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对一教师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9: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对一教师工作总结

一对一教师工作总结

一对一教师工作总结心理学与教育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个领域,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正好把这两个兴趣结合到了一起,因此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心理咨询中,我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共同面对存在之有限性所带来的困扰,这种自然的流动让我充满敬畏和感激。因此在这里,我特别想把自己在给孩子做心理辅导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分享给大家,并谈谈我对什么是最高境界的个性化一对一教师的一些感想。 教师跟心理咨询师一样也是助人工作的一种,而一对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孩子的互动有些类似于心理咨询师面对求助者时的互动,所以对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一些内在要求也适合于一对一教师这一职业。

在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他自己有问题,但能察觉到它们并且正在努力解决他们的人。因为在心理治疗中,如果一个人从未体验过自己的心理问题,那他就绝不可能对另一个人有同情心。

所以我认为最适合做助人职业并不是那些“适应良好”的人,而是那些经历过与他自己命运进行过斗争的人。

而对真正卓越的一对一教师的要求要比普通的教师还要高,因为他可能会同时扮演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所以不但只有那些经历过与自己命运斗争的人,而且还需要具有能够联通他与学生之间非语言交流的潜意识觉察能力的人才能达到这一最高境界。

这种非语言交流的潜意识觉察能力是一种语言之外的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你能获得的信息会远远超过通过语言掌握的一些经过意识加工的内容。你能得到包括“学生当下的情绪状态”、“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关注”、“学生对我这个老师的看法”等等非常宝贵的资料。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这种“得到”的过程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我想先用一位心理咨询师的体验来描述一下这样的感觉。

这位心理咨询师有位来访者老是夸夸其谈以及傲慢无礼。有一天,咨询师的女儿出车祸受伤了。在咨询当中咨询师并未向来访者透露关于这个事件的任何情况。后来案例督导听咨询录音的过程中,在场的咨询师都发现那位来访者非常的谦逊、温柔、和善,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夸夸其谈和傲慢无礼,仿佛他已察觉到了咨询师的悲剧一样——事实上他并不知道。

这可以解释为一种潜意识的沟通,即咨询师在经历了这一悲剧之后呈现出的态度被来访者的潜意识接受到了,所以来访者改变了之前的傲慢态度,变的与之同步的谦逊和温柔了。

这样的同步性我在给一个孩子做心理辅导时也体验过:刚进咨询室的时候这个孩子显得非常不耐烦和焦躁,我主动询问他的时候也没有得到回应。这时我发现自己也变得焦虑起来。不久之后我让他画画,主题是“心目当中的家”。在我观察孩子画画的过程中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的焦虑完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非常的放松和专注。我一下子觉察到了这就是这个孩子在画画时的感觉——放松、专注。果然,在后面的咨询中我跟孩子都没有了先前的烦躁和不适,取代这些的是非常的平和和舒适,我们的咨询也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有了这次体验,我就知道如果孩子在你面前,你内心感觉到平和安详或是紧张不安,其实这也是孩子的感受。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发现自己在跟孩子共情方面就非常顺利了,有了共情那理解孩子就根本不算是问题了。

这就是我要给一对一老师们说的:只要你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保持着高度的“开放度”,你就会察觉到那种同步感——当自己在讲课中认真专注、效率非常高的时候,那这时候孩子的内心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当你认为这节课索然无味,甚至味同嚼蜡的时候,那你绝不要再强求孩子认真听课了,因为孩子也已然体验到了跟你同样的感觉。有了这种觉察,你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内心体验来调整给孩子的授课方式、速度、进度、互动模式等内容,真正达到个性化的要求。 如果非要用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的话,我觉得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非常合适。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是我们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海面以下的是潜意识的东西。我们日常言语的交流那些都是通过意识层面来进行的,类似于海面上的两个冰山通过一座桥梁建立了联系。而比言语交流丰富得多的非言语信息之间交流是在我们看不到的海面以下,即潜意识中的活动,就像在海面以下的两个冰山之间架设了一座桥。而有了这座连接两个人潜意识的“桥”之后,同步感就会产生。

对于一对一教师的最高境界的另外一个要求是这位老师经历过与自己命运斗争。因为首先就像文章前面说的那样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斗争才能产生出一种有利于助人职业的同情心;其次,如果把学生面对中/高考比喻成与他们的命运在斗争的话,那么学生只有通过这样的老师才能学到如何与其即将来临的命运进行斗争。

我认为只要你同时具备了我所说的两点,你就能达到个性化一对一教师的最高境界。

心理学与教育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个领域,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正好把这两个兴趣结合到了一起,因此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心理咨询中,我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共同面对存在之有限性所带来的困扰,这种自然的流动让我充满敬畏和感激。因此在这里,我特别想把自己在给孩子做心理辅导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分享给大家,并谈谈我对什么是最高境界的个性化一对一教师的一些感想。

教师跟心理咨询师一样也是助人工作的一种,而一对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孩子的互动有些类似于心理咨询师面对求助者时的互动,所以对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一些内在要求也适合于一对一教师这一职业。

在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他自己有问题,但能察觉到它们并且正在努力解决他们的人。因为在心理治疗中,如果一个人从未体验过自己的心理问题,那他就绝不可能对另一个人有同情心。

所以我认为最适合做助人职业并不是那些“适应良好”的人,而是那些经历过与他自己命运进行过斗争的人。

而对真正卓越的一对一教师的要求要比普通的教师还要高,因为他可能会同时扮演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所以不但只有那些经历过与自己命运斗争的人,而且还需要具有能够联通他与学生之间非语言交流的潜意识觉察能力的人才能达到这一最高境界。

这种非语言交流的潜意识觉察能力是一种语言之外的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你能获得的信息会远远超过通过语言掌握的一些经过意识加工的内容。你能得到包括“学生当下的情绪状态”、“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关注”、“学生对我这个老师的看法”等等非常宝贵的资料。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这种“得到”的过程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我想先用一位心理咨询师的体验来描述一下这样的感觉。

这位心理咨询师有位来访者老是夸夸其谈以及傲慢无礼。有一天,咨询师的女儿出车祸受伤了。在咨询当中咨询师并未向来访者透露关于这个事件的任何情况。后来案例督导听咨询录音的过程中,在场的咨询师都发现那位来访者非常的谦逊、温柔、和善,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夸夸其谈和傲慢无礼,仿佛他已察觉到了咨询师的悲剧一样——事实上他并不知道。

这可以解释为一种潜意识的沟通,即咨询师在经历了这一悲剧之后呈现出的态度被来访者的潜意识接受到了,所以来访者改变了之前的傲慢态度,变的与之同步的谦逊和温柔了。

这样的同步性我在给一个孩子做心理辅导时也体验过:刚进咨询室的时候这个孩子显得非常不耐烦和焦躁,我主动询问他的时候也没有得到回应。这时我发现自己也变得焦虑起来。不久之后我让他画画,主题是“心目当中的家”。在我观察孩子画画的过程中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的焦虑完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非常的放松和专注。我一下子觉察到了这就是这个孩子在画画时的感觉——放松、专注。果然,在后面的咨询中我跟孩子都没有了先前的烦躁和不适,取代这些的是非常的平和和舒适,我们的咨询也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有了这次体验,我就知道如果孩子在你面前,你内心感觉到平和安详或是紧张不安,其实这也是孩子的感受。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发现自己在跟孩子共情方面就非常顺利了,有了共情那理解孩子就根本不算是问题了。

这就是我要给一对一老师们说的:只要你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保持着高度的“开放度”,你就会察觉到那种同步感——当自己在讲课中认真专注、效率非常高的时候,那这时候孩子的内心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当你认为这节课索然无味,甚至味同嚼蜡的时候,那你绝不要再强求孩子认真听课了,因为孩子也已然体验到了跟你同样的感觉。有了这种觉察,你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内心体验来调整给孩子的授课方式、速度、进度、互动模式等内容,真正达到个性化的要求。 如果非要用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的话,我觉得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非常合适。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是我们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海面以下的是潜意识的东西。我们日常言语的交流那些都是通过意识层面来进行的,类似于海面上的两个冰山通过一座桥梁建立了联系。而比言语交流丰富得多的非言语信息之间交流是在我们看不到的海面以下,即潜意识中的活动,就像在海面以下的两个冰山之间架设了一座桥。而有了这座连接两个人潜意识的“桥”之后,同步感就会产生。

对于一对一教师的最高境界的另外一个要求是这位老师经历过与自己命运斗争。因为首先就像文章前面说的那样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斗争才能产生出一种有利于助人职业的同情心;其次,如果把学生面对中/高考比喻成与他们的命运在斗争的话,那么学生只有通过这样的老师才能学到如何与其即将来临的命运进行斗争。

我认为只要你同时具备了我所说的两点,你就能达到个性化一对一教师的最高境界。

一对一教师感言

一对一教师工资制度

一对一工作总结

一对一工作总结

一对一工作总结

教师一对一精准帮扶学生工作总结

一对一教师教学要求

教师一对一帮教制度

一对一家教中心教师工资表

一对一

一对一教师工作总结
《一对一教师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