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山雨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4 00:13: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评价制度改革促课堂转型

——《山雨》教学反思

江北实验小学李亚宁

本次执教是围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关于评价制度建设以及导学案的运用这两方面上的一堂研讨课。下面我就本次上课过程中有所感触的地方作一个小结:

《山雨》是六年级教材的第一篇阅读课文,也是新入选的一篇文章。作者赵丽宏寄情于景,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般的梦境,看似一场普通的山雨在作者笔下却变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山雨是那么的美,宛如一缕缕轻丝,又像一支支婉转优美的乐曲,在山中回荡,读后令人心旷神怡。教学时,我力求挖掘出本课的特色,同中求异,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与众不同的收获。

1.用“美”的课件感染学生。为了让课件更“美”一些,为了让课件更好地展示出教材的优美之处,幻灯片中,以雨中优美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让学生的视觉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2.读入文本。本文对山雨的色彩美描写得淋漓尽致,因此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的清新感觉,比任何语言都更有感染力。难怪在这段的朗读中,我班的毛作政同学说:“这清新的绿色真是翠色欲流,仿佛真的流进了我的眼睛,流进了我的心胸,真美呀!”

3.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的,首先体现在导学案的使用。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根就是导学案的运用。本次导学案是由吴敦莲主任执笔,经曹校长推敲并最后定稿的,其诞生过程可谓是几易其稿。共分为课前导学,即要求学生每人必须通过自学完成的基础题。然后是课堂导学部分,即贯穿整个上课进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学有能力的学生也基本将这一部分内容在课前按自己的理解完成了,有的同学对把握不准的地方用了铅笔,这都是允许的,便于同学们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的修改和完善。最后是达标检测部分,即对课堂所学以习题的形式进行练习,查漏补缺。

在对导学案的使用中,我在上课前一天的放学后留了全班同学三十分钟,以便他们能安静地自学,认真完成导学案,效果很好。我也在想,对于导学案的使用中用怎样的方式去确保学生能用充足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导学案,从而保证课堂的实效,让导学案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形同虚设,还是每个老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遗憾的是上

课时,我对课前导学部分的检查、反馈上花了太多时间,其实学生基本是能做的,不会做的同学也是小组交流与讨论中统一的认识。但自己总觉得什么都要让他们说出来,哪怕是心里认为他们已经完全懂了也不愿放过,似乎很难做到“学生会的就少讲或不讲”。以致于最后完全没有时间完成达标测试,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细看了达标检测部分,感受到语文课要向数学课学习,让学生多动笔,把自己的想法、理解转化为文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章的重难点例如本文中关于联想和想象的理解,写作方法的总结,都要求学生自行梳理。这样的一个过程在长期的训练中会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概念,突出考点,而不是认为语文课,就是读读课文,谈点感想的简单课堂。后来在数学课上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我就想到这可能是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还望我们在今后的具体操作中累积经验,确保实效。

在小组建设中,行政组长已经基本能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成绩有差异的同学作相应难易程度不同的汇报了。他们之间能比较和谐地处理这一问题,也是在于统一了认识,即小组学习就是要精诚团结,取长补短,共同为目标而努力。在课后的研讨中,我聆听了曹校长、杨校长的评点,并与胡灵主任就评价打分话题作了交流。我更加认识到给小组打分是一件慎重的事情,每加一次分应给出明确的理由,并在评价语中要引发学生思考,要激励其他小组成员作出同样的努力。反思我的课堂,加分就太过频繁了,基本上只要回答的问题就加分了,也就降低了分数的含金量。同时,有好几次课堂加分都滞后了,教学都进行到后面环节才补前一环节的加分,被曹校戏称为“雪后送炭”还蛮准确、生动的,这也得充分注意。这次上课还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在处理导学案上的一道习题时,我简单的根据用了什么手法的提示就作出了本段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判断,而没有认真思考后面文字,是怎样刻画出“风静”“鸟欢”的场景的,这样联系起来才揣摩出应是引导学生对反衬手法或叫对比手法的运用。这还是在研讨时曹校长提出时我才发现的。究其原因,也就是备课钻研不深入,对文本理解太肤浅了,也给了我很大的警醒,面对教学、面对台下就坐的五十多位孩子,真的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严谨治学也绝不是一句空话。 细想起来我们可以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马虎一点,可对于工作,对于课堂还真的没有丝毫马虎的理由。让我们共勉吧!

2012年5月28日

山雨教学反思

山雨教学反思

山雨 教学反思

山雨教学反思

《山雨》教学反思

课文《山雨》教学反思

《山雨》教学反思1

《山雨》教学案例及反思

六年级上册《山雨》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山雨》教学反思

山雨教学反思
《山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