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2: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一讲:

景观→景观生态,景观形态,景观空间,景观地理 城市景观的概念:(狭义)在城市地域内,由各种环境元素所构成的能够成为人们审美对象的形式信息总和,由于具有物质外观,可被人们直接感知和理解,达到一种情感愉悦的审美目的。

(广义)一个城市或城市某一空间的视觉总体,包括景观各个要素的结构特征、功能特征、文化特征、人的视觉感受以及其中的社会生活等。城市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地域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文化建设水平。

“城市景观是一些可被看,被记忆,被喜欢的东西。”

——凯文林奇 景观体验:一重视觉感受→空间感受

二重心灵感受→场所感受

城市空间结构不应该只是凭客观物质形象和标准来判定,还要凭人的主观感受来判定。

第二讲:

城市→物质空间→精神归宿

建筑园林视觉艺术创就了城市博物馆就要在里面创造艺术。(吴良镛80年代)

→→创造城市美,强调的是在个体的景观基础上,对城市整体环境艺术的规划与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整合≠集合≠完全融合

→→一池三山→中国园林最早的基本模式 雷姆库哈斯在《普通的城市》一书中写到:“我们精心规划的城市今天看起来似是一片混乱,那我们不如去营造一种随意建设,用旧了就废弃的城市。” →→树立建筑、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就是环境设计,是将自然与人工的环境和景物,从功能、美学上进行合理的保护、改造、组织和再创造。

景观与城市景观

具有视觉、美学意义(建筑学)

地理学意义:强调地域性(自然地理之父——洪堡

德国) 生态意义:强调地圈、生物圈、智能圈

文化意义:强调文化对自然的影响。一般公众=风景

景观是指地表自然景色或自然人文综合景观。 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离不开园林的核心。

——软质、硬质景观

景观与自然、人类→→从本质上讲,景观是人类存在的一种…而存在的视觉事物。

1.景观的有序性:

自然在景观的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想的环境是有序美好的。 →→景观序列↗静态→创造空间

↘动态→移动中产生的变化↗四季

↘前后景深的变化→背景基质 基调、配调、转调、主调 2.景观层次性

一是景观感受层:追求所有自然与人工形体对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灵感受。

二是文化历史与艺术层:历史文化民俗民情传统艺术,追求特色景观的塑造。 三是环境生态层:追求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观。

城市景观概念、要素:

城市景观——指在城市范围内,各种视觉事物和视觉事件构成的视觉总体。(强调人的参与) 3.城市景观——关系艺术(是一门涉及多元关系的综合艺术) 戈登卡尔说:一座建筑是城市,两座建筑是城市景观。

现代与古代建筑的融合,现代建筑采用玻璃幕墙,古代建筑投影其上。 大小山的融合:大小为黄金分割

即城市景观是城市中各种视觉事物及事件与周围空间组织的关系艺术。

城市景观是城市给人们的综合印象和感知,也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城市景观的三要素:

(1) 景物:是城市景观形成的本身,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素材。 自然素材——指自然的各种地形、气候、光照、植物、水体 人工素材——主要指建筑物和各种人工设施 事件素材——指那些正在发生的视觉事件

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景观,它们以物理、生物、文化等形态呈现出来。 (2) 景感:指人对城市景观(物)的感觉反映。

直接景感——景物通过人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的感受反映

理性景感——在直接景感的基础上,通过知觉、想象、思维的综合过程从而产生对景物的认识及情感。理性景感是人对城市景观可更改的知觉形式,是更高一级的感觉方式。 (3) 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城市中的自然、人文和社会景观

主观条件——人对景观的鉴赏过程中的时间、地方以及鉴赏的人的年龄、兴趣、职业、知识等。

第三讲

城市景观的构成类型

按功能分:居住区景观、商业区景观、工业区景观、文教区景观、风景区景观等 按空间形式:城市整体景观、城市街区景观、城市广场景观等

按组成内容:建筑景观、水体景观、植物景观、地能景观、气象景观等 按环境特性:滨水景观、住区景观、历史景观、绿地景观、娱乐景观等 按一般分类法分:1.自然景观:城市固有的

2.人文景观:包括各种人工景观,可以说是城市的主要景观

3.社会景观:以社会和人为内容的景观,又称为活的景观,往往是动态的。

山水景观

气象景观

自然景观

动植物景观

其他景观

城市

人工设施景观

综合

人文景观

历史景观

景观

加工后的自然景观(物质文化)

文化景观

社会习俗

社会景观

风土人情

街市面貌(非物质文化)

民族气氛 城市景观特性:

1.生长性:视觉感受的放大(景观是在不断的生长,如树木)。城市景观不是一步到位,它有一个生长过程,主要体现在:其一,景观作为一种生物的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生长的树种与建筑之间的比例协调。梧桐树的季节变换,爬山虎——生长性。其二,景观作为一种文化的生长(需要人的参与)。把文明作为文化积淀起来,伴随必要的新陈代谢是城市前进的过程。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增长。

我们只是地球上的旅游者,来去匆匆,但城市是要存在下去的。——贝 铭 2.五维性

空间景象

物质存在形式

有形景象

视觉维

光波(形式、色彩、质感) 无形景象

听觉维

声波(…) 无形景象

嗅觉维

气味(各种气) 无形景象

味觉维

味道(甜、麻)

无形景象

体觉维

温度、湿度、时间、气流、质感 人的视听觉与人的行为有关

→→直立状态的人、器官感觉基本上是以向前及水平方向为主。

→→人在直立时,可同时瞥见左右90%范围内的事物,而上下观看的范围比较狭小。 →→人在行走时,习惯观看前方偏下的事物,向上看的视野会减少。 →→人的听觉有7m和35m两个尺寸 7m可以交流,35m大声交流 常言道:景观体验——一重视觉来历,二重心灵感受→人对城市景观的感受应该是人的器官感受加上人的心灵感受、思维活动的一种混合反映。

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1.景观规划与设计概述

一.景观规划与设计概念及现状

严格来讲,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在侧重点上有差异。

从规划角度,注重土地的利用形式,通过对土地及其上的物体和空间的安排、协调和完善景观的各种功能,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生存的地球和谐相处。

从设计角度,注重对环境方面问题的分析,确立景观目标,并针对目标解决问题,通过具体安排土地及其上的物体和空间,为人们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

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

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均以创造人类聚居环境为目标,将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落实在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人居环境之中。

三者相同点:使建筑、城市、景观常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者分工不同:建筑学侧重于聚居空间的塑造,重在认为空间设计。

城市规划侧重于聚居场所的建设,重在以用地,道路交通为主的人为场所规划。

景观规划设计侧重于聚居领域内各种景观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再创造,重在户外环境的塑造。

景观与建筑规划之区别:

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意念和意象 城市规划最关注经济、人口等情况 景观园林规划关注立意

建筑:立意发挥(受功能限制)

景观建筑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从传统风景园林到当代景观建筑学的演进过程 荒野→景物→

圃→囿→

苑→花园→

园林→城市绿地→

公园→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当代景观建筑学已是一个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与学科 景观建筑学在中国还是一门亟待开拓的学科专业。 二.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素

1.视觉景观形象

2.环境生态绿化

3.大众行为心理

1.视觉景观形象:主要是从人的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人的视觉生理特点:决定了人对景物形象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错觉,以至使人的图形感受与实际感受出现差别,而这正是景观设计者应该理解和运用的规律(利用视觉转化)。 例:太原五一广场,锡耶纳坎波广场→并非对称

结论:不要追求绝对的对称,不要追求平面上的东西。

罗马市政广场:经过几个年代的修建,增大视觉空间,扩大广场空间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利用错觉(空间扩大,利用…)(梯形广场,进深加深) 2.环境生态绿化:主要是从人的生活感受出发,根据自然生物学原理,利用… 景观设计重视环境生态绿化,是为了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3.大众行为心理:以人类的户外行为及规律入手,“以人为本” 各类景观行为与场所空间环境质量相关

行为类型

对环境要求

必要活动

★★★

★★ 选择活动

★★ 社交性活动

★★

★★

(★多少代表行为与环境质量的相关程度)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素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强调景观视觉→满足鲜明形象 强调环境生态→足够的绿地和绿化

强调大众的作用→要有足够的场地和为大多数人所用的空间设施

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1.可持续发展:结合自然环境,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上海外滩(92年),第一层即绿地空间,第二层架空即观光空间,第三层交通空间 2.从静态景观走向动态景观:现代景观设计强调动态变化 3.寻求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城市在产生的一刻起,就受到自然和人文两种驱动力的作用 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平衡的环境艺术 4.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即风景资源、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原则(讲求自己的风格,不要人云亦云) 一.景观规划设计的层次划分

广义上分三个层次:1.宏观景观规划设计(宏观的景观环境规划→战略层次;设计偏重小的层面)

涉及对象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即人类文化圈和生物圈交互作用形成的多层次生态系统。 其基本工作是对土地工作环境生态与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 核心工作是大地景观化即绿化——蓝化——棕化规划 重要内容:对特殊性大尺度工程构筑的景观处理 2.中观…(中观的场地是景观规划)

基本工程:场地规划是一种对建筑、结构、设施、给排水、绿化等的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在小范围内协调。

重要内容:城市设计,按形态分——面:城市形象策划,总体美化

线:滨河带、商业步行街

点:广场、交叉口等 3.微观…(微观的详细景观设计)

主要包括街头小游园、街头绿地、庭院、古典园林、园林景观小品等设计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对的是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即狭义的景观规划设计。 二.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 让居民在绿化空间上满足需要 2) 使土地合理利用

3) 保护、提高城市中自然景观的质量 4) 风貌特色塑造 5)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2.具体要求 1) 总体设计

2) 局部和地段设计

现代设计原则:经济适用,创造城市的景观艺术美,以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

适用:主要以使用者的需求为考虑,各种设施、设备、配置等均需符合人性化,做到适切、合宜。

城市景观要点:

一. 城市轮廓线控制

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是潜在的艺术形象。 凹型(北京):有传统建筑需保护。(中间历史文物保护) 冠型(天津):现代工业 波浪起伏型(上海):现代商业

若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可形成城市的“冠”,但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形成相互攀比的局面,可以利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是彼此高度相仿,但间距适宜,组成较松散的构图;若高层建筑随处随地而起,彼此间毫无关系,既无重点,也无法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若高层建筑顶部外观雷同,则会影响轮廓线的优美性。 建筑轮廓线与山体轮廓线的关系: (1) 前者低于后者为宜

山顶上挺拔的建筑加强山形,山上安排大量的建筑破坏景观;平坦地形上的天际线以山体作为天际线的背景。

(2) 建筑轮廓线与山体轮廓线构成互补的关系为良好 (3) 建筑轮廓线高于山体轮廓线需避免,同高最忌讳。 二. 建筑高度分区

1.根据建筑所在位置、性质、地形条件考虑其高度。国外城市设计理论认为,每个城市的市中心都应该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构图中心,称为“冠”,它常有高层建筑组成。

2.城市的“冠”——山顶设高层建筑的,反映山城特色,但应避免过度重复。 三.景观视线走廊保护

景观视线走廊:人为规定的,保护视线通过的一个空间范围,即一种特殊的视线区域。

视觉走廊是指由多种多样的景物组成的一条廊道,也即是景观轴线。

但有时二者又可以是一致的,视线走廊必须为有形的,视觉走廊可以为虚为实。视觉走廊强调过程,必须要有中途的过程,视线静态的,视觉走廊是在动态的过程中体会。

造景句法:把各种有形无形的景象元素进行造景,并使之优化。包括功能句法和系统句法

1.功能句法:即传统的造景手法,其特点是通过有形景象元素的地位,作用的突出或抑制来达到景观的优化。

2.系统句法:在调查、认识、研究各景观元素的信息本质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系统的对景观进行艺术加工、创造的一种方法。分静态句法和动态句法。 (1) 静态句法:采用模糊、简洁、对比等相对优化的办法,通过减少景象的信息来夸大或减少。

(2) 动态句法:考虑时间因素的景观空间构景方法。

强化法:为了突出地表达某种设计意念,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提高和放大某景象在整个景观中的控制力,强化景空。→→利用人的视错觉

弯曲法:通过地形或道路,创造水平或竖向曲度,使景空相互流通又相互遮盖,增大期待感。

逆转法:在可能情况下,尽量使正负景空相互转换,以加强人们的期待感,

激发求新欲望。

注重动态构景:通过人的动线组织景观,利用诱导手段引导空间序列变化,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景观。以隔求深,以曲求变,以隐求显,以暗求明,以高求远,以引求通,寻求景观的和空间的多元化,可以通过道路的转折,建筑的引退,绿化的遮挡等手法加以实现,曲折有致,起伏有变,变化有节。

综上,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艺术性,更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设计者把特定的艺术形象、艺术情趣、艺术气氛表现在景观景观作品中,这就是景象。

寻求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按风水观念,构成景观特点:1.围合封闭的景观 2.中轴对称 3.富有层次感的景观 4.富于曲线美、动感美的景观。

抛开迷信的成分,传统的风水术实质上是一种环境设计,它不仅注重与居住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也同样重视与视觉艺术关系密切的景观质量问题。 风水:藏风面水

有风有水→生命→氧气好→精神好

景观设计理论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作业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复习提纲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试卷

科幻式景观设计理论初探论文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教学模式探讨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论文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