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摄像头工程施工工艺

发布时间:2020-03-02 12:54: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工程施工工艺、方法 8.8.1 施工方法综述 8.8.1.1 设备安装前的检查 安装环境的检查:

1)监控室的温湿度、光照度、通风等条件要满足设备安装要求; 2)摄像机的安装要求周边无干扰源、震动等。

设备的检查:

1)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2)设备单个通电检查,无异常情况; 3)小范围内控制系统通电联合检查,各个设备无异常情况。 线缆的检查:

1)线缆的布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线缆的通断检查; 3)线缆的短路检查; 4)线缆的标识应正确。

8.8.1.2 设备安装要求 摄像机的安装:

1)安装位置的确定要求尽可能的达到最佳监视角度及监视重点; 2)摄像机支架的安装要求:和周边环境协调、美观,垂直无偏差且牢固; 3)摄像机电源的安装要求:周边通风良好,牢固,电源线良好的绝缘且套管保护,尽量就近隐蔽安装(有些安装于防护罩内); 4)摄像机(带云台)的安装要求:和支架、防护罩有机地连为一体,安装牢固;

5)线缆的安装要求:视频线的焊接(或冷压)应符合相关工艺要求,无虚焊、漏焊(冷压要稳固,不松动),电源线和控制线线头应焊锡处理连接到接线端子,同时检查摄像机相应的设置及线缆的标识是否完整。 监控室设备的安装

1) 机柜设备如矩阵主机等固定安装在机柜上,不松动,设备之间应留适当间隔以通风散热;各视频线、控制线、电源线应牢固连接到相应接线端子,各线缆标识清楚正确,帮扎条理; 2) 控制台设备如控制键盘等要求线缆的连接牢固、不松动,设备摆放合理,操作方便。 8.8.1.3 系统调试

监控系统调试必须具备的条件:

1)摄像机、机柜设备、控制台设备必须全部安装完毕; 2)土建及装饰工程基本完工; 3)现场具备良好的防潮、防腐、防尘性能。 监控系统的调试程序: 1) 摄像机视频输出测试; 2) 基本应用软件设定与确认; 3) 系统调试; 4) 系统的接线检查; 5) 系统通讯检查; 6) 系统监控性能的测试; 7) 系统功能测试。 8.8.1.4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项目包括:系统图像质量、系统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控制设备是否灵敏,系统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 1)系统质量主观评价;

2)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可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 3)系统质量客观测试;

4)系统质量的客观测试应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进行;系统清晰度、灰度可抽测,抽查数不宜小于10%;系统的各项功能检测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步骤: 摄像机 指定一台监视器,用键盘分别调出要测试的摄像机画面,按“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表和“主观评价项目”表测试图像质量;测试者到摄像机安装地点察看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测试镜头、防护罩、支架、云台的安装质量和接头牢固情况。 云台、镜头

指定一台监视器,用控制键盘分别调出要测试的带云台、可变镜头的摄像机图像,用键盘分别操作云台水平活动、云台垂直转动、光圈、调焦、变倍、功能键,测试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键盘

指定一台监视器和一路摄像机画面,用键盘分别操作云台水平活动、云台垂直转动、光圈、调焦、变倍、切换功能键,测试以上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8.2 主要施工工艺描述 8.8.2.1 摄像机立杆工艺描述 杆基础的施工步骤:

1、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根据施工图纸杆的位置挖坑,基地先平整夯实基础,挖制好标高;

2、安放塑料弯管≥Ф50;

3、安放不锈钢地脚螺栓M24*6支,螺栓保持垂直,根据图纸确定螺栓的 间距;

4、在浇筑基础混凝土时,注意定位法兰盘与基础对中,控制好预埋件的 标高及水平;

5、施工完毕,地脚螺栓外露产股控制在70~80,封加以防腐保护;

6、螺栓保持连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7、现浇C25混凝土;

8、设计防雷接地电阻值≤1Ω。 8.8.2.2 室外接地系统安装

接地极用热镀锌Z50*50*5角钢一段作为尖角加工而成。长度不小于2.5m打入地下,接地极顶部距地平面0.8m,接地极之间应用热镀锌25*4的扁钢连接,连接处用电焊将扁钢焊在角钢的平面上,连接处要四面全焊满,焊后除要涂沥青漆,连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2倍,涂沥青漆。 8.8.2.3 摄像机的安装工艺描述

球形摄像机安装前要逐个进行通电检测和粗调,检查无误后可进行安装。 球形摄像机安装应牢靠,稳固,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成品保护,防止损坏球形摄像机。 安装前,通电检测摄像机及镜头工作是否正常并进行粗调及后焦距的调整,摄像机与镜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

其他摄像机在安装前需检查摄像机座与支架或云台的安装尺寸。

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检查防护罩的紧固情况及雨刷动作,检查云台、支架的安装尺寸,吻合后才能安装。

在搬动、架设摄像机的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

摄像机、云台的安装牢固、稳固。电源线、视频线、控制线均固定,且留有余地,以不影响摄像机的转动为宜。

初步安装好后,通电试看,进行细风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固定。

所有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且不使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对于球形摄像机保证摄像机的引出电缆留出1m以上的余量,防止线缆影响摄像机预留位置工作。 所有摄像机在安装过程中,均通过便携式监视器进行通电试看和细调,保证图像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监视方位与设计意图相吻合。

摄相机镜头安装位置选择避免强光直射,逆光安装,必须进行逆光安装的地方,选择将监视区的光对比度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围内。

在每台室外带云台摄像机上加装视频信号避雷器、数据信号避雷器以及电源避雷器。

在每台室外固定摄像机上加装视频信号避雷器和电源避雷器。 前端监控点位要设置防水的设备箱。 8.8.2.4 线路敷设及端接工艺

一、电缆线路的敷设要求与注意事项

1、敷设电缆线路时,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

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线缆应在低压电缆下方。如果其中一条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穿管保护或用隔板隔开时,最小允许距离为0.25m。

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如有隔热措施,平行和交叉的最小距离分别是0.5m和0.25m。

电缆与道路沟渠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沟渠道路两端0.5m以外。保护套管要做喇叭口。

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埋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引相距0.25-0.5m。 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8m;并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2、敷设电缆时,具体应注意下列事项: 电缆线路可以暗设,也可以明设。暗设的电缆有沿电缆沟敷设的,也有直接埋在地下的。 电缆彼此之间、电缆与管道或与其他地下建筑物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见下表),否则可能会因电缆外皮漏电以及维护检修时因距离过小而发生事故。对于埋地电缆,应绘制平面图,做资料保存,必要处应设置标志。为了防止机械损伤,电缆均采用铠装电缆,且弯曲时半径不宜过小。 直埋电缆与管道等接近或交叉时的允许距离:

在对电缆线路进行检查、拆除和维修时,为防止残留电荷伤人,应先放电;在做过绝缘试验后也应该进行放电。

二、电缆穿管敷设的场所及管径选择为了防止电缆可能会受到外力损伤而影响安全运行,在下列场所应得电缆穿入机械强度相当的管子内,或者是采用其他保护性措施。 电缆传入和引出建筑物、够道、楼板等处。

电缆引进和引出地面时,距地面2m至埋入地下0.1-0.25m的范围内必须穿管保护。

凡在电缆可能受到车辆、物件或外力挤压、碰撞而引起机械损伤的地段或场所,均应穿管保护。

选择电缆保护管时,其内径应符合如下规定: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下时,管内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4倍;管长超过30m时,则不得小于1.6倍。 穿金属管电缆或金属外包电缆的三根线不能接至同一相使用。这是因为电缆芯线接在交流电源上使用时,导体周围将会产生磁场。当三根线分别接至三相电源上时,在任一瞬间其合成磁势将等于或接近于零;若都接在同一相上使用,则导体周围将会产生较大的合成磁场。由于电磁感应,该交变磁场便会使电缆金属外皮感生涡流。涡流的大小与通过电缆的单相交变电流大小有关,通过的电流越大,感应产生的涡流也越大,引起发热。此时,电缆芯线所产生的热量便难以散发出去,进而导致电缆运行温度增高或过高,影响电缆安全运行。故穿金属管电缆或金属外包电缆的的三根线,使用时不可以接在同一相上。

三、电缆线路的敷设及端接

电缆敷设前,应先核查电缆型号、规格,并检查有无机械损伤及受潮。用500V摇表测量,每公里电缆的绝缘电阻(20℃时)不低于100MΩ;

1、直接埋地敷设

在地面上挖一条深度为0.8m以上的沟,宽度应视电缆的数量而定,一般取600mm左右,电缆沟的横断面呈上宽(比沟底宽200mm)、下窄形状。沟底应平整,清除石块后,铺上100mm后筛选过的细沙,作为电缆的底层。电缆应松弛地敷在沟底,以便伸缩。然后连接中间和终端接头,在电缆上面再铺上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盖上红砖,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直径两侧50mm,最后在电缆沟内填土,覆土要高于地面150-200,并在电缆线路的型号、规格、敷设日期和线路走向等,以便检修。

2、电缆终端头的制作1)根据设计和系统所需的电缆头形式进行电缆终端头制作。 2)电缆头制作注意事项和质量验收。

3)电缆的中间头和终端头,在具体制作时要注意下列事项:

施工时应防止灰尘和沙土等杂物进入电缆的的连接处,在户外操作时,应架设临时作业棚;

凡受潮的电缆终端头不准接入中间头或终端头内;

为了防止电缆受潮,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不准加工中间头和终端头; 中间接头应加装防潮接头盒; 对电缆芯线,应作出明显的相位色标。 4)电缆线路施工完毕后,应做以下各项质量验收工作: 电缆线路每根芯线必须具有良好地连续性,不应存在断线等情况。测量芯线对地和线间的绝缘电阻,其阻值不得低于规定值。 8.8.2.5 前端防爆设备的安装工艺 防爆设备的自身重量和载重一般都较大,在实际安装时首先要选择稳定、坚固的安装面和足以承载设备的制程设备。

设备的所有电气连接接头都应该处于防爆设备腔体或隔爆型防爆接线箱腔体内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使用防爆型管,防爆密封引线管应使用防爆设备随机提供的产品或选择符合现场环境防爆等级的产品,根据危险区域的不同对于引线管穿入电缆后应加胶泥密封。如果设备具有转动或移动功能,引入设备的电缆和挠线管应该留有足够的余量,避免引线箱应尽量与防爆云台和防爆摄像机罩的位置就进安装。由于防爆云台与摄像机内接线缆数目较多。就近安装时选用防爆挠线管连接可以减少施工难度,便于调试维修和查找故障原因。

绿化工程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水库工程

幕墙工程施工工艺

机房工程(机房建设)施工工艺

装饰工程水电施工工艺

空心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

造林工程主要施工工艺

工程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

道路工程挡土墙排水沟施工工艺

供水工程施工工艺研究论文

摄像头工程施工工艺
《摄像头工程施工工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