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师学习的100个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9: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师学习的100个教学案例

关于泥螺的研究 [案例] 泥螺是海产品中的美味佳肴。但总有些泥螺内含沙粒,使人在食用时顿觉乏味,因而在价格上也大打折扣,影响了养殖户的效益。“为什么有些泥螺不含沙粒,而有些却含呢?”在一次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学生们提出了问题。

我们指导学生就“泥螺多沙性的防治”课题进行了研究。经过考察,学生们发现了问题所在:一是滩涂含沙量高,泥螺含沙量就高;二是沙坡凹陷处积有淤泥,生长在这里的泥螺含沙量也就低。

同学们豁然开朗,有人建议把泥螺养在沙坡处,老师指出养殖面积有限的缺陷;同学们提出“筑坝式”养殖,经过试验,发现坝易被海浪抹去;又提出“挖塘式”养殖,有人认为劳动强度大了些,但可以一试。

学校开辟了两块沙性滩涂做对比试养。学生们观察记录,认真管理。收获的时候,学生们根据每公斤泥螺的含沙量、口感等方法证实了“挖塘法”的有效性。同学们纷纷撰写出科学小论文,其中《泥螺多沙性防治的研究》获得了1999年“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竞赛”二等奖、浙江省一等奖。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泥螺多沙性防治”的研究活动,是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探索。 [评析]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对此,研究性学习具有特殊意义。

我国学术界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对于“泥螺多沙性的防治”,教师所知跟学生相比,并不占多大优势,所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索。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本案例中就是采用了课题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食用含沙粒的泥螺觉得乏味,价格上也大打折扣)---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泥螺不含沙粒,而有些却含呢?)---研究问题(考察、讨论、对比试养)---解决问题(“挖塘法”养殖泥螺)。 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有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成果,等等。

通过“泥螺多沙性的防治”的研究活动,同学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挖塘法”养殖泥螺这个结论,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已有知识得到了“活化”,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思考]

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结合实际,说说学生在选题方面存在的哪些问题?

有专家说,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对于这个观点,你怎么理解?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美国孩子的一节历史课

[案例] 六年级学生小黄花最近挺忙。乐队演出、舞蹈彩排、科技成果展、全州统考,不断上各种项目,快赶上“开发大西北热”了。别的我都没太在意,就是出出车,供供原料什么的。只有她学美国历史“独立战争”一章的种种行为引起我好奇,不免多观察了一下。后来,又专门约了她的人文科老师达塔交谈,读了她的课本和教学大纲,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谁都知道美国独立战争。学生的教科书在说明战前宗主国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人民日益紧张的关系时,喻之为“家长和长大了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提示孩子们:通过回想他们的父母颁布新规定和强行让他们做什么事时的感觉,来领会这一关系。老师又是怎么讲的呢?

一天上课,达塔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5分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纷纷嚷嚷:“这不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为什么要5分钱一张?商店里真的不是这价钱啊!”“我的钱,买了纸,就不够午饭了,怎么办?”“怎么别的老师不收我们的钱?”看着学生的各种表情,沮丧、吃惊、生气、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小脸都憋红的样子,老师低下头,一再说:“对不起,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办。”

孩子们持续不安,老师坚持要收钱再发纸测验。一些平时的乖孩子,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取了纸(这里头就有小黄花)。接着又有一些孩子垂头丧气地说:“我会还钱。”也领了纸。一个叫艾米的女孩儿刚开始很坚决地表示:“我就不交钱。”到了这份上,也只好许诺以后还钱,领了纸。老师发了试题,学生们闷头做答。只见最后一题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达塔讲到这里笑着对我说:“我是个不会说谎的人,得低头不看他们才能继续装下去。好几次我都快憋不住了,但还是忍住了。我是想让孩子们得到那种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

我没有追问这招数来自达塔的构想还是同行们切磋的结果。反正,州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明文指出:“程式化的理论不能帮助儿童学习如何评价历史。”或因如此,对北美联13个州人民摆脱英国统治、争取独立民主的建国战争,我细翻教科书,横竖找不到如“奏响了一曲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的凯歌┅┅”之类的像点样儿的褒义词。而结尾一段只有这样两句话:“爱国者赢得了战争。从此,那个前英属殖民地被简明地称为美国”。 [评析] 这样的课能叫历史课吗?不少教师在读了这则案例之后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是啊,缺少时间、地点等基本知识,仅仅让学生有一种体验,这还是一堂历史课吗?

想想我们自己曾经上过的历史课吧,读教科书,听老师讲解教科书,然后背教科书,最后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点,诸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等“复制”到试卷上,获取一个高分。最终留下了些什么呢?留下的只不过是知识的记忆碎片罢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语文教学如此,历史教学不也如此吗?当所学知识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密切联系时,这些知识就如同学生攀登知识高峰过程中的一个沉重的行囊,而不是借以攀爬的有利工具。 达塔老师所上的这节历史课,通过创设情境(拿钱领纸)让学生体验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这种体验可谓刻骨铭心了。这种难以忘怀的体验就是这节历史课的收获。有句话说的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对于这节课而言,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听来的容易,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身体验的才能铭记在心。 [思考]

1、你是怎么评价美国孩子的这节历史课的?

在你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过让学生体验的成功做法吗? 美国老师教“蚯蚓” [案例] 一个美国老师教小学生《蚯蚓》一课时,一上课先说明要学的内容,然后让同学们各自准备一张纸到前面领取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便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教室里显得混乱起来。老师却一言不发,直到同学们都成功地抓住蚯蚓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才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的特征,看谁能最后把它的特点补充完整。”过了一会儿,学生们便踊跃发言了。

学生:虽然看不到蚯蚓有脚,但它会爬动。 学生:不对,蚯蚓不是爬动而是蠕动。 老师:对。

学生: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老师:对。

学生: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老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学生:我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老师:对。我很佩服你。

学生: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了一会儿把它拉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这时,老师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激动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这方面我不如你!接下来他做了一些补充并进行了总结。 [评析] 怎样教《蚯蚓》?我们的课堂教学,或许由教师传授有关蚯蚓的知识,或许教师手持“蚯蚓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蚯蚓的特征。然而美国的这位教师却是让学生抓蚯蚓、玩蚯蚓,学生在玩蚯蚓的过程中,不仅观蚯蚓,还“尝”蚯蚓、“吞”蚯蚓。这是一种怎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性的学习方式。 何为感性的方式?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人类认识事物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围着对象转,名为知性或理性;另一种是进入事物的内部,被称为感性或直觉。理性的认识方法是一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它将认识对象分离为各种要素,借助对要素的认识来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如阅读一篇文章,理性的认识方法总是把文章分成几段,把每一段分成几句话,把每个句子分解为几个词,在对词语进行理解的基础上,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由段及篇地分析文章的意义。由于这是一种分拆和组合的分析方法,所以它永远不会激起读者的情感。而感性的认识方法却是主客一体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有关“行为”与“体验”的认识方法。认识者只有通过一切努力把自己置于对象内部,与对象融为一体,并随着对象一起搏动、生动,才能获得对对象的完整认识或体验。

这位美国教师在课堂上正是向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实践的、感性的、符合儿童特质的活动方式,所以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而又趣味盎然地探究着、体验着、领悟着,将记载于课本教材中却失缺了生命意义的有关“蚯蚓的知识”,重新恢复其生命,而学生从中也充分享受着一种研究者与发现者的乐趣。 因此可以说,这种感性的、体验性的自由活动中,凝聚着理性的意志力,而且正是这种感性的体验性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不断满足的情感、需求逐步升华为理性的心灵,去不断地追求新的境界。 [思考]

1、你还知道哪些感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的成功案例?

肯定感性的学习方式,是否就可以完全抛弃理性的学习方式?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新课程中的教学管理

——主体性弘扬与独特性彰显的和谐

新课改必然引发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它追求的是科学而灵活的管理措施。在转变观念和方式的同时,重建制度,这同样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观念更新、方式转变的最大阻力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对于本次课程和教学改革,教师反映最强烈的也就是教学管理和评价问题。教师为新课改所付出的超常规的劳动是巨大的,加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这就要求制度管理要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相结合,共性管理与个性管理相结合;由以往规范师生的教学行为为主、统一的考试选拔筛选为主,转变到以激发创造性教学为主,转变到多元评价、动态评价、生成评价相结合的管理层面上来,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大家盼望、呼吁与新课程、新教学相适应的新管理、新评价。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具有核心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当然,对于一线教师,教学管理的重建问题,更多的是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重建的问题,相信本章所选的案例,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帮助。 从容走向德育体验

[案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记叙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我曾经教过一个任性的、胡闹的、一点也管束不住自己的男孩子罗曼。他会无缘无故地一会儿打了这个同学,一会儿又把另一个女孩子的连衫裙弄脏。

有一天早晨上课前,小女孩廖霞哭着来找我,罗曼已经把她扎小辫的丝带扯去了。我把罗曼找来,对他说:“你听着,罗曼,你的自由是一种野蛮人的行为,它会使你在生活中跌跤的。要是成年人干出这种事,人们就会剥夺他们的自由,把他们关进监牢。我们对你将采取另一种方法。把你的右手伸出来……”

他伸出了右手。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绷带,把他的手掌和手腕缠住,然后把他的手紧紧地捆在衣袋里,使他不能使用这只右手。

“罗曼,我们今天就这样生活,不使用右手。为了不使你一个人觉得孤单,让学生们把我的右手用同样的方法扎起来……”

孩子们照我给罗曼的做法一样,对我的右手做了同样的处置。罗曼惊奇的等待着,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事。

我说:“好吧,现在我们就准备这样生活……让我们试一试。这样生活是不是轻松……” 一整天,我都跟罗曼在一起,在校园里,在花园里走,在教室里上课,一起吃饭……这孩子能够体会了:如果有一天真的失去了自由,生活将是一种什么滋味。后来,我又不得不给他上了几课,只是比较松一些,没有那一次的厉害。罗曼终于学会了约束自己。

[评析] 苏霍姆林斯基对罗曼这个顽皮成性的孩子,没有过多的说教,没有严厉的训斥,而是让他切身体验到假如有一天真的失去自由,将是怎样的痛苦。体验,终于使罗曼学会了约束自己,懂得了尊重别人。

英国作家卢卡斯为我们描述了一所特别的学校——《毕姆小姐的学校》,文中的毕姆小姐介绍学校体系时说:“为了使这些幼稚心灵真正能够理解和同情疾苦不幸,我们必须使他们实际参加进去。所以一个学期当中,每个孩子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瘸日,一个聋日,一个残废日和一个哑日。例如在盲日那天,他们的眼睛便要被严格地绷扎上……这就意味着他们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别人扶持,而别的孩子也被分派去帮助他们,引领他们。这会使盲者和帮助他们的人都从中受到教益。”不是简单告诉孩子要关心、帮助残疾人,而是让健康的孩子去过盲日、瘸日、聋日、残废日和哑日,去亲身体验身体残缺带来的不便与痛苦,在实际体验与相互帮助中,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的同情心。毕姆小姐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教会孩子去爱,而不是教他们谈论爱。

学校德育的低效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不良环境的浸染,有家庭教育的影响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德育的苍白无力跟德育的方法和措施不当有直接和重要关系。如何走出德育的惯性轨道,提升德育境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呢?苏霍姆林斯基和毕姆小姐的做法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体验,这个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理应走进学校德育的视野,成为教师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切实改变灌输+惩戒的教育模式,加强学生的体验,才能保证主渠道的畅通。 [思考]

1、关于德育低效的原因,你觉得主要有哪些?

2、关于德育体验,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一张纸条 [案例] 有一堂课我始终记忆犹新,感悟良多。还是前年,我带毕业班语文。教师节那天的语文课上,我布置完自学思考题,同学们纷纷专心自学,或用笔圈划,或作简要批注。教室里静极了,可却分明能感受到同学们思维的飞速运转。我暗自欣慰:毕竟是三年级起就带上来的学生,已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而且他们此刻的静思、深虑定为过会儿的小组讨论与课堂交流作极好的孕伏。我满含笑意,继续巡视着。忽然,一个不和谐音发生了——一张小纸条被迅速往后一传,落在地上。又是调皮多动的陈晓!我不由皱眉。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影响其他同学,于是悄悄捡起,又不无责怪地盯了满脸尴尬的陈晓一眼,“快做练习!”我以目光暗示他。

“唰唰”的笔声仍在继续,我忍不住打开纸条,不由一愣,上面赫然写着:“班长,下课时让我们起立齐声说: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我的心中顿起涟漪,不过又迅速平静自己,不露声色地上完整堂课。直到下课前一分钟,我才向同学们公开了这个“小插曲”,并宣布下节课头五分钟进行一个题为“小纸条该不该传”的小型辩论会,请同学们模仿电视中的辩论会(以前曾让同学们留意过这方面的节目),自定正方或反方,要求是: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同学们兴趣盎然。辩论中,同学们回忆起了我与他们相处、交往、交谈的点点滴滴:课堂中的、课间的、课后的,有些我已淡忘,可同学们居然都记得那么真切。此时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不约而同拿来做他们立论的有力证据,我听着听着,不觉双眼有些湿润,在我眼前久久萦绕着的是一双双如此澄澈又满含挚情的眸子,我深深地感动了,一股股暖流涌遍全身。 [评析] 初看,上述事件纯属“节外生枝”——开辩论会,解决“传小纸条”这一课堂偶发事件,似乎不在教学范围之内。但任何教育行为的背后必定有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支撑。 我们不难看到,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知不觉中成为仅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人,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这样的师生关系是纯粹“教”与“学”的工作关系,是缺乏理解、缺乏平等、缺乏沟通的“物”“物”关系,学样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之间是一种“我—你”式的平等交往的“生活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才能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彼此对话。这样一种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使他与社会、与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影响他整个的人生。“传纸条”事件中,教师没有以权威、主宰者自居,师生关系是融洽而真挚的,教师与学生都从这堂课中收获许多,在彼此的生命印痕中都留下了最美的一笔。

在类似“传纸条”的课堂偶发事件处理中,教师往往恼怒、生气,将犯错的学生狠狠批评,耐心一点的老师在批评之余再外加“老师这样做都是为你们好”之类的说理。但往往这样的处理教育意义不大,效果不佳,还有诸多负面影响。作为教师,应首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孩子。成长中的孩子难免出错,真正关爱他们的老师该做的是引导与帮助,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相反,教师动了脑筋,让孩子自己悟到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即达成了自我教育,那么此刻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 [思考]

1、纸条事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深深的思索。但是,假如,纸条内容是消极的,你会怎么做?

2、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我错了”

[案例] 一天,小静同学跑到刘老师跟前突然哭了起来。原来她放在衣袋里的20元钱不翼而飞了。于是刘老师把全班同学集合起来,问:“有谁看到或拾到小静的钱?”大家都说没有。刘老师只好对大家说:如果谁拾到的话,请立即把钱归还给小静同学。可大家还是异口同声地说:“没有看到”。这时刘老师又换一种口气说:“如果有人拾到了,现在不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拿出来,回家好好想想,明天早上悄悄地送到我这里也不迟。”

第二天早上还是没有人送来。刘老师想,怎样做才能既不伤害小朋友的自尊又能使他勇敢承认错误呢?这天的班队课,老师精心安排了一个小品,小品描述的就是这件事。小品表演完了,刘老师和大家一起围绕问题进行了讨论:

1、假如这些钱是我丢的,我会怎么样?

2、如果谁拿了或拾到了,不归还给失主,有没有想过丢失者的心情?

3、如果知道犯下错误,应该怎么办?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讨论很热烈。

讨论过后,刘老师发给每人一张小纸条,事先讲清:写的时候不能去看别人的,交上来的纸条老师绝对保密。如果你没拿别人的钱,就在纸上写“我没拿”三个字及自己的名字,如果你认识自己错了便写上“我错了”。果真一个同学在纸条上写着“我错了”三个字。后来,他又向刘老师讲了事情的经过,把钱如数给我转还给了小静同学。老师也信守承诺,没再张扬此事。 [评析] 这个案例真实而生动地告诉我们:当你尚未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时,你总会不自觉的“画地为牢”,照着常规思维去处理事情。案例中,事件一发生老师就把全班召集起来直接问“谁看见┅┅”,这个犯错的小孩一听到这样的问话,自然会产生一种封闭的心理,甚至还会产生“会在全班同学面前丢面子”的危机感,他绝对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自动交出钱来。所以这种教育丝毫起不到作用。一旦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换一种方式进行,即不再用直接的提问式而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学生反而更容易接受,教育也就取得了期望的效果。 要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换一种思维方式进行工作,就必须学会解读学生。这位班主任后来的做法就很有创造性。他将事件穿插在班队活动中,先演一个小品,然后开展讨论,最后以小纸条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方法相对于前一种方法更管用。为什么呢?因为前一次老师发问,是把“当事人”置于一种被审讯、被质问的地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生怕挨批评,怕丢面子。而后一次的小品和讨论,则把这种不平等的状态给改变过来了,使学生设身处地参与在表演与讨论过程中,让学生站在“主人”的位置,经历体验,让他认真去思考自己的做法,思想和心灵深处产生自我撞击,这就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用对话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这样,那个拿了钱的“他”,心灵会受到触动,思想上会有新的觉悟。尤其老师答应替学生保密,学生在受到心灵的撞击以后,能够得到老师的保证,无疑给他创设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他便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秘密”写给老师看,说给老师听。因此,他的承认错误自然是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了。

要尽可能地淡化教育的痕迹,这是现代生活教育的又一真谛。这位老师深得其中三味。他知道要弄清真相,要实施教育,不是靠讲大道理,也不能用“逼供”的方式让学生承认错误。他采取的是一种近乎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相类似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思想行为的转变创造了愉快、宽松的外部条件,这便是教育者的高明之处,也是现代生活教育的奥妙所在。

[思考]

1、“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换一种思维方式去工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成功案例吗?

2、淡化教育的痕迹,往往能起到比大张旗鼓、兴师动众更好的效果。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用心感受

[案例] 今天临时有事,语文自习课我让小干部管理。事后回到教室,一问纪律情况,学生竟齐说陈×同学的不是,班级干部也反映他闹了一节课。我一听,不觉怒火中烧,说:“今天,陈×留下来!”

放学后,我想询问事情的经过,他竟大嚷:“同学们对我不义,我也对他们不仁!”我压住火,低声说:“你是想讲道理,还是跟老师吵架?”

“讲道理!”他又大声嚷。我忍不住了:“什么时候你对老师尊重了,什么时候谈!” 他径自回到座位上。正好他妈妈来了,我说了情况,她走过去就给了陈×几个耳光,说道:“你竟连老师都不尊重了!┅┅”我连忙劝阻。

陈×哭了起来,又大声说:“你也不尊重我,以前我一做错作业,你就批评我!” ┅┅天色渐渐晚了,我让他回去静静心明天再谈。

我感到心中难过,为他对我的不尊重,更为他对妈妈谈的“你也不尊重我!”难道老师、妈妈、他这三者是“绝对平等”的吗?在孩子的心中,“平等”究竟是什么?

第二天我就通过《家校联系册》向班中十来个学生家长作了调查:“在家中孩子尊重你吗?” 第三天,六个学生的家长反映了同样的事实:如果家长稍有不慎错怪了孩子,就必须道歉,不然非闹个天昏地暗。我不由沉思:这就是新时代我们倡导“以孩子为主体”,充分尊重“个性发展”的结果?这就是学生对尊重、对平等的认识?

第四天,我们班开展了“大家来谈尊重”的班会。我首先讲了“江主席尊重老师”、“李逵孝敬母亲”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为了切中要害,我抛出了这样的观点:堂堂主席还要去探望比自己职位低的老师,真是浪费时间;大大咧咧的粗汉,自身都难保,还去侍候母亲?学生纷纷发表不同意见,我不说话,让学生充分自悟。

接着我又在黑板上出示了昨天几位家长共同的话,让学生读读。觉得同学对,说说理由;觉得同学不对,也说说理由。最后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要尊重长辈。 再下来,我出示一杯清澄的水,一张白纸,一只红红的苹果,问同学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回答出。我追问:“这水没有一个细菌?这白纸没有一个黑点?这苹果没有一个斑点吗?”引申到“人无完人”的道理。进一步讨论:如果老师、长辈犯了错误,我们怎么办?得出结论:婉转提出建议,因为毕竟他们是长辈。 最后讨论:同学之间,要不要相互尊重?(针对班中部分同学之间不友善的现象)谈话到此,学生已初步达成“要尊重身边每一个人”的思想,所以谈得真挚。而整堂课,陈×一直沉默着。 放学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写一写班会后的感受。孩子们在日记中流露出来的真情是我所未料的,他们谈与同学、老师、家长、亲戚┅┅。我特意看了陈×的,他竟写了满满两页,并要求明天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向老师、向曾被他欺负过的同学道歉,我感动了。 第五天,班中又开展了“听听我的心声”班会,会上许多同学都感动得哭了,我真正感受到孩子们“心距”近了,我的心与孩子的心也近了…… [评析] 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心情不好;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观念陈旧。的确,经历了“尊重„五日谈‟”的教育历程,已让我深深感受到。有的孩子在日记中写道:“虽然短短五天,我却懂得了以前四年都没学到的道理┅┅”孩子的话未免有些夸张,可从他们稚嫩的话语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思想更进了一步。

“谈尊重”教育的成功,让我深切感受到,“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教育”这才是思想教育要走的路。往往书上的道理,对孩子来说,总显得有些遥远;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孩子听来却那么亲切,而孩子的“不懂事”不就反映在生活中吗?

在生活中进行思想教育,老师要做到有“两心”。一是留心。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老师要善于从一些小环节、小事件中觉察到可能大多数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如“尊重„五日谈‟”中对于陈×的不良表现,如果第二天老师简单处理,就不可能涉及到其他同学也存在着的问题,隐患将越积越多。二是匠心。有发现还要有好的处理方法。我通过“家校联系”在全班大面积调查;开展“明理”的班会,用故事、水、白纸、苹果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让学生讨论;写下内心的感受;又召开表达学生心声的班会等等,顺着学生的心理过程,一步一步地让学生用心灵参与,教育的过程就与学生心理历程相融合。

在以上“两心”的基础上,很快就达成了学生的“动心”。学生的无知、浅薄和疏漏原本就不是什么错误,如果将其当做“小辫子”揪住不放,那只能证明教师缺乏应有的雅量。毕竟学生只是孩子,教育他们走上正确的思想之路,正是我们老师所要完成的教育任务。陈×的变化过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心的工程”就必须有“心的参与”。让我们在生活中给孩子一个用心感受的过程吧! [思考]

1、教育是“心的工程”,教师的“用心”换来了学生的“动心”。你有这方面的经历吗?

2、“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这就是儿童在生活中学会的。请你谈谈对我句话的体会。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你认为应怎样区别对待性格各异、成绩不同的学生?

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

学习影响教师100个好习惯总结

《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读后感

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读后感

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读书笔记

《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读后感

教师教学案例

导游带团100个案例1

《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读书体会

读《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的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的100个教学案例
《教师学习的100个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