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纪录片选题(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2 12:06:2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兰州水车》纪录片选题策划案

一、纪录片选题: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兰州的水车制造工艺日前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让古老的兰州水车焕发了生机。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

二、选题来源:2005年国家邮政与荷兰邮政联合发行兰州水车与荷兰风车邮票一套两枚,分别表现了风车之都和水车之都。从邮票中认知了兰州水车的悠久历史,开始去了解水车之都兰州的水车文化。

三、选题背景:2005年8月26日,被誉为“水车之都”的兰州建起了一处水车博览园,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兰州水车博览园位于百里黄河风情线滨河东路黄河南岸。东连中立桥码头、体育公园;西接亲水平台、兰州港、中山桥、白塔山公园等景点。兰州水车博览园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展现水车文化的主题公园。

对于消失近五十年的景象,这座城市又焕发出她水车之都的魅力所在。

四、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旅游价值,新落成的水车博览园的南大门(正门)是一个造形独特的木架结构的大门,它寓意着两个意思:

一、它是抽象化了的兰州水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此来表达兰州水车这个主题;

二、它寓意着兰州是一个两山一水的山水城市。大门是由木架组成的,形似两座“山“。它分别代表兰州的兰山和白塔山;左边的水池代表黄河。寓意着兰州是山水相连的美丽城市。进入大门,是水车博览广场的第一部分——水车广场。水车广场以知名于国内外的兰州水车为主体,并荟萃中外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水车数十轮。因此,兰州水车博览园是世界上水车品种、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其中,兰州水车以其独到的构造、精湛的工艺、雄浑粗犷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水车的代表。

五、选题的目的:兰州黄河两岸,曾普遍使用水车,夏秋水涨时,水车日夜不停地转动,颇为壮观。因灌溉数量不同,水车的大小不等,大水车可灌溉

六、七百亩,小的可灌溉

二、三百亩。水车的转动,大致在每年

三、四月水涨时开始,冬季水落时为止。黄河大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水车的发明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1952年,兰州黄河岸边仍有水车252辆。自电力灌溉技术普遍应用后,水车逐年减少,制作者后继乏人,面临濒危状况,对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进行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近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兰州水车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好的保护和传承。

六、选题兴趣点:

第一,兰州水车是如何灌溉:

第二,兰州水车都有多少种类,分别如何去使用;

第三,兰州水车创始人段续是如何将南方的水车制作完成的;

七、本片大体框架:通过采访兰州水车制作工艺的传承人为主线,介绍兰州水车的制作流程以及这种文化遗产方式的传承和兰州水车博览园的风光。全方面的展示水车之都的魅力。

八、本片手段要素:

纪实拍摄、

同期录音、

个人专访、

现场采访、

解说词、

字幕、

九、可能遇到的困难:

第一,传承人不愿接受参访。解决办法:尽量说服,实在不同意采用电话采访。

第二,对于一些不愿在镜头前前展示的制作工艺。解决办法:用口述的形式。

第三,在取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文物水车不允许拍摄。解决办法:与相关部门协调,实在不行可采取历史图片。

十、拍摄时间安排:七月初开始拍摄,为期一个月。

期间可借助水车旅游节。

其他时间用于后期制作。

拍摄尽量利用课余时间,不耽误其他课程。

十一、预算支出:车费以及机器租借费用等,尽量将支出降到最低,小组成员共同担负。

推荐第2篇:纪录片的选题与策划

纪录片的选题与策划

王晓新

在电视业务行当里,拍摄纪录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纪录片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专题,但在一定程度上,纪录片又跟新闻专题有着交叉的地方,而最大的特点是纪录片摄制基本上是尊重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不存在操作上有任何人为的雕饰。基本是“原生态”的记录和叙述,能够拍摄一部好的纪录片,当然需要有好的拍摄素材,即确定选题;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拍摄方案。有了好的选题和策划,那么,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就取得了一半。

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只要留意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就不难发现,有很多令我们值得关注并回味的东西。那么,我们如何来取舍,使它们成为我们镜头下最为宝贵的记录呢?这就需要选题的定位。一般来讲,笔者从拍摄纪录片的角度考虑选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事件是正在发生着的,具有真实性和时代特点。

我们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很快,随着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所面对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诱惑、压力,甚至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社会的变革过程,也为我们拍摄纪录片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从大的社会层面面上来说,国家某项政策的出台,某项重大的国事,都会反映到普通百姓生活的层面上,倘若按照这样一种的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其实我们能够记录的事物真是不胜枚举。笔者曾参与一部关注历史的纪录片的拍摄,拍摄的内容是在新世纪之交,生活着的小脚女人。当初,选择这样的拍摄素材,完全是出于对历史的一种反思。我国从隋朝开始,先是从宫廷里裹小脚,之后渐渐又传入民间,而一传就是两千多年,直至辛亥革命以后,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一代又一代以“小脚”为美,却又遭受摧残的广大妇女得到解放。但是,纪录片怎样来反映这些小脚女人的真实生活呢?我们在确定了这样的选题后,就以《最后的小脚》去记录讲述她们真实的生活经历,片子中还利用对比的手法,用现代人 (青年妇女)人体彩绘、美容等的审美观营造出健康美丽的情愫,较之古代沿袭下来的畸形的审美心理相对照,产生较好视觉效果,同时,最后的小脚女人也成为记录中国这段历史的终结者,划上了一个句号。当然,现在类似这样的大型纪录片,国家也成立了专门摄制机构,并在电视台开辟了相应的栏目,像中央电视台的《探索与发现》、东方卫视的《东方全纪录》等,都播出过类似题材的纪录片,从收视调查情况看,还是颇受人们欢迎的。

二、事件的典型性,人物的个性特点鲜明,事件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脉络和延续性。

谈到这个问题,笔者想起原来中央台曾经播出《大凤和小凤》,该片纪录了一家人因为孩子的寄养问题而发生的一场诉讼。片中反映出了很多的因孩子的归属问题而引发的增执,有孩子的父母、亲戚、也有法官的劝解,但是围绕事件的发展铺展镜头,整个贯穿了法律与人情冲突、矛盾,每个人物在片中个性突出,没有丝毫人为的掩饰,应该说是一部很好反映社会生活的纪录片。还有一部记录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最古老民族的片子《最后的山神》,讲述了一位在山林中生活的少数民族狩猎人的生活,随着环境的变化,他感到山林中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子女们渐渐的都走出去山林,他们作为山林的守护者迟早也要走出去。纪录片的编导以老猎人的生

活片段为主要的撷取对象,生动的刻画出老猎人对山林依依不舍的感情,看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另外,片子以《最后的山神》定名,也十分切题。

纪录片大多都以记录人物为主要的对象。或许看过《雕塑家刘焕章》这个纪录片的人不在少数吧,片子基本的记录镜头就是围绕着刘焕章的雕刻工作环境展开,伴随着他雕刻的作品和他本人辛勤工作的镜头,娓娓的解说,一直到片子结束,人们仍感到意犹未尽。

三、环境的因素,人物的命运,时间的推移应是构成纪录片的要素。

拍摄纪录片不能不考虑所记录的人和事所处的环境,当然还要因人而异,因为环境往往能够给纪录片带来第一印象的视觉感受,观众有如身临其境。从大的方面讲,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两种环境都会给人物和事件产生影响,因此,应多注意。往往社会环境能够交代时代大背景,自然环境则说明人物所处的具体生活场景,两种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一些带有文献性质的纪录片是很注重环境要素,像大型文献纪录片《诗人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是以各个时期的社会大背景为烘托,来记录并讲述人物的命运,从他们的出生、成长乃至最终走向革命道路所经历的坎坷、曲折、光荣而辉煌的一生。在时代背景得以展示的同时,我们也领略到伟人们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在极为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下,所遭受的苦难和困惑。白色恐怖、战火硝烟、雪山草地、黄土窑洞、羊肠小道等伴随着人物的活动而有次序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因此自然环境最能反映社会背景下人物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大到伟大领袖,小到我们普普通通的百姓,没有那一个人物能够摆脱环境的影响和束缚。环境所带给观众的镜头冲击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看到解放前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衣衫褴褛而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百姓,心底会产生同情和悲悯,甚至感动的流下眼泪;当我们看到,同胞们被日本鬼子残酷屠杀的场面,会激起无限的愤怒;当我们看到共和国的成立,**城楼声响起一代伟人洪亮声音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无比的振奋、骄傲和自豪;还有更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还有那些刻画细节的精彩镜头,都会给我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因此说,一部的纪录片如果脱离环境要素,那么是难以称之为纪录片的。

四、纪录片要有故事性,丰富的镜头资料。

一部纪录片无论是单纯的人物,还是事件,突出故事性。而事实上讲,正在发生的事情,需要跟踪记录,然而又存在很多未知的东西,具有不可预测性,往往需要编导和事件中的人物要进行很好的沟通,时刻保持联系,在这种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拍摄时漏掉精彩的故事细节。现在有些纪录片(特别是讲述已故名人的片子),因为过去没有留下镜头资料,又没有其他镜头来衔接。编导只得别出心裁的招徕演员来演,最后,在画面上进行一番特殊处理,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叫“场景再现”,以此来弥补片子镜头的缺陷,使片子的故事性臻于完美。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栏目中,就有很多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先例。从新闻杂志性的栏目《东方之子》到《百姓故事》,有的纪录片因为缺少资料,编导不惜代价租用电影厂的摄影棚,加班加点进行后期的资料补充,如《梅兰芳》、《鲁迅》、《冯玉祥》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讲述他们的故事,镜头资料十分有限,倘若用一本书的封面、几处主人公曾经生活的房屋,甚至几张老照片是远远不够的,唯一的办法就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再度创作,把“过去式”变成“进行式”,进行演绎,这样,纪录片的故事性和镜头都能得到充分完美的展示。

以笔者拙见,拍摄纪录片要掌握以上四点,就基本具备了拍摄素材的条件。下面,再说说拍摄策划:

策划相对于纪录片拍摄实施很重要,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初步的拍摄计划,或者说方案。

主要包括拍摄内容(素材)、时间安排、人员的构成(编导、摄像、撰稿、解说、音乐、后期制作)等等。从大的方面讲,针对拍摄而言,要经过与事件(或故事)中人物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未来事件的走向,有目的的跟踪拍摄,以便积累镜头素材,如果能够提前撰写好纪录片的脚本更好,这样可以按照脚本的描述,有的放矢的进行拍摄。另外,在策划拍摄方案,要针对所拍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与探讨,最好由参与创作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就纪录片的内容所反映的社会价值和导向作好论证,把握好拍摄的侧重点,当然,纪录片的拍摄也要讲究手法和表现形式,这里不作赘述。

推荐第3篇:纪录片

经典纪录片大全

BBC经典纪录片专题合集

大型历史人物纪录片

《走遍中国》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

《流浪北京》

《四海为家》

《生活空间》

《我毕业了》

《广场》

《彼岸》

《江湖》

《八廓街16号》

康健宁的《阴阳》

杨天乙的《老头》

朱传明的《北京弹匠》

雎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

杜海滨的《铁道沿线》

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

赵亮的《纸飞机》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祖国各地》《神州风采》《地方台

《一部电影的诞生》

30分钟》

纪录片大全

BBC出品纪录片:傲慢与偏见(6集电视剧)冰雪的童话,地球故事

动物杀戮战场,动物摄像机

庞贝古城的最后一天,金字塔,超自然Super Natural,天有风云

野性新世界,与恐龙同行,与海怪同行,与野兽同行,与远古人同行

现代恐龙,丛林探险,宇宙行星探索记,人类感官

人类心智,鬼斧神工创世纪,海底怪物,战栗东方

海底深渊,海底之旅,圣经解码,消逝的生物

植物私生活,未来的世界,人体漫游,上帝之子耶酥基督

艺术精选(罗丹,莫奈),猿与人,动物奥运会

虎的王国,喜马拉雅山,优雅的宇宙

爱因斯坦之死亡方程式,释珈牟尼成佛之路,撒哈拉沙漠之旅

哺乳类全传,人类本能,日月星宿,时间机器,活力星球

耶路撒冷,超级人类

二战专题之:奥斯维辛集中营,从诺曼底到柏林,大西洋之战

敦刻尔克大撤退,杀戮战场,战争之路,缅甸,被遗忘的战争

野性欧洲,野性南美洲,野性亚马迅,野性非洲

大卫艾登堡漫游天堂,寻找阿兹特克人,深蓝,霍金的宇宙

群体大自然,生命之旅,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其他纪录片:cctv故宫,cctv永远的丝路,cctv抗战

周传基讲电影,NHK故宫至宝,NHK四大文明

考古中国1-6部,世界着名大学

北大听讲座,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导论

毛泽东诗词,西点军校

探索发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二战珍闻录

复活的兵团,孙子兵法,江南梦里水乡,苏园六纪

蒋介石,溥仪,BBC之宋美龄,孙立人,张学良

欧洲名城录,世界美术馆,中华文明5000年

走遍中国之西藏,百家讲坛:宇宙,哈勃眼中的宇宙

西洋艺术史 (AVI)

Discovery(共27G,已完成其中20G的下载,有目录)

人体奇航

美国国家地理(共100集,18G,伊甸园压缩,无水印,有目录)

高数1,2,离散数学,线性代数,从零开始学法语1-4,走遍美国78集

*十年(珍贵高清晰历史镜头,独立10集)

电视剧:Joey 1季,伪装者1,2,3季

反恐24小时1,2,3,4季,西部风云,死亡地带1,3,4季

王国医院,天使在美国,启示录,从地球到月球

嘉年华1,2季,罗马帝国1季,罗马1季(BBC与HBO合拍)

迷失1季,欲望都市1-6季,阴阳魔界1-6,42集

Over There 1季,危机四伏1季,欲望主妇1季

北京夏天,流行花园1季,神秘博士1季

The 4400 1,2季,劫持(Taken),黑道家族1-4季

灵媒辑凶1季,越狱1季,表面之下1季,兄弟连,马大帅1,2 圣子到,丁丁历险记,阿拉蕾1-55集,日文原声,中文字幕

(另有部分呢未更新完的电视剧)

朴赞旭作品:复仇三部曲之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我要复仇

坏小子,实尾岛,太极旗飘扬

侯孝贤作品:悲情城市,海上花

陈果成名作:香港制造

李小龙作品:死亡游戏,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猛龙过江

徐静蕾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后的爱最初的爱,我和爸爸

田壮壮作品:蓝风筝

贾樟柯作品:站台

高晓松作品:那时花开

张元作品:东宫西宫

张艺谋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活着,我的父亲母亲

花腰新娘,看车人的七月,可可西里,孔雀,蓝宇,那山那人那狗,日日夜夜,十七岁的单车

完美动物,茶馆,电影往事,独自等待,关于爱,红颜,结婚七年,暖,青红

法国电影:红白蓝三部曲,暗流1,2,初吻1,2,Taxi1,2,3

路易斯.德非奈斯作品:关关雎鸠,花多眼乱,警察智斗外星人,美食家,名画追踪,小泳者

洞,非常人贩1,2,躲避,鬼魂,三个蓝月亮(张曼玉),生命是个奇迹,群猴,天地人

帝企鹅日记,蝴蝶,八美图,浴室情杀案,大鼻子情圣,遇见百分百的巧合爱情,豺狼帝国

归依,国王与小鸟,谎言和背叛,莱昂.墨林神父,劳斯一家,雪山飞魂,押运人

错过又如何,放牛班的春天,罗贝托.苏科,生活像小说,约会,国王与皇后,无辜的凶手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美,阿尔伐城,你Y闭嘴,海边渡假,漫长的婚约,天使爱美丽

《经典纪录》各集目录:

【第一集】 (美国)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1884-1965)

代表作品:

《北方纳努克》Nannook of North (1922)《工业化英国》Industrial Britain (1933 )

《亚兰岛人》Man of Aran (1934)

《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Louisiana Story (1948)

【第二集】(俄罗斯)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 (1896-1954) 代表作品:

《电影眼睛》Kinoks:A Revolution(1923)

《带摄影机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1929)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Three Songs about Lenin(1934)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Enthusiasm:Symphony of Don Basin(1931)

【第三集】(俄罗斯)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1893--1948)

代表作品:

《墨西哥万岁!》Que Viva Mexico

《战舰波将金号》The Battleship Potemkin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

【第四集】(英国)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1898-1972)

代表作品:

《漂网渔船》Drifters (1929)

【第五集】(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Luis Bunuel(1900--1983)

代表作品:

《无粮的土地》Land without Bread(Las hurdes)(1932)

《一条安达鲁狗》An Andalusian Dog(Un chien andalou)(1928)

《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 (1930)

【第六集】(美国)帕尔.罗伦兹Pare Lorentz(1905-1992)

代表作品:

《开垦平原的犁》The Plow Broke the Plains(1936)

《大河》The River(1938)

【第七集】(德国)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1902-)

代表作品:

《意志的胜利》Triumph of the will(1935)

《奥林匹亚》Olympia(1938)

【第八集】(英国)汉弗莱.詹宁斯Humphrey Jennings(1907--1950)

代表作品:

《伦敦可以坚持》London Can Take It(1940)

《消防员》(又名:《战端开始》)I am a fire man(1941)

《倾听不列颠》listen to The Britain(1942)

《莉莉.玛莲的真实故事》 The True Story of Lili Marleen(1944)

《给提摩西的日记》A Diary for Timothy(1945)

【第九集】(美国)弗兰克.卡普拉 Frank Capra (1892-1991) 代表作品:

《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1941 -1946)

【第十集】(俄罗斯)米哈尔.罗姆 Milail Romm(1900--1971)

代表作品:

《普通法西斯》

《一年中的九天》

《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1918》

【第十一集】(法国)阿仑.雷乃Alain Renais (1922—)代表作品:

《夜与雾》Night and Fog(1955)

《广岛之恋》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第十二集】(美国)阿尔伯特.梅索斯、大卫.梅索斯 Aobert Maysles(1926-)&David Maysles (1932-1987)

代表作品:

《披头士》 The Beatles First U.S Visit(1964)

《推销员》Salesman(1969)

《给我庇护》Give me shelter(1970)

《灰色花园》The Grey Garden(1975)

【第十三集】(波兰)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1941-1996)

代表作品:

《初恋》First Love 《红》Red 《白》White 《蓝》Blue 《十诫》

【第十四集】(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lo Antonioni(1912—)

代表作品:

《中国》China(1972) 《红色沙漠》

《放大》 《扎布里斯基角》 《奇遇》

【第十五集】(荷兰)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1898-1989)(上)(伊文思在世界)

代表作品:

《雨》The Rain(1928) 《桥》The Bridge(1929)

《英雄之歌》Song of Heroes(1932)

《西班牙土地》The Spanish Earth(1936)

《印度尼西亚在呼唤》Indonesia is Calling(1946)

《塞纳河》The Seine Meets Paris(1957)

【第十六集】(荷兰)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1898-1989)(下)(伊文思与中国)

代表作品:

《四万万人民》The 400 Million(1938)

《早春》 Before Spring(1958)

《愚公移山》 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1976)

《风的故事》 A Tale of the Wind(1988)

推荐第4篇:纪录片

人文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

一些重要的纪录片因其重要影响,让世界了解了纪录片这种电视艺术形式,如《北方的纳努克》和《中国》。《北方的纳努克》是弗拉哈迪拍摄的,这是一部纪录爱斯基摩人原生态生活的经典纪录片,记录了20世纪初一家爱斯基摩人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里面有很多让人心灵震撼的镜头。《中国》是意大种大导演安东尼奥“*”时到中国拍摄的,客观地纪录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今天看来,无论审美价值还是史料价值都非常珍贵。我们所熟知的《迁徙的鸟》和正在热播的吕克贝松的《星球》,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纪录片通常可以分为人文历史、人物、探索、社会、考古发现、战争、宇宙奥秘、地理风光、自然、灾难、动物、科技、奇闻异事、民族民俗等,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人文纪录片。

纪录片是电视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人文纪录片又是其中最闪光的的总部分。衡量一个电视是否算得上优秀,可以从它是否拍摄、制作过成功的电视纪录片来作出判断,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节目都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而纪录片,尤其优秀的人文纪录片,其价值却可以永存。因为历史、文化,往往都存在于未经雕琢与修饰的细节中,而纪录片,纪录的正是这一切。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的前几年,是中国人文纪录片的高峰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其中四川电视台和成都电视台又是这方面公认的佼佼者。从1994年至2001年,仅仅四川台纪录片在国际知名电影电视节入选、入围、展播、获大奖就达43次,一批自制的人文类、自然类纪录片已顺利通过国际市场进入海外部分主要媒体。在欧美,真正让电视同行们侧目并尊重的正是这一批纪录片,法、德、匈、意、西、葡等国的几大电视节上,以上这些节目多次获奖。

在这支纪录片队伍中,有几个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王海兵、彭辉、梁碧波、孙剑英。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他们四人的作品。

王海兵主要作品:

1991年:《藏北人家》、《古格遗址》、《昌都喇嘛》 1992年:《武陵源印象》 1993年:《深山船家》

1994年:《灯城自贡》、《四川龙门阵》 1995年:《回家》

1996年:《青藏高原之旅》、《巡线一日》、《从昆仑到唐古拉》

1998年:《乌蒙赤子赵春翰》 1999年:《四姑娘山》 2000年:《山里的日子》 彭辉主要作品:

《太阳部落》、《王老汉和他的儿女们》、《空山》、《背篓电影院》、《平衡》等。

梁碧波主要作品:

《马班邮路》、《冬天》、《三节草》、《婚事》等,多次获得国内大奖, 10次入围国际奖项,并有三次获得国际奖。

孙剑英主要作品:

《大山里的维城寨》、《我们的冬》等。

作品简介:

《空山》:以大巴山区一个因缺水而贫穷的村落为背景,描述了山民贫困而不消极,艰辛而不乏乐观的生活状态。彭辉和两名摄制组成员,在没水、没电、没粮食和蔬菜的村落采访拍摄,依靠雨水、方便面和两顶帐篷坚持工作生活了六个多月,终于完成创作。

《三节草》:1941年,军官之女肖淑明随父从成都迁往雅安,两年后,她嫁给一个摩梭土司,翻山越岭两个月来到泸沽湖。这一去就是54年。李安庆是成都一家企业的老总,在得知肖淑明的身世后,基于商业宣传的需要,专程来泸沽湖接肖淑明回成都。喧嚣过后又是落寞。回到泸沽湖,肖淑明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一定要把孙女拉珠送回成都„„

《冬天》: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漆树坪,生活着12户农民,他们在这里劳作、淘金、选人民代表和生儿育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本片记录了漆树坪的乡亲在一个完整的冬天里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反映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相交织的农村现状。

《马路邮班》:在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外的群山之中,有个泸沽湖,两岸,居住着藏族、彝族和摩梭人等多个少数民族。近两千年来,这里的居民都以马帮传递消息,然而明年,公路就要修通了,马班邮路也要取消了,对这条跑了30年的邮路,李滨总觉得难以割舍„„

《二娘》:四川省宜宾县三合场的邓二娘,每年春天都要作几十筐大头菜,装在坛子里全家人吃一年。她是一个58岁的农村妇女,她的丈夫和三个儿子都是瘫痪病人,„„本片通过对二娘一家在春天里发生的故事的记录,表现了中国妇女在命运面前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峨嵋女尼》:峨眉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是著名的佛教胜地。峨眉山的伏虎寺,有20多名正住女尼,她们在峨眉山的云海林涛中生活,修行,祈祷„„

《山里的日子》:在四川省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的邓有仁,是著名油画作品《父亲》原型人物的孙子。在这个小村子里,婚丧嫁娶,喜怒哀乐,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生活细节,绘成了一幅幅乡居生活的隽永画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与事件,再现了巴山百姓朴实坚韧的品格和他们代代相承,成长、变化、奋斗的生命本质意义。《山里的日子》为20世纪末中国农村乡居生活留下了永恒的记录。

《深山船家》: 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宣汉县境内,有一个名叫樊哙的地方,流经樊哙的一条河叫“前河”,它的的上游不通公路,没有电,山民们用船载出山货,拉进生活物资。如今一条公路正通往封闭的山区,船工的水上生活将随着公路运输的开通而结束,船工们面临着新的选择。

《大山里的维城寨》:在茂汶县、黑水县交界的大山深处,沉落着一座由羌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古老山寨。传说是后汉蜀国将士姜维为了抵御外侵,沿山寨修筑了一道宽数米,高数米的维城墙,维城寨也由此而得名。王兴龙一家三代同堂,生活在这里。„„年轻人的追求,老年人的困惑和不安,使山寨里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微妙而有趣的变化。

《我们的冬》:丛欢是个九岁的女孩,她的家位于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没有公路,山上居住了近百户人家,他们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羌的后裔。

附1:纪录片《迁徙的人》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迁徙的人》,撷取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七次人口大迁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大三线内迁、大庆石油基地开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峡移民、农民工进城、千万打工者广东),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诞生以来值得载入史册的历史瞬间,既是一部影像的历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共和国的奋斗史、变迁史。

纵观全片,观者既看到了国家的发展,也看到了个体命运的艰难,比如《迁徙的人》中《远行谣》一集,对四川武胜县清华寨村陈凤英“三姐妹”进行了持续整整十年的跟踪拍摄,从四川到东莞,从东莞回到四川老家,再奔赴西藏山南日当镇,小有积蓄之后又被陷入传销陷阱的亲人骗到广西来宾市,及至解救出这位亲人后,长途奔赴西藏芒康县盐井再次创业的整个过程。片中有一个场景是“陈家三姐妹”在异乡打了几年工,第一次回家过年,当时她们拎着大包小包、挤了火车挤汽车,最后终于看到村子和站在房前的父母时,不顾满地的泥泞,高喊着“妈妈”一跑狂奔时,令无数观看的人潸然泪下。

附2:专家为中国纪录片把脉 (《四川日报》2011年11月11日) 《帝企鹅日记》、《海洋》„„最近几年,国外纪录片频频登陆中国影院,以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刻的人文关怀震撼着观众心灵。当法国把《迁徙的鸟》当作国家名片、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成为品质代名词的同时,中国纪录片如何产业化和国际化,也成为四川电视节最重视的话题。在11日举行的中国纪录片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纪录片的规模和影响力在国际上还稍有欠缺,打造纪录片产业引擎已经时不我待。

28年前,《长江之歌》,让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中国的人文地理。节目播出后的空前反响,大大超出了纪录片本身传达的信息。然而随着电视剧产业的迅猛发展,国产纪录片很快被电视剧及各种娱乐节目边缘化,长期存在着“无渠道、无资金和无市场”的窘境,直到最近几年,局面才有所改观。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介绍,国产纪录片现在年产量有1000小时左右,全国省级电视台有7个播放纪录片的频道,纪录片栏目有八九十个,总市场接近3000小时。包括央视纪录片频道和中国教育台等纪录片频道,赢利情况非常不错。 11月9日公开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显示,纪录片的发展目前虽然已成为中国国家整体文化战略的重要一环,但在规模、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据介绍,去年对外播出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只有155部,总时长与BBC、HISTORY频道等境外纪录片媒体相比相当有限。相比之下,国外纪录片持续繁荣,法国纪录电影《海洋》在北美获得了1944万美元的票房,制作电视纪录片的美国探索频道去年总收入高达37亿美元。

今年年初,央视纪录片频道正式上线,“央视造”纪录片《敦煌》、《颐和园》、《故宫》等播出后,备受观众欢迎,由此形成了一批固定的观众群。然而,相比国外纪录片的种类繁多,国产纪录片依然存在题材狭隘的现象。以四川今年参加“金熊猫”纪录片评选的作品为例,《从悲壮走向豪迈》、《映秀妈妈》属于自然灾害类作品,《川魂》属于人文类。在自然及环境和社会类纪录片上,没有看到四川作品的身影。作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制片人,著名纪录片导演王海滨认为,四川乃至整个中国的纪录片,都相对衷爱历史人文的题材,一方面是中国历史悠久题材众多,再则中国人比较擅长东方式的情感表达,对生活时空的提纯和人文关怀得心应手。去年,国家文化部选送对外播出的纪录片,选题也大多侧重于社会人文和政论类。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纪录片其实应该纠正这种题材的偏见。因为在国际纪录片市场,最受公众欢迎的其实是自然、动植物和环保等生态题材节目。王海滨表示,四川纪录片的视野还可以继续拓宽,不仅可以涉猎自然和环境类,还应该忠实记录当下社会,为时代留下宝贵的历史档案。 一些专家认为,纪录片以真实的影像描摹自然与社会,以理性的眼光透视历史与现实,它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也应该成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相比国外对纪录片的巨大投入,中国用于纪录片的资金还相对较少。在积极完善市场和交易机制、拓宽播出平台之际,还应该鼓励更多资金投入到纪录片的制作,只有这样才能把纪录片做得更加精美。

附3:关于《放眼天下》

《放眼天下》是一部长达100多集,每集30到50分钟的纪录片集粹,2008年前后,由青海电视台引进制作,在全国一些电视台播放。据不多的资料显示,这是由德国电视台拍摄、制作的一套节目。片子以“放眼天下”的视角,以十分精细的镜头,真实、生动了纪录了世界各地人民生活的真实状态,从欧洲到非洲、从亚洲到南美、从高原到海岛、从森森到草原„„,尽情展现了当今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的细节,将那些正在逐渐消失的文化、生活方式浓缩在荧屏之上。看到这些节目,仿佛能让人感到时间的停滞。

这些节目当时都是在深夜播出的,我现在还记得看过的一些,比如,有一集讲述在北欧一个小岛上,冬天里人们的生活;有一集讲的是一个爱尔兰人,世代以捕鳗鱼为生,影片完整地纪录他在一个湖中下网、收获鳗鱼的过程;还有一集,讲述的是西班牙一个地方,当地人饲养一种猪,主要以在林中捡食橡果为长大长肥(最好的西班牙火腿即以这种猪为原料制成);在南美的高原上,当地土著居民如何生活与耕种,如何放养驼羊,„„

这部片子从策划、选题、拍摄、后期制作(包括画面与叙述技巧等)、配乐、解说都显出相当的专业和高水准,投资应该也很大,可惜的是,后来再也没有看到。

附4:

目前,《山里的日子》、同学们自行观看。

《三节草》在网上可以看到,请

推荐第5篇:纪录片

纪录片

商标的力量,超级工程,无法返航的中国船长,前沿阵地:人民币汇制改革启示录,金钱崛起,沿海行,映秀:殇下的5A景区,彼岸之梦:中国人的移民路,春天哈瓦那 古巴改革见闻录,金砖之国,中国商人,西安2020,广告的力量,封锁德里兰,猜想2012,跨国并购,走向海洋,淘宝的村庄,中韩建交20周年特别节目首映式,魅力肯尼亚,状元的足迹,一个人的荒漠,我在中国当农民,下岗工人的伟人秀,在历史现场,疯狂的金圆券,走向密支那,商路,来自1910年的列车,乔布斯传奇,行者为中国找水,美国军售心机,好人难当,亲子鉴定秘档,云来了,黑户村调查,硅谷传奇乔布斯,《后1949的国军台岛军力大解密》《金三角十年》《神奇的老拨云堂》纪录频道《现象1980》《商界巨子李泽楷》《FACEBOOK狂人马克《“泥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扎克伯格》《美政客叫嚣借中国的钱不必还》《孽债:美国《圣·彼得堡》债务危局备忘录》《零点启程》《亚洲国际都会 香港》《危机:下一次经济《兵出南泥湾》大萧条》《红色商人霍英东》《帝国商行》《百年南京路》《大漠长河》《大气东行》《复活的港口》《东方之桅》《外滩》》《美国的故事》《我爱你中国》

《晋商》 集数:8

首次全景式地对晋商的兴与衰、成与败、经

《沙变》 集数:5 中国另一部文明史

《海上沉浮》 集数:5 大上海的历史变迁

《大市·中国》 集数:8集

一次对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全面梳理

《帝国的兴衰》

集数:3 秦汉帝国的历史风云

《上海滩的七张面孔》

集数:7

一副中国百年商业史的清明上河图

集数:5

《中国股市1990-2010》 再现中国股市的20年发展史

《感受武广高铁》

集数:3

感受武广高铁的超凡魅力

《大秦铁路传奇》

集数:3

走近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

《中国股市记忆》

集数:

透视中国股市的20年

《 当代中国扶贫开发》

集数:3集

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

《突围》 集数:3集

温州人激战金融危机的故事

《可口可乐成长记》

集数:1集

可口可乐有什么魔力让世人着迷?

《车轮碾过的历史》

集数:8集

“满铁”是日本为侵略中国的罪恶目的而特

《飞越大上海》 集数:4集

以航拍的独特视角展现上海的变化

《闽商》 集数:5集

闽商高超的航海本领,开辟出一条自己的路

集数: 华裔美国商务部长

《从华人移民后代到美国商务部长》

《贸易战争》 集数:5集 贸易战争大揭秘

《交子传奇》 集数:2

世界上第一张纸币是啥样

《世博历程》 集数:

讲述世博会150多年的风雨历程。

《见证海南》 集数:10

讲述“闯海人”和“海商”的故事

《千古之策》 集数:5

解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国家大工程探秘》

集数:26

讲述国家级大工程的幕后故事

《皖江崛起》 集数:8

揭秘八百里皖江新的历史起点

集数:8

《国货的前世今生》 关于经典国货的记忆

《大国脉》 集数:3

巡阅万里能源大国脉

集数:5

《正阳门外之字号》

全聚德、张一元、瑞蚨祥等京城老字号的传

《影像中国》 集数:21

新开启那一段段尘封的真实历史

推荐第6篇:纪录片

百部著名纪录片

《华氏911》

《帝企鹅日记》

《微观世界》

《南京大屠杀》

《带摄影机的人1~3》

《迁徙的鸟》

《神经病人》

《深海探奇》IMAX出品纪录片

《普通法西斯1~17》

希特勒纪录片《意志的胜利》

《大急救》美国影评最佳纪录片 1~15

《彩色第三帝国1~15》

《白色星球》

《颍州的孩子》

《幼儿园》

《龙脊》

《英和白》

《沙与海》

《最后的山神》

贾樟柯电影展播之气——《东》(上)(中)(下)

疯狂英语(上)疯狂英语(下)

《裸遍世界1~3》

《摄氏零度 春光再现1~2》

《老徐的影像日记1~2 》

《国球沧桑》

《回家的路有多长》(上)(下)

《牺牲》 集结号纪录片

《 圆明园》

《永恒的敌人-狮子和鬣狗01~10》

大国崛起—1 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

大国崛起—2小国大业(荷兰)

大国崛起—3走向现代(英国)

大国崛起—4工业先声(英国)

大国崛起—5激情岁月(法国)

大国崛起—6帝国春秋(德国)

大国崛起—7百年维新(日本)

大国崛起—8寻道图强(俄国)

大国崛起—9风云新途(苏联)

大国崛起—10新国新梦(美国)

大国崛起—11危局新政(美国)

大国崛起—12大道行思(结束篇)

《难以忽视的真相》

《故宫》

《台北故宫》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鬼斧神工巴厘岛》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狗儿真奇妙》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钢铁鲨鱼》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澳洲动物探秘》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非洲大陆》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犯罪实验》

Discover探索节目:

《花豹家族》 《大堡礁》《 龙在中国 》《卑斯迈战舰》《登陆火星》《 暴龙》《 特种部队》《 尼罗河 》《 战舰指挥》《 武装潜伏》《 与狼共舞》 《太空飞行器》 《认识两性》《丛林海战》《权力的诱惑》《地震》《非洲历险》《西班牙之魂》《基因遗传》《龙卷风》《埃及艳后》《冰河纪动物》《南极冰原》《奇峰动物》《时空大冒险》《世纪宝藏》 《熊之家族》《 找亚特兰提斯》《讯雷直升机》《 真假摩西》《寻找日本舰队》 《拿破仑》 《恐龙猎人》《梦幻帝国》(拜占庭)《 隐形战机》 《烟火》《圣经女神》《木乃伊之谜》《 时空大冒险》《*转世》《灵修少年》

再说长江1~33

北极传说

[缘起]拍摄四年的张艺谋《英雄》纪录片

《河之南》第一集:大河之源

《河之南》第二集:大河之民

《河之南》第三集:大河之都

《河之南》第四集:大河之魂

《河之南》第五集:大河之光

《河之南》第六集:大河之歌

《河之南》第七集:大河之艺

《河之南》第八集:大河之学

《河之南》第九集:大河之风

《河之南》第十集:大河之南

探索频道精彩纪录片:

《巨人之迷》1~5

《玉文化》第一集 美丽的石头 第二集 神奇的技艺 第三集 神秘的巫术 第四集 神圣的王权第五集 庄严的礼仪第六集 不朽的祈愿 第七集 世俗的趣味

《前世今生》

央视大型记录片:《唐之韵》

第1集 千古唐诗 第2集 独振新风 第3集 吴中四士 第4集 边塞诗人(上) 第5集 边塞诗人(下)第6集 山水诗人 第7集一代诗仙(上) 第8集 一代诗仙(下) 第9集 千秋诗圣(上) 第10集 千秋诗圣(下)第11集 大历诗人 第12集 韩孟诗派第13集新乐府派(上)第14集 新乐府派(中) 第15集 新乐府派(下) 第16集 别调独弹 第17集 一代诗豪 第18集 风流才子 第19集 朦胧诗人 第20集唐末余音

*十年1966 *十年1967 *十年1968 *十年1969 *十年1970 *十年1971*十年1972 *十年1973 *十年1974 *十年1975 *十年1976

话说长江-01:源远流长 02:巨川之源 03:金沙的江 04:四川盆地05:岷江秀色 06:成都漫步 07:峨眉凌云08:宜宾到重庆 09:大足石刻10:川江两岸 11:壮丽的三峡 12:长江第一坝13:荆江览苦 14:洞庭水 岳阳楼 15:文武赤壁16:庐山独秀 17:瓷都景德镇18:九华山19:飞红滴翠 20:古城南京 21:扬州漫话 22:镇江三山23:太湖平原24:黄浦江畔 25:走向大海

加蓬:最后的伊甸园1~2

我们的留学生活の我的太阳

著名电影纪录片

《商务印书馆放工》(1917年)。摄影师叶向荣

著名电视纪录片

《沙与海》

《故宫》

《微观世界》

《大国崛起》

《鸟与梦飞行》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守护敦煌》

《汉口老房子》在中国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2008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荣膺十佳纪录片奖

《舌尖上的中国》

经典纪录片大全

2009-05-06 12:48:20

BBC经典纪录片专题合集 大型历史人物纪录片

《走遍中国》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

《流浪北京》

《四海为家》

《生活空间》

《我毕业了》

《**》

《广场》

《彼岸》

《江湖》

《八廓街16号》

康健宁的《阴阳》

杨天乙的《老头》

朱传明的《北京弹匠》

雎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

杜海滨的《铁道沿线》

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

赵亮的《纸飞机》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祖国各地》《神州风采》《地方台30分钟》

《一部电影的诞生》

纪录片大全

BBC出品纪录片:傲慢与偏见(6集电视剧)冰雪的童话,地球故事

动物杀戮战场,动物摄像机

庞贝古城的最后一天,金字塔,超自然Super Natural,天有风云

野性新世界,与恐龙同行,与海怪同行,与野兽同行,与远古人同行

现代恐龙,丛林探险,宇宙行星探索记,人类感官

人类心智,鬼斧神工创世纪,海底怪物,战栗东方

海底深渊,海底之旅,圣经解码,消逝的生物

植物私生活,未来的世界,人体漫游,上帝之子耶酥基督

艺术精选(罗丹,莫奈),猿与人,动物奥运会

虎的王国,喜马拉雅山,优雅的宇宙

爱因斯坦之死亡方程式,释珈牟尼成佛之路,撒哈拉沙漠之旅

哺乳类全传,人类本能,日月星宿,时间机器,活力星球

耶路撒冷,超级人类

二战专题之:奥斯维辛集中营,从诺曼底到柏林,大西洋之战

敦刻尔克大撤退,杀戮战场,战争之路,缅甸,被遗忘的战争

野性欧洲,野性南美洲,野性亚马迅,野性非洲

大卫艾登堡漫游天堂,寻找阿兹特克人,深蓝,霍金的宇宙

群体大自然,生命之旅,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其他纪录片:cctv故宫,cctv永远的丝路,cctv抗战

周传基讲电影,NHK故宫至宝,NHK四大文明

考古中国1-6部,世界着名大学

北大听讲座,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导论

毛泽东诗词,西点军校

探索发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二战珍闻录

复活的兵团,孙子兵法,江南梦里水乡,苏园六纪

蒋介石,溥仪,BBC之宋美龄,孙立人,张学良

欧洲名城录,世界美术馆,中华文明5000年

走遍中国之西藏,百家讲坛:宇宙,哈勃眼中的宇宙

西洋艺术史 (AVI)

Discovery(共27G,已完成其中20G的下载,有目录)

人体奇航

美国国家地理(共100集,18G,伊甸园压缩,无水印,有目录)

高数1,2,离散数学,线性代数,从零开始学法语1-4,走遍美国78集

*十年(珍贵高清晰历史镜头,独立10集)

电视剧:Joey 1季,伪装者1,2,3季

反恐24小时1,2,3,4季,西部风云,死亡地带1,3,4季 王国医院,天使在美国,启示录,从地球到月球

嘉年华1,2季,罗马帝国1季,罗马1季(BBC与HBO合拍)

迷失1季,欲望都市1-6季,阴阳魔界1-6,42集

Over There 1季,危机四伏1季,欲望主妇1季

北京夏天,流行花园1季,神秘博士1季

The 4400 1,2季,劫持(Taken),黑道家族1-4季

灵媒辑凶1季,越狱1季,表面之下1季,兄弟连,马大帅1,2 圣子到,丁丁历险记,阿拉蕾1-55集,日文原声,中文字幕

(另有部分呢未更新完的电视剧)

朴赞旭作品:复仇三部曲之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我要复仇

坏小子,实尾岛,太极旗飘扬

侯孝贤作品:悲情城市,海上花

陈果成名作:香港制造

李小龙作品:死亡游戏,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猛龙过江

徐静蕾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后的爱最初的爱,我和爸爸

田壮壮作品:蓝风筝

贾樟柯作品:站台

高晓松作品:那时花开

张元作品:东宫西宫

张艺谋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活着,我的父亲母亲

花腰新娘,看车人的七月,可可西里,孔雀,蓝宇,那山那人那狗,日日夜夜,十七岁的单车

完美动物,茶馆,电影往事,独自等待,关于爱,红颜,结婚七年,暖,青红

法国电影:红白蓝三部曲,暗流1,2,初吻1,2,Taxi1,2,3

路易斯.德非奈斯作品:关关雎鸠,花多眼乱,警察智斗外星人,美食家,名画追踪,小泳者

洞,非常人贩1,2,躲避,鬼魂,三个蓝月亮(张曼玉),生命是个奇迹,群猴,天地人

帝企鹅日记,蝴蝶,八美图,浴室情杀案,大鼻子情圣,遇见百分百的巧合爱情,豺狼帝国

归依,国王与小鸟,谎言和背叛,莱昂.墨林神父,劳斯一家,雪山飞魂,押运人

错过又如何,放牛班的春天,罗贝托.苏科,生活像小说,约会,国王与皇后,无辜的凶手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美,阿尔伐城,你Y闭嘴,海边渡假,漫长的婚约,天使爱美丽

《经典纪录》各集目录:

【第一集】 (美国)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1884-1965)

代表作品:

《北方纳努克》Nannook of North (1922)《工业化英国》Industrial Britain (1933 )

《亚兰岛人》Man of Aran (1934)

《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Louisiana Story (1948)

【第二集】(俄罗斯)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 (1896-1954) 代表作品:

《电影眼睛》Kinoks:A Revolution(1923)

《带摄影机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1929)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Three Songs about Lenin(1934)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Enthusiasm:Symphony of Don Basin(1931)

【第三集】(俄罗斯)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1893--1948)

代表作品:

《墨西哥万岁!》Que Viva Mexico

《战舰波将金号》The Battleship Potemkin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

【第四集】(英国)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1898-1972)

代表作品:

《漂网渔船》Drifters (1929)

【第五集】(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Luis Bunuel(1900--1983)

代表作品:

《无粮的土地》Land without Bread(Las hurdes)(1932)

《一条安达鲁狗》An Andalusian Dog(Un chien andalou)(1928)

《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 (1930)

【第六集】(美国)帕尔.罗伦兹Pare Lorentz(1905-1992)

代表作品:

《开垦平原的犁》The Plow Broke the Plains(1936)

《大河》The River(1938)

【第七集】(德国)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1902-)

代表作品:

《意志的胜利》Triumph of the will(1935)

《奥林匹亚》Olympia(1938)

【第八集】(英国)汉弗莱.詹宁斯Humphrey Jennings(1907--1950)

代表作品:

《伦敦可以坚持》London Can Take It(1940)

《消防员》(又名:《战端开始》)I am a fire man(1941)

《倾听不列颠》listen to The Britain(1942)

《莉莉.玛莲的真实故事》 The True Story of Lili Marleen(1944)

《给提摩西的日记》A Diary for Timothy(1945)

【第九集】(美国)弗兰克.卡普拉 Frank Capra (1892-1991) 代表作品:

《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1941 -1946)

【第十集】(俄罗斯)米哈尔.罗姆 Milail Romm(1900--1971)

代表作品:

《普通法西斯》

《一年中的九天》

《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1918》

【第十一集】(法国)阿仑.雷乃Alain Renais (1922—)代表作品:

《夜与雾》Night and Fog(1955)

《广岛之恋》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第十二集】(美国)阿尔伯特.梅索斯、大卫.梅索斯 Aobert Maysles(1926-)&David Maysles (1932-1987)

代表作品:

《披头士》 The Beatles First U.S Visit(1964)

《推销员》Salesman(1969)

《给我庇护》Give me shelter(1970)

《灰色花园》The Grey Garden(1975)

【第十三集】(波兰)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1941-1996)

代表作品:

《初恋》First Love 《红》Red 《白》White 《蓝》Blue 《十诫》

【第十四集】(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lo Antonioni(1912—)

代表作品:

《中国》China(1972) 《红色沙漠》

《放大》 《扎布里斯基角》 《奇遇》

【第十五集】(荷兰)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1898-1989)(上)(伊文思在世界)

代表作品:

《雨》The Rain(1928) 《桥》The Bridge(1929)

《英雄之歌》Song of Heroes(1932)

《西班牙土地》The Spanish Earth(1936)

《印度尼西亚在呼唤》Indonesia is Calling(1946)

《塞纳河》The Seine Meets Paris(1957)

【第十六集】(荷兰)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1898-1989)(下)(伊文思与中国)

代表作品:

《四万万人民》The 400 Million(1938)

《早春》 Before Spring(1958)

《愚公移山》 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1976)

《风的故事》 A Tale of the Wind(1988)

推荐第7篇:纪录片

世界百部著名纪录片: 《华氏911》 《帝企鹅日记 》 《 微观世界》 《南京大屠杀》 《 带摄影机的人1~3》 《迁徙的鸟》 《神经病人》

IMAX出品纪录片《深海探奇》 《普通法西斯1~17》 希特勒纪录片《意志的胜利》

大急救\\《大急救》美国影评最佳纪录片 1~15 《彩色第三帝国1~15》 《白色星球》 《颍州的孩子》 纪录片《幼儿园》 纪录片《龙脊》 纪录片《英和白》 纪录片《沙与海》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贾樟柯电影展播之气——《东》(上)(中)(下) 疯狂英语(上)疯狂英语(下) 《裸遍世界1~3》

《摄氏零度 春光再现1~2》 《老徐的影像日记1~2 》 《国球沧桑》

《回家的路有多长》(上)(下) 《牺牲》 集结号纪录片 《 圆明园》

《永恒的敌人-狮子和鬣狗01~10》 大国崛起—1 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 大国崛起—2小国大业(荷兰) 大国崛起—3走向现代(英国) 大国崛起—4工业先声(英国) 大国崛起—5激情岁月(法国) 大国崛起—6帝国春秋(德国) 大国崛起—7百年维新(日本) 大国崛起—8寻道图强(俄国) 大国崛起—9风云新途(苏联) 大国崛起—10新国新梦(美国) 大国崛起—11危局新政(美国) 大国崛起—12大道行思(结束篇) 《难以忽视的真相》 《故宫》 《台北故宫》

美国国家地理《鬼斧神工巴厘岛》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狗儿真奇妙》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钢铁鲨鱼》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澳洲动物探秘》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非洲大陆》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犯罪实验》 Discover探索节目: 《花豹家族》 《大堡礁》《 龙在中国 》《卑斯迈战舰》《登陆火星》《 暴龙》《 特种部队》《 尼罗河 》《 战舰指挥》《 武装潜伏》《 与狼共舞》 《太空飞行器》 《认识两性》《丛林海战》《权力的诱惑》《地震》《非洲历险》《西班牙之魂》《基因遗传》《龙卷风》《埃及艳后》《冰河纪动物》《南极冰原》《奇峰动物》《时空大冒险》《世纪宝藏》 《熊之家族》《 找亚特兰提斯》《讯雷直升机》《 真假摩西》《寻找日本舰队》 《拿破仑》 《恐龙猎人》《梦幻帝国》(拜占庭)《 隐形战机》 《烟火》《圣经女神》《木乃伊之谜》《 时空大冒险》《*转世》《灵修少年》 再说长江1~33 北极传说

[缘起]拍摄四年的张艺谋《英雄》纪录片 《河之南》第一集:大河之源 《河之南》第二集:大河之民 《河之南》第三集:大河之都 《河之南》第四集:大河之魂 《河之南》第五集:大河之光 《河之南》第六集:大河之歌 《河之南》第七集:大河之艺 《河之南》第八集:大河之学 《河之南》第九集:大河之风 《河之南》第十集:大河之南 探索频道精彩纪录片: 《巨人之迷》1~5 《玉文化》第一集 美丽的石头 第二集 神奇的技艺 第三集 神秘的巫术 第四集 神圣的王权第五集 庄严的礼仪第六集 不朽的祈愿 第七集 世俗的趣味 《前世今生》

央视大型记录片:《唐之韵》

第1集 千古唐诗 第2集 独振新风 第3集 吴中四士 第4集 边塞诗人(上) 第5集 边塞诗人(下)第6集 山水诗人 第7集一代诗仙(上) 第8集 一代诗仙(下) 第9集 千秋诗圣(上) 第10集 千秋诗圣(下)第11集 大历诗人 第12集 韩孟诗派 第13集新乐府派(上)第14集 新乐府派(中) 第15集 新乐府派(下) 第16集 别调独弹 第17集 一代诗豪 第18集 风流才子 第19集 朦胧诗人 第20集唐末余音 *十年1966 *十年1967 *十年1968 *十年1969 *十年1970 *十年1971*十年1972 *十年1973 *十年1974 *十年1975 *十年1976 话说长江-01:源远流长 02:巨川之源 03:金沙的江 04:四川盆地 05:岷江秀色 06:成都漫步 07:峨眉凌云 08:宜宾到重庆 09:大足石刻 10:川江两岸 11:壮丽的三峡 12:长江第一坝 13:荆江览苦 14:洞庭水 岳阳楼 15:文武赤壁 16:庐山独秀 17:瓷都景德镇 18:九华山 19:飞红滴翠 20:古城南京 21:扬州漫话 22:镇江三山 23:太湖平原 24:黄浦江畔 25:走向大海 加蓬:最后的伊甸园1~2 我们的留学生活の我的太阳 BBC经典纪录片专题合集

大型历史人物纪录片

《走遍中国》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

《流浪北京》

《四海为家》

《生活空间》

《我毕业了》

《**》

《广场》

《彼岸》

《江湖》

《八廓街16号》

康健宁的《阴阳》

杨天乙的《老头》

朱传明的《北京弹匠》

雎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

杜海滨的《铁道沿线》

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

赵亮的《纸飞机》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祖国各地》《神州风采》《地方台30分钟》

《一部电影的诞生》

纪录片大全

BBC出品纪录片:傲慢与偏见(6集电视剧)冰雪的童话,地球故事 动物杀戮战场,动物摄像机

庞贝古城的最后一天,金字塔,超自然Super Natural,天有风云 野性新世界,与恐龙同行,与海怪同行,与野兽同行,与远古人同行 现代恐龙,丛林探险,宇宙行星探索记,人类感官 人类心智,鬼斧神工创世纪,海底怪物,战栗东方 海底深渊,海底之旅,圣经解码,消逝的生物

植物私生活,未来的世界,人体漫游,上帝之子耶酥基督 艺术精选(罗丹,莫奈),猿与人,动物奥运会 虎的王国,喜马拉雅山,优雅的宇宙

爱因斯坦之死亡方程式,释珈牟尼成佛之路,撒哈拉沙漠之旅 哺乳类全传,人类本能,日月星宿,时间机器,活力星球 耶路撒冷,超级人类

二战专题之:奥斯维辛集中营,从诺曼底到柏林,大西洋之战 敦刻尔克大撤退,杀戮战场,战争之路,缅甸,被遗忘的战争

野性欧洲,野性南美洲,野性亚马迅,野性非洲

大卫艾登堡漫游天堂,寻找阿兹特克人,深蓝,霍金的宇宙 群体大自然,生命之旅,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其他纪录片:cctv故宫,cctv永远的丝路,cctv抗战 周传基讲电影,NHK故宫至宝,NHK四大文明 考古中国1-6部,世界着名大学

北大听讲座,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导论 毛泽东诗词,西点军校

探索发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二战珍闻录 复活的兵团,孙子兵法,江南梦里水乡,苏园六纪 蒋介石,溥仪,BBC之宋美龄,孙立人,张学良 欧洲名城录,世界美术馆,中华文明5000年 走遍中国之西藏,百家讲坛:宇宙,哈勃眼中的宇宙 西洋艺术史 (AVI) Discovery(共27G,已完成其中20G的下载,有目录) 人体奇航

美国国家地理(共100集,18G,伊甸园压缩,无水印,有目录) 高数1,2,离散数学,线性代数,从零开始学法语1-4,走遍美国78集

*十年(珍贵高清晰历史镜头,独立10集)

电视剧:Joey 1季,伪装者1,2,3季

反恐24小时1,2,3,4季,西部风云,死亡地带1,3,4季 王国医院,天使在美国,启示录,从地球到月球

嘉年华1,2季,罗马帝国1季,罗马1季(BBC与HBO合拍) 迷失1季,欲望都市1-6季,阴阳魔界1-6,42集 Over There 1季,危机四伏1季,欲望主妇1季 北京夏天,流行花园1季,神秘博士1季

The 4400 1,2季,劫持(Taken),黑道家族1-4季

灵媒辑凶1季,越狱1季,表面之下1季,兄弟连,马大帅1,2 圣子到,丁丁历险记,阿拉蕾1-55集,日文原声,中文字幕 (另有部分呢未更新完的电视剧)

朴赞旭作品:复仇三部曲之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我要复仇 坏小子,实尾岛,太极旗飘扬 侯孝贤作品:悲情城市,海上花 陈果成名作:香港制造

李小龙作品:死亡游戏,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猛龙过江 徐静蕾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后的爱最初的爱,我和爸爸 田壮壮作品:蓝风筝 贾樟柯作品:站台 高晓松作品:那时花开 张元作品:东宫西宫

张艺谋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活着,我的父亲母亲 花腰新娘,看车人的七月,可可西里,孔雀,蓝宇,那山那人那狗,日日夜夜,十七岁的单车

完美动物,茶馆,电影往事,独自等待,关于爱,红颜,结婚七年,暖,青红

法国电影:红白蓝三部曲,暗流1,2,初吻1,2,Taxi1,2,3 路易斯.德非奈斯作品:关关雎鸠,花多眼乱,警察智斗外星人,美食家,名画追踪,小泳者

洞,非常人贩1,2,躲避,鬼魂,三个蓝月亮(张曼玉),生命是个奇迹,群猴,天地人

帝企鹅日记,蝴蝶,八美图,浴室情杀案,大鼻子情圣,遇见百分百的巧合爱情,豺狼帝国

归依,国王与小鸟,谎言和背叛,莱昂.墨林神父,劳斯一家,雪山飞魂,押运人

错过又如何,放牛班的春天,罗贝托.苏科,生活像小说,约会,国王与皇后,无辜的凶手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美,阿尔伐城,你Y闭嘴,海边渡假,漫长的婚约,天使爱美丽

《经典纪录》各集目录:

【第一集】 (美国)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1884-1965) 代表作品:

《北方纳努克》Nannook of North (1922)《工业化英国》Industrial Britain (1933 )

《亚兰岛人》Man of Aran (1934)

《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Louisiana Story (1948)

【第二集】(俄罗斯)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 (1896-1954) 代表作品: 《电影眼睛》Kinoks:A Revolution(1923)

《带摄影机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1929)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Three Songs about Lenin(1934)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Enthusiasm:Symphony of Don Basin(1931) 【第三集】(俄罗斯)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1893--1948) 代表作品:

《墨西哥万岁!》Que Viva Mexico 《战舰波将金号》The Battleship Potemkin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 【第四集】(英国)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1898-1972) 代表作品:

《漂网渔船》Drifters (1929)

【第五集】(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Luis Bunuel(1900--1983) 代表作品:

《无粮的土地》Land without Bread(Las hurdes)(1932) 《一条安达鲁狗》An Andalusian Dog(Un chien andalou)(1928) 《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 (1930)

【第六集】(美国)帕尔.罗伦兹Pare Lorentz(1905-1992) 代表作品:

《开垦平原的犁》The Plow Broke the Plains(1936) 《大河》The River(1938) 【第七集】(德国)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1902-) 代表作品:

《意志的胜利》Triumph of the will(1935) 《奥林匹亚》Olympia(1938)

【第八集】(英国)汉弗莱.詹宁斯Humphrey Jennings(1907--1950) 代表作品:

《伦敦可以坚持》London Can Take It(1940)

《消防员》(又名:《战端开始》)I am a fire man(1941) 《倾听不列颠》listen to The Britain(1942)

《莉莉.玛莲的真实故事》 The True Story of Lili Marleen(1944) 《给提摩西的日记》A Diary for Timothy(1945)

【第九集】(美国)弗兰克.卡普拉 Frank Capra (1892-1991) 代表作品:

《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1941 -1946)

【第十集】(俄罗斯)米哈尔.罗姆 Milail Romm(1900--1971) 代表作品: 《普通法西斯》 《一年中的九天》 《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1918》

【第十一集】(法国)阿仑.雷乃Alain Renais (1922—)代表作品: 《夜与雾》Night and Fog(1955) 《广岛之恋》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第十二集】(美国)阿尔伯特.梅索斯、大卫.梅索斯 Aobert Maysles(1926-)&David Maysles (1932-1987) 代表作品:

《披头士》 The Beatles First U.S Visit(1964) 《推销员》Salesman(1969)

《给我庇护》Give me shelter(1970) 《灰色花园》The Grey Garden(1975)

【第十三集】(波兰)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1941-1996) 代表作品:

《初恋》First Love 《红》Red 《白》White 《蓝》Blue 《十诫》

【第十四集】(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lo Antonioni(1912—) 代表作品:

《中国》China(1972) 《红色沙漠》 《放大》 《扎布里斯基角》 《奇遇》

【第十五集】(荷兰)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1898-1989)(上)(伊文思在世界) 代表作品: 《雨》The Rain(1928) 《桥》The Bridge(1929) 《英雄之歌》Song of Heroes(1932) 《西班牙土地》The Spanish Earth(1936)

《印度尼西亚在呼唤》Indonesia is Calling(1946) 《塞纳河》The Seine Meets Paris(1957)

【第十六集】(荷兰)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1898-1989)(下)(伊文思与中国) 代表作品:

《四万万人民》The 400 Million(1938) 《早春》 Before Spring(1958)

《愚公移山》 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1976) 《风的故事》 A Tale of the Wind(1988)

推荐第8篇:纪录片

三明学院纪录片课程论文

纪录片:《美丽中国》

姓名: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号:

记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制作发行:CCTV BBC 发行时间:2008年

荣获奖项:艾美奖

《美丽中国》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全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该片是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主力——央视传媒合作制作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纪录片,也是BBC和中国电视台的首次合作。该片延续了BBC狂野系列概念,但却将视角扩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各个角度全面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的极为罕见的优秀纪录片,内容涵盖整个中国的辽阔疆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一遗漏。整部片子的背景音乐、画面、解说词配合得简直是令人无可挑剔。 这部纪录片是同学推荐我去看的,当时只是想说满看一下并不是很在意,结果实在是让我震惊了。因为这是我看过拍摄中国记录片中最美的纪录片。看完《美丽中国》真的是感慨万千,我不得不为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中国博大的人文情怀所折服。冰清玉洁的雪山,雄奇秀丽的山川,一望无际的草原,诗情画意的湖泊,波澜壮阔的大海,层次分明的梯田,一切都美得令人窒息。机灵可爱的金丝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威风凛凛的东北虎,亭亭玉立的丹顶鹤,珍贵稀有的扬子鳄,如此丰富多样的自然世界是在令人叹为观止啊。《美丽中国》对南方自然生态的捕捉,对百姓生活近似原始现状的记录,那一幅幅画面,水田插秧,稻田掠影,稀有动物的生存现状记录,洞穴居民生活本象记录,给我以视觉的美感和享受。除此之外,更多的会是被中国的魅力所吸引,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明史时间是最古老的,其人口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五十六个民族,各型各色的传统胜过方式,充满的神秘的色彩,总让人想要融入其中一探究竟。

我个人也比较喜欢旅游,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去过什么地方,所以我很喜欢看这种记录世界各地的生态人文的记录片以及旅游节目,可以让现在还不能到处行走的我弥补一些缺憾。在电视上,我也会看《北纬30度中国行》系列的介绍祖国大江南北美好景色和淳朴的人文情怀,和《美丽中国》一样,总让人惊

2叹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但能雄姿英发也能温婉尔雅,美丽的景色,美丽的文化,美丽的人们,总让人有美好的向往,也让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也可以走遍美丽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播出之后,让更多的外国人甚至是中国人都能全方位的更细致的了解中国的美丽。

《美丽中国》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它生动、深刻地展示了自然类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视与深刻反思。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更需要我们去精心呵护,有很多稀有物种已经永远消失了,我们不能让现在还存在着的东西消失。希望大家都可以去看看,然后更加的爱我们的大好河山,更加爱护我们可爱的祖国吧!

推荐第9篇:纪录片

纪录片《伟大的道路》观后感

2011年6月17日上午,全体研修班学员观看了为建党90周年而拍摄的纪录片《伟大的道路》。影片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受十月革命和苏维埃共产党的影响,队伍不断壮大,历经多次挫折,打败反革命势力的围剿,确立了党在军队和人民中的领导地位。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当国民党与日本侵略者妥协之时,中国共产党坚决与卖国行为决裂,动员全国人民、爱国力量共同抗日,经历千辛万苦,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战争并没有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解放战争。为了把广大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脱出来,中国共产党前仆后继,不但在解放区展开大生产运动,而且在国统区也积极展开党的敌后工作,领导人民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1949年10月,党终于领导人民建立了民主和平的国家,让解放的曙光照亮了全国大地和广大各族人民,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纵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漫长道路,我认为是一条用共产党人的鲜血筑成的不平凡的道路。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多少生命献给人民。为广大人民的不受苦不受奴役,多少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和平安详。

做为社会主义时期社科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摆在我们面前的是

要用正确的思想导向不断武装自己,还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让他们意识到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必须依靠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奋斗。

阿不都沙拉木新疆大学

第一组

2011年6月19日

推荐第10篇:纪录片

纪录片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 弗拉哈迪出生于1884年,受父亲影响,在大学肄业后,成为一名探险家 • 曾三次前往北极探险,与爱斯基摩人共同生活达10余年

• 在1922年完成《北方的纳努克》后,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拍摄模式,并为纪录片建立了基本语法 《北方的纳努克》的重要成就

一、第一部纪录片

第一部人类学性质的影片,宣扬人类不屈的奋斗精神 勇敢男子的象征

近似于古希腊式的悲剧

约翰.格里尔逊是纪录片之父,他的作品风格:

1、主观色彩浓厚,通常采用“画面+解说”的模式,主题先行2·

2、叙事时,解说常以“上帝之声”形式对观众进行教诲和劝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幼儿园》分析

导演:张以庆

历史视角,《幼儿园》是新时期中国纪录片的代表作之一,是经历了新纪录片运动洗礼后,兼容并蓄之作

背景资料:中国进入21世纪后,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度丰裕,各种骄奢之风开始盛行,一批敏感的文化先锋开始反思中国社会发展中被忽略、被牺牲的事物,渴望寻求物质之外的生存意义。于是,又掀起了思想界的新浪潮。 • 主题意义:1展现幼儿的天真可爱,

2、用影像呈现了一个与成人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幼儿生活图景,揭露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生活本身没有差别,只是标签不同。

3、影片展示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 问题,你如何成了现在的你(了解)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也只能在社会中生存,而所谓社会化就是指你被你所在社会容纳的过程,它意味着你必须去面对社会现有的一切,去适应社会的所有规则。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虽然获得了生存的权利,但是失去的呢? • 创作手法:拍摄方面1侧逆光2固定镜头3细节

• 剪辑方面:1碎片2主观意识与客观观察并列 3模糊处理 • 《持摄像机的人》与电影眼睛

1、时代背景

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

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百废待兴 • 维尔托夫1896年出生 1916年组建“听觉实验室” 1918年转向电影

1922-1924年主编《电影真理报》

• 摄像机的眼睛比人类的眼睛更完备,它可以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发现人们在常态下难以看见的世界。千方百计寻找新奇的表现方式,显示创造精神,是他的艺术原则。

《持摄像机的人》的分析

1、被认为是一部形式主义的作品。大量使用蒙太奇手法创造意义,忽略了事物本身所蕴含的内涵。爱森斯坦曾称其为“摄像机”的恶作剧。

2、影 片 特 点

(1)注重表现形式

a.记录他人,也记录自己b.用摄像机的眼睛观察世界 (2)重视剪辑节奏

(3)具有浓郁先锋精神,歌颂机器

《给我庇护》梅索斯兄弟

创作手法 直接电影 《给我庇护》分析

背景资料:60年代被西方历史学家定为20世纪最失控、最大胆、最狂妄、最不羁(亦称“道德的沉沦”)的年代。当时的美国被战争、民权运动、激进主义、血腥骚乱、暗杀、性解放等各种问题社会问题困扰。物质的富足,和文化与政治上的动荡不安使二战后“婴儿潮”的那一代年轻人开始唾弃现有的一切,不相信政府,蔑视法律,鄙弃传统与经典,如脱缰的野马在那个年代里横冲直闯,摇滚、毒品和性成了他们的发泄途径。 但是,这些并不能表示这一代青年全部存在品行问题,他们只是厌世。一方面,他们向往和平、爱情和自由,渴望与世无争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不同寻常的生活。60、70年代的许多乐队作品和音乐会都以此为主题 。

主题分析:

1、作品珍藏了滚石乐队的珍贵瞬间,真实展现了那个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

2、作品为观众呈现了一种背离,即青年的自我认知与社会现实的背离,并以此探讨了特定时代背景所造就的价值虚无与对未来的迷茫。对这一敏感和难以言说的命题,影片用几近“枯燥”的镜头展示了关于“爱与和平,自由与平等”的真实,极大鞭笞了被“丰裕”物质光环笼罩的社会现实。

滚石乐队(了解)

62年底成立的滚石乐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继摇滚乐坛的重要乐队,乐队成员以叛逆和愤怒的形象深受当时青年拥护,他们崇尚性解放、毒品和无政府状态,和极端享乐主义 。与甲壳虫相比,“滚石”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叛逆色彩,他们是天生的坏小子,狂放不羁,处处透着锐利狡黠的气息,是后期“嬉皮”运动中绝对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代表。

梅索斯兄弟基本观点(了解)

1纪录片就是按照事实原来的模样引用事实 2不添加任何除事实之外的东西

3不对事件作任何的侵入,用对真实的细节进行堆叠的方式构造真实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基本观点 1纪录片是对现实的虚构,但是这种虚构只是没有错乱的时空关系而已。 创作特点

1、等待

2、在拍摄中明朗主题

3、通过理性把握在纷乱中找到秩序。

4、拒绝意识形态化,只是希望反映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直接电影两个重要创始人:梅索斯兄弟和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启发:

1、对纪录片创作和真实的重新认识。

2、对敏感、难以言说的题材可采取的方式

3、通过观察发现主题 真实电影起源 创始人:让·鲁什和埃德加·莫兰基本观点:促使被摄者在摄像机前说出和做出他们不太轻易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 代表作:《夏日纪事》

真实电影是新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对比分法

1、创作手法方面

“直接电影”主张手持摄像机,随时处于紧张状态,等待事件发生。 “真实电影”则主张促成事件发生,主动介入到事件当中。 2 关于真实的态度

”直接派“认为,素材是最真实的,而且只能通过事件本身的模样引用事实。 ”真实派“认为,只有人类的反应才是最真实的。 可借鉴之处

1、扩宽了对”真实“的认识,”真实派“重在表现人类关系、行为和思想。对此,“直接”缺乏表现力。

2、其价值和使用范围有限,不能滥用,否则会陷入”形式“的窠臼。《夜与雾》赏析

导演阿伦·雷乃

法国新浪潮运动“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法国新浪潮运动左岸派代表:阿伦雷乃,神秘主义无神论者

手法:1意识流手法在纪录片当中的尝试。2旁白:富有启发性的解说词由亲身经历过纳粹集中营暴行的法国诗人、小说家让·凯罗尔撰写,这为本片增添了无比强烈的震撼力

《中国》赏析

背景资料:1972年5月,应中央广播事业局的邀请,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率团队访华,用22天拍摄了3万米胶片,最后剪辑为220分钟的《中国》。

导演: 安东尼奥尼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后期代表,现代主义重要代表,被公认为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风格: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树立了一种“反戏剧”的电影美学样式,努力想再现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 新现实主义的将视线集中于反发法西斯战斗英雄和普通老百姓的辛酸生活

重要特点:

1、“生活即艺术”的观点给电影行业带来极大冲击

3、以段落作为基础单元来组织影片构成,偏爱长镜头

4、现代主义

这些人物跟旁人没什么交流,因为话说得再多也没用。这一来影片里对白非常少,景象、光线、色彩都显得特别有表现力,位置很显要

5、开放性叙事

整个故事没有严密的叙事逻辑,没有完整的叙事结构,甚至没有前后统一的叙事关系

常带来叙事的混乱

6、节奏缓慢,少用特写,偏爱长镜头 他力图表现人物内心,却少用特写 影片中满是对西方物质文明的绝望。从历史来看它很好塑造了中国没有侵略心的一面,为中国外交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一个特别倾向于深度探究生存问题和强调表现人际关系,而非致力于抽象的辩证法问题和阶级斗争的西方艺术家向西方观众讲述了这场革命中作为次要矛盾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非展现作为主要矛盾的革命本身(了解)

长镜头的运用1主观长镜头2客观长镜头3镜头内部蒙太奇性质长镜头

镜头内部蒙太奇性质长镜头:在非常精心的设计下,用一个连续的镜头(角度、景深的变化)来完成原本需要分切镜头才能完成的任务,以保证事件时间与空间的完整和统一性。

它与最早的一个镜头搞定不同:在它的设计中,已充分考虑到了镜头的分切。 长镜头的特点

1.具有传达信息的完整性,同时把裁判的权利交给了观众。2.在真实性方面,更具说服力。 3.具有一气呵成的感染力。 借鉴之处(了解)

题材处理方面

对于童话般存在的对象,选择了类似《带摄像机的人》式的方式,但是导演对人与人关系和人的内心状态的探讨的风格依然明显,用了大量中近景,意在让观众与人物交流,透过画面感受内心,从而表现中国人存在的现状。

上帝之声,唯一的破绽,被批判的缘由(“这里的农村家庭成员和谐相处,虽然村大队甚至有批准离婚的权力,但这里的人很少离婚,因为夫妻很少吵架……由于中国人的贞节和谨慎,使人几乎觉察不到他们的感情和痛苦。”)

(1) 《人造风景》赏析(主题,创作手法)导演:詹尼弗·柏施瓦尔

1叙事结构

主线索:以摄影师为记录依据,组织每一处“风景”和每一个被“风景”牵涉的“人”

结构线索:

• 工业->原料进口->船舶 • ->能源(石油、煤炭、水利) • ->城市化->• 结构线索:工业生产流程,以映射每一个人类生活的环节 2节奏控制

节奏控制点1第一个镜头

2每一幅照片

• 影片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反思

(无论如何,这部影片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看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和时代。面对工业废品和工地废墟,面对污染的河流和贫富差距,它都没有将它们上升成为简单的批判主题。它只是触及,呈现,却试图从此激发甚至转变我们对这个世界以及在其中的生存方式的意识。

为什么会选择中国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

另外一个悲剧就是中国的那些肥沃的农田正在流失,而没有考虑整个的文明。如此彻底的改变地球是傲慢的

工业化、走向难以置信的丑恶之路、赚钱、然后清理垃圾再出口给其他还没有走到这条路的国家。问题是中国太大了,他现在在承受相当的压力,因为世界上每一个肮脏的工业都在这里建设。在他们知道如何处理之前会有整个地带都倒塌的危险,这是难以置信的清醒。 《疯狂英语》赏析

张远 创作手法特点

1、直接电影手法的运用

面对一个复杂对象,用渐进的表达方式,逐步全面刻画其形象

2、平行蒙太奇的运用

• 疯狂的人群和静默的长城

和耕作的农民

和怡然自得的老妇 处理方式的优势

• 1引而不发的价值判断

2导演以观察者的角色介入,却强迫观众作出价值判断

主题:理性的反思 矛盾的内容表达:

1、片头的极度感染力

2、成员的学习成果

3、教授内容的苍白

4、记者采访的中英夹杂

《沿江而上》赏析

导演:张乔勇 处理手法特点: 1细节处理

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行为) ,白猫、鸡、蚂蚁、穷困的生活…… (1)适当调整节奏

(2)对环境的描述更细腻,更真实

(3)有助于表达导演的内心和情绪状态 2声画蒙太奇

(1)、声音对象与话语的分离

(2)、配乐的选择(特别是毛主席畅游长江段落) 3多线索

(2) 导演自己的陈述(2)余水的家庭(3)余水本人(4)陈伯与平行蒙太奇的剪辑增强了线索间的对比 多线索安排的用意(了解)

1、通过人物的对列,增加了影片的戏剧性效果,更具观赏性

2、与影片主题表达有关

不同的线索实际代表了不同的观察视角,让观众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体会、去思索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得失 3更重要的是,这几条线索,也是导演观察、理解中国的方式

“还是同一艘船,唯一变化的东西就是人们描述事物的语言:他们谈到长江所用的时态发生了改变,如此而已。对我来说,却仿佛是经历了某种时空穿越,恍如隔世。”

“她告诉我通过观看影片,她可以看到自己的命运和宿命,她决定离开游轮,回高中念书。”

主题: 从经济、文化、民生等各种层面,反映三峡水坝工程对当地普通百姓生活所造成的影 《生于妓院》赏析

第11篇:纪录片

上个礼拜在当代影视鉴赏课上看了《圆明园》这部让人叹为观止、引以为傲,又愤恨不已、怒声一片的经典影片。 看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文章开头似乎过于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却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看过之后,我立刻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毁了吧,还是毁了好,如此完美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人间所应该拥有的,它只属于天国!我们且先不论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以及是否奢华。如果有人能重建圆明园的话,我相信只有上帝能够办到。美,无须用如何华丽精致的字眼,当你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时候,你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法发出声音。当人的某种情感达到极限的时候,越是简单原始的字眼,越能表达人的内心真实。无论恢宏壮丽、清新淡雅、金碧辉煌、山明水秀,还是人文之极、自然之天成,到了圆明园这儿都只能归结为一个字:美!除了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大,组建筑之多,都足够使人瞠目结舌。建筑式样之繁复多变,简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象力真是恐怖的东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类赶出伊甸园。你可以试想一下,600个足球场一个挨一个的拼接起来是什么概念,在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但并无些许的杂乱,而是如此的和谐,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世界上确实曾经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圆明园。当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会有如圆明园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人世之间。影片中有一个温馨而动人的场面,在牡丹园中,富贵的皇家牡丹争相竞艳,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畅游于其中,其乐融融。让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为太喜爱聪明活泼的乾隆而传位于雍正。如果我们相信这样一个说法,那么正在来临的大清帝国的盛世便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头。而这片牡丹所在的园子便成了历史的功臣,当然它扮演的更大角色应是历史的见证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过的那样。只不过它当时还只是皇四子胤祯的别园,自然也还不叫圆明园。我一直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爱自然科学,以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便投其所好进献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见,却为什么他的后世子孙却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国失去了一个继续引领风骚的绝佳契机。雍正登上皇位之后,不知是出于感思亲情还是攀比好胜之心,开始大肆扩建圆明园。加上乾隆的长期建设,以致在半个世纪之后,圆明园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奢华、最完美的皇家园林,其实亦可称之为桃源仙境、紫宫天府。世界上最勤奋的皇帝非雍正莫属,在他统治帝国的十三年间,平均每天休息不到四个小时,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乾隆继位之后,他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国库中的银两多得以致于影响了市面上正常的货币流通。圆明园便是在这样一个鼎盛的时代逐渐完成。乾隆听说法国的水法享誉欧洲,便吩咐传教士们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水法,一个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彻底平定了回部准格尔贵族的叛乱之后,乾隆便为来自维族的爱妃修建了富丽堂皇的伊斯兰式建筑,以慰其思乡之情。当一个男人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来取悦一个真正爱着的女人的时候,不知羡煞天下多少女子,郁闷死天下多少男子。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后的一件小事,便已预示着帝国的最终命运。乾隆皇帝下令废弃大水法的机械提水装置,而改用人工提水。历史与文化的惯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挡,连一个小小的喷泉装置也保不住。也许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现代文明面前一旦失去了强有力的掌舵者便会毫无疑问的沉没。更为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鸦片战争之时,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谁都没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丰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没有让帝国真正尝到教训的话,那么这一次,便是对皇室信息的毁灭性打击。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上万人进行了两天公开的大抢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点与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烂。为了公平起见,将军们号召士兵保持绅士风度,把文物财宝重新上缴然后进行了三天的公开拍卖,。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格兰特将军于额尔金勋爵商议,为了彻底打击清廷信心,以便在条约谈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决定彻底毁掉圆明园。并借此向世人宣告,他们曾经来过北京,他们是胜利者,以免他们的伟大功勋被后人所遗忘。三千五百名士兵开始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焚烧圆明园,海淀一带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也随之焚灭。当联军把大炮架在安定门城门之上对准紫禁城的时候,战争结果已可想而知。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从大秦帝国到大清帝国,2000年的时光,是如此的漫长,虽饱经风霜曾屹立不倒;却又是如此的短暂,在三枪两炮声中大厦倾颓。秦和清的发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个宿命论者,只好承认,该结束了。可圆明园何罪,竟离此劫,永不超生。 圆明园的创造是一部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的历史史书,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忘却的奇迹,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的断壁残骸是无声的控诉,这样一部凝结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巨献就这样成为了一片残骸,它的瑰丽就这样在世界上消失了,只有这种三维技术才能设计才能使我们一览这奇迹般的创造。然而它越是瑰丽,就会越引起中国人的哀叹与惋惜。这部纪录片唤醒了所有沉睡在美梦中的中国人,这是屈辱的历史,这是背叛的历史,也是我们不愿重演的历史。大型史诗性纪录片《圆明园》为我们重现了辉煌的建筑,也是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虽然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的画卷。其实火烧的又哪只是圆明园呢,他烧的其实是精细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要比圆明园大得多。然而焚烧的又何止是建筑呢?焚烧的是一个个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的奇迹呀!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欧洲式水法,它的规模之大与它的神奇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叹为观止。并且大清的皇帝还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去取悦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她建立它喜欢的草原与建筑。它的富丽堂皇就不言而喻了。似乎任何一个建筑都是美的化身。当时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东西,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时代。然而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此时西方国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先进的工业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的超越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悲剧性的命运是无法逃脱的!今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苍遗、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美好。正如那句古谚说的一样,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鸦片战争之时,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双方大战,然而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最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康熙皇帝是那么的喜欢自然科学,而后世的皇帝却是如此的无视科学的伟大力量,使中国失去了独领风骚的地位。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饥渴的心灵,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财务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公开的拍卖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耻辱呢?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评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收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荣与衰败。他奇特的建筑与想法是世人所无法想象的,虽然现在也在重修圆明园,但是永远也无法弥补我们历史上的缺憾!圆明园的毁灭已经成了一段不可改变的历史,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是我们却可以创造未来。在未来,这个崭新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建造更加辉煌、更加令人瞩目、更加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为了不让历史再次重演,为了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谨记“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一份力量! (1)\"前朝\"政治活动区在101中学以西,颐和园路之北,是圆明园的大宫门。宫门内是以\"正大光明殿\"为中心的一组宫殿区,围绕前湖,形成一个中轴线,该轴线包括前湖之后的\"九洲清宴\",包括东面的一组\"勤政NFDBE贤殿\"、\"保合太和殿\"和\"吉祥所\";西面的\"翻书心\"、\"长春仙馆\"和\"四宜楼\"等。该组建筑中,中轴线两旁布置着内阁六部等中央机关和保卫圆明园的八旗直房等。(2)供奉清帝影像的安佑宫.在圆明园的西北角有一组特殊的宫殿区,规模宏大,肃穆端庄。这就是供奉清朝历代帝后影像的安佑宫。该组宫殿始建于乾隆五年(1740)二年后竣工。大殿九楹,左右配殿五楹,宫门五楹,前后有华表两对(现一对在北京大学,一对在北京图书馆),牌坊三座,极为壮观。(3)万方安和.这是一组建筑形式奇特的建筑,在后湖西侧杏花春馆的西北方,平面布局呈\"\"字形,共有三十三间,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要求。这种形式是属于适合建在南方园林\"户外室\"的类型。目前\"\"字形殿基仍清晰可见。(4)舍卫城.这又是一组特殊建筑,在福海西北方。城内有买卖街,宫监、宫女妆扮店员,商人进行交易,类似颐和园中的苏州街。城内有殿宇、游廊三百二十六间。舍卫城、方壶胜境、安佑宫是园内规模最大的三组建筑群。(5)方壶胜境,在福海之北的海湾里,有用汉白玉建成\"山\"字形三层的石座伸向水里,上面建有哕鸾殿、琼华楼、珠宫等。在现存的园林里,很少有与此景相比的景色。(6)福海,福海是全园中心,园中最大的水面,海中有三个小岛,中心岛上建\"蓬岛瑶台\"七间和畅襟楼、随安室等建筑。东南岛上有\"瀛海三山\"之亭,向西北渡桥到北岛。此建置亦属\"一池三山\"之格局。2长春园.从福海向东,过圆明园的明春门即到长春园。园内主要建筑有淳化轩,左右有廊各十二间,每间嵌石碑六块,收集书帖几十卷,诸家墨迹九十九人。园中最著名建筑就是西楼远瀛观。该园以中西合壁式建筑见长,风景美丽,建筑雄伟,独具一格。其他景观有狮子林、纳景堂、清闷阁,占峰亭、清淑斋、延景楼等。建于湖中的\"海岳开襟\"为一座二层圆台建筑,上面建有\"得金阁\",遥望好似海市蜃楼。 3万春园,在福海东南,前称绮春园。大宫门在该园的东南角,门前有东西朝房。门内主殿是迎辉殿。这座园林是太后、嫔妃们的居住之地,慈禧时重修了该园,改名万春园。园内有\"含光楼\"、\"四宜书屋\"等三十景。\"露水神台\"虽不属三十景之内,但其铜人承露的铸造极有特色。万春园比不上圆明园的富丽堂皇,又不同于长春园的雄伟挺透,但它有着自己的流畅自如的特殊风格。

【圆明园】——千年之辱 [原创]

最近没什么心思看书,考研的实践越来越近,与其说是现在的压力使我丧失了考研的激情,不如说是这一年来心境的变化让我渐渐认识了社会。我开始思考了,究竟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看似很多人思考过的问题,我至今才渐渐有了思考他的勇气,小的时候,我们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活着,因为他们对我们太好,我多少年在自己脑海中反反复复重复的一句话,就是做一个好人,然后挣好多好多钱,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最幸福的日子.小孩子,总是眷恋着心爱的家人,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然后我们慢慢长大,在学校的日子比在家里长,我们的朋友于我们很相似,我们总是有相同的看法,相同的梦想,然后,粘在一起,就这么的天真烂漫...再长大,我们被灌输了异性相吸,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爱情,我们开始有了自己家庭的温暖,我们就想这样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领着自己的老婆孩子,没事的时候去旅旅游,有空的时候看看家里面的老人,然后和好多好多人民一样,等着七老八十的时候,安享晚年,盼着儿女有点出息。中国社会,早就饱和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想,我们只知道为自己的小小幸福而奔波,我们可以骗人,可以做奸商,只要人民币进到口袋,一切OK~ 小康社会,开辆小车,住间大房子,够了... 这段时间,在集中的看《赢在中国》,也许这是我对经济,对企业的第一次认识,第一次渐渐听懂了红海蓝海,VC,整合,并购,OEM,然后看到了当今年轻企业家们的风采。在第二季108强去圆明园看了《圆明园》,那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以前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中国近代的这段对外历史。澄清的是,老师讲的不是不多,而是我们理解不透彻。 但是当我真正看到这部电影,看到电脑特技回复的圆明园的时候,我震惊了。那是一种庄严肃穆的国家尊严,不管在哪个时代,任何主权国家都不会轻易低头,不论当今社会主流媒体怎么评论过去的政权,但是人民和统治者在对外势力欺压时反抗的精神,是一样的强烈的,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当我看到几个世纪钱横扫欧洲的蒙古铁骑,在英法联军的铁炮钢枪惨无人道的横扫之后,留下的,唯有铮铮铁骨。

当1860年10月16日,法国军队进入这座当时,甚至到今日,都可以算是震撼古今的皇家园林时,狂妄的欧洲人,这些19实际的爆发户们,用沾满中国人的鲜血的双手贪婪的踹走所有他们能拿走的珍宝,打碎那些没法拿走的神器,我们的历史,被别人活活掳走。最后,在10月18号凌晨,丧心病狂的用一把火,结束了大清,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历史宝库,大火吞没了这座欧式风格的皇家园林,烧死了躲在里面留有最后一丝生机信念的300多名太监宫女,烧毁了一个璀璨文化历史悠久古老帝国的尊严,燎着了一头沉睡已久的雄狮的胡须。

中国的民众,我们该觉醒了,你们知道什么是落后就要挨打吗?你们觉得你们生活的甜蜜幸福了是吗?你们觉得一次奥运会中国人就算是站起来了是吗?你们觉得美国的一次金融危机,就等于地位下降,中国就上升了是吗?你们觉得中国现在可以庄严的屹立起来了是吗?

大国的人民们啊,可爱的你们,在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时代刚刚走过后,怎么能就这样欢天喜地的以为新纪元就在眼前了呢?没错,做人是要现实的,是要自己生活幸福的,是要扩大消费的,是要有爱心的,但是这样够吗?我们有危机感吗?欧洲美国会让我们就这样顺顺当当的超越他们吗? 小日本会这么乖乖听话,请一个勇士来做自己的邻居吗?他们有那样的胸怀吗?我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什么,但是我志向表露一点,中国人民不是市井小民,我们早晚要找回我们失去的尊严,不是让别人去认同我们,而是让我们去

第12篇:纪录片

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心得体会1篇

又一次观看由河南影视制作集团等联合策划拍摄的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对我的心灵又是一次巨大的震动。党员的信念与责任得到进一步升华。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观看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主人公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使人感动,每幕都让人落泪。焦裕禄同道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位我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宗旨;焦裕禄同道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焦裕禄同道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担当,勇于负责。焦裕禄同道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和榜样。通过观看影片,让我对焦裕禄的熟悉得到进一步升华,更让我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通过观看影片,主要学习他对党和人民的虔诚、对岗位的酷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我们要学习宏扬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的公仆情怀。焦裕禄同道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宗旨的一种执着;他坚持依托群众,向群众学习,通过找农民群众了解情况、实地考察试验总结出治理“三害”的办法。群众线路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在长时间斗争中构成的,是我们的传家宝。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气力源泉和成功之本,丢掉群众观点,我们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戴和支持,丢掉群众线路,我们就没法从群众中汲取聪明和气力。焦裕禄同道把人民放在心中至高的位置,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公仆情怀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我们要学习宏扬他“凡事探求就里、吃他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焦裕禄同道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泡桐--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不为名、不为权、不为利,完全完全地为人民服务。他做的每件事都是群众关心关心、实实在在解决题目的大好事。我们应当把焦裕禄同道作为一面镜子,见贤思齐,反复镜鉴,常修为政之德,不移公仆之心,不断提升思想境地、增强素质能力、改善作风形象,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谨记“三严”,炼就思想上的“金钟罩”,增强抵抗各种“病毒”的免疫力,用制度规范权利使用,确保权利运行始终不偏离为民利民的轨道,以廉洁奉公的作风、夙夜在公的勤恳达致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境地。遵守“三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寻求不掺水份的政绩,以忠实于党和人民的行动赢得群众拥戴,就可以对得起手中权利,无愧于肩上责任,

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心得体会2篇

坐着一直没动,把电影《永远的焦裕禄》从头到尾看完。该片场面大,演员演技高,剧情震撼人心。边看边想着,当前党中央号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

十分必要的。电影里的吴县长和部分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在兰考县已经饿死人的情况下,还在摆架子,讲形式,国家的救灾粮放在火车站迟迟不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造成大量农民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去讨饭。对吴县长这种干部我是深恶痛绝的。而且他搞特殊化,机关干部吃特供,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都饿死人了,干部还吃特供,喝着茶,烤着火,而焦裕禄取消了干部特殊待遇,吴县长就不高兴了,因此面对焦裕禄产生了看法,后来发展到对焦书记的工作设置障碍。焦书记是一心为民,始终坚持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试想,一个共产党员,你的工作不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那老百姓谁还会拥护你呢?根据当时兰考县的实际情况,遭受了天灾,群众缺吃少穿,面临生存危机。作为党的县委书记或县长,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不要只考虑自己会犯什么错误,因为已经到了快饿死人的地步了,还考虑个人得失问题,还考虑乌纱帽的问题,这算一个好的领导吗?焦书记是个好干部、好领导,他带病坚持工作,为解决群众的疾苦呕心沥血。所以他去世之后,就出现了影片开头的场面,群众自发为他送葬,黑压压一片,在狂风肆掠的黄沙地慢慢移动,默默为他们心中的好书记焦裕禄送行,最后全体下跪,场面十分感人。

对照《永远的焦裕禄》电影,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群众来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贪图享受的现象大量存在。虽然党中央通过开展反对“四风”、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机关作风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州、县、乡各级党政机关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或多或少存在着。要从深层次触及灵魂解决“四风”问题,还必须加大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实践活动的力度。

群众的好书记焦裕禄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我们要向他学习,在工作中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作为审批科工作人员,在接待群众咨询和办理手续的工作中,要耐心听取群众的陈述,对群众申办的事项进行认真地指导,让群众尽量满意而归。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之规定办理审批事项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方便。我们要牢记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促进全州文化体育事业有序发展,为建设先进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贡献力量!

第13篇:纪录片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6月24日—25日,我认真收看了在中央1台黄金强档播出的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该片对共产党人的信仰做了很好的诠释,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感人事迹,给了我强烈的灵魂冲击。

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人信仰的起点,91年来,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

一、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革命战争时期,前辈先烈们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巨大而惨烈的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建立了新中国。

二、信仰是自强不息,信仰是“一团火”、“一滴水”。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写了新的传奇。他们中,有朱光亚、钱学森这样放弃优越生活、冲破重重阻力归国的科学家,也有雷锋、王进喜这样用件件平凡的小事践行信仰、创造奇迹的普通人。

三、90多年来,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在新的历史时期,沈浩、吴孟超、谭千秋、杨善洲等不同岗位的共产党人,一次次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对信仰的丰富和完善,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深的感染者观看的每一位同志。观看结束后,我再一次感受到,要把不断坚定信仰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在信党、爱党、跟党走上下功夫,做好本职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信仰》是一部优秀的教育片,我们要把坚定正确信仰、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作为党课的主要内容,要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信仰》抵御不良习气、始终保持先进,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干部。结合《信仰》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第14篇:纪录片

纪录片《平衡》观后感

看过《平衡》,不禁让人重新思考什么是纪录片,想了很久才忽有所悟,其实《平衡》本身不就是答案么,作者彭辉用了3年时间来记录,时间、空间和事件的震撼力使人不自觉地陷入沉思,作者彭辉在专访中曾经说过,也是他创作纪录片始终坚持的基本观点:“我试图想把纪录片的创作看成是对生活的复制,纪录片工作者有责任把看到的最原生态的东西展示给观众,否则就不叫纪录片,这种‘原生态’是最能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的。”这部片子拍摄的理念独特,内敛、不张扬、质朴,没有一点刻意煽情的东西。

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片中使用了少量音乐,大多是自然音响,风声贯穿全片,在青藏高原上,肆虐的大风,真实直接地表现了西部野牦牛队的工作环境,在环保主义者杨欣过生日片段中,大家为他学唱生日歌也是自然音响之一,毫不粉饰的音响带来了体现情感的最佳效果。令人印象深刻的,在一次巡逻中,采访车和巡逻队的所有车辆全部深陷于可可西里著名的\"鬼门关\"。在那里困了三天,当扎巴多杰递吃的给队友时,那冻到僵硬的腊肠咬起来的声音不得不联想到咬黄瓜时的脆响声,和着他们的笑声,带给观众的却是心酸,早上,队长扎巴多杰一走出车门就趴在稀泥地上,埋头去喝车辙里积存的泥水,其他队员也纷纷效仿吸起泥水来,这里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蓝天白云广袤的高原风景,这里岂是恶劣能形容得了的?当看到遍地的藏羚羊尸体时,让人怀疑盗猎者到底还有没有人性存在,顿时心头涌起杀之而后快之感,可这样与盗猎者又有什么区别?

全片主要由扎巴多杰叙述串联,任何一个声音来解说都无法达到扎巴多杰自己讲述的震撼力,他在片中毫无掩饰地讲述了巡逻队的功绩和缺陷,是他让《平衡》具有\"真实\"的生命,但是从北京回去之后,一颗子弹击穿了扎巴多杰的头颅,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什么,在网上搜索了扎巴多杰的死因,官方鉴定是自杀身亡,这怎么能让人相信?片中那样一个刚强的人,无人区残酷的环境都没能打倒他,况且他在采访中说过:“我死都不怕!”难道是他的言论触动了“这个机构那个机构”的人的敏感的神经造成了他最后的结局?我宁愿去相信扎巴多杰之死是盗猎份子所为,有人说让他的死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但是他的死唤醒更多人的环保意识了吗?揭示出体制上的弊端了吗?他的死究竟值得吗?让他的死成为一个谜正确吗?

所谓的平衡是什么,起初仅仅以为是生态的平衡,其实却还有人性的平衡,社会体制的平衡……发人深省的片子是有意义的,《平衡》就是这样,把真真切切摆在你的面前,触目震惊也好,麻木不仁也罢,让我们想想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

第15篇:电视纪录片的选题与采访艺考生必读

第三章

纪录片的选题与采访

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创作环节上看,它包括了从选题、采访、构思、撰写题纲、实际拍摄到剪辑、字幕、配音合成等工作。从参与人员来看,它是集体创作,包括编导、摄影、灯光、剪辑、音响、技术等各方人员的参与。编导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人物,直接关系到纪录片创作的成败。从纪录片的生产流程来看,纪录片的生产从选题开始,接下来是采访、图像与音响素材的摄录,上述工作被电视业内人士称之为前期拍摄,随后是解说词写作、剪辑和合成,被称为后期编辑。本章首先对纪录片的前期拍摄阶段的各项工作作系统介绍。 第一节

纪录片的选题

所谓选题,就是拍什么,不拍什么的问题。从广义上说,世上万物,凡是可以用摄影艺术来展现的现象、事物、事件或过程,都可以纳入纪录片的选题。然而,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它的拍摄制作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主体意识,对媒体而言,则与其传播目的紧密相连,所以纪录片创作的第一环节,就是题材选择问题。

一、题材选择的出发点

选择题材的出发点,也就是题材选择依据。纪录片本质属性、特长、任务和受众的需要,是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决定性依据。 

1、纪录片题材选择的难点

纪录片是以视觉形象为基础的节目形态,它强调“物质世界再现”的纪实风格,因此,能够成为纪录片的拍摄题材,首先应具备丰富的形象素材,亦即能拍摄到丰富的镜头画面,并通过镜头,能表达出作者对生活具有主题意义的价值判断,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

大千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通过镜头反映出来,下列几个方面,就是纪录片反映的难点: (1)凡是过去发生的事,或刚刚发生的突发事件,但未及时占有任何形象资料,很难成为纪录片的题材。

(2)非具象的、抽象化的题材,如哲学方面的论战、心理学的探究等等,文字报道要比纪录片好得多。

(3)以人的内心世界活动为主的题材,纪录片亦不好表现。 (4)缺乏外部运动或变化的形象,纪录片很难反映得好。

这里说难点,不是禁区。上述几方面题材,有时也能拍出较好的纪录片,但需较长时间的采访挖掘。如日本九州朝日电视节目负责人园里健夫拍摄的《大地之

心》,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作品,片中介绍了日本侵略者把上百万朝鲜人驱赶到日本充当苦力,战后被滞留在日本和苏联的情景。作者化了15年时间采访,然后用半年时间在韩国、日本、库页岛等地追踪拍摄

五、六十个对象人物,最后保留了三对。前期拍摄80多个小时,最后用了85分钟,该片获上海“白玉兰”奖提名。

2、纪录片的价值取向

纪录片是人们审视现实生活的窗口。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因此,纪录片的选题,都应该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相互了解,建设美好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人们关注的事件、重大社会问题的披露、以及能为受众提供系统知识和各种新鲜知识的事物。这方面依据,实际是也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纪录片作为大众的精神消费对象,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宣传教育、传播信息、介绍文化、舆论监督,这中间都贯穿意识形态倾向。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倾向,应该建立在社会心理沟通上,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现成的观点和思想。过去曾有些纪录片的选题,定位在所谓的“宣传”、“教育”上,结果都不成功。这就是说,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纪录片的功能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影响着题材的选择标准。

坚持用沟通的方法让人们去认识世界,去实现创作主体的舆论导向的价值取向,就会从群众生活的周围去选择那些群众关心的事件作为纪录片的题材。如《土地忧思录》(济南台拍摄)反映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城市建设、乡镇企业乱占耕地的问题。《庄严的承诺》(青岛台拍摄)反映青岛市委市政府承诺三年之内为全市“棚户区”的市民解决住房问题,并最终实现了诺言。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的纪录片使人们对社会、对现实有了新的认识,也使纪录片的创作得到观众的认可。还有许多纪录片如《丝绸之路》、《消逝的大河桥》等等则向人们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这类题材也是受欢迎的。

二、纪录片题材类型及素质

纪录片的题材,从形式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内容的题材,一是以自然界为内容的题材。

1、社会内容题材

社会内容的题材是指那些同人们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同历史或现实有直接关系的题材,这里纪录片涉及最多的题材。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从微观到宏观,从过去到现在,只要有传播价值,并适宜拍摄纪录片都可以纳入其选题范围。这类题材,最适应人们认识、改造社会的需要,适宜人类相互沟通的需要,也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然而,我们必须明白,这类内容虽然十分广泛而丰富,但是能从中选出一些观众喜欢,又能创作出优秀纪录片的题材,也并不容易。这当中涉及到创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审美情趣和创作出发点,也包括对题材本身的价值的识别能力。题材本身的价值是客观事物本身具备的素质,但有待于创作者的发现。那么,纪录片需要的题材应具备哪些素质呢?这里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是指题材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的风貌,触及时代的矛盾,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

无论是从纪实的本质规定“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的角度看,还是从纪录片的使命来看,体现时代精神都是纪录片的题材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既然是“复原”、“再现”,不去复原时代精神,还去复原什么!只不过这种“精神”是通过现实的物质世界体现出来的。

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时代,或者说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正通过农村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的确定、民主与法制建设、道德建设等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也在悄然改变,我们所说的时代精神,就渗透在这样的变化中,渗透在我们的每天可以看到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它为我们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供选择的题材,关键在于纪录片的创作者是否善于发现。

如青岛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张瑞敏与海尔龙》,反映了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企业家张瑞敏与海尔集团发展的历程,既是对改革成果的展示,又说明了优秀企业家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备受业内人士称道的纪录片《望长城》,看是拍摄长城,实际重点反映了长城两边的人民生活,把深沉的文化渗透到鲜活的人物活动中。四川电视台拍摄的《三节草》,反映的是当代摩梭人的生活追求,却内涵着他们观念的变化。这些片子的具体内容不同,却都在反映时代的精神。

(2)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是选题中蕴含了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并由此引发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

人的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忧与乐,对生活的追求与抗争,尽管受到价值观念、生活经历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但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为它存在于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的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将“以人为本”纳入其中,这表明以人为本已成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作为纪录片的选题,更多地选择人文关怀的题材更具有意义。我们看到的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如《沙与海》、《藏北人家》、《下山》等等都是反映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他们与自然的抗争,他们的收获、喜悦和忧虑引发了人们的共同思考。

(3)新鲜性

所谓新鲜性是指那些人们不熟悉,又普遍感兴趣的不平常的事情或事情的某一方面。

新鲜性对于纪录片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你拍摄的事情大家早就知道,那么这种拍摄就失去了意义。

新鲜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其一,从时间上体现新鲜。那就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一点和新闻的选题有一致性。比如中央台和烟台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挑战生命的极限》,就是在很快地时间内,介绍了张建横渡渤海的壮举,在长达50多个小时的游泳过程中,张健经过了哪些考验?不睡觉行吗?怎么吃饭?这些情况片中一一作了介绍,人们从中感到了新鲜。

其二,从特殊中体现新鲜。在生活中貌似相同的事很多,但每件事都有其特点,只有反映了事物的特点,才有新鲜。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的孙女送到成都去找工作,只从这点看可很普通,但当你知道这位老人当年就是摩梭族的“压寨夫人”时,你就会感到新鲜,这就是纪录片《三节草》选择的题材。

其三,从陌生中体现新鲜。选择人们不知道或从未注意的事件作题材,亦使人感到新鲜,山东台拍摄的《生命的编织》纪录了28位聋哑儿童为向50年国庆献礼,编织大型软雕塑作品《中华根》的过程。编织共用掉青麻2500公斤,耗费工时28000个,这一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搞艺术雕塑并不引人注意,然而这是由聋哑儿童完成的,就让人感到新鲜。《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也是这一类型。

(4)形象性

形象性是指题材的内容具有适合生动的电视表现的生动形象,这种可视形象不仅可显示人物活生生的音容笑貌,而且能显示出具体环境的特点性。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表现出的形象千差万别,有些事或人听起来十分生动,但用纪录片反映,则相对困难。比如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用影视形象反映起来就很难,而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看起来就丰富多彩,因为他每天都与雕塑艺术品打交道,拍出来既生动,又美好,能真切地反映了他的艺术水平。日照电视台拍摄的《盛进陶情》,纪录了陶艺大师为迎接澳门回归制作《盛世龙盘》的过程,也表现出画面优秀,情节起伏的特点。

在题材的形象性方面,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其一,人物的职业活动或事物的特点是否具有丰富的视觉特点。 其二,涉及的场景是否有变化。 其三,现场环境是否有可视性。

其四,人物的生活或事物涉及的面是否丰富多彩。

2、以自然界为内容的题材要求

以自然界为内容的题材,主要是指那些和人们社会生活联系不那么紧密,以自然界和自然物为主要拍摄对象的题材,像山水风光、名胜古迹、艺术品等等,此类题材,应具备以下素质:

(1)知识性

增长知识也是观众需求之一,自然内容的题材在这方面大有所为。《丝绸之路》就为观众展示了一路风光、历史概貌等自然的、文化的、历史方面的知识。《动物世界》则为观众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生物知识。

(2)思想性

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一类的题材,不能只局限于自然物的介绍,而应赋予它一定的思想内涵,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这才能使作品具有一定深度。比如拍摄泰山,《中华泰山》不只是介绍泰山的风光,而展示了中华文化,展示了人民的创造精神。

(3)欣赏性

一些反映自然题材的纪录片,是以向人们提供审美内容为主要目的,这些作品应突出它的造型性,使人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漓江水》、《啊,草原》等等,都有明快造型效果,还有《动物世界》等节目,都有很强的欣赏性。

三、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关键在于发现

应该说,纪录片的题材就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只有关爱生活、关爱人生,才能不断发现创作题材。

纪录片《壁画后面的故事》是电视业内人士普遍称道的作品。这个故事就是作者祝丽华在一次采访过程中的偶然发现的。山东建材学院教师刘玉安创作了一幅壁画——《和平·进步·自由》,他邀请了一批记者前往采访报道。刘玉安在向记者介绍壁画的时候,提及画面上的青年人造型,其原型都来自他的学生,介绍过程中,他无意提到其中的一个学生已经因骨癌锯掉了一条腿。在场的许多记者都听到了,但无一反映,只有祝丽华记在心上。

采访过后,她单独找到刘玉安老师,讯问这一学生的情况,刘玉安作了介绍,并说每周都去看望他的学生。祝丽华提出陪刘老师同去看望的要求……从此,故事开始拍摄,一直到这个学生不幸离开人间,历时4个多月。这就是《壁画后面的故事》从题材发现到完成拍摄的过程。同去采访刘玉安的记者有许多位,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发现这一题材?除了开始提到的创作人员应关爱人生以外,再就是创作人员对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会激发人的敏感,会从许多正常事中挖掘出独特的美学意境。 第二节

纪录片的采访

采访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采访是指一次具体报道的采访;广义的采访是指记者没有明确报道任务,旨在了解一些情况和精神,广泛进行社会调查,积累相关资料的活动,或说是收集新闻线索的活动。我们这里介绍的纪录片的采访,属于狭义采访的范畴。

纪录片的采访与新闻采访有共性,也有个性。下面,我们首先对它的共性、个性作一番分析。 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关于新闻采访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我们这里仅举两例:

1.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带有特殊性的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或新闻的调查研究活动。

上述定义都包括五个要素: 1.主体:新闻记者。 2.客体:客观事物。 3.目的:新闻报道。

4.方法:特殊的调查研究。 

5、成果:获得新闻素材

二、电视采访的定义

电视采访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艺术手段为电视报道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

纪录片的采访属于电视采访的一种。

上述定义,除包含新闻采访的五个要素外,还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拍摄:记者用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

2.记者出镜:记者要在镜头前采访,包括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 3.画外采访:记者进行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形象素材的采集。

三、采访的共性层面

尽管电视采访与其他媒体的采访有着不同的方式方法,但它们之间都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主要包括:

1.采访的使命——纪录今天的历史

采访的范围广泛,以整个人类社会的舞台行使记者的使命,并将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的新闻报道,包括纪录片,就是明天的历史,所以记者所记录的将是未来历史的见证。

2.采访视野——瞭望整个人类社会

电视报道的作用,首先以记者瞭望整个人类社会为前提,正如美国报人普利策所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他不计自身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信任他的人民服务。”

3.采访认识路线——主体认识客体

记者采访是认知客观事物的活动,不是借助客观表达主观意向的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应以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依据,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认知活动,因而是积极的。 4.采访目的——传播、交流信息、沟通社会

记者收集素材是为传播的需要,而新闻的产生则基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与沟通。当今时代,信息交流的渠道很多,但记者采访所进行的交流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能引起社会的普通关注。 5.采访方式——访问、观察、体验、研究资料

记者的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务和要求的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与其他调研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社会连接方式不同,方法运用不同。

(1)记者研究历史资料是为了武装头脑,或运用史料作背景。 (2)记者调查是为了探明事实真象,不能用破案手段。

(3)记者采访注重捕捉现场场景,气氛细节,人的心理活动。

(4)记者同人打交道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不具备行政命令或司法的强迫性。

6.采访的突发性

报道的事件往往是突发的,记者必须随时赶到现场,才能获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电视。记者工作没有8小时的常规。 7.采访的时效

记者采访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讲究时间效率,因此,采访的难度就是要在有限时间内挖掘到新鲜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和事实,也就是素材。 8.采访的任务。 

报道新闻.

四、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

1.从技术特性看,电视采访采用声画一体的电子采集手段。

电子化采集手段是电视采访必备的“工具”,这是电视采访区别于其他传媒记者采访的首要区别。

电子化技术采访手段发展轨迹: (1)借助电影摄影机;

(2)ENG,前期拍摄,后期剪辑方式(70年代); (3)EFP,现场拍摄与现场制作方式;

(4)SNG,“卫星新闻采集”。将ENG、EFP与卫星连接,做到三者同步工作(包括播出); (5)DNG,即数字ENG。

2.从报道的信息形态来看,采用直观形象的画面报道

电视采用直观的画面报道,既是电视传播特点,又是电视采访特点。这要求记者采访时必须能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有特点的画面。因此,记者必须强化屏幕意识。

屏幕意识:是电视记者对电视特色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

3.从信息采集的方式看,是形象地纪录现实生活信息。

屏幕上用特定背景作衬托的采访是电视采访的独有形式,也是同其他媒体采访形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由于有特定现场背景,电视采访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能传达采访过程中的形象,让观众如身临其境,感受现场,通过现场信息本身的直观性、多义性、透视性,给观众提供多方面的思考。 4.从信息的综合程度看,电视采访对各种信息的综合程度高。

综合表现因素,即指电视画面、声音、文字多种符号的结合。多种表现因素的综合,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5.特殊的工作方式

协同工作与采摄分工是电视采访区别其他媒体采访特点的又一突出体现。

协同工作指电视采访由多人组成,包括编导、记者、主持人、摄像、灯光等,它要求参与采访的不同角色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体现一盘棋精神。

采摄分工则要求在记者采访的同时,摄像同时要拍摄采访过程,和拍摄同期画面素材。

五、电视采访的思维方法 1.具象思维

具象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以表象、意象作为思维材料和工具。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后,选择并借助种种具体的感性材料,伴随着想象、联想,以具体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从电视传播特点出发,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在选题→采访→构思→拍摄→编辑→声画合成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即使采访、讲话等用语言表达的部分,也同样要考虑到形象。这就要求记者要善于捕捉有思想内涵、有内容张力的形象画面,这种形象不是简单的再现、复制生活场景,而应是一种创作。

关于想象与联想。

想象与联想是纪录片创作的常用手法,也是具象思维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想象是指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不仅感知当时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联想是指人看到某一客观事物时,由于某种感情或情绪的作用,由此事物想到另一与之相关的事物。

想象与联想密不可分,想象中有联想,联想中有想象。当想象力和记忆交织在一起时就会产生联想。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性。

2.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一种触发性思维,它主要发生在潜意识,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后突如其来产生的。

灵感是人们通过与客观事物接触而产生的某种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它常常使人产生创作的欲望。

灵感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思考。是在长期苦苦思索之后,突然获得的一种“顿悟”。在顿悟产生之时,人的思想闸门也就打开了,思索的问题有了答案,紊乱的头绪随着理顺。在这种状态下创作,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3.理性思维

即逻辑思维,是电视记者在采访中对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

采访中的理性思维,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有所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采访效果。

理性思维的创造性在采访中的运用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1)系统思维

是一种把报道对象作为系统来考察,注意被报道事物的总体性、层次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它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观察事物。

重要的社会问题、现象、事态本身比较复杂,采访时必须运系统思维对整个事物进行考察审视,否则会把复杂事物简单化,会导致报道的偏差和失误。

(2)异向思维

异向思维是指面对事物时要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分析、思考,它与随众求同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

多元化社会,人们有多元的选择,不是非好即坏,非黑即白。因此,异向思维在采访驾驭节目中可以给人以多种思考选择,丰富节目的思想内涵。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对事物观察思考时,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逆转过来,用相反的方向观察事物,用对比、对立的方法分析问题。

记者应作“冷静的促进派”。当某一事物处于“热点”时,记者要“冷”下来观察;当人们对某一事物纷纷赞扬时,记者应冷静地找出事物的不足,促进事物向更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新闻报道逆向思维的具体反映。

(4)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开放型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电视采访中,是指记者面对具体的报道题材,接触到某一具体事物,思路打开、扩展,要从一个事物出发而扩散到多方面、多领域去思考。

横向、异向、反向等都是思维的扩散。

(5)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又称统摄思维、收敛思维,是指记者面对具体报道题材,在由点到面的扩散思考的基础上,又由面到点地对材料进行集中归纳的思想梳理。也就是面对众多材料,记者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闻价值作出正确的概括和新的发现。这种思维有两种不同的特点:

①异中观同:就是在诸种不同的信息中,发现事物共同的特点。 

②同中观异:要求在同类的事物中找出它的特点来。 第三节

观察——目击采访

观察就是用眼睛采访。

一.观察的作用(例:辽阳人民广播电台《八点之后》)

观察的作用有四点:其一获得报道线索;其二引发记者的创作激情和动力;其三,获得第一手材料。其四,选择好的镜头画面。 

1、观察获得报道线索

要善于观察社会的每一个变化,从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新的东西,从而掌握报道线索。 要善于从众多线索中区别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报道题材。

2、观察产生报道激情

激情与见解是报道不可缺少的。深入观察现场观察,是记者产生报道创作激情的首要条件,也是记者产生见解的条件。 

3、观察获取第一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从客观事物那里得来的材料。 

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又称间接材料,是记者通过中间人获得的材料。

纪录片要靠事实说话,记者采访的事实,第一手材料最可靠,观察可以得到第一手材料,可以捕捉到生动形象的材料和细节。

4、观察是选择画面素材的前提

电视是以画面为基础的传播媒体,纪录片的拍摄,首先要选择有丰富内涵的画面拍摄,而观察是选择、拍摄画面的前提。

二.观察的方法 

1、观察要抓住特点

要在现场捕捉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特点及个性,这是报道成功的重要技巧。

善于观察,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个性特征,是记者的基本功。

抓住事物的特点,也能获得报道的角度和切入点,这对纪录片的拍摄具有重要意义。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细节

细节是细腻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色的小镜头。是情节中细小而有特色的部分,丰富而精彩的部分。

抓住抓准了典型细节的特征,报道就有了感染力,也有了与众不同的角度。 真实的细节,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提示主题的意义。

有经验的记者都十分重视在新闻现场观察捕捉能够反映报道主题的典型细节。

3、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情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也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睛观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这就是说,记者应有好奇心,又要善于衡量事物的新闻价值,这就是观察与思考的结合。

常用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的方法有:

(1)有意观察法:即带着一定的预定目的去观察。

(2)长期观察法:长期对某一问题、现象、人和事作观察。

(3)综合观察法:通过对事物各个局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的观察,以求得出正确结论。 (4)比较观察法:着重去发现事物的差异的观察方法,通过与同类或不同类事物的比较发现其共性与个性。

(5)连续观察法:对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连续观察,以找出普遍规律。

(6)细微观察法: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细微变化,从一些看来偶然的情况中去把握规律。 (7)定量观察法:观察结合数据,从量化数据引出定性的分析。

4、观察要全面

从采访的角度看,观察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也会带来观点的不同。要正确了解事物,就要多角度观察、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既观察事物全貌,又观察事物的细微末节,这就是全面、立体的观察,防止以偏概全。

5、特殊的观察方法 (1).体验性目击采访

通过体验生活,完成观察采访任务。 (2).参与性目击采访

记者作为事件中的一员,同当事人一起工作、生活、战斗,感受事件的环境与情感,同时进行观察。

(3).隐蔽性目击采访

记者不暴露身份,而作为普通的旁观者去观察。

第四节 现场采访——观察与访问相结合

现场采访是记者在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进行的采访 一.现场采访的特点 

1、采访过程公开化

采访的环境、访谈过程、情景,以及双方的形象、声音都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

2、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

纪实性是指融采访与传播于一体。

电视采访的声、像实录,使得这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同时成为传播信息的手段,采访时的状态情景,也就是传播时的状态情景。

表现性是指充分调动声、画兼备优势

这种表现性既在于摄像机同步摄录画面声音,更在于记者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画面和声音的功能,为再现事实和采访场景、必要过程服务,包括运用服饰、姿态、表情和通俗语言、提问等手段。

二.现场采访的设问要求

现场采访的出发点,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选择上。其一,应体现报道意图;其二,设问应是观众想提的问题,想知道的情况;其三,语言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具体设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应是报道的重点

由于受时间限制,问题应少而精,因此,应选择报道的重点及观众想知道的问题。 

2、问题是思想内涵的开拓

一般应为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特别是人物内心活动、思想、观念方面的阐述。

3、问题要具体 也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宜提大问题,应提具体问题,使采访对象能直截了当、简明扼要作答复。

4、问题简短

问题简短,要让采访对象,也能让观众一听就明白,在用词上要善于把背景交待与问题分开,不提那些合二为一的问题。

5、问题要客观

记者提问,忌带主观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言色彩。 

6、问题重复

问题重复即面对不同采访对象问同一个问题。这种设问适宜调查核实性报道。 

7、问题引发情绪

适当运用能引发对方兴趣,使对方兴奋起来的问题,以调动对方思维的积极性。

8、突出双向交流

人际传播的特点是双向交流,现场采访亦应发挥人际交流之所长,运用探讨式的交流,让受众感到真实、自然、可信。

9、提问多以开放式为主

不要提让采访对象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 

10、不提空泛的问题

空泛的问题,会让观众感到浮浅,被访者也难以回答。

三、非形象、非现场素材采访

纪录片的采访,除形象素材、现场素材以外,还需要有一般情况的掌握,需要非形象素材的采访与挖掘,这对解说词的写作十分重要。

非形象素材的采访,与报纸、广播相似。

1、把握报道事件、人物、成就、概貌等基本情况的采访。

对于事件性纪录片,就要了解到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来龙去脉,包括主要人物、情节、细节;人物纪录片则要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迹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对于反映成就的纪录片,则要把握成就的标志,成就的创造者及成功经验等等。总之,不同内容的纪录片都有非形象素材的采访重点。

2、非人物纪录片也要注意采访其中的关键人物的特点、作用等,因为任何纪录片,都离不开对人的表现。

3、了解背景。一类背景属于非报道内容的社会背景,这类背景是纪录片主题创作的参照依据;另一类背景,是直接用于报道的背景素材,包括横向的、纵向的。

4、注意采访故事情节。有些报道题材时过境迁,单靠摄像机捕捉细节、情节已经不可能,必须由非形象素材加以补充。

5、知识性、思想观念、哲理性素材的搜集。记录片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具有教化之功用,但是形象报道难以表述上述方面的内容,必须依靠解说的补充, 这就需要进行非形象素材的采访。

第16篇:校园纪录片

《在济宁学院的一天》纪录片策划案

一、选题: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而策划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纪录片,就要以在校生在学校的一天为例,充分展现当今大学生的活力四射,代表着国家的希望。

1. 兴奋点:有利于人们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

2. 把握度 :尽最大努力还原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二、

人物:

1. 主角背景、材料:大学在校生一天的学习生活等活动,外表充满活力和朝气,性格活泼向上,具有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 人物——呈现当今大学生学习日学习生活的真实情景,有利于充分普及大学生活。

3. 配角——丰富纪录片情节,侧面烘托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青春活力之感。

三、拍摄中可行性

1、场景表、发生事件

2、发生事件、意外的可能性、把握度

3、意外——象征性意义

四、情节考虑1. 情节转折

2. 主要抗争点、矛盾

3. 如何平衡关系、态度

五、自我创作理念:

展示大学生的课内课外生活,从细节处着眼,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多彩丰富生活,透过小视野关注大视野。强调叙事纪实,善于发现,善于选择,舍弃,重视过程,完善结果。在纪录片里贯注理性思维,谨记纪录片的本性:客观与真实,展示当代大学生青春活力的生活

六、基本风格

将平民化的视角和平实化的语言贯穿整部纪录片的始终,以真实的故事为主线,以现实环境与人物精神状态为配合画面,描述大学生活中小人物生活,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将一个平凡朴实的故事通过镜头与解说词娓娓道来,引发人群关注。

七、主要内容

早上睁开眼下床洗漱收拾衣服,书包等个人物品,随后去商业街吃早饭,然后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在这之前要介绍一下文化传播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随后了解一下学生的课程表,确定课程。上午上四节课,分两节大课,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中午到商业街吃的特色小吃,随后中午休息。等都下午上完两节课以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直到晚上回到宿舍进行个人的兴趣爱好活动。

八、目标人群:面向全社会,小到想要了解大学生生活的少年,大到关心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学生父母。

拍摄地点:济宁学院整个校区,包括宿舍楼、商业街、教学楼等区域。

九、拍摄目的:

从寻常大学生着眼,捕捉幸福的生活细节,彰显一种人文关怀,传达一种和谐的生活风貌,以小见大,展示现代社会下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在的精神状态,从而引发人们对于幸福的思考,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活力生活,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十、时长:纪录片的时间为90分钟左右,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配合以画面和字幕的解说,朴实却处处体现真情,全生态的拍摄与创作。

十一、前期准备工作:题材的选择、构思立意和前期采访

明确拍摄的主题,谨记自己需要拍摄的目的,需要告诉观众什么,从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取素材,使纪录片的拍摄主题显得更深刻更合理。以最真实最细小的情节为着眼点,以小见大,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

(1)阅读相关资料和书籍,做好拍摄纪录片的准备

(2)考察被拍摄对象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状态,从而对被拍摄对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3)与被拍摄对象面对面的交流,与对方建立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得到对方的信任,从而了解更为真实的信息作为拍摄的辅助资料,当然临场发挥也是重中之重 十

二、拍摄现场操作

(1)拍摄技巧:多景别多角度高低机位有变化的拍摄,多运用各种长镜头,捕捉各种细节,保持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注意场景和构图,掌握好场面调度,留足空镜头

(2)现场采访与声音采集:用聊天式的提问,语调清晰,尽量做到短少准。注意素材声音的完整性,同期声的录制要注意声音的质量,多采集丰富的现场音,适量加些配乐,丰富情节。

十三、后期制作:采用叙事性剪辑和表现性剪辑相结合的方法,先看素材,再段落剪辑,再初剪,精剪,最后加少量特技,用AE做一个合适的片头,解说词用启发式解说,最后配乐,完成字幕。

第17篇:纪录片《强军》

纪录片《强军》

第一集:《逐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洞察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敏锐把握我国由大向强发展关键阶段的时与势,准确判断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总结强国必强军的历史经验,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恢宏的战略擘画,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领导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确立“五个更加注重”的战略指导,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聚焦练兵备战,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建设„„ 开启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全军官兵积极投身强军兴军火热实践,人民军队朝着世界一流军队奋力进发,中国梦强军梦正铺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第二集:《铸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鲜明确立党在强国强军进程中政治建军的大方略,进一步夯实军队坚决听党指挥、绝对忠诚可靠的思想基础,引领我军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着眼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新胜利,习近平亲自决策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深刻阐明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军队政治工作时代主题,吹响了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强劲号角。全军各级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热潮,着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巩固强化。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把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牢固立起来,认真落实“五个着力抓好”要求,大力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部队,打好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实施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强军文化„„ 这一系列重大决策举措,书写了政治建军的时代新篇。 第三集:《制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和军队“两个能力不够”问题,习近平深抓实抓备战打仗,领导全军扎实做好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大力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持续推动战斗力标准 1 在部队立起来落下去。特别是习近平躬身垂范,以军委联指总指挥身份出席军事活动,亲自筹划组织重大训练演习,决策指挥重大军事行动,为能打仗打胜仗注入强大动力。全军各级着眼锻造面向未来的胜战之师,坚持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大力开展实兵对抗演练、使命课题训练等,不断提升核心军事能力,有效遂行抢险救灾、维和撤侨、海上维权等军事行动,始终保持高度戒备态势,时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第四集:《重塑》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改革坚持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先行,相继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调整组建15个军委机关部门,划设5大战区,完成军兵种机关整编,实施联勤保障体制改革,构建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彻底突破了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立起了军队新体制的“四梁八柱”,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推进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落实裁减军队员额30万,优化部队编成和布局,重新调整组建13个陆军集团军,调整组建一批新型作战力量,军队院校由77所减至43所,迈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历史性步伐。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军广大官兵积极投身改革,坚决打赢改革攻坚战,向党和人民交出时代大考的合格答卷。 第五集:《浴火》

针对一段时间内我军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党性原则、革命精神、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大抓军队党风廉政建设,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果断查处郭伯雄、徐才厚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在关键时刻扶危定倾,挽救了人民军队。特别是习近平高度重视加强军队作风建设,以身作则、以上率下,领导推动全军各级深入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落实,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整顿,全面停止有偿服务,不断深化整风整改、革除沉疴积弊。围绕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高中级干部管理,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军队作风和风气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军营 2 处处新风扑面,激活了强军兴军强大正能量。 第六集:《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敏锐洞察和把握时代大势,牢牢抓住我军跨越发展关键时机,引领全军各级把创新摆在建设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部队建设质量。特别是决策组建军委科技委,扭住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网络信息体系,推动后勤向信息化转型,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研究,使我军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打赢制胜的实力更加雄厚。五年来,一项项科技突破振奋人心,一个个人才方阵朝气蓬勃,一件件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有效提升了我军现代化转型的“加速度”。人民军队在激烈的国际军事竞争中努力掌握战略主动,奋力实现“弯道超车”。 第七集:《铁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鲜明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明确要求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领导构建军队法治体系、推动建设法治军队,我军依法治军的理念与实践进入崭新阶段。着眼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制定《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在战备训练、物资经费管理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法规制度,下大气力纠治“五多”,着眼能打胜仗加强科学管理,把依法治军贯彻落实到部队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军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扭住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引导各级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军上下不断强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严格纪律规矩,编密制度笼子,狠抓法规制度执行力,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第八集:《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深刻把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号召深入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军队发展战略指导。决策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家层面建立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在习近平领导推动下,军地上下一盘棋,在更广范围、更高 3 层次、更深程度上融合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端科技成果正在造福于民„„ 富国与强兵两翼齐飞,绘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18篇:纪录片鉴赏

滨江学院

《纪录片鉴赏》期末作业

目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

测控(1)班 学生姓名

赵玉舟 学

20122341051 指导老师

张玉环 得

二O一四 年 六 月 十 日

一、纪录片简介

“一碗汤里品尽一个时代的味道,一只枇杷也许是一个永远不再来的回忆”——在过去的几周内,央视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继续以“超乎想象”的热度风靡荧屏和网络。《舌尖上的中国2》延续了第一部的拍摄模式,是一部探讨中国人与美食的关系的食物纪录片。本片分为八集播出,第一集《脚步》重点讲述了各种美食在不同地域的演变和食物中对中国人“乡愁”情节的一种演绎;第二集《心传》讲解了中国美食文化中的血脉传承和师徒衔接的历史;第三集《时节》讲的 是关于食物与季节演变的关系;第四集《家常》表达了家中的“酸甜苦辣”,是对中国人基本日常食物的解释;第五集《相逢》表达了中国人利用食物进行聚会交流的文化氛围;第六集《秘境》介绍了一些隐匿山野中不为人知的美味;第七集《三餐》回归到最平常的三餐中寻找“味道”;第八集则是此次拍摄的花絮。

养蜂夫妇追寻、收获蜂蜜,食物跟随人迁徙;中国传统烹饪的传承和流变往往以家族或师徒的形式承载,同时延续了家的味道和千百年来中国人饮食文化的基因;生生不息的中国人用食物记录每一次聚散离合,同时食材、香料、配方与技艺也在浩淼的时空中穿梭、演变、再生,形成绵长而丰富的历史。从4月18日开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仿佛中国美食的汇聚。该剧被誉为“吃货观众的必追剧”,它在让观众们“一解眼馋”的同时也随着电视机的镜头走遍中国各地,感受中国丰富的美食文化。

二、纪录片看点

可以这么说,在拍摄风格、画面处理等方面,舌尖二延续了舌尖一的脚步,整体风格清新、自然、亲切,全然没有纪录片一贯的呆板、乏味,光是从镜头中看那些美食、风景、山水,就已经是一种至上的享受了。但是,舌尖二带给观众的,又不止是简单的这些。

相比第一集,第二季明显更加偏重了对人文情怀的篇幅描写,幽淡的感情于无声处随着食物的香气慢慢铺展开来,我们更多看到的并不仅仅只是美味的食物它更包容了更多或是喜悦或是哀伤或是复杂的不可名状的情感。我们很多人其实也都有过这么的经历,离家很久即使餐厅的饭菜再美味,但是更多的还是厨师高超的技术还有各色的调味品,总有一种让你说不出的感觉,但其实那种感觉就是家乡的味道,就是你所在乎的深爱的人他(她)所拥有的味道,而这种感觉却无法与他人说,只能自己慢慢体味。我想这大概就是最复杂的一种感情了,无法名状生怕自己会毁坏了幽微的心思。借着美食把世间几处难言隐秘的情感浇了汁热乎乎的端到大众眼前,不知是眼泪还是口水,整个一集干干净净的介绍,简简单单的大众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相濡以沫的爱情,为了庆祝弟弟上大学爬上40米大树采蜜的兄弟情,等待八个月用美味的小花菇和一壶酒犒赏自己的独居老人,又陷入新一轮期待的留守儿童,为了女儿学会捕跳跳鱼的爸爸。每一种感情都清冽的像是甘泉又复杂模糊像是一场迷雾。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用高清技术将制作美食的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生活中厨房里再普通不过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让许多观众有了想亲手烹饪的冲动。选用的食材都是普通的食材,不能超过50元,符合大众的需求。

另外,如果要说“勾人馋虫”的最大法宝,那便是在高清镜头下那些五花八门的美食了:蓝田裤带面、蚝烙、老鸭雁来蕈、上海的红烧肉、盆菜„„在高清镜头下这些美食披上了完美的色泽,光看着就让许多观众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陈晓卿也曾调侃:“中国人从来不把自己限制在一张乏味的食单上。深夜继续残酷大规模发吃。”

它所探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果腹”这么简单,传统、传承、劳动、收获,艰辛之余也包含着一种警醒——生活的艰辛和传统的消亡成为隐含在背后的一种危机感,此刻“舌尖”犹如“刀尖”一般刺激着观众对食物和饮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与其说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部《中国国家地理》来得合适。”正是因为这种返璞归真的还原美味,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美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吃的是五谷杂粮,品的是甜酸苦辣,感悟的是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更有观众称看完纪录片感触最深的是“食品安全危机下对食物返璞归真的要求。”

三、名人点拨

在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看来,这部纪录片正是在号召人们对当下的饮食文化进行反思。“中国的饮食文化原本是很博大精深的,美食也是很丰富的。但如今现代社会中人们却生活饮食单一化,每天多是工作餐,用餐被‘标准化’了。”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很讲究的。”田教授说,“不是单纯地‘为了吃而吃’,什么时候吃什么,什么地方吃什么,和什么人一起吃什么,都有很深刻的讲究。美食不仅仅是美食,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的。”

同时,田教授还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有助于引导当下人们采取更为健康的饮食理念,“节目中很多美食都是来源于自然的馈赠”。田教授提到:“这有助于倡导人们一种回归‘真材实料’的饮食理念,寻找一种更为健康的饮食习惯。”

与普通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2》在介绍美食的同时,自然地依托于一个个普通家庭,让人们看到大江南北的生活温情。脚步”中的人们为了生活、养家、提高生活质量,不辞幸苦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不断地奔忙着。为了亲情攀登40m高的树干,冒着巨大的危险,就是为了获得全家品尝甜蜜的滋味和为高考的弟弟补充足够的营养。为了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养蜂人随着花季,离开家乡几千里随着蜂儿到处跑。有多少留守儿童盼望父母回到身边,一起分享家里的美味,通过舌尖上的味觉来体验亲情。有一位比较新锐的纪录片导演向记者坦言:“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导演可以拍出来的,好看是因为导演自己本身肯定是个绝对的吃货,只有对美食有感情的人才能拍得出,技术手段是其次。就像妈妈做的菜,重的是心意,让人不知不觉眼眶湿润。”

《舌尖上的中国2》很值得学习,“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走心,纪录片虽然是纪实,但如果是麻木的纪实而没有用情至深,那么观众也不会买账,可能这就是它的成功秘诀吧。”正如片中所说:厨房最大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纪录片最大的成功,就是不仅仅记录。

四、我的看法:

舌尖二,在极度浮躁的今天,像是春日里一场小雨,温凉适度,沁人心脾,让人有冷静下来的感觉,也让人能够有所回味,有所发现。至于发现的是什么,那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个人见解不能代表谁,也许连我自己也不能完全代表。我想,只要能引起一些人们的思考,哪怕仅仅是给人一些舒适的感觉,也许这个片子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部纪录片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很多“吃货”表示,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从片中可以感知到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这里的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我们的饮食,向全球表达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对食物的看法和做法,代表了中国人的温情、善意和灵性。百姓视角的饮食观,是对中华美食最恰当的哲学表达。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而红,挑剔的人们甚至给出了和国际知名纪录片相同的高分。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美食切入,不仅让唾液受到刺激,也让心灵得到温暖,凝聚起华夏的文化认同。这是一部能成为经典的片子,这种经典,不仅仅体现在美食拍得让人流口水上,更因为它抓住了中国饮食背后的文化核心,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食道即天道”的价值观。正因为中国人在吃方面的文化成就,才使我们今天依然是人口和子孙繁衍最旺盛的族群。“从五谷中获得温饱”,是人类文明史的基础。而中国文明的巨大财富,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也能在食物的层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中国人而言,吃更是一种“幸福生活”。中国人在美味上发展得极其丰富,也因此中国人的胃口被调教得非常娇气。一家餐馆可以服务不好,但不能味道不好,这与西方恰恰相反。

文化凝聚的情感

《舌尖上的中国2》不仅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是对中国饮食文明的礼赞。我们不仅讲究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了自然。 我觉得该片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平民的美食观,介绍的美食几乎全是家常菜。美食本身不是出自大厨大师,而是出自寻常生活、里弄街巷,享受美食本无需花费奢靡,这才是真正找到了美食的灵魂。如孟子所言:口之于味有同嗜也。人与人在美食的追求鉴赏上本无多大差异。所以,我们的饮食文化,不仅顽强地昭示出文化认同的根脉和家乡之情,也透视出对美食的追求与品尝人人平等。如此百姓视角的饮食观,是对中华美食最恰当的哲学表达

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比如村子里做的村宴,大家坐在一起吃,还必须用圆桌和红布。分享美味,是交流彼此之间作为情感共同体的重要仪式,就在围桌而吃的热闹中,老人们彼此帮衬、守望相助,是美味更是人情。饮食文化高度依赖文明进程和自然条件。中国南北差异大,提供了丰富的、差异化的食材,而庞大的人口逼出了中华美食各地开花,族群的地理丰富性,造就了中国饮食的丰富。西方人在主餐上与我们相比,略显单调,但他们并非没有美食,他们对饮食的贡献,主要在甜食、酒和奶酪等方面,这也和地理环境有关。饮食是非常顽强的文化认同因子。味道,触发族群的共同感,触发了对养育我们的家乡和亲人的感恩。

彰显的社会问题

社会的进步可能会使一些传统消失,但是真的不希望几十年之后再也看不到中国传统的风土人情了。希望这些美好的传统能一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就像我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一样!国人无论脚步怎样匆忙散和悲欢来的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事物的进化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为了保存食物,我们拥有了多种多样的现代科技化方式,然而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鲜之余,也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

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空气中弥漫的味道和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湖南菜香辣,“香”主要来自油脂。在今天,无论再多理论申明油脂过量的危害,中国人依然离不开那特有的脆爽口感。油脂的运用,是中国人对烹饪方法的莫大贡献。

隽永旁白

●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鲜”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觉体验。全世界只有中文才能阐释“鲜味”的全部涵义。然而所谓阐释,并不重在定义,更多的还是感受。“鲜”既在“五味”之内,又超越了“五味”,成为中国饮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种境界。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参考文献

1、CCTV-1 :http://www.daodoc.comtv.cn/program/sjsdzg/index.shtml

4、观看地址:http://jishi.cntv.cn/sjsdzg/videopage/index.shtml

5、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

6、新浪微群:http://q.weibo.com/818605?topnav=1&wvr=3.6

7、凤凰娱乐:http://ent.ifeng.com/zz/detail_2012_06/05/15050768_0.shtml

第19篇: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魅力肯尼亚》赏析

纪录片:魅力肯尼亚

播出信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在2011年12月20日间举行纪录片《魅力肯尼亚》首映式;《魅力肯尼亚》共3集,于2012年1月6日晚20点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2012年6月8日晚22:40,央视综合频道(CCTV-1)《魅力纪录》栏目播出了纪录片《魅力肯尼亚》的高清版,将原本75分钟3集的篇幅浓缩为长达50分钟的1集。

内容介绍:《魅力肯尼亚》表现了肯尼亚的自然风光,同时了展示并存于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片中,展现的是人类与自然共享其乐的肯尼亚,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肯尼亚。第1集,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那库鲁国家公园、安波塞利国家公园,与大象、狮群、角马近距离接触,一路走,一路拍;第2集在肯尼亚南部,进入到马赛人的部落,纪录他们的日常生活细节;第3集,在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捕捉国际化都市的时尚感觉。

传播效果分析

1、向观众展示肯尼亚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是向观众展示世界的有用方式,而纪录片是最为客观个真实的方式。在《魅力肯尼亚》中,观众可以最直观地了解肯尼亚,因为肯尼亚远在非洲,实地了解未必都能实现,反而这样的方式更清楚明了。

在第1集《大地的呼吸》中,我们看到的是肯尼亚的自然风光,本集跟随了一对英国情侣的旅游足迹展示了肯尼亚有代表性的景物。首先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对当地野生动物的拍摄以及动物迁徙画面的插入,对大象、犀牛、野水牛、猎豹等进行近距离展示,通过解说和导游彼得的讲述我们得知肯尼亚大量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当地政府和民间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措施和决心。

在第2集《部族的图腾》中,主要介绍了在肯尼亚西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广袤的草原地带,自古生活着非洲最富传奇色彩的原始部族——马赛族。本集通过马赛青年肯塔经历了人生的两个重要时刻,“成人仪式”和“传统婚礼”。从而表达马赛族人的独特文化。同时,也介绍了马赛商人雷欧纳德。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首饰和服装开发成马赛特色旅游商品,同时也悄悄地将他们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

在第3集《城市的脉搏》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历史悠久的东非铁路,连接起肯尼亚的三大城市首都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众多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联合国人居署总部都设在这里都设在内罗毕;在肯尼亚最东边,是肯尼亚第二大城市的蒙巴萨,这里既是东非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肯尼亚最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从内罗毕沿着东非大裂谷一直往西,基苏木市邻近维多利亚湖,这里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产鱼量占肯尼亚渔业生产总量的90%。渔民所罗门正在为一年的好收成而忙碌。

2、对肯尼亚的宣传效果。

肯尼亚是非洲一个地域并不广袤且只有四千多万人口的国家,在相隔如此之远的亚洲更是鲜为人知。这部虽然只有三集的纪录片让我国观众了解了肯尼亚,也扩大了肯尼亚在我国观众中的知名度,包括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新旧文明的展现,这些在我们中国是不可思议的。在纪录片中可以知道肯尼亚的旅游也是其收入来源的一部分,这部纪录片在展示地域人情的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地游客,为其旅游提供宣传效果,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影响观众认知。

在我国,大部分观众对肯尼亚也许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可能其中一部分观众是第一次对肯尼亚进行一些了解。因此纪录片的选材和拍摄范围对观众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纪录片《魅力肯尼亚》分为自然风光、部落特色和现代化城市三个比较具有特色的方面向观众展示,这些比较具有代表性,但是并不是全部肯尼亚的内容,使观众形成的印象基本为古老与现代相结合,保留较好的自然风光,这样形成最初的认知。

4、播出平台较少。

《魅力肯尼亚》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媒介也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和综合频道,并且一部分是在晚间节目,收视率有限。由于其他电视台对纪录片的播出能力有限或者版权的问题,没有播出此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只能通过相关的网站观看,需要观众自主自觉地去搜索,所以其受众范围受到限制。纪录片的制作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受众程度和收视率均比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挥良好的传播效果。

运作方式分析

1、制作方式

由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制作团队制作

出品人:胡占凡

总监制:罗明

编导:肖崴

策划:丁邦英 宋嘉宁

摄影:刘畅 郑毅

撰稿:田晓琴

视觉导演:刘华

录音:杜晓辉

解说:李易

剪辑:原媛 屈铖

音乐编辑:高宝喜

音频合成:九方明座

技术:王少飞

非线编辑:王瑄

调光调色:王世杰

翻译:范圣迪

制片:田传海

国际制片:Mark Guo Eunice Wang

国际统筹:张苡芊 李万新

运营管理:刘茜 杨海莉 王同业 周俊

执行制片人:田源 徐欢

制片人:史岩 陈晓卿 石世伦

总制片人:周艳

监制:张宁 刘文

2、运营方式

①《魅力肯尼亚》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次全程在境外拍摄的作品,不仅深入非洲草原腹地,也把目光投向非洲现代都市,拍摄了大量生动的影像。

②《魅力肯尼亚》是“以中国人的视角纪录非洲”,符合中国市场需要,这区别于国外同类题材。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古老神秘的原始部族和迈向现代化的肯尼亚。

③纪录频道与肯尼亚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也得到了肯方的大力协助。非洲是举世瞩目的纪录片拍摄地,央视纪录频道非常看重非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为此频道已制定了一个关于非洲纪录片传播的长期规划,《魅力肯尼亚》是该规划实施的第一步。

3、运作局限性

①由电视台独立制作,成本比较高,人员调配幅度大,这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拍摄的商业风险,前期的投资量大。

②由于是由中央电视台独立制作,其播出平台也受到了一定限制,电视台只在中央台播出,网络上只在纪录片网站和中国网络电视台播出。

③纪录片带来的商业收益较少,中央电视台由国家相关部门管理,纪录片的拍摄以国家支持,对商业利益的考虑就比较少。

制作特点分析

1、题材选取

题材确定在非洲,是举世瞩目的纪录片拍摄地,而肯尼亚又是一个现代与古老相结合,原始与进步并存的国家,特色鲜明,选择这个题材拍摄有比较广泛地受关注程度,有利于其扩大市场影响力。

2、风格确定

《魅力肯尼亚》是一部旅游地理类型的纪录片,节奏明快、色彩鲜明是纪录片《魅力肯尼亚》的主要风格特点。这样的风格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草原景象和丰富的物种资源清新开阔,马赛族色彩艳丽的首饰和服装,现代都市的发展变迁,用一种节奏的快和色彩的亮突出了肯尼亚当地的特点。

3、拍摄选材

本部纪录片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那库鲁国家公园、安波塞利国家公园、马赛人的部落、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等地点拍摄,这些足够具有代表性,又具有对照的特点,让观众了解到最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古老神秘的原始部族和迈向现代化的肯尼亚。

4、拍摄方式

拍摄角度的选择恰到好处,例如在表现动物形态时候采用的是进行,在表现动物迁徙时使用航拍展示气势宏大的形象,在每集的结尾处使用大全景展示整体形象,为观众交代了一个全面又细致的肯尼亚。

5、结构设置

纪录片分为大地的呼吸、部落的图腾、城市的脉搏三个部分,实际上是以肯尼亚的向现代化的发展为线索。大地的呼吸保留了肯尼亚最原始的野生动物群体,是肯尼亚最古老的部分;马赛族部落是原始与现代的集合,既有部落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介绍,也有部落与现代市场相结合把手工饰品与人交换的介绍;在第三部分三个城市的介绍中,则是完全过渡到肯尼亚的现代化发展。这样的结构设置也给观众一个缓冲和过渡的环节,按照从古老到现代的顺序去了解肯尼亚。

6、人物线索

在三集的纪录片中,编导安置了对应环节人物的拍摄,第1集前去旅游的英国情侣、第2集马赛族少年肯塔、第3集中国老板刘小姐、探险家约翰·汉宁·斯皮克发现维多利亚湖等。这些用人物穿插纪录片的方式使整部片子更具有趣味性,也提高了观众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导演的情节设置还是很合理很成功的。

7、语言安排

纪录片《魅力肯尼亚》采用当地人物解说和后期解说相结合的方式。当地人的解说更加真实反映出他们的状态,配合当时的环境、动作更加生动形象;解说员李易先生是我国纪录片中比较成功的解说,他的解说缓慢悠扬,更能深入人心,这样的搭配使整部片子都在声音方面都比较和谐。

8、后期剪辑

因为纪录片的真实性要求,后期剪辑很少使用剪辑特效,大多采用切的方式,因为拍摄的画面精美和清晰,剪辑方式的使用对整部片子的影响不大,反倒是镜头的组接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逻辑性。

9、制作不足之处

观众看到的《魅力肯尼亚》只有三集,每集25-26分钟,虽然片子选取了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但是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我觉得为读者展示出的内容还不太充分,如果可以再多方面的展示出肯尼亚的各种特色就更完美了,例如整个民族的特色、国家的经济现状、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等,我们所看到的的三集有些片面,作为观众我更想全面地了解肯尼亚。

艺术特色分析

1、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艺术各种功能和价值赖以生存的最重要基石。《魅力肯尼亚》同样也不例外。纪录片虽然在题材选择、拍摄方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导的意图,但展示出的画面和反映的思想都是当地最真实的情况,而本部纪录片更是深入到肯尼亚内部展示出了最真实的肯尼亚风土人情,首先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就是纪录片的真实性。

2、知识性

《魅力肯尼亚》是一部旅游地理类型的记录片,它所展示的是大众所不太熟知或者完全不知道的肯尼亚,所以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丰富阅历、增加知识的一种方式。本片选择了肯尼亚具有特色的方面进行拍摄和描述,是观众了解肯尼亚最直接的方式,这样的题材选择也容易吸引观众,加深印象。

3、故事性

本部记录片中部分采用平铺直叙、部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这样增加了整部片子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人物的讲述,跟随人物的脚步更具有线索性,通过人物的生活展示当地的习惯个特点,这样既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又达到了以小见大的目的。

4、自然性

广袤的草原,日出日落,晕染出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卷;辽远的天空,云蒸霞蔚,书写着一首首雄浑奇幻的诗篇。伴随着狂野的鼓点,粗犷的歌声,火烈鸟展翅高飞,长颈鹿悠然漫步,沉睡的狮子缓缓睁开双眼。纪录片拍摄的选择更多的使用自然意向表现,也使整部片子更具有艺术性。

5、人文性

《魅力肯尼亚》不仅是对肯尼亚当地风光景色的展现,也体现了了当地的人文性。例如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马赛族人的生活、维多利亚湖的捕鱼,这些都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内容更丰富。

6、音乐与节奏相符合

在开篇与结尾表现肯尼亚宏大的全景时使用的是比较宏大的音乐,在表现肯尼亚人欢乐的景象时使用欢快的音乐,这些都与整个片子的进度和节奏相符合,能够烘托主题,渲染气氛,有利于带动观众。

7、不足

我认为《魅力肯尼亚》三集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如果不把三集进行对比,不是很容易发现之间的练习,会有轻微的跳跃感。此外,在结尾处有宣传的意味,这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编导的主观意图。

第20篇:纪录片1

《英雄的信阳人民》:纪录片开山之作 《收租院》:影像纪录的历史与艺术 《沙漠散记》:草原文化的最初影像记录 《丝绸之路》:电视纪录,在大漠古道上牵手 《雕塑家刘焕章》:“教化与指导”的代表作 《话说长江》:为母亲河的第一次歌唱 《西藏的诱惑》:西藏的气息与虔诚的行走 《流浪北京》:一种生活状态和心态的复述 《望长城》: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

《沙与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纪录片 《方荣翔》:时代人物的同期声

《最后的山神》:一个民族的心灵诠释 《回到凤凰桥》:女性视角与女性关注 《回家》:从生活之所到精神家园

《半世纪的乡恋》:慰安妇,无处安放的心灵 《远山》:底层人生真实力量

《远去的村庄》:小村庄里的二元对立 《八廓南街16号》:藏地生活与藏地纪录 《周恩来外交风云》:鸿篇细语打造精品 《三节草》:最后的土司夫人

《泰福祥日记》:中国经济改革日记的一页 《最后的马帮》:马帮的精神与见证

《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感染艾滋病毒:生存,还是死亡 《海选》:大官村里的正在进行时

《北京的风很大》:镜头时代到来的预言

《老头》:长在墙根下的孤独与温暖

《不快乐的不止一个》:不快乐的不止一家

《远山的瑶歌》:站在诗意与资源的中间

《雪落伊犁》:简单的温暖和幸福

《下山》:草原深处的爱与承载

《厚街》:秩序与生存

《缘起》:记录导演的行走哲学

《平衡》:失衡与制衡,从高原走向心灵

《张博士》:与时间较劲的人

《俺爹俺娘》:模糊泪眼中最清晰的爱

《驼殇》:大漠中的深情与信仰

《姐妹》:一个时代光与景中的背影

《邝丹的秘密》:舒展的挣扎

《记忆的伤痕》:记住历史,告诉未来

《幼儿园》:碎片、网及茉莉花

《梦游》:游走于噩梦与现实之间

《故宫》:记录历史不必华服浓妆

《见证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再现与批判

《森林之歌》:让遥远如此贴近心灵

《水问》:一滴水的命运之旅

《长安街》:一条街与一个国家的记忆

《澳门十年》:真人、真事、真情映照下的盛世莲花 《劫后》:在废墟中寻找希望

《小人国》:孩子·教育·人生

《最后的代课教师》:聚焦社会转型期的伤痛 《北方纳努克》:弗拉哈迪的乌托邦故事 《持摄像机的人》:魔幻般的戏中戏

《意志的胜利》:邪恶之花的法西斯美学 《夜与雾》:罪恶的警醒

《推销员》:物质与灵魂的较量

《旧世界群像》:黑白镜头里的老人世界 《可爱的动物》:一起寻找生活的乐趣

《愚公移山》:时代镜像

《浩劫》:说出血泪的历史

《天地玄黄》:重拾美丽心灵

《特写》:虚拟世界里的陶醉

《篮球梦》:让梦想照进现实

《微观世界》: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 《喜马拉雅》:来自雪域高原的信仰

《乐满哈瓦那》:浮生若梦

《裸体漂流记》:生命、美和艺术

《战地摄影师》:血与火的洗礼

《迁徙的鸟》:我心飞翔

《科伦拜恩的保龄》:繁华背后的悲哀 《是与有》:由孩子讲述的史诗

《史蒂夫》:十年后的邂逅

《水下印象》:一个传奇女人的最后宁静 《寻找阿富汗少女》:深邃的心灵之眼 《冰峰168小时》:叩问灵魂的抉择 《我的建筑师》:浮世中的永恒人生 《抓住弗雷德曼一家》:窥视家庭的力量 《哭泣的骆驼》:天籁之音锻造的神话 《生于妓院》:用相机点燃希望

《华氏911》:美丽谎言的背后

《尘与雪》:生死·时间·永恒

《灰熊人》:爱熊者的挽歌

《深海异形》:卡梅隆的纪录片情结 《地球众生》:多一些慈悲,多一些温情 《帝企鹅日记》:生命的奇迹,爱情的赞歌 《难以忽视的真相》:脆弱的地球“母亲” 《美国与列侬》:一代精神偶像

《永远》:永远的永远

《进退两难》:我决定我想要活下去

《在世界尽头相遇》:天地之大美 《听风的歌》:回归纯净的家园

《抢救切尔诺贝利》:人类科技的悲歌 《彼时,彼城》:来自一位老人的情书 《标准流程》:民主背后的真相

《亚洲之旅》:对和谐的探寻

《走钢丝的人》:追梦的空中舞者 《攀岩兄弟》:强大攀岩者的肖像照

《阿涅斯的海滩》:小老太那颗光影斑驳的心 《家园》:地球很美有赖你

《海豚湾》:皮斯霍斯的海豚情缘 《监守自盗》:贪婪的金钱游戏

[1]

纪录片选题
《纪录片选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