩序,打破妨碍茧丝流通的地区封锁和行政性垄断;物价部门负责清理茧丝绸行业不合理收费,对鲜茧收购价格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质监部门依法加强茧丝质量监督管理,推进茧丝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行业协会要及时反映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引导企业落实产业政策,加强行业组织服务与自律,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茧丝绸行业持续协调稳步发展。

池州市茧丝绸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

茧丝绸工作总结

化妆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茧丝绸产业化调研报告

茧丝绸产业化调研报告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安徽省霍山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安徽省霍山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安徽省霍山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