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科研助我成长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6: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地探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开展教育科研能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能促进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我在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和教育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认识参与了教育科研、感悟享受了教育科研,我对教育事业产生了一种更加强烈而神圣的使命感,对自己多了一份期待,多了一份动力,多了一份责任。在教育科研的路上,我走过了二十多年。一路走来,我始终觉得,辛苦着并快乐着!是教育科研伴随着我越过一道道坎坷;是教育科研引领我体验一次次成功。

一、意识,模糊走向清晰自觉

我是1978届高中毕业生,当年参加了*后恢复的第二次高考。师范毕业就走上教育岗位。当时我有种朴素的想法,在学校工作了,要做好这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了解学生。而那时八十年代初的乡镇学校里没有图书馆,我就自己通过邮局进行了第一次邮购图书。第一次购买的是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的《儿童的言语和思维》和《儿童心理学》这两本专著。1984年我在杭州的《教学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当时还没有教育科研的意识,这实际上就是我在不知不觉的朦胧中进行着教育科研,这是一种模糊的起步。

1992年开始,我在山西的《小学语文报》陆续发表了一些辅导学生读写的文章。1995年起,在吉林的《小学生阅读报》上开设了《十分读练》专栏。

到了九十年代,教育科研才真正被重视,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各校要单独立室,成立和教导处并列的教科室。因为我喜欢看书又能写写,领导安排我到校教科室兼任。后来就逐渐规范,在1999年,吴县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对学校教科室主任进行了岗位培训,后经考核合格,我拿到了第一张教育科研培训合格结业证书。后来在2003年,经培训又拿到了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发的苏州市学校教科室主任资格证书。

在“九五”期间,我前后主持了两个吴县市级立项课题。教育科研和日常教学相结合。通过小学生课外练笔指导的研究,在那几年里,我校,特别是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一系列作文,特别是发表在《中国少年报》上的《云》《夏夜》,得到专家的好评,几家报刊进行了转载。同时,我撰写的《寻准讲读课文的切人点》《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几年的教育科研,我尝到了甜头。科研意识从最初的模糊逐步走向清晰走向自觉。在将近二十年中,我一边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一边有意识地阅读理论书籍及相关的教育杂志,自觉地进行着教育科学的研究工作。

在“十五” “十一五”期间,我分别主持了苏州市级和国家级等三个立项课题。现在 “十二五”期间,主持国家级课题《创建象棋特色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和苏州市级重点立项课题《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都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校的实际进行的实践性研究。对学校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感受,辛苦之中带着甘甜

我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之中。在自己进行教育研究的同时,带领老师积极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活动。我一直认为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既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教师不应把自己置身在知识传递者的位置上,应该成为教育科研的行为主体。

我长期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从“九五”就开始主持市级规划课题,指导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负责学校立项的各级各类课题的日常管理和督促指导工作。经历过教育科研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件慢活。科研要做资料收集、阅读思考,实践反思等别人看不见的、伤神又费脑的大量工作,其中充满着艰辛。但是,也收获着快乐和成长。看到学生的天天进步,看到自己和老师的不断成长,看到学校特色教育的逐步做强,心中也是充满着甘甜。

在“十一五” “十二五”期间,我们学校分别申报立项了国家级课题《中国象棋教学促进青少年道德修养提高的教学研究》和《创建象棋特色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由我主持。在这七八年的研究过程中,我和课题组人员一起不断实践、深入思考、反复探索,在学校办学内涵上下功夫,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开展特色教育。一校一品,形成了象棋教育的办学特色,并逐渐做强。学校被苏州市体育局、教育局命名为第五批 “苏州市十佳特色体育项目学校(中国象棋)”。学校的特色教育,给孩子们留下了个性和特长的发展空间,使学校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根据地,使学校办学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同时在这些年里我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先后被评为相城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相城区十杰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课题研究优秀个人。

三、收获,一枝一叶也很灿烂

教育科研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动力。可以说,没有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就无活力;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教育教学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教育科研如何来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我和我的同事从以下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1.教育科研搞“真”的科研。教育科研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紧紧围绕一个“真”字来展开。我们也走过一段弯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搞教育科研时,大家积极性很高,立项开题呀,撰写方案呀,搞得说不上轰轰烈烈也可称热热闹闹了。但是,之后就有些冷了,研究过程空了,最后一篇研究报告就算结题了。究其原因有:当时大家不懂真正的教科研是什么,教科研要解决什么问题不清楚,只追求课题研究流程的外在形式。现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总结以前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十一五”“十二五”课题申报、立项、过程管理中,作了改进。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参与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教育规律,自觉按教育规律办事,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一线教师参与科研重在做一些具体工作,重在实践而不是理论。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让教师增强反思意识、养成思考的习惯,自觉用科学理论、科学规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一所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仅仅靠教师的教是不够的,还得靠大家的“研”。“研”则能凸显学校的特色,提升学校的品质。“研”要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是有一个过程的。平时的日常教学已经够忙的了,“研”就需要有一种敬业奉献精神。敬业奉献精神不是每位教师都具有的,这就促使我们调动一切因素在校园内造就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气氛,专家讲座、科研沙龙、热点探讨、同行研讨等等。

3.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研究是当前教育科研的主战场。我们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应该逐渐关注课堂,研究如何来建构智慧课堂,建构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教育科研扎根实践、指导实践、服务实践,开创教学与科研合一的良好局面。 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我以论文《研究真问题 实施真过程》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11期上。

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二十多年的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谈不上丰硕,也不成体系,仅是一些学习老一辈大师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作的一些思考。这一枝一叶,也很灿烂。因为凝聚着我的智慧和心血。在教育路上,一路走来,教育科研助我成长,收获着丰盈和智慧,我觉得也很幸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我叫裘松杰,是一名小学体育老师,来自于奉化市舒家小学。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今天能够上台领奖,又作为宁波市教科研先进代表在此发言,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首先我要感谢宁波市教科所领导给我这个殊荣,感谢一直以来帮助我的所有专家和老师,还要感谢奉化市06年学科骨干教师的评比活动。

觉醒: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回想起06年的那一次学科骨干评比活动,至今仍记忆犹新,大家可能以为那次评比是我成功的起点,以为我顺利评上了奉化市学科骨干。其实不然,那次评比活动对我来说是永远的痛,因为我落选了!在06年时,我已经当了16年的体育教师,天天起早摸黑抓运动队训练,所带的运动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累计获得过奉化、宁波市级体育比赛团体冠军8次,运动员40多人次获奉化市级以上比赛第一名,20多名体育苗子输送到省市体育运动学校,学校和个人连续5年被评为奉化市业余训练先进,学校被批准为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学科教学上也有不错表现:曾获得奉化市体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奉化市说课比赛一等奖,奉化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小学组体育学科第一名,宁波市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还被评为宁波市教坛新秀、奉化市优秀教师和奉化市竞技体育贡献奖等。原以为这些成绩和荣誉作为奉化学科骨干评比支撑材料已经足够了。可是,在材料资格审查中还是被涮了下来。为什么?不符合评比中的一条硬性指标:近三年来必须有二篇以上教学论文在宁波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真是令人惭愧,04—06年整整三年我没写过一篇论文,没做过一项课题,在教育科研这个领域简直是一片空白,0的记录。

这次的学科骨干评比给我的刺激是巨大的,重重地给我敲响了警钟,使我深深地意识到:体育教师的带队训练固然重要,因为这是体现我们体育教师在学校价值和地位的重要指标,上好体育课也是理所当然,这是体育教师的最根本的本职工作,但是一名教师想要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必须从事教育科研!教育科研那是提升教学档次,专业成长发展的必过关口,否则你就永远只是一名教书匠而已,永远只是低水平的重复,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我不甘心,我不甘心这么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就被一篇论文所难住。我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教育科研方面像带队训练一样做出点成绩来,在哪里跌倒,就该在哪里爬起来。

历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于是我从06年下半年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把教育科研提到首要位置上来,凭着体育教师的一股血气和干劲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

可是那时的我,对教育科研和论文写作,总是感到云里雾里,一提起笔来就发现自己笔头生涩,文学功底薄弱,只好东拼西凑,写出来的文章就如同豆腐干,短小又无生气,每次投稿都是石沉大海,了无音讯。正当我一筹莫展,苦闷不已之时,遇到了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位导师——省体育特级教师、现在的鄞州区东湖小学校长沈斌老师。06年下半年我幸运地考入了第七届宁波市特级教师带徒班,成为沈斌老师的徒弟,进行长达3年的学徒生涯。带徒培训中沈老师这样对我们说:“一个体育教师的成长之路就是带好一支运动队,上好一堂体育课,写好一手科研论文”。沈老师十分精辟地指明了一名体育教师成长、发展的方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他说:“写文章一定要以你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立足于教学,立足于课堂,写出你最真实的、感触最深的东西才会精彩。”是啊,我何不写写我正在开展的体育家庭作业活动呢?于是,我就动笔写了《合理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一文,居然刊登在《中国体育报》上,这可是我第一篇文章的发表,第一次拿到稿费,这次发表给了我极大的自信,随后我又在《中国体育报》上发表了《教学岂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谈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两篇文章。

以前一直惧怕写文章,现有了几篇文章的发表,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但为了能有更高质量的文章,为了能在更高档次的杂志上发表,凭我现有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文学功底,还是远远不够,我知道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了。于是,我就告别了最喜爱的电脑游戏、拒绝了麻友们的盛情邀请,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在学习、写作之中,家中的麻将桌放满了教育书籍,成了我写作的地盘。《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专业杂志成了我的好朋友,每一期,每一篇文章我都细细研读,从中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和写作技巧,还把一些精彩的片断摘录下来,做好笔记,以供今后写作参考。我还加入了“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通过这个圈子与全国体育教学专家、一线教师探讨交流。在不断的进修学习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开拓了体育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经验,提高了体育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教学科研初见成效,07年一年就有11篇体育教学论文被录用发表,一下子被同事们称为高产作家,并被街道领导看中,调入现任小学——奉化舒家小学,担任校教科室主任。

翱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08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在奉化市教科所陈武存老师等专家的指导帮助下,舒家小学走上了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我也真正踏进了教育科研的大门。我积极承担两项省级课题和两项宁波市级课题研究任务,组织学校各类课题的申报论证、检查实施、总结推广工作,并取得以下不俗成绩:由我执笔的《基于校本研修的教师分层培训模式实践与研究》荣获浙江省“十一五”中小学教师及校长培训研究立项课题评选一等奖;《创童味校园 促雅化发展》课题研究成果荣获2009年度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奖评比三等奖和宁波市教育科研成果奖评比二等奖。科研成果在奉化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报告,我校被确定为“浙江省转化育人模式”示范学校,这次又被评为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经过课题研究的磨练,我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思考问题更有深度,写作技巧也有长足进步。至今为止,本人已有40多篇教学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发表与获奖。随着科研成果的发表,逐渐在学校体育界被人们所熟悉,09年11月浙江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结束后,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老师让我撰写评比活动的总述文章,并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10年6月作为浙江省一线教师代表出席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改革论坛活动,在活动期间《体育教学》杂志社编辑李海燕老师找到我,让我为杂志社撰写论坛活动专题文章。在09年-10年之间还参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编写和审稿工作,目前该书已出版在全省投入使用。

06年评比奉化市学科骨干的那一幕再也不会出现,08年我顺利地评上小学中学高级职称,10年又被评为宁波市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 如今的我不再是为了评比、为了发表而写文章,不再为撰写论文而愁眉苦脸,而是把写文章,搞科研当作自己工作上的一种需要,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精神上的一种追求和满足。

辐射:一支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支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学校的教导主任和教科研负责人,引领全校教师共同发展责无旁贷,于是在我策划下,成立了校教育科研团队——“舒馨研学社”。以“舒馨研学社”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有计划开展舒馨论坛、舒馨开题会、舒馨大讲堂等主题活动。

为了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我还制订了《奉化市舒家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出台实施了《舒家小学舒馨研学社会员制度》、《舒家小学师徒结对与考核制度》、《舒家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制度》等规章制度。在各项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努力做好服务、管理、指导工作,及时帮助、督促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目前,已培养了一支有能力承接省、市级课题的科研队伍,只有43位教师的一所学校有15项课题分别在省、宁波、奉化级立项,今年又有10项课题在实施和申报宁波市德育小课题和奉化市课题。在今年的各级教科研成果评比中,我校教师收获多多:有六项课题成果在奉化市级以上评比获奖,其中荣获奉化市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项课题分别荣获宁波市第四届艺术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和德育小课题三等奖。今年有9位老师16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教学月刊》、《中国学校体育》、《语文报》、《教育科研》等报刊杂志上,11篇教育科研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广大教师也开始享受到教育科研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我庆辛自己勇敢地走出了教育科研的第一步,是教育科研让我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工作中找到了乐趣,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成功点。但我才刚刚起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再接再厉,继续前进,让我在这条幸福大道上一直走下去,走得更高、更远!

《山东教育》助我成长

助我成长

助我成长

家风助我成长

读书助我成长

家风助我成长

教学评估助我成长

资助助我成长

知识助我成长

助学金助我成长

教育科研助我成长
《教育科研助我成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