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公德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4:2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公德调查

[摘 要]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衡量社会成员素质高低和社会文明风尚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是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对于推进社会道德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公德;大学生;原因;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对某大学50名学生进行有关大学生公德情况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多数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比较强。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公共场所排队遇到有人插队时,25%的同学会马上制止;对于“课桌文化”,65%的同学认为它破坏公物会造成不良影响,5%的同学认为应想办法杜绝;在公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孕的乘客时,100%的同学主动让座;遇到红灯时,80%的同学会一贯遵守交通法规;面对乞讨人群,5%的同学会给予帮助;对于自习室中严重的占座现象,60%的同学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对于考试时的作弊行为,90%的同学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对于大学生肆无忌惮地说粗话现象,90%的同学认为既不文明也不好听,6%的同学认为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对于公共场合下一对恋人的亲热行为,85%的同学反感,认为有伤大雅。

(二)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比较保守。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公共场所排队遇到有人插队时,45%的同学只在心里抱怨,而不出面制止;对于“课桌文化”,2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只要管住自己就行了;遇到红灯时,15%的同学赶时间时不会遵守交通法规,5%的同学警察在时会遵守警察不在时不遵守;面对乞讨人群,80%的同学看对象而定是否给予帮助;对于考试时的作弊行为,1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只要自己不做弊就行;对于大学生肆无忌惮地说粗话现象,4%的同学认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作为语言武器;对于公共场合下一对恋人的亲热行为,15%同学认为无所谓只要自己不做就行。

(三)少部分大学生对问卷的答案选择倾向极端。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公共场所排队遇到有人插队时,25%的同学会口里谩骂,5%的同学会视而不见;对于“课桌文化”,5%的同学认为好,它展示个人风采可以自由宣泄感情;面对乞讨人群,15%的同学选择回避;对于自习室中严重的占座现象,40%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对于考试时的作弊行为, 8%的同学认为没什么大不了自己也干过,2%的同学认为作弊总比补考要好。

下面将从环境和调查对象本身的特征两方面来分析原因。

1.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其社会公德意识形成的影响非同小可。

首先,一个人未走向社会大环境之前,家庭的熏陶和成人的表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中国古有“书香门第”的说法,一个家庭的风气会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孩子最初品性的形成,而家长则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在较小的年龄段,孩子内心是没有好坏的区别意识的,并且恰恰是在这时,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因此,很容易就会在糟糕的家庭氛围中被成人错误

的行为感染了。

其次,学校的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各大中、小学,学校主要通过书本来教育学生,但如果课堂教育没有和实践、生活结合起来,就很容易变成表面教育,学生走出了教室,公德意识就变得非常浅薄。并且,随着由小学到中学然后升入大学,学校中对于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少,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大学里,自由而开放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让公德教育不知不觉地被“冷落”了。一直以来,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都是被动的。一旦学生获得了“人身自由”,其身上缺乏自主培养能力的问题就显露出来,这一缺陷在公德意识培养上特别明显。

再次,近年来社会上通俗文化的流行形成了一种随性的风气,凡事都讲究娱乐,只要做一件事情能找到乐子,自己“爽”就行。这样一种风气使人在面对公德问题时常常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管在客观上看来问题有多严重,只要其没有损害到自身的利益,就不必花力气去对付。难道社会公德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之上的吗?这样的风气对我们反省自身是非常不利的,很可能使公德意识在这一个大漩涡中堕落。还有,警匪片和大众小品等的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误导人们,其中的匪气和“大俗即雅”的观念搏得了公众盲目的喜爱,但人们没有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公德意识的力量又一次被削弱了。并且,社会往往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公德检验。在面对大学生的求职时,用人单位关心的仍是求职者的工作能力,而不是道德水平。

2.作为被调查对象的90后大学生,开放,追求自由的性格使其在面对公德问题时,附带着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有小部分的大学生被问及面对在公共场所有人插队的现象时,他们会选择马上制止。90后的这样一种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公德意识。

大学生群体是走在社会最前潮的,也是将来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大学生风貌是整个社会风貌的缩影。因此,作为思想道德修养重点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实际的落实。

三、建议

(一)完善和健全社会道德体制。大学生公德培养塑造离不开公民建设的大环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健全的社会公德体制对规范、约束和保障社会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化社会舆论的作用。揭露和谴责违背社会公德的丑陋行为,鼓励和褒奖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教育和警示广大社会成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加强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教学优势,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本校实际,科学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在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严肃校纪校规,对违反纪律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严肃处理。从而不断深化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

(三)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道德修养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

自我升华。如:参与社会公德宣传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服务社会等。

(四)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道德修养是个人在道德意识和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要求进行的一系列自我完善活动,它体现于一言一行上,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1.树立强烈的道德修养动机。保证可以满怀热情自觉自愿的参与学习思考和体验,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境界。

2.积极主动的认识和批评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主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必要的,通过反省以找出自身思想与行为中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抑制和克服。

3.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诠释了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向道德模范学习对我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夏伟东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18 [2] 小白菜。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EB/OL]。 “问卷星”网站

http://www.daodoc.com/ 2007 [4]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EB/OL]。百度百科 http://wenku.baidu.com/view/

附件:问卷调查表

1 您在公共场所排队此时有人插队,你会怎么做?

马上制止25%

心里抱怨45%

口里谩骂25%

视而不见5%

2 你对校园中的“课桌文化”有何看法?

好 它展示个人风采可以自由宣泄感情5%

不好 它破坏公物造成不良影响65%

随便 管住自己就行了25%

想办法杜绝5% 3 在公车上见到老弱病残例,你是否会主动让座?

假装没看见

别人不让我也不让

主动让座100% 4 你遇到红灯时,将怎么做?

经常闯红灯

警察在时遵守交通法规,警察不在时不遵守5%

一贯遵守交通法规80%

赶时间的时候不遵守15% 5 面对乞讨人群你的态度?

回避 15% 给予帮助5%

鄙视

看对象而定80% 6 关于自习室中严重的占座问题,你怎么看?

不应该,这是不道德的行为60% 应该,有利于自己的学习

无所谓40% 严肃处理

7 你认为决定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社会环境50% 家庭陶冶40% 学校教育5% 成人表率2% 舆论导向2% 影视作品1% 8 你对考试时的作弊行为有何看法?

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

总比补考要好2% 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8% 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90% 9 你认为大学生肆无忌惮地说粗话好吗?

不好,既不文明也不好听90% 还行,风气带动的

一般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作为语言武器4% 较差,形象问题6% 10 目睹公共场合下一对恋人的亲热行为你会持何种态度?

赞同,自己也曾经有过

反感,认为有伤大雅85% 无所谓,自己不做就行15%

大学生校园公德情况调查报告

思修作业大学生校园公德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公德素养问卷

大学生公德教育总结

关于校园公德的调查报告

校园公德调查报告与解决方案

公民遵守公德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公德素质调查报1

讲公德

大学生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公德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