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电视纪录片的选题与采访艺考生必读

发布时间:2020-03-02 16:50: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章

纪录片的选题与采访

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创作环节上看,它包括了从选题、采访、构思、撰写题纲、实际拍摄到剪辑、字幕、配音合成等工作。从参与人员来看,它是集体创作,包括编导、摄影、灯光、剪辑、音响、技术等各方人员的参与。编导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人物,直接关系到纪录片创作的成败。从纪录片的生产流程来看,纪录片的生产从选题开始,接下来是采访、图像与音响素材的摄录,上述工作被电视业内人士称之为前期拍摄,随后是解说词写作、剪辑和合成,被称为后期编辑。本章首先对纪录片的前期拍摄阶段的各项工作作系统介绍。 第一节

纪录片的选题

所谓选题,就是拍什么,不拍什么的问题。从广义上说,世上万物,凡是可以用摄影艺术来展现的现象、事物、事件或过程,都可以纳入纪录片的选题。然而,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它的拍摄制作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主体意识,对媒体而言,则与其传播目的紧密相连,所以纪录片创作的第一环节,就是题材选择问题。

一、题材选择的出发点

选择题材的出发点,也就是题材选择依据。纪录片本质属性、特长、任务和受众的需要,是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决定性依据。 

1、纪录片题材选择的难点

纪录片是以视觉形象为基础的节目形态,它强调“物质世界再现”的纪实风格,因此,能够成为纪录片的拍摄题材,首先应具备丰富的形象素材,亦即能拍摄到丰富的镜头画面,并通过镜头,能表达出作者对生活具有主题意义的价值判断,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

大千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通过镜头反映出来,下列几个方面,就是纪录片反映的难点: (1)凡是过去发生的事,或刚刚发生的突发事件,但未及时占有任何形象资料,很难成为纪录片的题材。

(2)非具象的、抽象化的题材,如哲学方面的论战、心理学的探究等等,文字报道要比纪录片好得多。

(3)以人的内心世界活动为主的题材,纪录片亦不好表现。 (4)缺乏外部运动或变化的形象,纪录片很难反映得好。

这里说难点,不是禁区。上述几方面题材,有时也能拍出较好的纪录片,但需较长时间的采访挖掘。如日本九州朝日电视节目负责人园里健夫拍摄的《大地之

心》,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作品,片中介绍了日本侵略者把上百万朝鲜人驱赶到日本充当苦力,战后被滞留在日本和苏联的情景。作者化了15年时间采访,然后用半年时间在韩国、日本、库页岛等地追踪拍摄

五、六十个对象人物,最后保留了三对。前期拍摄80多个小时,最后用了85分钟,该片获上海“白玉兰”奖提名。

2、纪录片的价值取向

纪录片是人们审视现实生活的窗口。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因此,纪录片的选题,都应该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相互了解,建设美好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人们关注的事件、重大社会问题的披露、以及能为受众提供系统知识和各种新鲜知识的事物。这方面依据,实际是也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纪录片作为大众的精神消费对象,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宣传教育、传播信息、介绍文化、舆论监督,这中间都贯穿意识形态倾向。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倾向,应该建立在社会心理沟通上,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现成的观点和思想。过去曾有些纪录片的选题,定位在所谓的“宣传”、“教育”上,结果都不成功。这就是说,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纪录片的功能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影响着题材的选择标准。

坚持用沟通的方法让人们去认识世界,去实现创作主体的舆论导向的价值取向,就会从群众生活的周围去选择那些群众关心的事件作为纪录片的题材。如《土地忧思录》(济南台拍摄)反映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城市建设、乡镇企业乱占耕地的问题。《庄严的承诺》(青岛台拍摄)反映青岛市委市政府承诺三年之内为全市“棚户区”的市民解决住房问题,并最终实现了诺言。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的纪录片使人们对社会、对现实有了新的认识,也使纪录片的创作得到观众的认可。还有许多纪录片如《丝绸之路》、《消逝的大河桥》等等则向人们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这类题材也是受欢迎的。

二、纪录片题材类型及素质

纪录片的题材,从形式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内容的题材,一是以自然界为内容的题材。

1、社会内容题材

社会内容的题材是指那些同人们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同历史或现实有直接关系的题材,这里纪录片涉及最多的题材。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从微观到宏观,从过去到现在,只要有传播价值,并适宜拍摄纪录片都可以纳入其选题范围。这类题材,最适应人们认识、改造社会的需要,适宜人类相互沟通的需要,也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然而,我们必须明白,这类内容虽然十分广泛而丰富,但是能从中选出一些观众喜欢,又能创作出优秀纪录片的题材,也并不容易。这当中涉及到创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审美情趣和创作出发点,也包括对题材本身的价值的识别能力。题材本身的价值是客观事物本身具备的素质,但有待于创作者的发现。那么,纪录片需要的题材应具备哪些素质呢?这里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是指题材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的风貌,触及时代的矛盾,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

无论是从纪实的本质规定“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的角度看,还是从纪录片的使命来看,体现时代精神都是纪录片的题材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既然是“复原”、“再现”,不去复原时代精神,还去复原什么!只不过这种“精神”是通过现实的物质世界体现出来的。

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时代,或者说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正通过农村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的确定、民主与法制建设、道德建设等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也在悄然改变,我们所说的时代精神,就渗透在这样的变化中,渗透在我们的每天可以看到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它为我们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供选择的题材,关键在于纪录片的创作者是否善于发现。

如青岛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张瑞敏与海尔龙》,反映了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企业家张瑞敏与海尔集团发展的历程,既是对改革成果的展示,又说明了优秀企业家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备受业内人士称道的纪录片《望长城》,看是拍摄长城,实际重点反映了长城两边的人民生活,把深沉的文化渗透到鲜活的人物活动中。四川电视台拍摄的《三节草》,反映的是当代摩梭人的生活追求,却内涵着他们观念的变化。这些片子的具体内容不同,却都在反映时代的精神。

(2)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是选题中蕴含了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并由此引发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

人的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忧与乐,对生活的追求与抗争,尽管受到价值观念、生活经历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但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为它存在于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的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将“以人为本”纳入其中,这表明以人为本已成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作为纪录片的选题,更多地选择人文关怀的题材更具有意义。我们看到的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如《沙与海》、《藏北人家》、《下山》等等都是反映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他们与自然的抗争,他们的收获、喜悦和忧虑引发了人们的共同思考。

(3)新鲜性

所谓新鲜性是指那些人们不熟悉,又普遍感兴趣的不平常的事情或事情的某一方面。

新鲜性对于纪录片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你拍摄的事情大家早就知道,那么这种拍摄就失去了意义。

新鲜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其一,从时间上体现新鲜。那就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一点和新闻的选题有一致性。比如中央台和烟台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挑战生命的极限》,就是在很快地时间内,介绍了张建横渡渤海的壮举,在长达50多个小时的游泳过程中,张健经过了哪些考验?不睡觉行吗?怎么吃饭?这些情况片中一一作了介绍,人们从中感到了新鲜。

其二,从特殊中体现新鲜。在生活中貌似相同的事很多,但每件事都有其特点,只有反映了事物的特点,才有新鲜。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的孙女送到成都去找工作,只从这点看可很普通,但当你知道这位老人当年就是摩梭族的“压寨夫人”时,你就会感到新鲜,这就是纪录片《三节草》选择的题材。

其三,从陌生中体现新鲜。选择人们不知道或从未注意的事件作题材,亦使人感到新鲜,山东台拍摄的《生命的编织》纪录了28位聋哑儿童为向50年国庆献礼,编织大型软雕塑作品《中华根》的过程。编织共用掉青麻2500公斤,耗费工时28000个,这一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搞艺术雕塑并不引人注意,然而这是由聋哑儿童完成的,就让人感到新鲜。《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也是这一类型。

(4)形象性

形象性是指题材的内容具有适合生动的电视表现的生动形象,这种可视形象不仅可显示人物活生生的音容笑貌,而且能显示出具体环境的特点性。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表现出的形象千差万别,有些事或人听起来十分生动,但用纪录片反映,则相对困难。比如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用影视形象反映起来就很难,而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看起来就丰富多彩,因为他每天都与雕塑艺术品打交道,拍出来既生动,又美好,能真切地反映了他的艺术水平。日照电视台拍摄的《盛进陶情》,纪录了陶艺大师为迎接澳门回归制作《盛世龙盘》的过程,也表现出画面优秀,情节起伏的特点。

在题材的形象性方面,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其一,人物的职业活动或事物的特点是否具有丰富的视觉特点。 其二,涉及的场景是否有变化。 其三,现场环境是否有可视性。

其四,人物的生活或事物涉及的面是否丰富多彩。

2、以自然界为内容的题材要求

以自然界为内容的题材,主要是指那些和人们社会生活联系不那么紧密,以自然界和自然物为主要拍摄对象的题材,像山水风光、名胜古迹、艺术品等等,此类题材,应具备以下素质:

(1)知识性

增长知识也是观众需求之一,自然内容的题材在这方面大有所为。《丝绸之路》就为观众展示了一路风光、历史概貌等自然的、文化的、历史方面的知识。《动物世界》则为观众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生物知识。

(2)思想性

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一类的题材,不能只局限于自然物的介绍,而应赋予它一定的思想内涵,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这才能使作品具有一定深度。比如拍摄泰山,《中华泰山》不只是介绍泰山的风光,而展示了中华文化,展示了人民的创造精神。

(3)欣赏性

一些反映自然题材的纪录片,是以向人们提供审美内容为主要目的,这些作品应突出它的造型性,使人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漓江水》、《啊,草原》等等,都有明快造型效果,还有《动物世界》等节目,都有很强的欣赏性。

三、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关键在于发现

应该说,纪录片的题材就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只有关爱生活、关爱人生,才能不断发现创作题材。

纪录片《壁画后面的故事》是电视业内人士普遍称道的作品。这个故事就是作者祝丽华在一次采访过程中的偶然发现的。山东建材学院教师刘玉安创作了一幅壁画——《和平·进步·自由》,他邀请了一批记者前往采访报道。刘玉安在向记者介绍壁画的时候,提及画面上的青年人造型,其原型都来自他的学生,介绍过程中,他无意提到其中的一个学生已经因骨癌锯掉了一条腿。在场的许多记者都听到了,但无一反映,只有祝丽华记在心上。

采访过后,她单独找到刘玉安老师,讯问这一学生的情况,刘玉安作了介绍,并说每周都去看望他的学生。祝丽华提出陪刘老师同去看望的要求……从此,故事开始拍摄,一直到这个学生不幸离开人间,历时4个多月。这就是《壁画后面的故事》从题材发现到完成拍摄的过程。同去采访刘玉安的记者有许多位,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发现这一题材?除了开始提到的创作人员应关爱人生以外,再就是创作人员对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会激发人的敏感,会从许多正常事中挖掘出独特的美学意境。 第二节

纪录片的采访

采访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采访是指一次具体报道的采访;广义的采访是指记者没有明确报道任务,旨在了解一些情况和精神,广泛进行社会调查,积累相关资料的活动,或说是收集新闻线索的活动。我们这里介绍的纪录片的采访,属于狭义采访的范畴。

纪录片的采访与新闻采访有共性,也有个性。下面,我们首先对它的共性、个性作一番分析。 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关于新闻采访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我们这里仅举两例:

1.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带有特殊性的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或新闻的调查研究活动。

上述定义都包括五个要素: 1.主体:新闻记者。 2.客体:客观事物。 3.目的:新闻报道。

4.方法:特殊的调查研究。 

5、成果:获得新闻素材

二、电视采访的定义

电视采访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艺术手段为电视报道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

纪录片的采访属于电视采访的一种。

上述定义,除包含新闻采访的五个要素外,还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拍摄:记者用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

2.记者出镜:记者要在镜头前采访,包括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 3.画外采访:记者进行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形象素材的采集。

三、采访的共性层面

尽管电视采访与其他媒体的采访有着不同的方式方法,但它们之间都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主要包括:

1.采访的使命——纪录今天的历史

采访的范围广泛,以整个人类社会的舞台行使记者的使命,并将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的新闻报道,包括纪录片,就是明天的历史,所以记者所记录的将是未来历史的见证。

2.采访视野——瞭望整个人类社会

电视报道的作用,首先以记者瞭望整个人类社会为前提,正如美国报人普利策所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他不计自身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信任他的人民服务。”

3.采访认识路线——主体认识客体

记者采访是认知客观事物的活动,不是借助客观表达主观意向的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应以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依据,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认知活动,因而是积极的。 4.采访目的——传播、交流信息、沟通社会

记者收集素材是为传播的需要,而新闻的产生则基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与沟通。当今时代,信息交流的渠道很多,但记者采访所进行的交流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能引起社会的普通关注。 5.采访方式——访问、观察、体验、研究资料

记者的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务和要求的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与其他调研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社会连接方式不同,方法运用不同。

(1)记者研究历史资料是为了武装头脑,或运用史料作背景。 (2)记者调查是为了探明事实真象,不能用破案手段。

(3)记者采访注重捕捉现场场景,气氛细节,人的心理活动。

(4)记者同人打交道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不具备行政命令或司法的强迫性。

6.采访的突发性

报道的事件往往是突发的,记者必须随时赶到现场,才能获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电视。记者工作没有8小时的常规。 7.采访的时效

记者采访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讲究时间效率,因此,采访的难度就是要在有限时间内挖掘到新鲜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和事实,也就是素材。 8.采访的任务。 

报道新闻.

四、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

1.从技术特性看,电视采访采用声画一体的电子采集手段。

电子化采集手段是电视采访必备的“工具”,这是电视采访区别于其他传媒记者采访的首要区别。

电子化技术采访手段发展轨迹: (1)借助电影摄影机;

(2)ENG,前期拍摄,后期剪辑方式(70年代); (3)EFP,现场拍摄与现场制作方式;

(4)SNG,“卫星新闻采集”。将ENG、EFP与卫星连接,做到三者同步工作(包括播出); (5)DNG,即数字ENG。

2.从报道的信息形态来看,采用直观形象的画面报道

电视采用直观的画面报道,既是电视传播特点,又是电视采访特点。这要求记者采访时必须能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有特点的画面。因此,记者必须强化屏幕意识。

屏幕意识:是电视记者对电视特色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

3.从信息采集的方式看,是形象地纪录现实生活信息。

屏幕上用特定背景作衬托的采访是电视采访的独有形式,也是同其他媒体采访形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由于有特定现场背景,电视采访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能传达采访过程中的形象,让观众如身临其境,感受现场,通过现场信息本身的直观性、多义性、透视性,给观众提供多方面的思考。 4.从信息的综合程度看,电视采访对各种信息的综合程度高。

综合表现因素,即指电视画面、声音、文字多种符号的结合。多种表现因素的综合,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5.特殊的工作方式

协同工作与采摄分工是电视采访区别其他媒体采访特点的又一突出体现。

协同工作指电视采访由多人组成,包括编导、记者、主持人、摄像、灯光等,它要求参与采访的不同角色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体现一盘棋精神。

采摄分工则要求在记者采访的同时,摄像同时要拍摄采访过程,和拍摄同期画面素材。

五、电视采访的思维方法 1.具象思维

具象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以表象、意象作为思维材料和工具。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后,选择并借助种种具体的感性材料,伴随着想象、联想,以具体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从电视传播特点出发,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在选题→采访→构思→拍摄→编辑→声画合成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即使采访、讲话等用语言表达的部分,也同样要考虑到形象。这就要求记者要善于捕捉有思想内涵、有内容张力的形象画面,这种形象不是简单的再现、复制生活场景,而应是一种创作。

关于想象与联想。

想象与联想是纪录片创作的常用手法,也是具象思维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想象是指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不仅感知当时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联想是指人看到某一客观事物时,由于某种感情或情绪的作用,由此事物想到另一与之相关的事物。

想象与联想密不可分,想象中有联想,联想中有想象。当想象力和记忆交织在一起时就会产生联想。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性。

2.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一种触发性思维,它主要发生在潜意识,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后突如其来产生的。

灵感是人们通过与客观事物接触而产生的某种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它常常使人产生创作的欲望。

灵感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思考。是在长期苦苦思索之后,突然获得的一种“顿悟”。在顿悟产生之时,人的思想闸门也就打开了,思索的问题有了答案,紊乱的头绪随着理顺。在这种状态下创作,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3.理性思维

即逻辑思维,是电视记者在采访中对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

采访中的理性思维,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有所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采访效果。

理性思维的创造性在采访中的运用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1)系统思维

是一种把报道对象作为系统来考察,注意被报道事物的总体性、层次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它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观察事物。

重要的社会问题、现象、事态本身比较复杂,采访时必须运系统思维对整个事物进行考察审视,否则会把复杂事物简单化,会导致报道的偏差和失误。

(2)异向思维

异向思维是指面对事物时要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分析、思考,它与随众求同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

多元化社会,人们有多元的选择,不是非好即坏,非黑即白。因此,异向思维在采访驾驭节目中可以给人以多种思考选择,丰富节目的思想内涵。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对事物观察思考时,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逆转过来,用相反的方向观察事物,用对比、对立的方法分析问题。

记者应作“冷静的促进派”。当某一事物处于“热点”时,记者要“冷”下来观察;当人们对某一事物纷纷赞扬时,记者应冷静地找出事物的不足,促进事物向更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新闻报道逆向思维的具体反映。

(4)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开放型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电视采访中,是指记者面对具体的报道题材,接触到某一具体事物,思路打开、扩展,要从一个事物出发而扩散到多方面、多领域去思考。

横向、异向、反向等都是思维的扩散。

(5)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又称统摄思维、收敛思维,是指记者面对具体报道题材,在由点到面的扩散思考的基础上,又由面到点地对材料进行集中归纳的思想梳理。也就是面对众多材料,记者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闻价值作出正确的概括和新的发现。这种思维有两种不同的特点:

①异中观同:就是在诸种不同的信息中,发现事物共同的特点。 

②同中观异:要求在同类的事物中找出它的特点来。 第三节

观察——目击采访

观察就是用眼睛采访。

一.观察的作用(例:辽阳人民广播电台《八点之后》)

观察的作用有四点:其一获得报道线索;其二引发记者的创作激情和动力;其三,获得第一手材料。其四,选择好的镜头画面。 

1、观察获得报道线索

要善于观察社会的每一个变化,从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新的东西,从而掌握报道线索。 要善于从众多线索中区别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报道题材。

2、观察产生报道激情

激情与见解是报道不可缺少的。深入观察现场观察,是记者产生报道创作激情的首要条件,也是记者产生见解的条件。 

3、观察获取第一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从客观事物那里得来的材料。 

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又称间接材料,是记者通过中间人获得的材料。

纪录片要靠事实说话,记者采访的事实,第一手材料最可靠,观察可以得到第一手材料,可以捕捉到生动形象的材料和细节。

4、观察是选择画面素材的前提

电视是以画面为基础的传播媒体,纪录片的拍摄,首先要选择有丰富内涵的画面拍摄,而观察是选择、拍摄画面的前提。

二.观察的方法 

1、观察要抓住特点

要在现场捕捉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特点及个性,这是报道成功的重要技巧。

善于观察,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个性特征,是记者的基本功。

抓住事物的特点,也能获得报道的角度和切入点,这对纪录片的拍摄具有重要意义。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细节

细节是细腻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色的小镜头。是情节中细小而有特色的部分,丰富而精彩的部分。

抓住抓准了典型细节的特征,报道就有了感染力,也有了与众不同的角度。 真实的细节,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提示主题的意义。

有经验的记者都十分重视在新闻现场观察捕捉能够反映报道主题的典型细节。

3、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情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也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睛观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这就是说,记者应有好奇心,又要善于衡量事物的新闻价值,这就是观察与思考的结合。

常用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的方法有:

(1)有意观察法:即带着一定的预定目的去观察。

(2)长期观察法:长期对某一问题、现象、人和事作观察。

(3)综合观察法:通过对事物各个局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的观察,以求得出正确结论。 (4)比较观察法:着重去发现事物的差异的观察方法,通过与同类或不同类事物的比较发现其共性与个性。

(5)连续观察法:对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连续观察,以找出普遍规律。

(6)细微观察法: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细微变化,从一些看来偶然的情况中去把握规律。 (7)定量观察法:观察结合数据,从量化数据引出定性的分析。

4、观察要全面

从采访的角度看,观察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也会带来观点的不同。要正确了解事物,就要多角度观察、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既观察事物全貌,又观察事物的细微末节,这就是全面、立体的观察,防止以偏概全。

5、特殊的观察方法 (1).体验性目击采访

通过体验生活,完成观察采访任务。 (2).参与性目击采访

记者作为事件中的一员,同当事人一起工作、生活、战斗,感受事件的环境与情感,同时进行观察。

(3).隐蔽性目击采访

记者不暴露身份,而作为普通的旁观者去观察。

第四节 现场采访——观察与访问相结合

现场采访是记者在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进行的采访 一.现场采访的特点 

1、采访过程公开化

采访的环境、访谈过程、情景,以及双方的形象、声音都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

2、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

纪实性是指融采访与传播于一体。

电视采访的声、像实录,使得这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同时成为传播信息的手段,采访时的状态情景,也就是传播时的状态情景。

表现性是指充分调动声、画兼备优势

这种表现性既在于摄像机同步摄录画面声音,更在于记者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画面和声音的功能,为再现事实和采访场景、必要过程服务,包括运用服饰、姿态、表情和通俗语言、提问等手段。

二.现场采访的设问要求

现场采访的出发点,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选择上。其一,应体现报道意图;其二,设问应是观众想提的问题,想知道的情况;其三,语言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具体设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应是报道的重点

由于受时间限制,问题应少而精,因此,应选择报道的重点及观众想知道的问题。 

2、问题是思想内涵的开拓

一般应为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特别是人物内心活动、思想、观念方面的阐述。

3、问题要具体 也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宜提大问题,应提具体问题,使采访对象能直截了当、简明扼要作答复。

4、问题简短

问题简短,要让采访对象,也能让观众一听就明白,在用词上要善于把背景交待与问题分开,不提那些合二为一的问题。

5、问题要客观

记者提问,忌带主观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言色彩。 

6、问题重复

问题重复即面对不同采访对象问同一个问题。这种设问适宜调查核实性报道。 

7、问题引发情绪

适当运用能引发对方兴趣,使对方兴奋起来的问题,以调动对方思维的积极性。

8、突出双向交流

人际传播的特点是双向交流,现场采访亦应发挥人际交流之所长,运用探讨式的交流,让受众感到真实、自然、可信。

9、提问多以开放式为主

不要提让采访对象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 

10、不提空泛的问题

空泛的问题,会让观众感到浮浅,被访者也难以回答。

三、非形象、非现场素材采访

纪录片的采访,除形象素材、现场素材以外,还需要有一般情况的掌握,需要非形象素材的采访与挖掘,这对解说词的写作十分重要。

非形象素材的采访,与报纸、广播相似。

1、把握报道事件、人物、成就、概貌等基本情况的采访。

对于事件性纪录片,就要了解到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来龙去脉,包括主要人物、情节、细节;人物纪录片则要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迹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对于反映成就的纪录片,则要把握成就的标志,成就的创造者及成功经验等等。总之,不同内容的纪录片都有非形象素材的采访重点。

2、非人物纪录片也要注意采访其中的关键人物的特点、作用等,因为任何纪录片,都离不开对人的表现。

3、了解背景。一类背景属于非报道内容的社会背景,这类背景是纪录片主题创作的参照依据;另一类背景,是直接用于报道的背景素材,包括横向的、纵向的。

4、注意采访故事情节。有些报道题材时过境迁,单靠摄像机捕捉细节、情节已经不可能,必须由非形象素材加以补充。

5、知识性、思想观念、哲理性素材的搜集。记录片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具有教化之功用,但是形象报道难以表述上述方面的内容,必须依靠解说的补充, 这就需要进行非形象素材的采访。

纪录片《艺考生》策划书

电视纪录片

考生必读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概述

纪录片的选题与策划

电视采访策划

电视采访稿

电视采访稿

电视采访 大纲

中考生必读

电视纪录片的选题与采访艺考生必读
《电视纪录片的选题与采访艺考生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采访选题 纪录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