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家》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5: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家》读后感

林乙达

中药112

20舍116

15850586867 犹如第一次见到空中慢慢飘落的白雪,一瞬间便被深深吸引,托于手心便立刻融化仿佛直接渗透到了心中,难以忘怀。这是第一次看到《家》时的感觉,所以即使已经临近中考我还是全心全意地把它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直到高三,当我再次翻阅时《家》时,里面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仿佛是在巴金的笔下所描绘的那些人物中,看到了自己。不敢妄自对整部作品提出一己之见,仅仅重温一下对自己有着些许感悟的人和事。

同样生活在高公馆,面对着同样的家人、同样的环境,觉新、觉民、觉慧这三兄弟却有完全不同的的遭遇。有人说,他们三个完全不同的性格导致了他们各自的结局,可是真是如此吗?他们一样的善良、一样的青春、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真爱、都有着与旧社会不同的新思想。只是,他们各自的信仰让他们走向了不同的路。

觉新的信仰是家。在他的眼中,家便是他赖以生存的根。只是,家这条根缠住了觉新,扎进了他的身体,吸取本属于他的幸福成为了他痛苦的根源。觉新并不迂腐,他有着他的出国留学的理想。但为了家,他对自己说身为长子应该对这个家负责,然后放弃了;觉新追求真爱,但当父母为他安排好婚事后,他接受了;觉新是有感情的,所以当梅去世时他哭得很凄惨,只是他没有在她活着的时候挽救她;觉新是善良的,只是为了在高老太爷死后为了避免所谓的“血光之灾”,他没有留住瑞珏、留住她的生命。有人因此对觉新这个人深感厌恶,其实我们都没有资格去批判他。因为那个四世同堂的家是他的信仰,一个用尽全力去保护自己信仰的人不应该被批判,更何况,他所受的痛并不比人一个人少。为了家,他对长辈们实施“不抵抗主义”,亲手葬送了他的梦想、爱情、尊严,换来了家中长辈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压迫及同为兄弟的觉民、觉慧的不解与挖苦,还有一辈子的无尽遗憾。觉新的的一生就像一根蜡烛,耗尽了一生想照亮他的信仰,最终烧尽了自己的所有,自己周围却只留下无尽的黑暗。

觉新的信仰是爱情。在整部家中似乎只有觉民的遭遇有点喜剧的感觉,琴与觉民的爱情最后以两个人相守一生而告终。没有大哥觉新的唯唯诺诺、没有三弟觉慧的好斗冲动,觉民有着与觉慧一样的新思想,其中大部分便体现在他对自由恋爱的执着追求。与觉慧不同,他似乎没有太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献身的激情,与琴在一起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参加学生的示威游行、没有为了报社的事情而废寝忘食,但当自己与琴的爱情遭受威胁时,觉民却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叛逆与坚强。为了这个既是知己又是爱人,觉民公然反抗高老太爷、反抗整个家,最终逃婚成功。觉民其实是三兄弟中最清醒的人,觉新为了家而行动,觉慧为了革命行动,觉民则为了自己而行动。他的思想与觉慧一样都是新的,但他比觉慧看得更明白,没有效果的反抗与斗争,他是不会轻易做的。觉民其实也有矛盾和没有信心,在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时是,他也痛苦地想着:“果然能得到胜利吗?胜利究竟什么时候才来呢?”只是为了爱情,觉民熬过了,也迎来了胜利。

觉慧的信仰是民主。这在封建专制的等级社会中绝对是不允许的。觉慧是很多人都喜欢的角色,因为我们是年轻的,觉慧也是。凭借着一个简单的信仰,他踏着大步向一个简单的目标走去:我要做自己的主!只是在当时的社会,实现这个信仰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觉慧是幼稚的,但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从幼稚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以血泪为营养、以痛苦为基础。觉慧有着与旧社会格格不入的全新思想,他同情下人、与家里的下人鸣凤相恋、参加学生革命、对家中的腐朽充满厌恶。正因为格格不入而又毫不退缩,觉慧注定要忍受比常人加倍的痛苦。梅与瑞珏的死自然另觉慧悲伤。但除此之外,觉慧有着另一种悲伤。他深知是这个封建腐朽的社会把她们拖向了死亡的深渊却无力改变,所以憎恨害死了她们的人和那个吃人的社会,所以他要改变这一切,用尽自己的全力。但改变又伴随着深深地痛,想要获得便要有所失去。虽然无意,但她没有留住鸣凤最后一次对他的呼救。觉慧是深爱鸣凤的,但当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创办了《黎明周报》后,他心里想的却只有明天要交出的文章,想着周报社的斗争······他忘了鸣凤、忽略了鸣凤,眼中见到的只有他的民主却没有看到已渐渐被吃人社会套上死亡枷锁的鸣凤。 巴金在作品中引用法国教员的话:“法国青年在你们这样的年纪是不懂悲哀的。”接着他又说:“然而他,一个中国青年,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已经被悲哀压倒了。”鸣凤的死唤醒了觉慧,瑞珏的死让他彻底睁开双眼,即使善良如梅与鸣凤、幸运如瑞珏,在这个家仍然没有幸福可言,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改变这个社会才有希望让人们拥有真正的幸福。最后,觉慧带着他的回忆和坚定的信念走了。他的眼前是接连不断的绿水。

巴金笔下的家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家、爱情、民主,身为三人的信仰,觉新、觉民、觉慧为了得到他们拼尽了全力。将他们的信念牢记于心,然后想想,是否也有为了自己的信仰而付出过。同时,心中也泛起了丝丝的感激。今天我们的生活其实相当幸福,能够生活在和谐公正的社会、拥有父母亲朋的呵护、拥有纯洁的友谊与爱情,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推荐)

读《家》有感1000字

作文 读《家》有感

《读家书品初心》有感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读家感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