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通县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支教团志愿者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7: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扎根高原献青春情系教育传爱心 ——大通县北京大学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支教团志愿者工作记实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时代强音,它既有利于培养造就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基层工作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又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事业的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人才结构的改善,是团中央等四部委联合推行的促进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战略措施。

一、基本情况

1999年,大通县被团省委确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受援县。至目前,扶贫接力计划实施了12届, 81名来自北京大学法律、医疗卫、经济、考古、新闻传播等专业的志愿者先后在我县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民中、六中等6所直属中学服务支教。

北京大学的支教志愿者在我县志愿服务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届志愿者初到大通时,县领导都要与他们亲切座谈,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并亲自要求各学校领导要对志愿者给予最好的关怀和帮助,尤其是安排好住宿、配备好床、灶等生活用品。每年的教师节、中秋节、元旦期间,县领导都要前往各学校慰问志愿者,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安心支教,做好工作。在支教结束时,县委、县政府都要为他们举行欢送会,并为每位志愿者授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荣誉县民”的光荣称号,受此殊荣在我县也是唯一的。

二、开展工作情况

1.牢记宗旨,遵守纪律。

历届北大支教团志愿者到我县后,始终牢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弘扬当代志愿者精神,以度的责任心,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毅力为推动大通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作为扶贫接力计划的具体负责人,团县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志愿者的安排、管理、服务、宣传等工作,该项工作已成为我县共青团的品牌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服务期间,每位志愿者都严格遵守《青年志愿者服务守则》,严格履行服务合同,自觉接受县志愿者管理服务办公室的领导,服从服务单位的安排。

这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扎根大通、奉献大通的工作作风一直被北大支教团的志愿者沿袭下来,由于工作突出,第

八、九届北大支教团曹晓明、张通等16位研究生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荣誉县民”称号。2011年5月第十二届北京大学支教团全体成员收到胡景涛同志的亲笔回信,号召广大青年志愿者要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认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2.弘扬精神,艰苦奋斗。

北大支教团志愿者来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思想解放、观念新颖、思维超脱、信息广泛,知识结构全面、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都从高层次上体现出了“无私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服务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为目的,努力克服气候、饮食、语言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认真支教,无私奉献,深受服务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每年五四期间,北大支教团全体同学,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深入到各直属中学、职业学校、武警部队,

开展爱国主义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高(中)考试技巧讲座等,他们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热心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与当地教师交流经验,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为大通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3.心系大通,真情助学。

多年来,历届志愿者面对落后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主动自制教具和器材,主动出资为学校购买教学设备,力图改变落后的教学条件,取得了显著成效,救助贫困学生达1200余名,争取爱心救助金、爱心图书、体育器材折合现金额10万余元。一是第11届青海团志愿者争取到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奖助学计划”和“爱心图书室计划”两笔捐助款。其中由华侨出资设立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奖助学计划”以每年35000元人民币的数额,资助大通县六所直属高中112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连续资助3年;“爱心图书室计划”则以12000元的捐款在大通县多林镇中心学校和逊让乡中心学校建立了两所爱心图书室。在走访中遇到的一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又将其列为北京大学公益类学生社团——北京爱心社助学计划的帮扶对象,通过其助学网站www.daodoc.com,在社会上为其寻找资助人。第12届青海团志愿者分别争取到大通民中、大通六中争取到“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安利彩虹计划”项目,为50名农民工子女争取2万元的学习生活补助款。

二是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一技之长,为学校和师生服务。他们积极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荐言献策,与教师们交流经验,召开研讨会、座谈会,为学校办黑板报、宣传栏,创办校园广播

站。有的志愿者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师生治病,为贫困学生免费提供药品;有的志愿者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为学生讲普法课,为师生提供法律咨询;有的志愿者为教师传授网络知识等等。总之,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关心学校,帮助师生,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三、北大志愿者开展助学情况

由于贫困,许多学生即将面临失学或已经失学,志愿者们经常深入学生家中家访,动员学生入学,并尽最大努力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奉献爱心,捐资助学。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志愿者们从300元生活费中挤出钱为学生垫付学费、资料费等,用自己微薄之力帮助学生,充分体现了志愿者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

在大通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位志愿者在大通的支教工作中都是硕果累累,也正是这些志愿者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感染着受援地区的师生干群,激励他们奋发图强,艰苦拼搏;也正是这些志愿者们真诚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深刻内涵,推进了这项计划在我县的顺利实施,为大通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名校必备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支教计划

关于组建辽宁大学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草案)

大学生暑期支教团志愿者安全协议书

关于在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通知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扶贫接力行动登记表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做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工作的通知

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总结(精华版)

大通县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支教团志愿者工作情况
《大通县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支教团志愿者工作情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