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回味生活,体验情感(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6: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回味生活,体验情感

——谈小学生作文教学指导

内容提要:作文是人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思考和感悟。情感伴随着认识、思考和感悟。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小学生作文指导应该从生活出发,涵养情感,并在情感中升华对生活的认识,写出独特而润泽了浓情的作文。

关键词:情感生活作文

谈起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指导,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话……”强调的就是作文必须真实,“真实”是作文的基础,是作文的生命。但作文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习作个体涌动的情感。我们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感觉得到有的作文写的很实际上这种味道就是“情感”。缺少了这种“情感”,作文就少了耐人寻味的地方,就好像生命缺少了灵魂。小学生的作文要从“真实”起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

那么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指导学生写出记载生命个体情感由笨拙稚嫩走向灵巧成熟这一美妙历程的文章呢?我根据自身几年的写作和习作教学实践与探讨中,归纳出这些体会。

一、把生命个体溶于生活,累积情感。目前,世界各国作文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如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 作文”的作文思想。“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 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语文学习》1997年第2期)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的流个不停。”小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这些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体会最深的是:凡是学生写自己生活中发生过的、熟悉的事情则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充满着孩子的灵气和乐趣;反

之则空洞,无话可写,甚至导致学生对作文的厌烦情绪。当今理论界的“写作生活化”理念也正是这样提出来的。

而要想使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源泉,还要使他们真正融于生活,熟悉生活,在生活中积累情感。必须强调的是,这里的“熟悉”不是说要全面了解,而是指要有自己的直接感受、多种感受。比如说一种植物,要学生了解其外形、习性及特色这一过程,远不如让他们留心自己在观察时内心起伏的情感与闪现的多种想发的价值高。所以,教师在尽可能的拓展学生们的生活空间,深入生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喜闻乐见的实践生活,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有趣的活动映入学生的脑海的同时,还要使他们的情感受到渲染,并提示他们学会从多角度感受生活,熟悉生活,从而激发写作需求,衍生出强烈而持久的写作热情。

如:暑假过去了,而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依然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使他们留恋回味。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要学生说说暑假里印象深刻的事。这正合他们的胃口,个个兴趣盎然,写的有血有肉。其中有一个学生去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海边,他是这样描写大海的:“„„忽然,一个小山似的浪打过来,我没有防备,„咕噜‟一声,喝了一大口海水,味道怪怪的!可我却很高兴,也算是尝尝海水的味道吧。一会儿,又一个大浪冲上来,我们赶快往岸边跑,可是一跑,救生圈被大浪抢走了,正当我着急的时候,大浪又好心的给我送了回来。这时,我感觉到了大海那母亲般的温柔。忽然,我看到了礁石,就好奇的坐过去,把手放到上面,似乎感觉到它会呼吸,当海水往上涌的时候,礁石就吸气;海水退下去的时候,礁石就呼气,它的孔隙好像无数张小嘴,一张一闭的,真有趣!„„”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呀,如果不把自己融于生活融入大自然,是写不出这么精彩的作文的。

二、用心回味生活,体验情感。

生活是平淡的,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每天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几乎没有什么能引起感情大起大落的事,但“平平淡淡总是真”,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应学会敏锐、细微地体悟生活,对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事,在回味中体验,在思考中领悟。学生学会了用心感受生活,体验情感,有时一件小事信手拈来,也能写成了也是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妈妈”的内容是小学生的作文中一个必定出现的命题。没能细心体会生活

的学生,往往“参考”大量范文,然后这么写:开头从妈妈的外貌入手,而妈妈的外貌描写大多聚焦于斑白的花发、眼角的鱼尾纹、布满皱纹的双手,弄不好就模仿《春蚕》里老舍妈妈一手的茧子。于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却有着一位读着小学的孩子。根据剧情的安排,还要写妈妈怎么爱我、怎么爱工作、怎么省吃俭用,怎么辛苦不睡觉,就是不写妈妈脾气不好啊、不讲卫生啊。因为我们的妈妈一定是一位工作繁忙的敬业女性,日夜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拼命工作。主角也先行定好,就是一名小学生,搞不好的话这个小学生的妈妈就是他的班主任。可他感觉妈妈对别人的孩子比对自己还要好,难免心理不平衡,但也无可奈何。主角的妈妈工作繁重,经常给学生补课,难免有时晚回家。于是,主角对自己的妈妈就会生很大的埋怨。后面接着写妈妈我恨你,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接下来赶紧进入故事的高潮,那就是主角非得生病,不生病也得出事。这个时候,生病了之后,妈妈总是用那耶稣式的,用耶稣看世人充满怜悯的眼神居高临下地看了自己一眼就出门工作去了。然后,主角就很伤心似的林妹妹似的怜花爱玉一番不被重视的一颗破碎的冰冷的十岁儿童的心,昏昏沉沉地睡去了。这时候,就必须要让读者在这儿为老师捏一把鼻涕捏一把泪。最后妈妈深夜才回家,去叫主角,主角就是不理她。„„这哪里是作文,明明白白一个中国现代传统伦理故事。这样的作文千篇1律、千人一面,毫无味道可言。

如学生能在生活中留心,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感情,则能写出真实感人的、个性的文章。有一篇《妈妈的眼睛》的作文,小作者是这样写的:“我的胆子很小,晚上自己睡觉害怕,可妈妈总也不肯让我和她一起睡,还鼓励我说:‘你是男子汉,要勇敢,不怕。’有一天,妈妈终于答应我和她一起睡了,我高兴的朝妈妈笑了。这时,我发现妈妈的眼睛里有一个小小的我,我奇怪的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却不告诉我,我撒娇似的搂着妈妈的脖子,非要她告诉我不可。妈妈看了我一会儿,说:‘因为你的影子深深的印在妈妈的脑海里,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想起你,所以眼睛里有一个小小的你。’听了妈妈的话,我使劲的盯着她的眼睛,然后悄悄的告诉她,我的眼里也有一个她。„„” 多纯真的语言,多好的孩子呀,他体会到了父母脉脉如荷叶下流水般隐而深切的爱,体会到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不仅学会了“写文”,还学会了“做人”,多么可贵!

三、用想象点缀生活,放飞情感。

在很多时候,我们教师过多强调作文必须真实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误认为作文中不能有诸如想想象这类虚构写法下的产物的文字。这一点必须加以纠正。在古今中外的大量优秀文章中,想象的成分都占很大的比重。这说明,小学生的习作也不能脱离想象。

从认知学的角度分析写作,我们可以看到,写作是创作个体因为某种心理需要,把自身经历(包括间接经历,认知经历)揉化成按一定(情感)顺序叙述表达的文字排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世界的一切都由创作者的大脑想象出来。也就是说,写作的本身就是“虚构”的过程。

强调“想象”在小学生的习作中能起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两段同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前后两次写作的文字中领悟一些东西:

一段是:“山坡上有美丽的小草,有可爱的蝴蝶,有大堆的石头,还有许多果树,我们在山坡上玩,真有趣。”

另一段是:“山坡上,小草们交头接耳地在说着悄悄话,是不是埋怨花花蝴蝶们只知道喜欢漂亮花儿,不来和自己打招呼呢?还是暗地笑话那些大块的石头,这时候还在胡噜胡噜睡大觉?„„”

老师在这当中做的指导有这些:

1、“不要写‘有什么’,而应当写它们在‘做什么’;

2、假想自己就是笔下的景物,你会怎么样?

挣脱了束缚,放飞了思维,移植了情感,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这可是写作恒久的源泉和动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还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的内容过实,思维难以展开,而作文中的想象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如鱼得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纵横驰骋,文章充满了灵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一位作家也说过:“写作实际上是自己心灵的沐浴,每写出一些美丽的文字,就觉得自己的生命清澈澄明了许多。我会终生写下去。”笔者想:有了这“情感”之双翼的振越,习学生们那小小的心灵就能在“生活”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记录成长,向往美好,一并珍惜生命„„这不正是我们教育者梦寐以求的彼岸么。

【论文类别】教育教学

【参评学科】语文

【论文标题】《回味生活,体验情感》姓名:何礼

工作单位: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小学邮

手编:542500机:15007835412

办公电话:0773-8215920

回味那份真情情感美文

回味假期打工生活

故土的回味生活日记

情感体验 懂得感恩

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情感体验”话题作文

品德与生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历程

体验军营生活

体验军营生活

体验部队生活

回味生活,体验情感(全文)
《回味生活,体验情感(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