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体验式读写结合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5: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点点系体验 笔笔话童心

——三年级体验式读写结合教学之我见

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中心小学 李连红

摘要: “读写结合”不仅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强化读写结合训练,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以阅读教学为主径,以课外实践为载体,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习作途径,这样就能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定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训练点 仿写 续写 补写

曾经在一次培训学习活动中,一位老师感慨: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句话既道出了语文老师的辛酸,又说出了语文教学的不易。尤其是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学生的作文现状是: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标点乱打;没有中心,前言不搭后语,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写到哪;千篇一律,内容空洞,词汇贫乏;畏惧作文;感觉没内容可写„„真是问题多多,不一而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恰逢学校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课题的研究,一年多来我立足阅读教学课堂,开始了读写结合的探索。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大纲中还强调每节课要落实十分钟的书写练习。这样每天进行训练,就能唤醒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读写如何有效结合呢?通过收集资料以及实践的探索发现:实现读写结合的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一、生动有趣处发挥想象激趣补写。

补写,是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文章的某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补充写出合乎逻辑的其它部分内容。三年级的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描述,如:《卢沟桥的狮子》对狮子形态各异的生动描写;《五彩池》中大大小小水池的不同形状;《海底世界》对海底动物发出了各种有趣的声音的描写;《黑眼睛的大红鱼》中生动描绘的大海里许多奇妙的生物等。这些描写都有一个共同点,最后都使用了省略号,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抓住省略号让学生发挥想象接着写一写,连接了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促使学生描绘出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二、情感盲点处激情补白。

补白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或者在情节描写的情感点上引发共鸣,表情达意;或者在内容叙述的思想上感悟深化,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一种手段。三年级的学生还只是一个近十岁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体验不足以能理解文本人物的情感世界,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对接口,帮助学生建立起和生活的联系来进行练笔,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的文字运用。

在教授《点金术》这一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麦得斯失去女儿这种至亲的痛苦,我是这样设计补白的:一个爱的亲吻,女儿变成了一尊冰凉凉的、没有生命的金雕像,抱着这尊金雕像麦德斯泪流满面,他想起了和女儿在一起的那点点滴滴,请你结合和爸爸相处的情景,以“他想起了”开头写一写。这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记忆,他们纷纷写下了和爸爸去游乐场、去郊游、放风筝、荡秋千等各种快乐的场景。而这种种快乐更促使学生理解了失去这一切的麦德斯内心那撕心裂肺的痛,以至于他们哽咽着,眼含泪花地读:“我这么喜欢金子是很愚蠢的,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这样有效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有机结合。

三、有特点的句、段处仿写。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模仿中练笔也是“内化练笔”最重要的形式。而且,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出自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习作的范本。及时引导学生运用读课文时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习作训练,满足了儿童学习心理的需求,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的,获取习作成功的体验。

1.单项模仿式。“单项模仿式”就是仿照课文中某一个方面来写,如仿写课文中的一个句式,标点符号、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个人的面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单项训练好比一台机器的零件,零件做好了,就能够为组装成一台好机器奠定基础。如《小孩与大海》一课中,“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在海边,孩子们提着小水桶,拿着小铲子,挖沙子,对城堡。”这两句都是通过一连串的动词描绘出了孩子们在海边玩耍时的情景。以此为训练点,让学生也仿照着用动词描写一种活动场景。

2.片断模仿式。“片断训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它不必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情节,也不必要求有严密的结构。因此,要加强片断的仿写,从仿写中使学生了解段的构成,逐步行成段的概念。三年级是小学习作训练过程中的过渡年段,应多安排一些这样的训练。段的结构形式多样,但总分方式构段的在三年级课文中很常见,如《大自然的声音》《我喜欢昆虫》《动物的远游》等,都有这样有特点的段落。对于这种构段方式的典型段落,是片断仿写的范例。

四、词句优美处学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长,佳句则成。一篇文章中若有几个个充满灵性的佳句,就会锦上添花,画龙点睛。而这些佳句多是用了一些修辞手法的句子。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就是要使学生读有所悟,尽得奇妙。如《山茶花》一课,“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把白茶比作飞瀑溅出的晶莹的水花;把墨茶比作一汪碧绿的清潭;把粉茶比作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写出了山茶花的颜色之美。我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用上“像”、“仿佛”、“是”这样的比喻词,写写其他颜色的山茶花。有的学生写:那红茶像小朋友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那样灿烂。那紫茶仿佛清晨串串紫葡萄上凝结的晶莹透亮的露珠„ „这样的读中学写,就使学生把自己的学到的修辞方法活化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了。

五、留白处续写

课文中,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

1、片断续写。如《不瞒真情》一课的结尾,“这时,老舍和高煜年四目对视,深感自己不该弄虚作假,欺骗老师,便把真实情况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你是老舍或者高煜年你会怎样说?老师听后又会怎样说呢?请拿出纸和笔写一写。

2、全篇续写。又如《黑眼睛的大红鱼》一课,在感悟到了鱼儿们的团结智慧勇敢的基础上,我回扣前文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海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黑眼睛的大红鱼吓跑了大鲨鱼之后,就能安全无忧的生活了吗?那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请你续写《黑眼睛的大红鱼二》。想象丰富本就是孩子们的天性,而在这样的续写中孩子们将这一特点得以充分展示,他们有的写鱼儿们获得了大海之母的魔法而四处伸张正义;有的写因为小红鱼的骄傲,鱼群们遭到重创;有的紧连生活实际中环境的污染问题,抓住“稀奇古怪”一词写出了鱼儿们的各种畸形来控诉环境的污染严重的现实。

六、读写周周练,分层渐进落实单元习作。

读写结合应以自能为目标,因此,必须把课文教学引伸到课外,与相关的生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经历来充实课文教学,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灵动而丰满。 一年多来,我发动孩子们坚持读写周周练, 每个学生都有经过个性化装饰的积累专用本,统一了四个版块:优词佳句——作摘录,三言两语——概括作品内容或评价,心语香——说心里话,小练笔——或规定题目,或自主创作。我还立足单元习作,确定读写训练点,分层渐进地实现目标。如单元习作《我们的运动会》,为了帮助学生写好运动场面描写,让学生近两周都积累场面描写的优词佳句,让学生从积累感悟中发现写作方法,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场面描写的转换、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写具体等,以此为训练点进行小练笔,为单元作文打好基础。甚至为了加强他们的体验,我组织他们开展了有趣的活动——两人三足、袋鼠跳„„方法和情感体验都有了相应的积累,学生写起来就有内容可写,既解决了“写什么”又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作文教学就在这分层渐进中完成了一半。 由此可见,单元习作教学的目标不是仅仅在习作课上进行落实,还要巧妙地与阅读积累的过程紧密联系,甚至可以分项进行训练,已期达到习作的水到渠成。

总之,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碎琼玉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将课文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把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组织运用有机结合,彼此交融。“读写结合”不仅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强化读写结合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我会坚定地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以阅读教学为主径,以课外实践为载体,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这样,定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11版

2、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研室 谭培霞《再谈读写结合》

3、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读写结合三层次>

读写结合之我见

小学三年级读写结合总结

三年级下读写结合训练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三年级体验式读写结合教学之我见
《三年级体验式读写结合教学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