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员参与多形式教研探索新课程实施形式

发布时间:2020-03-02 20:40: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 员 参 与,多 形 式 教 研 探 索 课 程 实 施 新 途 径

——贾宋镇贾宋小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

贾 宋 镇 贾 宋 小 学

2004年9月

全 员 参 与,多 形 式 教 研 探 索 课 程 实 施 新 途 径

——贾宋镇贾宋小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

我们贾宋小学位于贾宋镇民族街北,历史悠久,位置优越。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0余名,在职教师4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9名。学校是南阳市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是市作文教研先进单位。历年来在乡镇调研检测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由于成绩突出,我校于2003年被南阳市教体局命名为“教科研示范学校”。

2003年9月镇平县被上级指定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区,是贾宋小学又一次发展良机。面对这一发展机遇,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师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提出“走进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研讨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大力推进新课程”这一口号,努力促进教师学习研究,积极开展卓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真正交融,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现将有关

实验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和健全机制相结合,大力营造氛围,为课程改革“改良土壤”。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我校为了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成立了以校长杨登堂为组长、以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改工作的规划设计、监控评估和具体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学习研究,率先转变观念,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健全民主、开放、有效的课改机制。

1、评价激励机制。我校修订了《贾宋小学教师奖惩条例》,其中课程改革在奖惩条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我们每学期考评一次,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奖励、晋升、评优、提干的依据。评价激励方式有2种:一是荣誉激励。在课改工作中成绩突出,授予“课改带头人”荣誉。二是物质激励。根据贡献大小设基础奖、成果奖,让奖惩真正成为促进教师参与课改自主发展的有效动力。

2、目标导向机制。为了给教师在课改过程中留出足够的创新空间,我们向教师提出下列要求:一是教师个人定展示性目标。就是教师个人根据自身特长以及学习研究情况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半年或一年后准备向学校或社会展示什么;二是为教师“松绑放权”。过去教

学管理上的一些“条条框框”已经束缚了教师的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松绑放权”的工作思路。如对一年级实验教师和其他年级部分教师在教案书写上提出“实用为本”这一标准,并为其提供活页教案纸;在作业布置及批改标准上仍以“实用为本”来判定;在教师业绩考核上提出“不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评价激励机制和目标导向机制的有效建立激励了教师、解放了教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教师很有感触地说:“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人,只是给了一个空间,我觉得新课改如此新鲜,让人有热情。”

(二)、营造氛围,激发动力。我们主要作了下列工作:

1、营造外部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能美化环境,净化心灵,催人奋进。为此我们努力营造积极向上,与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于一体的课改文化氛围。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班级内,“自主”“合作”“探究”与苹果、桃子图片结合在一起贴到墙上;办公室内,“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等警示标语挂在墙上,展现了贾宋小学推进课改的精神风貌。

2、营造激发教师学习研究氛围。推进课改工作要激发教师内驱力,为了让每个教师都能自觉的走进新课改,实践新课改,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让领导“沉”下去。我们要求学校领导必须从过去的行政指令变成服

务帮助,从过去的检查评比转向协商讨论,深入教师中间了解并指导课改开展情况,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情况,有时面对面交流,有时亲自登讲台讲解,使“真正的服务”这一概念融入学校活动之中,融入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之中。②让骨干“亮”起来。我们除了引导教师进行富有成效的实践外,还对他们进行理论滋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让一批骨干教师向专家名师学习,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此同时,我们还选派骨干教师赴郑州、南阳等地学习先进理念,使骨干教师理论得到提升,视野得到开阔。另外,通过“引路子”、“架梯子”、“压担子”等多种形式,让这些骨干教师很快脱颖而出。(3)让全员“动”起来。搞课改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也不仅仅是骨干教师的事,广大教师必须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只有这样,课改工作才能硕果累累。在课题研究上,我校推行的是“1+X”,即在省市立项的一个大课题由课题组主体研究,而课题组又把这个大课题分成若干子课题,甚至是子课题的子课题,由若干位教师参与研究,形成了课题研究系列化、人人都有小课题局面,这样既中坚了课题组研究力量,又增强了学校群体研究意识。如今我校市级立项的两个课题,县级立项的两个课题,教师参与率为100%,运作状态良好。

二、提供平台,活动辅助,为学习研究“添加催化剂”。

实践证明,教学科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我校通过为教师提供平台,建立活动辅助机制,促进了教师学习研究和自主发展。

1、搭建“教改平台”。在贾宋小学,“教改平台”是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工作困难的场所,是展示才华的平台。为了在周三下午有限的时间较好地解决问题,上一周周五例会时学校就宣布话题。话题的选择常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追踪热点,紧扣时代大主题。二是贴近生活,联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话题确定以后,学校认真分析话题适应范围,灵活组织,形式多样。像“教学情境如何创设”这样的话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做法,那么就分学科教研组举行;像“小课题研究演讲与答辩”这样的活动,既涉及课题组,又涉及教师个人,那么就先分课题组进行,然后全校集中,以课题组为单位展开演讲、答辩,形成课题组之间的竞相展示,论辩相当激烈。

现在为了在“教改平台”上露一手,不少教师在参加前都要读几篇与本次平台主题有关的文章或论著,以拓宽视野。更重要的是,“教改平台”打破了教育科研的神秘感,使教师逐步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学研究者。我们这一做法,引起了镇中心校的关注与好评,中心校在制订今年秋期校本教研计划时向各片推荐了我们这种做法。

2、创办《课改之声》,为及时报道教师开展课改情况,我们创办了《课改之声》内部刊物,栏目有“校园传真”、“聚集课改”、“前沿展望”、“学生展示”、“教师天地”等,借此让全体教师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改一路同行。《课改之声》虽说是薄薄的几页纸,但对教师们参与新课改起到了监控、促进、推动、激励作用。

3、活动辅助,促进提高。一是每学期都要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这种“地毯式”听课、评课活动,锻炼了新人、培养了骨干。二是举行教学基本功大赛。根据课改新形势和教师基本功现状,我们把“课件制作”和“善于倾听”这两种新型基本功列入大赛内容,让教师教中学、学中练、练中比,业务素质结构不断优化。三是开展读书展评活动。开展读书展评活动是我校为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而举行的一项教师个体活动。学校拿出一定资金为每个教研组订阅一套教学杂志,如《小学青年教师》、《人民教育》、《小学教学研究》等,为每位教师发一个精美的笔记本(不同于教研活动记录本)要求教师从教学杂志或其它刊物上摘抄,剪贴对自己教学、研究有帮助的内容,可以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学校对此不做专门检查,但要在每学期期中、期末展评,评出优胜个人予以奖励。

三.立足课堂,加强校本教研,为提高教学质量备好“打谷

场”。

校本教研这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为推进学校课改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攻方向,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了有针对性、有实效的研讨活动。

1、光碟引路。学校新订阅的电教音像光碟中有许多优秀课例,对培养教师创新精神、转变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具体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学校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对音像光碟进行筛选、归类,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师进行观看、学习,同时进行现场评课,写心得体会等研讨活动,真正起到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作用。

2、骨干示范。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是我校几年来一直所倡导的,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根据骨干教师自身特长,如有的教师教学方式新颖,有的教师善于组织学生学习等,确定其示范课的主攻方向,然后统筹安排,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评课时严格按照县教研室下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逐条对照,同时就其示范点、创新点结合新课改有关理念展开深入讨论、研究、学习。

3、过关指导。在“光碟引路”“骨干示范”的基础上,学校组成由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过关指导”小组深入课堂对未上示范课的教师逐个进行现场指导,形式有以下几种:①课堂即席研讨:课堂只进行一个环节,然后大家现场进行研究。②即席指导: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立即停止,现场指导。③课堂即席调查:现场调查学生情况,如出一定题目考查学生掌握情况或者问问学生本节学习感受等。④一人多上:针对那些接受新理念慢,课堂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有时一位教师能指导三次以上。通过“地毯式”的过关指导,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参与课改的热情,品出了课改的成效与甜头。

4、行为跟踪。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行为跟进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不断深入教师中间,深入到课堂上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防止改革“回潮”,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听“推门课”。我们在学校领导听“推门课”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开展这一活动:①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听;②聘请中心校教务主任杨德举主任定时到我校听;③邀请兄弟学校领导、教师听。目前,“上好每一节课”这一意识已在我校每一位教师心中形成,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改革深入持久地在课堂上发生发展。

通过“光碟引路”、“骨干示范”“过关指导”“行为跟进”四步课堂改革实验的开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校所举行的师生课堂互动创新比赛,参与的学科涉及到数学、英语、社会等,参与的人员有学生更有教师,节目个个真实、精彩。张杰教师扮演“气球姐姐”飞起来,张琴、李介敏老师在“课堂”上尽情地歌唱;王冬云老师用流畅的英语正在与学生对话呢„„在课堂教学上,周香茹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时的罪恶行径,上网查寻资料,制成课件,让学生具体感知,学生愤怒之情溢于脸上。常伟艳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能被

2、

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练习形式多样,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沟通,教师始终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营造了新颖、轻松互动的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我校在推进新课改实施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新课程改革的实质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大胆工作,勇于探索,更愿意和兄弟学校携手共进,在新课程改革这片沃土上有更多的收获。

贾宋镇贾宋小学

2004年9月

创新形式 全员覆盖

见面礼节形式多

校本教研的形式

校本教研的形式

校本教研的形式

校本教研的形式

磨课多形式教学

安溪乡多形式培养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形式多

丰富自主探索学习形式

全员参与多形式教研探索新课程实施形式
《全员参与多形式教研探索新课程实施形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