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政策性金融支持煤炭企业战略发展知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政策性金融支持煤炭企业战略发展

2.1政策性金融概述 2.1.1政策性金融的定义

对于政策性金融的准确定义尚无统一的、能普遍接受的界定。在英文里政策性金融通常为“Policy一 basedFinance”。西方学者一般从政策金融的目标或运作方式来对政策金融进行界定。日本的小滨裕久(1993)、奥田英信(1994)等,将政策性金融定义为:“为了实现产业政策等特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金融手段,也即为了培养特定的战略性的产业,在利率、贷款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予以优惠,并有选择地提供资金。

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中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张会鹏,1998)。它是一切规范意义上的政策性贷款,一切带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资、担保、贴现、信用保险、存款保险、利息补贴等一系列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的总称。

政策性金融虽然同其他资金融通形式一样具有融资性和有偿性,但其更重要的特征却是政策性和优惠性(吴晓灵,1997)。政策性金融内涵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本质特征:政策性,主要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手段;金融性,是一种在一定期限内以让渡资金的使用权为特征的资金融通行为;优惠性,即其在利率、贷款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比商业银行贷款更加优惠。这三个本质的特征充分显示了政策性金融同财政和商业金融的区别。

2.1.2政策性金融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政策性金融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存在有其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中,市场机制和原则虽然构成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协调的基础,但却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所有问题。这不仅因为市场机制本身有其作用的边界,而且若干非经济因素也使市场机制产生许多失效的现象,即所谓的“市场失灵”。作为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之一的金融市场在调节金融资源的配置 中,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充分竞争和金融机构本身的特性,导致不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即亦存在着“金融市场失灵”(萨缪尔森,1983)。对于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就需要政府通过创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校正,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的有机统一。 因此,政策性金融机制并不是完全同市场机制相反的行政机制,它具有财政“无偿拨付”和金融“有偿借贷”的双重性,是两者的巧妙结合而不是简单加总。尽管随着各国经济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政策性金融的种类、业务方式和运行范围与领域可能有种种变化,但它的基本机制与功能将长久存在并发挥作用。市场经济金融最发达的美国,将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定为永久性机构(余春平,1998),正是从长期实践中深思熟虑的结果

2.1.3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以国家权力代表的身份出现,在法律地位上没有任何操纵、干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特权,而是作为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的平等主体参与产业融资活动。它不以盈利或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经营风险大、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使其具有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多种功能: (1)政策性功能

主要表现在政策性银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基本出发点,通常以优惠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和融资条件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刘双清,1999)。这特别表现在基础产业和农业方面,农业是任何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更是弱质性产业,因而需要政府直接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发展中国家财力所限,支持力度有限,只有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给农业以直接的强有力的扶植与推进。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则通过开发性的政策性金融对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给予巨额的、持续性的、强大的直接信贷扶植。在这些领域,政策性金融就发挥主体或主导性功能,而不仅是补充商业性金融的不足或纠正某些偏差。 (2)诱导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导致间接地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高风险新兴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放款,充分发挥其首倡性、引导性功能,从而对政策扶植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达到以较少的资金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领域和项目的目的(刘大江,2001)。

一般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处于成长前期、发展前途不明的重点产业先行投资,表明了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扶持意向,从而增强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当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某一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就逐渐减少其投资份额,把该投资领域让给商业性金融机构,转而扶持别的行业,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投资取向的倡导和 诱导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发挥这种“领头羊”的作用,促进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益。在一般情况下,某一项目政策性投资只占20%一30%,并且大部分行业对政策性资金的依存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由高向低逐渐下降,这就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资金运用方向和规模的诱导机制(吴春芳,1999)。 (3)区域经济梯度整合的功能

政策性金融以政府赋予的区域调控职能为“天职”,根据生产力的梯度分布,把区域信贷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配合政府进行梯度整

合,从而有效调动经济资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杨秀峰,2002)。这主要是在商业性金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将金融资源从低利产业、地区配置到高利产业、地区的情形下,从微观和效率的角度看,这种逐利是合理或有效的。但从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合理性角度看则会带来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而政策性金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贯彻政府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必要工具。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活动领域,例如农业、中小企业、某些基础性产业以及边远落后的地区和行业,正是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予选择的领域,政策性融资活动对这些领域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之一。 (4)补充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承担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力或不愿承担的长期资金信贷业务,主要是补充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功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技术、市场风险较高的领域进行引导补充性投资,对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项目及低收益的基础设施补充投资;另一方面,直接对风险企业、低收益企业、低资信企业融资,间接地对企业信用形成担保,以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其融资(吴泽艾,2003)。

2.2政策性金融支持煤炭战略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2.1政策性金融支持煤炭战略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1)传统金融难以适应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煤炭工业是一个资金需求大、周期长、风险高的行业。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政府对煤炭工业的投入逐渐减少,银行贷款成为煤炭工业的主要融资途径。但是,信贷资金的特点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要求决定了贷款难以适应煤炭工业对赞金的需隶特点,全要原因:一方面,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无法满足煤炭投入的长期性和高风险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的特点决定了贷款集中度不能过高。而金融支持煤炭工业的现状:一方面,煤炭工业的融资途径较为狭窄,传统的融资渠道难以适应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金融引导产业结构提升的作用也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又过度集中于煤炭行业,导致金融风险加大(郝冬莉,2006)。 (2)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弥补传统商业性金融在煤炭工业发展上的不足。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它能够主动地运用和依托政府信用,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建设市场,在有市场的地方充分利用和完善市场。在运行中,政策性金融不直接进入已经高度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从不成熟的市场做起。国内外经验表明,存在市场缺损的领域往往是政府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这些领域商业性金融不愿进入,从而成为政策性金融的核心领域。政策性金融的特点正好适应煤炭工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特点(张路漫,2005)。

2.2.2政策性金融支持煤炭战略企业发展的可行性

(1)区域政策性金融能够在煤炭工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罗涛,2003)一是区域政策性金融有更强的政策性。区域政策性金融肩负着重要的政策使命,其贷款投放的方向与力度,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二是区域政策性金融有很强的政策执行能力。从制度设计上来说,政策性金融无论其贷款期限、利率,还是融资手段,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以市场手段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这种制度的设计,为区域政策性金融政策执行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由于区域政策性金融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这就使得政策性金融相对超脱于即时的经济运行,能够注重弥补市场缺损、信用缺损,从市场建设角度构造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培育市场的过程中开拓业务,为商业性金融后期介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这一特点切合我国当前煤炭工业的发展特点,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国家政策支持煤炭行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为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张静林,2003)煤炭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市场化程度较低,建立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利于实现行业的区域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构造融资平台将融资优势与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可以帮助政府开发急待开发的资源与市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发挥区域政策性金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立足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实施形式多样的金融借贷措施。根据我国对煤炭行业区域政策和地区的需求,对煤炭产业提供长期和低息贷款通过政策性金融引导金融机构的投融资,推进市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政策性金融在全球的实践为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余东亚,2004) 政策性金融在全球越来越受到重视,像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都在区域性或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重要职能。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要求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重要作用。如日本开发银行、韩国产业银行、马来西亚发展银行,都被赋予重整本国经济的新职能。这是因为,政策性金融无可代替。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有着独特的作用。一是主动服务于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二是充分发挥引导和导向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国家急需发展的行业和领域;三是发挥建设市场的独特作用。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充分借鉴政策性金融在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4)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和严密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保障(廖春燕,2005) 通过近几年对煤炭工业的整顿、重组,以合理保护、强化节约为重点的资源开发监管体系,以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的煤炭供给体系,以强化管理和投入为重点、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以煤炭加工转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为基础的法规政策调控体系正在建设和发展。我国良好的经济运行状况将拉动煤炭需求,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助于煤炭工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这些都为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章政策性金融支持A集团发展的现状分析 3.IA集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A集团是以煤炭、煤化工、机械加工和煤电铝为主导产业的国有特大型企业。2007年末总资产580亿元。本部拥有充州和济宁东部两块煤田,截至2007年末,资源储量为36.6亿吨。赴外开发巨野、榆林、和顺、新疆、贵州和澳大利亚等地煤田,新增资源储量250多亿吨。所辖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7家,其中控股子公司—B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同时在境内外发行股票并实现纽约、香港、上海三地成功上市的企业。

今天的A集团已突破了传统的煤炭企业模式,以煤为主延长产业链,三大主业并重发展,展示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跨所有制经营的崭新风貌,向着创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既定目标迈出坚实步伐,为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打造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大量资金,政策性金融支持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3.1.IA集团的PEST分析

本部分主要使用PEST分析工具对A集团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分别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环境方面得出A集团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为下文政策性金融支持煤炭战略企业发展打下基础。政治环境主要参考《中国能源战略》、《煤炭产业政策》、《煤炭产业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问题的有关通知》,认为国家产业政策对于A集团的影响 有利有弊。 有利的方面主要有: 第一,国家重点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华亭)、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以鲁西基地为

政策性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初探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探讨

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

关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与金融支持的调查

金融支持巴中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跨越赶超发展的意见1

浅析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1政策性金融支持煤炭企业战略发展知
《1政策性金融支持煤炭企业战略发展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