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经济学院聘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6:56: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经济学院2016-2018聘期工作总结

2016-2018年是学校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实现大学更名和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关键三年,经济学院党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两学一做”教育和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三个“一流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抓手,打造教学科研团队 ,大力推动科教协同和产学融合,使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有机融为一体,实现教学科研快速发展。

一、聘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教学工作聘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财政学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学、经济学获批“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完成三个“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完成专业评估、专业普查、专业认证和省级“一流专业”自查和整改工作;完成2015和2018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修订工作,以及2015和2018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推进夏季短学期制的执行;六部校级教材立项,八项校级慕课立项,三项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六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两项(高教研究所)教研教改项目立项;立项基层学术组织社会调查项目120余项,并成功结项。

(二)学科建设聘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6-2018年每年组织两次及以上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并出台了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撰写了应用经济学硕士授予点学科评估的自评报告,经过努力,该学科已经拥有了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

(三)科研聘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学校的2016-0018聘期科研任务,经济学院基本完成了聘期科研任务。学院完成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完成了37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0篇,出版学术专著18部,省级奖励5项,项目经费的到账为404.31万元,完成学校聘期目标任务的90%以上,比上个聘期省部级项目多19项,出 1

版专著多3本,到账经费多183.16万元,学术交流多21次。环比上个聘期学院的科研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学院聘期重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党员整体政治素质

继续强化学院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重温八项规定,规范党员政治生活,引导广大党员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加防腐免疫力,主动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

三年来,学院分党委根据学校党委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有关部署和安排,通过深学细照、广泛讨论、躬身实践,每一位师生党员都能按照“两学一做”活动的要求,感召和带动身边广大群众共同扬正气、树新风,形成上级带下级、领导带干部、党员带群众的生动局面。2017年经济学院荣获综合考评优秀单位和落实三项机制改革先进单位。

1、通过手抄党章、学习十九大精神手抄报等形式,开展党员自学、互学、集中学习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把党内法规法则的学习抓在日常,达到效果。

2、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进一步靠近党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我院成立了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文军老师为指导老师,定期为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做指导,每个月集中授课一次,还邀请校外专家为我院做“长征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教育为主题的讲座,进一步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制度方面完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3、组织师生观看《厉害了,我的国》、组织师生学习《梁家河》等观影读书活动,组织师生党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加强爱国思想教育。

4、利用经济学院党员在线及时推送党的方针、政策,学校及学院的政策、制度,开展的活动等。全体师生党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党课学习、交流互动、组织管理等功能,学习党建数据库、专家讲座视频、专题学习辅导等优质教学资源,满足了党员多层次、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党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帮助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发展观和荣辱观,向楷模学习, 2

做当荣之事而拒为辱之行的观念深深地植入党员的思想,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以本科审核评估和大学更名为契机,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1、以本科审核评估和大学更名为契机,加快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根据学校开展本科审核评估和大学更名的具体工作要求,动员全院教师统一认识、积极行动、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组织准备阶段、自评自律阶段、检查改进阶段、专家进校考核阶段和整改阶段的各项工作内容。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上台阶。

2、以专业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依据《西安财经学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等文件精神,不断推进省级财政学“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和金融学、经济学“一流专业”培育项目的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专业评估、专业普查、专业认证和省级“一流专业”自查工作。通过“一流专业”建设带动经济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十三五期间,为落实学校“一流专业”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对教学名师和教学新星的培育,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新星的模范作用,不断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现有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的提升与管理,加强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学团队、名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精品课程的升级工作;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汇集经济学院优势资源,积极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加强课堂教学管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积极推动任课教师教学工作全要素评价方案的实施;组织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先进教学经验交流,优秀教案、讲义和多媒体课件评比,教学研究项目,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申报,组织编写适合我校使用的高质量精品教材等活动,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促进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为突破点,积极推进本科生夏季短学期制的实施和学分制的改革,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实践教学周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三年来取得的成绩

(1)教学获奖:

2016年,一部教材获省级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两人评为校级教学新星,经济学院被评为校级创新创业项目改革试点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奖三项获奖,优秀教案和课件评比四项获奖,校级微课比赛四人获奖,校级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两人获奖。2017年,陕西省第二届高校教师微课比赛

一、

二、三等奖,校级微课比赛两人获奖;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两人获奖;优秀教案和课件评比六项获奖。2018年,陕西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校级讲课竞赛两人获奖;陕西省第三届高校教师微课比赛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

(2)实践获奖:

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两项获国家立项,八项获省级立项;西安财经学院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一项银奖和五项铜奖,经济学院获优秀组织奖;第一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获

一、二等奖和优胜奖一项。

2017年,第一届“燕园杯”“百校百题”应用型创新课题(财税领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和西部赛区一等奖,两人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三等奖和陕西赛区一等奖;第十一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第二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第十届“博学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5项;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和铜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智汇杯”多组织企业供应链虚拟仿真经营决策大赛三等奖1项,一人获优秀教师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三项获国家立项,四项获省级立项。

2018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陕西赛区一等奖,校级三创大赛三项获奖;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铜奖4项;第十一届“博学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获

一、

二、三等奖;正大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省份选拔赛三等奖2项;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投资理财规划大赛团体二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八项获省级立项。

(三)加强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学院科学研究水平

1、学科建设

(1)强化学科团队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以应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的科研团队。

①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制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学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柔性人才引进方案,重点解决好高端人才及其团队的引进和相关待遇等问题。

②采取多种形式选聘国内外应用经济学博士13名,逐渐充实学科队伍,优化团队的学历、学缘、年龄和知识结构。

③支持团队骨干到国际、国内著名高校进行交流、进修和培训等,在考核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2)围绕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紧紧围绕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财经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在本聘期完成第四轮学科评估应用经济学的材料的填报,完成2016-2018年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各项评估材料的撰写和上报工作,完成金融专硕评估材料的撰写和上报工作,完成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的材料整理和上报及请相关校外专家进行评审会,完成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的绩效报告和省级特色学科的绩效报告的工作,完成九个二级学科绩效报告的填写与上报,完成九个二级学科的三年的年度评审工作,完成了导师进行填报教育部专家,完成教育部专家库的新增和更新工作,完成二项省级学科领军人才的申报等工作。

2、研究生教育方面

在研究生下放给学院管理以来,学院按照学校的安排完成研究生管理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研究生管理制度,做好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完成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和研究生的课程大纲的修订善工作,完成了组织导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学习和学习心得总结材料的上报,完成2016和2018年的新晋导师的遴选工作,完成了对导师的考核等工作,完成了研究生部四个文件的征求意见工作,完成了2018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了9项2018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了2018研究生优秀导师的申报工作,完成了2018研究生精品课项目的申报工作,制定 5

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目录并上报,积极组织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

3、科研工作及科研基地建设

(1)依托学院成立了榆林能源经济研究院,榆林能源经济研究院是西安财经学院与榆林市人民政府、榆林学院签署了共建“榆林能源经济研究院”。

(2)抓科研团队建设,力争多产出标志性成果。经济学院现有5个外聘专家为学科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做好学科团队的建设并产出一批高质量的成果,特别是在权威权利发表的文章的数量有所提高。

(3)发挥政府的智库作用,以四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二个校级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国家重大战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攻克经济领域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智库项目。

(4)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性合作与交流,派出去,请进来,多交流,组织学术活动月来提升和营造学术氛围,三年来,组织学术报告30场以上。

(5)完善和细化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调动老师的科研积极性。

(四)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工作质量

1、精细管理,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三年,密切围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创建“平安校园”、“更名大学”等工作主线,以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安全稳定、夯实诚信励志教育等为内容开展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

三年来,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通过以“立学习榜样,树标杆模范”向广大师生宣传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人物李二阳同学的英雄事迹,李二阳同学继2017年4月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后,在2018年再次被评选为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2、激发活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首先是完善学生工作管理的各项制度建设,二是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例会,三是定期开展辅导员专题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四是加强学生工作队伍梯队建设,鼓励学工队伍学术能力提高。近三年,我院两位辅导员的论文分别获得校级优秀论文二等、三等奖,有一个项目成功立项校级辅导员课题,有6位辅导员获奖。

3、狠抓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以班集体建设为核心,以“做优良学风标兵”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班级考勤、请销假等制度,推进创建优良学风班级活动,明确班级发展目标。

(2)定期组织学生学习校级校规及学校新修订的“学籍管理规定”、“学士学位管理规定”、“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办法”、“师生互评实施办法”等文件;安排辅导员做好四六级、期末考试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工作;安排诚信考场学生教育;通过班会,发动全体学生争创优良学风考风班级活动。

4、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夯实学生工作基础 (1)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

截止2018年9月,经济学院在册的新疆籍学生126 人,其中维吾尔族82人,哈沙克族6人,回族5人,通过走访摸排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兴趣爱好,为服务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完善更新经济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一人一档”档案;加强重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服务工作,在生活、学习上给与更多的关心关爱;完成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面对面谈话共计百余人次,通过与学生本人、同学、辅导员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家庭背景,经济生活状况,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等,

(2)扎实推进学生就业工作近三年学院就业数据如下:

2016届毕业生共计1113人,一次性就业率89.58%;考取各院校研究生人数为12人。

2017届毕业生共计1093人,其中本科生1037人,一次性就业率87.66%,研究生56人,一次性就业率92.86%,考取各院校研究生人数为34人。建档立卡学生67人,100%就业。

2018届毕业生共计1004人,其中本科生967人,研究生37人。本科一次性就业率91.11%,高于全校平均水平90.45%。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91.89%,高于全校平均水平81.47%。考取各院校研究生人数为29人,出国留学29人。建档立卡学生64人,100%就业。特别是本科硬就业率74.56%,居全校各二级学院首位,研究生硬就业率89.19%,居全校各二级学院前列。

(3)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我院现有研究生134人,2017-2018学年共举办研究生专场学术讲座10余 7

场。截止2018年9月,我院应用经济类硕士研究生发表小论文共计19篇,其中发表于CSSCI、中文核心期刊共计7篇;截止2018年9月,我院硕士研究生获得科研立项共11项,均为校级科研项目;获得各类竞赛获奖项共计16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共计2项,省部级8项,厅局级1项,校级共5项。

5、以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年来,我院紧紧围绕诚信励志教育、平安校园教育、感恩教育、阳光运动、金融学术教育、主题辩论赛及大学生合作精神养成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学生活动。

近三年,学院坚持做好《晨风》和《财经纵横》纸媒的同时,不断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推送,成功举办理想·社会责任献给母校的油画展;青春·扬帆起航第二届创意短剧大赛;“逐梦青春·朗读者”美文朗诵会;“逐梦青春·校媒交流会”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三年里,我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取得一定成绩。2017年,在中国西部辩论公开赛中,经济学院辩论队获得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中国辩论公开赛中我院辩论队代表学校参赛获得全国第17名,西北高校第三名;在第三届中国辩论公开赛网络赛区获季军;在我校举办的“诚信杯”辩论赛中获亚军;在第十一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经济学院参赛队伍分获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三、创新工作及成效

(一)教学工作创新及成效

1、盯准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下足了功夫,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要求经过多次的讨论研究和反复的修改检查,先后两次完成了2015和2018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修订工作,以及2015和2018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针对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三个“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每个学部从各自的专业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措施、预期成效、建设进度等五个方面出台“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对照方案内容,逐项逐级落实。学院还邀请校外专家对经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一流专业”建设方案进行讨论和评审。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为完善人才培育方案和“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的落地奠定了 8

基础。

2、大力推进产学融合育人机制,促进特色人才培养

学院立足自身实际,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地合作等多样化合作渠道,不断突出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地方行业需求的特色人才。学院分别与华鑫证券西安分公司、中国融资租赁联盟和陕西融资租赁联盟、天津商业大学租赁学院、陕西省税务师协会、西安山林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源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西安国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就业基地、实践实训基地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施联合培养,凸显专业优势,实现就业创新,使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协同创新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探索校校合作新渠道,提高特色人才培养能力。

经济学院CFA方向教改班成功开班,目前CFA国际班已有近百名学生。学院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培养备忘录,打通CFA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向上发展的通道,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初显,学院金融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

3、推进科教协同,提升综合实力

经济学院利用教学实践活动周和假期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赴基层开展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经济学院鼓励教师积极指导申报基层学术组织社会调查项目,促进师生科教协同,加速了教学科研成果的相互转化。三年来,经济学院共立项基层学术组织社会调查项目120余项,并成功结项,产生高水平调研报告30余篇,优秀成果被集中收录于《西安财经学院学报》专刊出版。实践调查的优秀成果参加“博学杯”、“挑战杯”等各类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取得20余项获奖。

(二)学科建设创新工作及成效

1、优化学科团队,突出学科特色

根据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思路和要求,以外聘“三秦学者”、“百人计划”专家、特级教授为核心,通过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整合利用应用经济学各二级学科团队成员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以应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的科研创新团队,推动应用经济学科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出。

2、推进科教协同,提升综合实力

经济学院各学部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团队合作,推进科教协同创新,促进教学、科研相互转化,发挥团队综合优势。

利用教学实践活动周和假期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赴基层开展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大量一手调研资料,为老师和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准备了素材,此项活动既为丰富老师上课内容提供了鲜活案例,同时还为学生认识社会打开了一扇窗口,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经济学院鼓励教师积极指导申报基层学术组织社会调查项目,促进师生科教协同,加速了教学科研成果的相互转化。2017年上半年,经济学院共有60余项基层学术组织社会调查项目结项,产生高水平调研报告10余项;2017年下半年,共立项基层学术组织社会调查项目70余项。学院将这两年的基层学术组织项目的结项成果汇编成册,现在已经交付出版。

3、创新管理理念,激发学科团队创新活力

创新科研激励制度,实施科研成果质量提升工程。加大对高层次科研基金项目、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激励和支持力度,促进科研成果由偏重数量向质量优先转变,科研方式由个体式向团队式转变,不断增强科学研究创新和集成能力,带动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学院探索对个人和团队的双重考核机制,逐步提高团队考核比重,做好考核过程中的“加法”和“减法”,有奖有惩,刚柔相济,更好地发挥学科团队协作优势,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4、打造新型智库,服务社会需求

根据学科评估要求,明确智库标准,发挥科研基地的智库作用,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的制订、政府规划制订、行业标准制订三个方面。因此,围绕这三个目标凝练科研基地科研方向,选择科研目标,开展科研活动。

各学部依托科研基地,以团队为单位通过研究解读政府相关规划及政府部门调研,发现政府需求,拟定科研题目,凝练科研方向,开展精准科研,推进联合研发,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推进科研基地向新型智库发展。2017年,学院金融科研团队、经贸科研团队为行业提供3项智库服务。

(三)科研创新工作及成效

1、经济学院制定了鼓励教师科研成果的相关规定,具体有:《西安财经学 10

院经济学院2016-2018聘期岗位聘用方案》,在学校的聘用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院的具体情况增加了若干条提高科研成果应完成岗位目标任务的要求。结合学校的科研业绩奖励办法,为加大对高层次成果奖励力度,制定了《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科研业绩奖励办法》,还根据发展的要求制定了《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支持智库项目发展的配套办法(试行)》等办法。

2、一是通过思想动员与帮助扶持,使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科队伍结构不稳定,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在学科发展中,支撑团队的领军人物在同级同类学院中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不强,在全省同级领域个人学术能力彰显不够,未能给学院乃至学校带来较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整体的学术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升。

(二)标志性成果总体数量偏少。个别学科在高层次的科研项目、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高等级的科研获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但是成果的数量总体偏少,对学科的发展支撑力提升还有待加强。

(三)横向科研产出少,学生就业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研究生招生的数量少,研究生管理制度还要不断完善,管理过程有待细化。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教师队伍中中坚力量年龄偏大,科研积极性降低,对科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减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难度加大,学校兑现的待遇偏低;科研激励制度有待进一步细化;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2019年主要工作设想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学科团队,突出学科特色

以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抓手,结合应用经济学各二级学科团队成员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引进高层次人才,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通过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关联机理,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学科团队,争取多出成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成果。

(二)继续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横向科研产出 理顺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财政学、金融学、经 11

济学“一流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使专业建设与就业挂钩与行业联动与职业对接。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抓手,继续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教学及科研合作等形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三)以社会调查为牵引,促进科教协同创新。

继续设立西安财经学院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社会调查研究项目,激发各学部组织骨干教师利用节假日和实践周时间,带领学生到企业和社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现场调查发现问题,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分析问题提出对策,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丰富教师教学科研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科教协同创新目的,为学校即将开展的短学期社会实践提出应对思路。

(四)加大研究生招生的宣传力度,细化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管理,提高培养质量。

经济学院

2018年10月7日

聘期经济学院岗位设置

聘期工作总结

聘期工作总结

聘期工作总结

聘期工作总结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教师聘期工作总结

村官聘期工作总结

经济学院聘期工作总结
《经济学院聘期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