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秦池酒业 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5: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秦池酒业 案例分析

在网上搜索关于秦池酒业失败案例的信息时,几乎所有关于秦池的文章和评论都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字:昙花一现、黄粱美梦。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认真查找和归纳之后,本篇文章将结合个人思考角度,对这个中国现代品牌发展史上名噪一时却又失败了的“秦池酒业”品牌案例做一个简明的剖析。

背景回放

1996年11月8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传来一个令全国震惊的新闻:名不见经传的秦池酒厂以3.2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买下了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段广告,从而成为令人眩目的连任二届“标王”。1995年该厂曾以6666万元人民币夺得中央电视台“标王”。

秦池酒厂是山东省临胞县的一家生产“秦池”白酒的企业。1995年;临胞县人口88.7万,人均收入1150元,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1995年厂长赴京参加第一届“标王”竞标,以6666万元的价格夺得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标王”后,引起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轰动效应,秦池酒厂一夜成名,秦池白酒也身价倍增。中标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秦池就签订了销售合同4亿元;头两个月秦池销售收入就达2.18亿元,实现利税6800万元,相当于秦池酒厂建厂以来前55年的总和。至6月底,订货已排到了年底。1996年秦池酒厂的销售也由1995年只有7500万元一跃为9.5亿元。事实证明,巨额广告投入确实带来了“惊天动地”的效果。对此,时任厂长十分满意。

然而,新华社1998年6月25日报道:“秦池目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今年亏损已成定局„„

秦池酒厂销售额与利税变化情况 (单位:千万元)

年 份

1995

1996

1997

1998(1~4)月

秦池模式 销售额 18 95 65 -5(同期) 利税 3 22 16 —

简单地说,秦池模式是一种以市场为龙头,以广告为依托,高风险、高回报的经营方式。

秦池模式是一种脆弱的经营方式,虽然它可以在风调雨顺之年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外部环境或内部机制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颗粒无收。很难用好坏来评判秦池模式,因为一些国外的品牌至今仍在中国市场上采用与之类似的经营方式,并且收效显著。但秦池模式的缺陷的确是致命的——这好比一壶烈酒,没有酒量的人,就不要逞强去喝。

秦池模式成败的关键在于获取和延续广告效果。它以广告宣传为先导,又以广告效果为归宿。广告投入越大,预期市场就越大;预期市场越大,销售规模就越大;销售规模越大,平均到每一件产品中的广告费越少。秦池模式的风险在于:如果预期市场不能成为现实市场,巨额广告费就会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除非是拥有巨大财力的企业,一般企业必定会被拖垮。秦池模式实质上也是一种冒险的营销模式,但这种“冒险”必须以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与市场需求为基础。

案例成败分析

秦池两夺标王的经济效益比较 (单位:千万元)

首夺标王

二夺标王 投入广告费销售收入 6.66 95 32 65 利税 22 16

一.秦池酒厂第一次在央视夺得标王以后大获成功的原因

▲通过有针对性的广告促销,树立企业产品的品牌,获取了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家都知道企业利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销售量的大小。而产品销售量的大小,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份额。当同类产品很多而又难分上下的情况下,树立企业产品的品牌是争取市场份额的较好途径,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捷径。秦池酒走的正是这条道路。

▲在中国“泰斗”级的媒介——中央电视台夺取“标王”

秦池以6666万元的价格第一次夺得广告“标王”后,广告的轰动效应,使秦池酒厂一夜成名,“秦池”的品牌地位基本确立,市场份额也相应增加。1996年秦池酒厂销售量的大幅度增加,同时企业利润也以更大幅度增加。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增加,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固定时,这种增加会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边际产量开始下降。秦池酒厂第一次的广告投入正是在投入量增加的初期,还没有达到顶点,因此它开始的边际报酬是递增的。

二.秦池酒厂第二次在央视夺得标王以后未能成功的原因

▲过分依赖广告的作用

广告促销的确使企业走出了困境、尝到了甜头。但是从企业的长期经营来看,广告并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能做大广告。广告战可以扩大市场容量和市场份额,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区分企业之间的不同。如果广告刺激了销售的迅速增长,那么纯粹靠广告增加的销售往往是冲动型消费,缺乏稳定性,这部分顾客往往不是忠诚的顾客。企业为了维持销售增长,不得不增大广告投入,其结果是使企业过分依赖广告。如果某一天消费者的偏好发生了变化,或有新的选择,那么企业就会处于被动甚至危险的境地。

▲违背了管理经济学的原理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增加,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固定时,这种增加会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边际产量开始下降。秦池酒厂在广告投入的初期,其边际报酬是递增的,而到达顶点后,其边际报酬就回逐步递减,而秦池酒厂正是违背了这样的管理经济学原理而再次盲目投入巨额广告费,因此从理论角度上讲其收益的下降也是必然的。

▲失去对市场的关注

秦池投巨资于广告,似乎是关注市场,但白酒的消费者真的那样相信广告吗?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池的广告投入与投资建厂没有本质的区别,也类似于“生产资料”方面的投资。尽管广告投入的增长速度必然要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但如果消费者并不真正需要这种广告,那么广告投入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最终的目的,因而就是一种浪费,正如许多企业过剩的生产能力一样。 ▲广告是一把双刃剑

过度的广告投入会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过高的期望,而当产品稍有问题,就容易引起消费者过度的反应或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难忘的阴影。1996年12月《XX参考报》4篇关于秦池沿川藏公路两侧收购散酒勾兑“秦池”的报道,不仅使秦地陷入巨大的媒体危机之中,而且使刚树立的“秦池”形象遭受了损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份额。

▲没有增加相应配套投入

企业夺得“标王”之后,客户订单增加,而仅凭其现有生产能力肯定是难于应付的,因此按照常规,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现有厂房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或扩建新的厂房设备,以此提高企业生产能力。但是巨额广告投入已使企业现金流动能力受到较大影响,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所需大量资金的来源更成问题。即使企业完全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但无论是厂房设备的购建,还是白酒的酿造,都需要一定的周期,因而难于在较短的期间内立即满足眼前的客户订单。

▲盲目的规模经济

一个企业是否有能力管理这一规模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整体素质。当然要在生产领域获得规模经济是比较容易的,问题在于企业是否有能力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销售活动、管理好市场、管理好顾客。秦池通过与四川春泉集团和其他酒厂建立联营关系,由春泉集团提供原酒,秦池进行科学勾兑,从而迅速扩大规模。这种模式应该说是科学的,符合经营规律。但由于酒是一种嗜好品,消费者消费它实际上消费的是酒背后的东西(包括产地、历史、工艺、文化内涵等)。一旦消费者发现秦池酒实际上是川酒,就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消费者尤其是酒类消费者并不都是理性的。

▲行业自身影响

就行业而言,白酒行业是夕阳产业。4万余家白酒生产企业使白酒的生产量远大于销售量(约有50%的产量过剩);同时洋酒的进入使白酒在酒业消费中的比例下降。到1997年白酒销量“滑坡”的势头更加严重。秦池的市场份额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 品牌塑造分析

秦池在品牌资产提升中是失败的,主要表现在:

▲1.误认为品牌知名度高,品牌资产就一定高。

秦池夺标时,商标值6亿,企业也正因为此而陷入品牌管理的误区:他们误以为品牌资产一定高。他们错了,因为秦池除品牌知名度外,几乎没有其他品牌资产。虽然品牌知名度是关键的品牌资产,但品牌资产还应包括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度等资产。

如果只提升知名度,势必会造成企业过分地依赖广告。如果某一天消费者的偏好发生了改变,或有新的选择,那么企业就会处于被动甚至危险的境地,造成的结果只能使市场资源衰竭。

尤其是知名度越高,消费者的期望会越高,这样当产品稍有问题,就容易引起消费者过度反应,这也说明秦池在出现危机时,市场销量为什么会迅猛下滑。 ▲2.实际上,秦池的品牌知名度并未转换为品牌资产。

Aaker认为,品牌知名度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创造价值:确定能赋予品牌的其他联想;熟悉与喜欢;牢靠与负责;可考虑的品牌。而秦池在这几种途径上做的不尽人意,也就失去了提升品牌资产的可能。主要表现在:

(1)广告语让消费者不知所言,很难建立联想。“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把白酒、绿色和健康联在一起,缺乏说服力。

(2)“媒体发难”以及“瓶盖危机”都对消费者的认知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不能让消费者喜欢,而且也让消费者认为不负责。

(3) 品牌管理者品牌评估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监控机制。

▲3.在其品牌塑造过程中严重忽视媒体危机,对品牌公关的重要性没有认识。 1996年的12月末,《经济参考报》连续发了4篇系列报道,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就是《川酒滚滚流秦池》,指出秦池酒系大量收取沿川藏公路两侧的散酒勾兑而成。四川人更是以此做文章,他们组织文章广泛讨论:“鲁酒是拿我们川酒勾兑的,我们川酒既然质量高,但我们的品牌意识在哪里?”各地的转载、讨论对于秦池来说犹如雪卜加霜,秦池第一次陷入巨人的媒体危机之中。据姬长孔当时估计,直接影响至少1亿。1998 年5月,四川一家报纸刊出一篇很小篇幅的报道,标题是 《鲁酒几朵金花风光不再》,说的就是秦池、孔府家、孔府宴等酒厂在中央台撤掉广告,企业日子不太好过的事情,文中提了一句,说:“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谭希松称,秦池夺标时的经营厂长已经离开秦池”。这条小小的报道随即引起各大媒体的广泛注意。6月28日,《北京青年报》用一个整版

的篇幅报道秦池,题目是冲击力很强的《秦池模式终结了吗》。有关秦池的报道在社会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自此,秦池兵败的消息开始频频见诸报端。 而秦池集团面对这些会对秦池品牌造成严重影响的媒体事件并没有做过多的重视和回应,这种做法直接引起了消费者对秦池酒业的不信任,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4.品牌塑造没有深入人心。

品牌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塑造的感情,前一个一群人主要是企业团队,后一个一群人主要是企业面对的社会人群。营销是一个企业的生存方式,它不仅仅是广告与包装的问题,它涵盖了企业运做的所有领域。

名牌单凭广告是不能创造出来的,虽然塑造名牌也需要广告。由“标王”而形成的“名牌”,只能是一种“被更多人知道”的“名牌”,与通常讲被更多人喜欢的“名牌”是不同的,广告可以造成知名度暂时的提高,但一定特定的品牌如果不能进入“既知道又喜爱”的境界,一旦不是“标王”了,就会什么都不是了,“标王”毕竟也不是“酒王”。没有在根本上塑造秦池品牌的灵魂,使其深入人心,得到人们最忠实的肯定,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直接造成了秦池媒体危机以后人们对他的普遍不信任。

▲5.总而言之,秦池品牌资产提升受阻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没有从消费者角度建立品牌资产评估体系,因此也就无法知道如何去提升其他品牌资产,从而也就出现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最终落得非常凄凉的结局。

秦池品牌塑造失败 后感

品牌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长远的发展战略,有明晰的定位,有自己的文化品性。有了品牌形而上的设计才有品牌的沟通与传播,这样的品牌才是丰富的、立体的。没有品牌规划设计的品牌再加上合理的科学传播,这样的品牌是很危险的。 我们没有从秦池的调整计划中看到新秦池的品牌规划,难道这种危险还必须经过结果检验再来验证吗?曾经有机构对秦池品牌做过一个品牌评价的调查,调查的结果令人遗憾,秦池=疯狂的广告+简单的勾兑,这个调查结果的背后说明这个企业是个非常简单平面的企业,他的企业信用是非常低的。而海尔的调查结果是,海尔=高质量+优质服务+有挑战的创新+协作团队。我们想,秦池的结果已经说明了这个企业是缺乏文化内涵的企业,这个品牌也是个缺乏文化内涵的品牌。 标王们都喜欢把他们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媒体,所谓的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其实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自己而不是媒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可能有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其实这都是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发

展过程实际上是舆论关注与质疑的一个过程,为什么很多企业没有因为媒体的质疑而倒下,反而发展的更强大更健康了呢?关键是企业自己的健康体质所决定的。

品牌不仅仅是个符号或者是个名字,品牌是整个企业带给社会群体的综合情感印象,从这种意义上说,秦池目前酝酿的再度起飞,最需要汲取的教训是怎样科学地运做一个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些都是企业未来发展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摆弄一些宣传策略什么的东西。

案例分析:宋江的水泊酒业

酒业市场营销渠道分析问卷

酒业营销

华澳酒业

酒业发展

酒业规范

酒业介绍

清华酒业

葡萄酒入门跨国公司经营案例分析:全球酒业之战

习酒策划书案例分析

秦池酒业 案例分析
《秦池酒业 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