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3:1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姓名

xx学院 学号******0031 专业 环境工程班级 2班

指导老师 Lybo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大气及大气环境做了简单介绍,进而浅析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旨在唤起人们对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视.

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人类健康

一、介绍大气及大气污染

1.1 大气的组成及结构

按照国际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是指地球环境周围所有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是指暴露在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之外的室外空气。可见,“大气”和“空气”是同义词,其组成成分在均质层内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大气”指的范围更大,“空气”指的范围相对小一些。大气总质量约为5.3x10^15t,其密度随着高度而迅速减少,98.2%的空气集中在30km以下空间。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人离开空气5min就会死亡。同时,人们也通过生产和生活获得影响着周围大气的质量。人与大气环境之间的这种连续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决定了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1.1.1 大气的组成

大气由干洁空气、水蒸气和悬浮微粒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6%,其他次要成分仅占0.04%左右。

由于大气的湍流运动和动植物的气体代谢作用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空气进行交换和混合。因而在85km以下的大气层中除二氧化碳和臭氧外,干洁空气组成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称为均质层。均质层以上的大气层中,以分子扩散为主,其体组成随高度而变化,称为非均质层。干洁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966,在标准状态下(273.15K,101325Pa),其密度为1.293kg/m3。二氧化碳和臭氧是干洁空气中的可变成分,对大气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大。

大气中的水蒸气来源于地表水的蒸发,其平均体积分数不到0.5%,随时空和气象条件而变化。水蒸气是实际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相变的成分,这种相变导致了大气中云、雾、雨、雪、雹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大气悬浮微粒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类。前者包括粉尘、烟尘、宇宙尘埃、微生物和植物的孢子、花粉等;后者则指悬浮于大气中的雾滴等水蒸气凝结物。悬浮微粒粒径一般是几十微米之间,多集

中于大气底层,含量和成分都是变化的。一般陆地多于海上,城市多于农村,冬季多于夏季。其中有些物质是引起大气污染的物质。它们的存在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云、雾和降水的形成,大气光电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对大气污染有重要影响。

1.1.2 大气层结构

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称为大气圈。虽然在几千千米的高空中仍有微量气体存在,但通常把地球表面到1200~1400km的气层视为大气圈的厚度,1400km以外被看作宇宙空间。

大气圈具有层状结构。大气层结构是指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

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等。根据气温在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上的分布,一般将大气分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等5层。

1.2大气污染、污染物和污染源

1.1.1 大气污染的定义

按照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所谓人体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引起急性病、慢性病,甚至死亡等;而所谓福利,则包括与人类协调并共存的生物、自然资源,以及财产、器物等。

1.1.2 大气污染物

按照ISO定义,“空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资”。

大气污染种类有很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两类。

1.气溶胶态污染物

气溶胶是指悬浮物在气体介质中的固体或液态微小颗粒所组成的气体分散体系。从大气污染控制角度,按照气溶胶颗粒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

(1) 粉尘 (Dust)指固体物质的破碎、分级、研磨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风化等自然过

程形成的悬浮小固体粒子。

(2) 烟(Fume) 熔融物质经高温挥发并伴随一些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气态物资经冷却凝结而

成的固体粒子,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3) 飞灰(Fly Ash) 指由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带走的灰分中的较细粒子。

(4) 黑烟(Smoke) 通常指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又称炭黑,粒径一般为

0.01~0.1微米。

(5) 雾 (Fog) 在工程中,雾泛指小液滴的悬浮体,是由液体蒸气的凝结、液体的雾化和化

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碱雾等。在气象中,雾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的

小水滴悬浮体。

(6) 化学烟雾 (Smog)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

2.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气态污染物有硫化物、含氮化合物、卤化物、碳氧化物及臭氧、过氧化物等。

有机气态污染物则有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含硫有机物、含氯有机物等。挥发有机物(VOCs)是易挥发的一类含碳有机物总称,近年来VOCs引起的大气污染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1.1.3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的来源包括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前两者称为固定源,后者(如汽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1.1.4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将造成很多方面的危害,其程度取决于大气污染无的性质、数量和滞留时间。这些危害包括:

(1)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还包括急性和慢性两方面。急性

危害一般出现在污染浓度较高的工业区及其附近。慢性危害实在大气污染物直接或

间接的长期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短期表现不明显,不易察觉。据

我国10个城市统计,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和检出率在工业重污染区为

30%~70%,而在轻污染去只有其1/2.

(2) 居民生活的费用增加大气污染造成的居民生活费用增加,包括清扫、洗涤和生活

物资损坏三方面。根据1985年估算,每年全国损失达16亿元。

(3) 物质材料破坏排入大气中二氧化硫、碳氧化物、各种有机物等不仅直接腐蚀建筑

物、桥梁、机器和设备,而且衍生的二次污染光化学氧化剂、酸雨等能对这些物质

材料产生更大的破坏。

(4) 农业水产损失大气污染物对我国农业、森林、水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特别是

农业和森林受害最大,导致农业减产、林木衰败。

(5) 影响全球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物不仅污染底层大气,而且能对上层大气产生影响,

形成酸雨、破环臭氧层、气温升高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可能给人类带来更严重的危

害。

二、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影响的具体内容及事件

2.1 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影响具体内容

CO(10-6)

5-10

30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呼吸道患者有影响 人滞留8h,视力及神经机能出现障碍

40

120

250

500

3000 人滞留8h,出现气喘 1h接触,中毒,血液中CO—Hb>10% 2h接触,头疼,血液中CO—Hb=40% 2h接触,剧烈心痛,眼花,虚脱 30min即死亡

CO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NO2(10)

10—15

50

80

100—150

250 -6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闻到臭味 闻到强臭味 10min眼、鼻受到刺激 1min内人呼吸困难 3min感到胸痛、恶心 在30—60min内死亡 很快死亡

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2 大气污染物对人类社会的直接损害事件(OL)

(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盆地中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3天后,有人发病,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 2 )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 5911 人,占全镇总人口43%。症状是眼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全市50 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

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千米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气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45 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的人数是平时的9.3倍。

(5)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 人,死亡10多人。

三、大气污染防治及其法规与标准体系

3.1 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1)

2) 清洁生产: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 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比例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 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

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

4) 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各企业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对烟(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3.2 控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措施

1) 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

 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发展中国家为0.5-1%,发达国

家为1-2%

 我国目前比例为0.7-0.8%,希望能达到1.5%

2) 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可采用的经济手段:

 建立市场(排污许可证制度等)

 税收手段(污染税、资源税等)

 收费制度(排污费等)

 财政手段(治理污染的财政补贴等)

 责任制度(赔偿损失和罚款等)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执行

1987年9月5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1988年6月1日起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对该法进行了修订 2000年对该法进行了再次修订 参考文献: 童志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马伟光 宋旭升.《气圈:蓝天的怒吼》【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论文基因对人类的双重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大气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与健康论文(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电子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汽车对人类生产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分析酸雨对人类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论文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