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热的传递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18:15: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就请来了一部动画片中的主人公,看看它是谁?(灰太狼)谁知道红太狼经常用什么打灰太狼?(平底锅)在生活中,我们用它做什么呢?(炒菜)请同学们想一想,炒菜时,菜和锅原本是凉的,后来为什么变热了呢?

生:略

师:你是说热在物体中可以传递,是吗?

师:既然热可以传递,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怎样传递,属于哪种方式。板书:热的传递

二、研究热传递方式 (1)传导

师:大家请看,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丝和金属片,一会,我们就用这些金属材料来代替平底锅做一个模拟实验,研究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用什么来加热呢?(酒精灯)除了这些,桌面上还有哪些实验材料,谁来说一说。(火柴、铁架台、蜡环(蜡环遇热后会融化)。)先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从这些材料的一端(出示两种加热方式的图片)或中间加热,热会怎样传递?

生:

1、从中间加热,热向两边传递;

2、从一端加热,热向另一端传递。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猜测有一个共同点,热都是从哪开始传递?(加热的地方)加热的地方温度怎样?(温度高)播放课件没有加热的地方呢?(温度低)播放课件那你们的猜测应该是热从什么地方传到什么地方?

找两个同学说。(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真的是这样吗?(是) 师:想不想对这六种情况都进行验证呢?(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每个小组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哪个小组选择第一种情况来做?······

师:现在就设计实验方案,想一想你们要通过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来证明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开始。

生: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设计出六个实验,怎么设计?) 师:选择第一种情况的是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生:汇报:

(1)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把金属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再把蜡环套在金属丝上面,依次排开,用酒精灯从一端加热。看热是怎样传递的。

师:为什么要用蜡环呢?(直接对金属丝加热,看不清热是怎样传递的,蜡环遇热会化,通过蜡环掉下的顺序就可以看出热是怎样传递的)你们是想借助蜡环,观察

1 热传递的现象吗?(是)用一个蜡环行吗?(不行)为什么?(一个看不清热传递的方向)至少几个?(两个以上)蜡环怎样掉落才能证明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离酒精灯近的蜡环先掉,远的后掉)你们认为会这样吗?(会)如果不是,说明你们的猜测(不正确)

师:第二种与第一种情况都是从一端加热,只是材料不同,你们组有没有补充? 师:选择第三种情况的是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3)先把金属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再把蜡环套在金属丝上面,依次排开,用酒精灯从中间加热。看热是怎样传递的。

师:你们是在金属丝中间加热,那蜡环应该怎样放?(酒精灯两边都要放,)至少几个?(两个以上)你们认为蜡环会怎样掉落?(离酒精灯近的蜡环先掉落,远的后掉落)从而可以证明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师:第四种与第三种情况都是从中间加热,只是材料不同,你们组有没有补充?.师:选择验证第五种猜测的是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5)先把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放上蜡环,用酒精灯从一端加热。看热是怎样传递的。(如果涂上一层蜡,效果是不是更明显?)(那你仔细观察金属片的两面有什么发现?)一面涂蜡的。(还用不用蜡环?)不用。(观察实验现象时,将哪面向上?)涂蜡的那面(为什么)···(如果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那蜡将会怎样融化?)加热点处的蜡先融化,再向另一端扩散。(你真聪明。)

师:选择验证第六种猜测的是哪个小组,你们是从金属片的中间加热,你们组认为蜡将会怎样融化?(加热点处的蜡先融化,再向周围扩散。)

师:说得太棒了。

师:实验过程中,小组内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摸加热后的金属材料。在实验前,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同学们的设计方案。研究热在金属丝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

1、把金属丝固定在铁架台上。

2、套上蜡环。

3、点燃酒精灯,对金属丝加热。 注意:观察蜡环融化后掉落的先后顺序。 研究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

1、把金属片涂蜡的那面向上,放在铁架台上。

2、点燃酒精灯,对金属片加热。 注意:观察蜡融化的先后顺序。 大家清楚了吗?下面开始实验。

生:动手实验。教师下到各组指导。(现象、结果 )

师:同学们已经都完成了实验,而且第()小组已经整理好了桌子。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2 生:汇报现象及结果

(1)把蜡环套在条形金属丝上面,依次排开,从一端加热。蜡环从加热点依次落下,(是这样吗?)师播放课件。(能说明热是怎样传递的?)说明了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至4种略。

(5)对金属片从中间加热。蜡从加热点向四周融化,(是这样吗?)师播放课件。说明了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6略

师:通过模拟实验,大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像这样,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播放课件)这种传热的方式就叫做“传导”。板书(传导)

(2)研究液体的传递方式

师:热在固体中是这样传递的,那在液体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同学们请看(放幻灯片)这是一张正在加热水的图片,请大家猜想一下,热在液体中会怎样传递?

生:猜测。

师:老师这里就有一杯水,你想怎样做? 生:给这杯水加热,看传递方向。

师:大家知道水无色透明而且会流动,加热后能不能清楚地看到水的流动方向? 生:不能。 师: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

生:往杯子里放东西。(你们也想借助材料来观察实验现象,太聪明了,那放什么呢?)(其他同学你们想放什么?)

生:可以随意地说。

师:你们的点子真多,借助材料的确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现象,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这种材料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它要随着水的流动而运动。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锯末,一会儿,可以把它放入水中,加热时,观察锯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从而推想出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第二种情况:学生回答不出来。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借助蜡环看清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现象,因此,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借助一些合适的材料来进行实验。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锯末,一会儿,可以把它放入水中,加热时,观察锯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从而推想出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师:为了使实验更安全,加热时一定要用石棉网垫在烧杯底部,这样可以避免杯底受热不均匀而导致杯底炸裂,下面各组到前面领取实验材料(锯末、石棉网、烧杯),开始实验。

生:实验。

3 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发现加热一段时间后加热点处锯末上升,上升后锯末向四周扩散,又下降到杯底,说明了在液体中,热是通过液体的循环流动来传递的。)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其他小组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们小组也是这样,但是.......(不充分的加以补充)

师:你说得真具体。象这样: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通过冷热液体的循环流动来传热,这种方式称为对流。板书:对流

师:因为气体也具有流动的性质,所以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方式也是对流。(师出示气体对流示意图)

(3)认识热辐射

师: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对流。其实,热还有一种传递方式。我们来看一个图片(播放幻灯片:辐射图片)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呢?

生:因为有太阳的照射

师:出示图片,这是一堆篝火,在它周围的人会感到······像这种由太阳、篝火等物体直接照射,使其它物体也变热,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辐射,(板书:辐射)它可以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

三、巩固、应用

师: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热在平底锅中的传递方式是什么?(传导)热气球为什么会升空?(空气对流)

师:在生活中热往往不只是以单一的方式传递,而是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谁能说一说这个图片中有哪些热传递现象,属于哪种方式?

生:分析、汇报。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和借助材料来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学有所用,科学无处不在,在于你是否留心,在课即将结束时,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热的传递教案设计

热传递方式

热传递教学反思

热的传递说课稿

热传递的教案

热的传递说课稿

《热的传递》说课稿

热的传递教案

《热传递》教学设计

内能 热传递教案

热的传递教案设计
《热的传递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