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蓝田八景

发布时间:2020-03-03 01:40: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蓝田八景”与名胜古迹

蓝田自古属京兆之地。在秦、汉、唐时均为都城风景浏览区。继“关中八景”之后,“蓝田八景”也于明代逐渐形成,集中了蓝田的风景名胜特色。

辋川烟雨:古人梁宝赏赋云:“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辋川自县南经篑山沿谷而上,峪口古称“阎王砭”,巨峰如屏,凿山为径。过砭后开阔,水流变缓,波纹旋如车辋,故名辋川。沿途山岩相映,郡峰竞秀;奇花野藤布幽谷,瀑布溪流伴鸟鸣。自王维选辋川作别墅以来,辋川成为历代骚人韵士寻幽觅古之地。辋川山谷,湿气较重,常形成雾气如炊烟。细雨之时,薄雾缭缭山顶,飘荡幽谷。明李进思诗云:“柳烟桃雨辋川天,书诗千年宛自然,莫道右丞遗迹远,看来只在小亭前”。因辋川烟雨景色奇妙,故作蓝田八景之一。

石门汤泉:因泉位于故唐石门谷口,故称为“石门汤泉”。 《旧图经》记载:“唐初有异僧止于此,大雪其地,雪融不积,僧曰:„下必有温泉‟,掘之果有汤泉涌出,遂置两区,凡有病者浴,多痊损”。唐明皇时,赐名“大兴汤泉”,辟塘五所。明、清时均于重修,洗病者四时不绝。汤泉开发远古,其周多名胜。据记载:汉武帝曾在秦建宫苑基础上,跨周、户、长、咸、蓝五县境修“上林苑”至此。因皇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故造“鼎胡宫”。唐高宗造“万全宫”,唐武后置“僧寺”。是帝王郊游行宫所在。汤泉依山环水,松柏飘香,故作八景之一。

玉山并秀:玉山是蓝田境内第一高山,作为蓝田之象征,故又名蓝田山。因山顶平坦,状如覆车,又名平顶山,覆车山。山峰白石壁立,两峰对峙,远望如朗朗白雪。蓝水从脚下奔泻而过,景象奇观。杜甫在《九月蓝田崔氏庄》一诗中曾描写:“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借杜甫诗句,称“玉山并秀”为八景之一。古玉山寺观林立,游人接踵,为关中名山之一。唐时名士蔡萃玉山下,出现了“菊酒对今秋,题诗象水流”的盛况,王维、杜甫、白居易、张九龄、钱起、李嘉佑、卢纶等均在此留下不配诗篇。

玉山是古蓝田产地。秦国得蓝田玉,制为玺,命李斯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后成为历代皇帝传国玉玺。

灞水环青:灞河是一条古老河流,是“八水绕长安”名水之一。灞水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见灞水源远流长、喷礴冲涌,遂改名灞水,取义彰其霸功。灞河水流经县城南,似银带环绕北去两岸多生垂柳、与“关中八景”的“灞柳风雪”一脉相承。古时县城南曾设摆渡,南抵商洛、西出鹿原,均乘舟过往,人流不绝,水青柳绿,故称“灞水环青”。灞水流域,土壤肥沃,山川秀丽,百万年前就哺育着人类的祖先——蓝田猿人。遂使蓝田成为“三皇”故居之地。沿途分布有许多名胜和文物遗迹。

鹿原秋霁:《太平寰宇记》载,周平五东迁之后,曾有白鹿游于此原,因得名白鹿原。一千多年前,白鹿原是茂林参天,芳草铺地,沃田相间,鸟兽追戏的幽胜世界。唐高祖、武宗等皇帝常来此游览校猎。商时人们已在这块土地上耕牧冶铜,经过历代垦殖,鹿原成为盛产五谷的肥田沃土。若逢秋获雨后时节,鹿原垦殖,鹿原成为盛产五谷的肥田沃土。若逢秋获雨后时节,鹿原天高气爽,禾穗含露,金谷玉米,殷实硕壮。金代军官王渥在《游蓝田》一诗中写道:“官家后日铸五兵,便拟买牛耕白鹿。”诗人也想落居鹿原种庄稼,可见鹿确是个好地方。

绣岭春芳:“绣岭”今叫横岭。《通志》在记述蓝田地形时有“北背绣岭”之句,可见横岭很早就被称作“绣岭”。古时横岭地区,草木繁茂,野卉遍地,蜂飞蝶午果实累累,牛羊成群,一片锦乡风光,故称为“蓝田八景”之一。绣岭多名胜,有伏羲之母华胥氏的故地华胥渚,有汉将军李广的射雁台、挂弓树,有传为炼石补天的女神娲氏和太白神祖的居所阿氏望而却步,阿福原、太白祠、金山神庙等。

秦岭云横:,《旧具志》记:“秦岭就在县界者言之,东西凡一百七十里”。秦岭山地,万山林立,河谷密布,烟云浩瀚,气势磅礴。风过松涛吼,青云接高峰。山地气候多变,常有白云如锦带横断群峰之腰,或如细纱覆于诸峰之顶。雨霁登山观望,千谷万壑,白云绵绵,气象万千,令人兴叹!古时从都城往东南各地要经蓝关镇翻越秦岭,在此道续完的人多感慨抒怀。明欧阳詹《题秦岭》诗写道:“万里烟萝锦帐间,云迎水送度蓝关,七盘九折难行处,尽是袭黄界外山”。而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名。韩愈因上书唐宪宗,谏阻迎佛骨入宫而被贬潮洲,行至蓝关,时值天降大雪,道路茫茫,马不能前,心情伤感,作下此诗。借用韩愈诗句,称“秦岭云横”为八景之一。

蓝桥仙窟:蓝桥是古蓝关道的大驿站。“仙窟”即指“碧天洞”,也叫湘子洞。韩湘子是韩愈之侄孙,“八仙”之一。据说在此洞修身成道,脱去凡骨。韩愈过蓝关的诗就是写给前去迎接他的韩湘子的。碧天洞前是清彻的蓝水,背后是青翠挺拔的碧峰,与蜒蜿绵亘的成仙岭相接。峰下有一小洞叫“珍珠洞”,洞内有石英粒明亮如珍珠。碧天洞前原有一庙叫“玄觉庵”,壁画湘子修道生平。洞周围巨腾纩绕,古树参天,蓝水映衬,瑶草斗艳,颇具仙境。“蓝桥相会”的故事就是出自这里。古时在此赋诗览胜者不绝,曾有“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的诗句流传。明李固本在《蓝桥道中》写:“不尽山青水绣,都来鸟语花香,揽辔蓝桥幽处,浑身忘在他乡”。因此把“蓝桥仙窟”称为蓝田八景之一。

蓝田古为佛教胜地,历史上有佛寺一百二十多座。著名的有悟真寺、水陆庵、竹篑寺等。悟真寺创建于隋代,唐初曾扩建,分上、下寺。上寺又名竹林寺,整个建筑长达数十里,最盛时住僧达千人,名震朝野。寺周花木茂盛,篁竹成荫,天生灵芝草,诱人毕至。唐代高僧法诚、归真等名师在寺说法讲经,日本遣唐僧空海当时曾在这里学法。诗人白居易写有《游悟真寺》长诗百三十韵,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盛况。

水陆庵原是六朝古刹,是举行水陆大斋“水陆殿”。唐时尉迟恭曾奉命监修,后因山洪冲毁,仅留此殿。明代秦藩王朱怀埢用五年时间重修,并奉为家祠佛堂。现保留的壁塑即明代艺术遗产。在现存的后殿中,共有三千七百多尊塑像,有诸佛、菩萨、天王、罗汉、力士、龙凤、麒麟、大象、怪兽、有山水、桥梁、亭台楼阁、殿宇宝塔等,大小不一,造形各异。被誉为罕见的“壁塑瑰宝”。水陆庵四面环水,宏伟静穆,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田境内多天然溶洞,著名的有辋川锡水洞等。锡水洞口位于半山腰,曲径可达。相传为古代僧人用锡仗所通,故名锡水洞。洞内细水潺潺,蝙蝠成群,深不可测。洞口开阔开亮,自然形成三个洞殿。洞侧悬崖,瀑布数大。

与锡水洞一谷相隔的对面山腹之中,又有一洞,称为“新洞”。洞内有地穴,穴下又有洞,别具风格。

驰名中外的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是六十年代考古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物群。除一具女性头骨化石外,还有各种动、植物化石和石器等五十五件。自发现“蓝田猿人”遗址以来,就吸引着中外学者和游人。西德的一名专家来到公王岭后,欣喜若狂,仰面高呼说:“我是第一个登上公王岭的外国人”。现这里已兴建了“蓝田猿人博物馆”,对外开放,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三里镇乡蔡王村有一土冢,系东汉时著名的才女、诗人、蔡文姬之墓。文姬父亲蔡邕是著名汉史学家,在长安做官时于蓝田悟真峪口修有别墅。因汉末大乱,文姬被胡骑所获,与匈奴左贤王为妻。十数年后,被汉相曹操以重金赎回,专事整理其父汉史资料。传世著作有《悲愤诗》、《胡茄十八拍》等

民情风俗

蓝田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蓝田人民勤劳憨厚、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笃行信义、酷爱家乡,具有浓厚的乡土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优良传统发扬光大,陈规陋俗多被革除,一代新风逐渐形成。

时节习俗

春节蓝田俗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中旬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扫尘刷墙、布置室内。二十三日“祭灶爷”(亦有二十四日),让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三十日安神敬祖、张贴春联,日落前在门内横放一棍棒或刀片之物,意为拒邪入户。当晚称“除夕”,送旧迎新,讲究通霄不眠,谓这“熬年”。全家团聚,欢庆喜闹,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三更时辰,敞开门户,鸣放鞭炮,点烛焚香,祭社祀神,祝福求财。初一黎明,更换新衣,先给祖宗烧香,再给长辈“拜年”。日出前吃饭,这是全年第一顿饭,宜早不宜迟,宜剩不宜欠,一般讲究吃饺子,饺子如有破绽,只许说“挣”,不许说“烂”。饭后,户族间相互拜年,庆贺祝福。初二起“出门”。(走亲戚,又称拜年) 日常风俗

饮食:蓝田大致分为川、塬、岭、山四类地区,物产有别,饮食相异。主粮,旧食川塬以小麦、玉米为主,岭区以小麦、豆类为主,山区以玉米、土豆为主。全县各地习惯日食三餐。早、午两餐以稀饭和面食为主,俗称“吃饭”。晚餐主食馍,俗称“喝汤”。富户吃饭讲究围桌而坐,配几盘菜,主杂搭配。一般人家早晚无力配菜,以醋和辣子蘸馍或自淹菜吃为主,午餐面食,拌入炒熟的菜,不少地方的群众喜欢端碗串门或聚集一处,边吃边谝,人称“老碗会”。建国后,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吃饭主副食搭配,荤素菜调节。除山岭部分地方外,城乡终年以小麦、大米为主食,副食蔬菜随时购。日食三餐基本未变,早、晚餐仍以稀饭、馍为主,佐菜始向炒菜发展。午餐多为面食、米饭,隔三间四以面皮、煎饼、饺子、臊子面等调剂。逢年过节或来客,一般都炒菜上酒。过去吃饭用的方桌高凳普遍改为低桌矮凳,副食、蔬菜渐见丰富。

居住:蓝田旧时民间住房为土木结构,家境稍好用焦胡基或砖包墙根。 婚、丧、喜、庆

婚娶:蓝田旧的婚聚程序遵循“六礼”之轨,历代虽有演变,但至民国仍存在不少清规戒律。

1、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2、合婚。

3、押贴。

4、封礼。出嫁,本县人俗称“起发娃”、“打发娃出门”。女子出嫁前一日,亲戚朋友前往赠礼,其家设宴款待,称“饯行”。同时,确定次日送女人选,由三名不同姓氏的“命强”妇女为出嫁女剔眉、刮脸、上头(挽发髻),出嫁女要按当年喜神的所在而坐梳妆。晚上,仍由“命强”妇女把嫁妆纳入箱内。在箱子四角放些果品、糕点、馍食之类,供了嫁女在婆家头一天暗中充饥。再按出嫁女的年令包饺子(一岁一个),次日天明前让出嫁女一次吃完。婚娶男方叫“娶媳妇”。“接媳妇”前两天就宴请户族、朋友和乡邻,商议置办酒席、搬嫁妆、待宾客等事宜,名曰“请执事”。前一日执事上门安排各干其事。当日清晨,搬嫁妆的人进餐后(讲究空肚搬不得嫁妆)同新郎和作伴人前往迎聚,去时,要带12个硬盘(即礼馍或曰duo馍),三副红贴(敬请女方三辈人送女登程)和一付冠婚吉书(说明一些禁忌事项)。女方家设宴招待时,搬嫁妆的人有意将碗盏、酒杯之类盗走,作为取闹媳妇的实物。嫁妆起程时,每个箱柜、花架后,女方都有护嫁人。新妇上轿时须嚎啕大器,同胞哥背进轿门(无胞哥同辈他人亦可)。轿到男方家门口,按冠婚书上书写的方位搁,随之放花炮。礼宾先生撒草料,喝令引媳妇的将新妇扶出轿门,新娘脚踩红布行进。新郎在门口换上脚鞋,与新妇并肩同行止祖先堂前,先拜天地,闪拜祖先,三拜父母,再拜媒人、客聊,然后海拜24拜。拜见毕入洞房。新郎抢前登床,待新妇近前,跷起腿在其头上左右绕3次,称之“跷尿臊”然后取掉新妇盖头,跳下床便走。之后新郎的弟妹借端水、挂门帘讨“份”嬉闹。午宴前,新郎新娘同出洞房,到祖先堂前拜罢天地、祖先、红叶、父母、老小外家、客聊、执事,再海拜,主婚人这时告杯,礼宾先生唱礼单,新郎披红、命名、加冕、入席就餐。新婚夫妇要到席间为新客、乡客、执事敬酒。宴罢,女方客人请公婆到洞房商定新妇在家第一次应待天数及往来事宜,然后告辞。当晚洞房灯火彻夜不熄。新郎的友好、嫂嫂、弟弟和一些长辈人都去“耍媳妇”(有十天内无大小风俗)。闹洞房内容繁多,戏逗取闹至深夜后,由新郎新娘吃馄饨、掰硬盘,同样戏耍欢闹一阵而散。婚后第二天,女婿到岳丈家认亲,俗称“回门”,也要被耍闹一番。婚后第三天,女方要带上糕礼探望新妇,俗称“看三”。此后,按原先双方商定的时间,新妇第一次回娘家,在夫家待和天,在娘家亦待几天,按时即回(待几天叫“宁几”,按时往返叫“回十”)。此后转入正常,新妇承担家务开始干活。建国后,婚姻自主,废除了陋俗。订婚一般是经人介绍,双方互相接触了解后,互送彩礼衣物,逢年过节相互往来,增进感情。结婚时职工、干部较简单,有的选择节假日举行婚礼,设宴招待主要亲朋。有的旅行结婚,简单文明。农村一般都择日(多在春节期间)举行婚礼,设宴待客。结婚当天早上,新郎由人作伴同搬嫁妆人一起前往迎娶。午宴前举行仪式,仪程主要为:宣布结婚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就位;鸣炮;向领袖像敬礼;向双方父母、来宾及介绍人敬礼;新郎新娘互相敬礼;宣读结婚证书;主婚人讲话;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来宾讲话;宣读礼单;礼成。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结婚大操大办之风露头。各级组织则大力介导集体婚礼和旅行结婚,制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

丧葬:蓝田的丧葬礼俗,历代虽有增减和变革,但其落后、迷信、唯心等封建糟粕却一直沿袭。旧时,人死之前,一般要制作棺材、寿衣(俗称老衣,指人去世时穿的衣服)购置孝布、纸盆等殉葬品。棺材就页数可分为四页瓦、十大声、十二圆、十六绺,页数越少越好,柏木最佳,多分松木;厚度有七寸、五寸、三寸半、二寸半、二寸之分,越厚越好,寿衣一般为5到7件,成单不成双。贫者多为3到5件。临终前,要给剃头、梳头(男剃女梳)、洗脚、穿老衣。断气后,烧“倒头纸”、献“倒头饭”烙打狗饼。在门前挂“纸刷”(告示已死人),将死者放在木板上,用纸或白绫蒙面,将打狗饼装在袖筒内,再用白布或纸绳把脚手捆在木板上,献上“倒头饭”、点燃“照尸灯”。子、女、侄、孙戴重孝,重孝头布与棺盖等长,一般孝子头布3到5尽。接着向亲朋报丧、入殓,分大殓小殓,一般在死后三日内进行,入殓时儿女孝子要基本到齐,入殓前,要给棺材底铺土、柏朵,四解放置六曲丝麻、铜钱等。小殓是用麻纸将尸体一层层掩盖周密后,将灰倒入,以纸卷灰镶实镶紧。一切就绪后,用酒精或白酒擦洗面部,然后合好棺盖。大殓是富户用棉花、灯芯、锯末等如前法入殓。老丧灵柩要在家设灵堂,少则放置七天,多则数月或一年后埋葬。此期间请鼓乐、礼宾、僧人念经作道场,请阴阳先生勿穴砌墓。女婿外甥还要给挂名旌,上书死者生前德政或功绩,多数家庭在人死后3天或7天就简单埋葬。葬埋前一天晚上,主要亲朋必至,家堂设祭,请灵、稳柱、奏戏、升座、行四拜礼、报鼓、挥旗、鸣炮、三献、省食、和羹焚化。时至天明,女孝子前往扫墓,后起柩送葬。起柩时间川道为寅明时,塬区为已时。一些地方送葬中途还要露祭,行礼拜、奏戏乐,然后鼓乐开路至墓地下葬。

祝寿:祝寿在本县亦称“贺寿”、“过生日”,个别地区称“上墙”。旧时祝寿,一般都是富户和官绅。生日这天,子女及重要亲戚备办糕点、果品前往祝贺,主人摆宴相待,欢聚喜庆,多数民众只是在“生日”那天换换衣服,调剂一下饮食。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富裕,一般家庭对六十岁以上的长者都祝寿,虽不大操大办,却也很讲究,子女亲朋相至,并送以糕点、水果、酒、肉之类食品,或适合嗜好的工艺品等。

生子:妇女生子,本县俗称“坐月”。过去,婴儿降生后是男孩,给门外撒白灰,是女孩则撒草木灰,示意外人不要随便进入。建国后,医疗事业发展,妇女生孩子多去医院,此俗革聊。妇女产后三日,女婿携礼品去向岳丈家报喜,十日内岳丈家前往看望。一月满后,择一吉日设宴待客,叫“待满月”或“做满月”。本县东乡一带兴“待二十天”,每个孩子都待。西乡、北乡则兴“做满月”,且限于头生子。“待满月”或待“二十天”,孩子的外婆家为主宾客,赠礼局限性较其它宾客丰厚,除面食糕馍外,还有帽子、鞋袜、衣服、抱褥、风衣等。其它宾客赠以布料3到5尺或少量衣物。宾客回家时,主人给宾客回赠所带糕礼。给孩子的舅家不回赠。现在,这些风俗仍沿袭,而且在待客时朋友、乡邻也前往送祝贺“喝喜酒”,新生儿满月后第一次同其母去舅家叫“挪窝”,一般只待两三天。回家时,舅家要给孩子赠送曲链馍,用麻丝或棉线拴在脖项,并在拴馍处插些货币,初生儿首次去其它亲戚家,回家时亦如上承赠曲链馍。

建房:旧时建房要先请风水先生看穴,以期宅地风脉好,人财两旺,五世昌盛。之后择吉日破木动工,这天要盛情款待匠工。木料将做好时破土挖基,亲邻前往帮工助力。立木上梁之日,村里乡党帮忙,亲友携礼“醮梁”。屋柱上写红对联,中梁上贴八卦太极图,中间钉一双红快和顺治铜钱。上中梁时燃烛焚香、鸣炮跪拜,祭祀鲁班神灵。立木完毕摆酒席酬谢匠工乡亲。现在,人们建房不请风水先生,但上梁(上楼板、打现浇)仍有贴八卦太极图现象,贴红对联、鸣放鞭炮。施工方式有两种:一是请匠工,乡亲帮忙,主人家管饭;二是由建筑队承包施工,主人家付施工费,只在开工、立木、完工时设宴款待匠工。

蓝田振兴

蒲城八景详解

威宁旧时八景

五指峰八景

秦邮八景

陕西八景导游词

蓝田公司案例

美丽的蓝田

蓝田拆迁调查报告

蒲城八景详解[1]

蓝田八景
《蓝田八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蓝田简介 蓝田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