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汉语拼音j、q、x》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3: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汉语拼音j、q、x》教学案例 执教:厦门市金鸡亭小学 何雅玲 评析:开元区教育局教研室 周明珠

一、童话引入(课件演示)

二、字母教学(配合课件) 1.音的教学

花仙子和小朋友来到小河边,这里的风景可美啦!还有三个拼音娃娃在草地上游玩呢。这时小鸟飞过来,它唱起歌“j q x,j q x,三个好朋友在一起,蝴蝶跑来逗小鸡,气球飞,多美丽!切个西瓜大又圆,三个朋友吃得甜蜜蜜!”(配上《卖报歌》的曲)

师:小朋友们,这三个拼音娃娃就是j q x,你们会读吗? 生:会。(学生七嘴八舌,学着发j q x的音,初步感知了读音)

课件音:(小鸟说)小朋友们发音时要注意发音的方法。(学生跟着“小鸟”,学着正确的发音方法。)

师:(小结)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学会了j q x的发音,现在谁能把这三个字母读给老师听?(生积极举手,争着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2.形的教学 (1)记字母形

师: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三个拼音娃娃的样子的? 生1:我觉得“j”像一只鸡。一只小鸡j、j、j。 生2:“x”像西瓜切了两刀。西瓜切了x、x、x。 生3:“p”一转身qqq。 生4:“g”去掉尾巴qqq。

生5:“q”很像“9”,所以我说像个9字q、q、q。

师:你们真行,会拿学过的字母、数字来比较,帮助记住“q”的样子。

(2)与易混字母的比较,巩固字形

师:这三个字母跟已学过的哪几个字母很像? (学生不断举手发言,找出下面的三组) j: i

q: b d p g

x: k y 师:现在你能用你课桌上的橡皮泥捏一捏,摆一摆吗? (学生很来劲,有的独自在捏,有的与同桌一起讨论着捏。学生很开心地在玩中学习)

师:谁愿意到黑板前摆给大家看?

(学生踊跃举手。师指名两生到黑板前操作,都完成得很好,很自然,看不出学生有一点儿紧张)

【评析】案例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教师借课件创设了一个童话世界“拼音王国”,而j q x则成了“拼音娃娃”这样的角色,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童话中的娃娃,一下子就溶入了拼音课堂,兴致勃勃地跟着情境中的“小鸟”认真地学着发“jq x的准确读音。在学习j q x的字形时,学生自编顺口溜,自主意识得到老师的尊重,思维活跃。在巩固阶段,教师先让学生回忆:这三个字母跟哪几个已学过的字母很像?学生的主动性再一次被调动,积极开动脑筋。最后,教师以独特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用橡皮泥捏、摆字母形体。学生兴趣盎然,非常投入,字母的形状也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一、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对拼音教学的要求,给汉语拼音教学一个准确的定位 这些年来,有关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映一直比较强烈,教师感觉汉语拼音难教,教学时间长;学生感觉负担重,学起来枯燥乏味。究其原因,主要是汉语拼音教学功能的定位不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调整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将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在帮助认读生字、学习普通话上。其阶段目标为:学习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读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研究新教材(苏教版) “汉语拼音”部分的编写特点,为实施教学策略打好基础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编排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充分体现了标准所要求的综合性、科学性、启发性、开放性等特点。

(一)综合性。

(苏教版)新教材的每一篇汉语拼音课文不仅在教字母,而且把认识事物、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在学习程序上,

(苏教版)新教材采取了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拼音与识字交叉安排,以拼音助识字,通过拼读生字注音又巩固了拼音,收到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学生一入学就能学习一些部首字,既为今后的识字打下了基础,又满足了他们渴求学习汉字的心理。

(二)科学性。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应与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应采取的教学策略相匹配。小学生一入学就要学习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

(苏教版)新教材在编排教材上考虑到这一因素,设计了帮助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之中,并辅以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三)启发性。

“汉语拼音”教学单元的每课一般包括5个部分:

(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

(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

(3)音节拼读练习;(4)拼音词和与之配套的插图;

(5)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所有拼音部分都如此编排,教材编排循序渐进,适合迁移,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四)开放性。

(苏教版)新教材“汉语拼音”的开放性表现在每篇课文内容饱满、弹性空间大,既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宽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词语、造句、编儿歌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去体验、去探索,去表现自我,去参加自由的实践活动。

三、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改进汉语拼音教学

在了解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编排的特色后,我们做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感到自己有着极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努力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以强调字母音形为主的程序,变革教学方式,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造出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让教师和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拼音课。下面我就以汉语拼音5《gkh》为例谈谈我们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充分使用“情境图”、“语境歌”,帮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发展学生自然语言。

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对于我们城市现在的入学儿童来说,a o e b p m f等字母并不陌生,而且这些汉语拼音标识的语音是在儿童口语中经常出现的。从前面的统计表中我们已经发现大多数的入学儿童在学前阶段就接触了汉语拼音知识,如果我们还按原来的教法花很多时间在读准字母的音上,学生学起来还会感兴趣吗?汉语拼音部分创设了情境图和语境歌,即将同一组字母纳入一幅“情境图”中,并配以相应的“语境歌”。如《gkh》一课有的情境图便是:哥哥和妹妹来到小河边玩,妹妹抓了小蝌蚪玩,哥哥让妹妹把蝌蚪放回小河,并告诉妹妹,蝌蚪长大了是青蛙,青蛙能捉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妹妹很听话,哥哥奖励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通过谈话引出相关的声(韵)母。

师:

(出示情境图)图上画了些什么人?

生:图上画了一个小妹妹和一个大哥哥。

师:对,这就是哥哥的g。(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声母g)

师: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生:他们在椅子上喝饮料。

师:看,这就是“喝饮料”的h。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声母h)

师:这饮料是哥哥奖给妹妹喝的,你想知道里面的故事吗?

师讲妹妹抓蝌蚪的故事。

师:河里的这些就是小蝌蚪。

师:大家看,河里的这些就是小蝌蚪。这就是“蝌蚪”的k。(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声母k)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蝌蚪?

2.联系表音表形图,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很多教师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教某个拼音字母时,由于部分学生早已认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片嘈杂的声音,正确的发音、不正确的发音充斥耳边。怎么才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怎么才能让的有的学生有兴趣去探究这个字母的读音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过程,探究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找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

我在教学声母gkh的读音时,指导学生联系口语的读音体会字母的发音方法。我让大家先观察表音表形图,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先通过看图说话发准“鸽子”、“蛋壳”、“荷花”等词语的音,然后告诉他们声母应该读得轻、短些,让他们相互间再来试试如何发好声母gkh的音。学生通过比较,缩短“鸽”后面的拖音,读得既轻又短,准确地发出了声母q的读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他们的成功体验而高涨起来,这个时候我抓住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尝试自己看表音表形图编儿歌进一步体验发音方法。当然,在学生看图编儿歌之前,教师要先给他们做示范,讲清楚编儿歌的要领,让学生接受新的挑战。

如学qkh时我先给他们编了儿歌:一只鸽子qqq。并告诉学生这句儿歌的前面部分是图中的事物,后面则是声母的读音,然后让同桌之间合作编声母kg的儿歌,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体验发音,合作编出了儿歌:小鸡出壳kkk,荷花荷叶hhh。这样的探究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3.指导儿童练读“语境歌”,发展儿童自然语言。《gkh》一课与情境图相配的语境歌是: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走来劝阻他。小弟弟很听话,忙把蝌蚪送回“家”。琅琅上口的语境歌能使所学的声(韵)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语境歌合辙押韵,易记易诵,可强化读音,发展自然语言。

(二)合理利用笔顺图以及表音表形图,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学习字形

笔顺图、描红以及表音表形图编排合理,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便于教师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声母gkh的字形时,先联系课文中的表音表形图让学生发现相似之处,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回忆一下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话题一出,学生议论纷纷。然后我请各组汇报自己这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发现。孩子们有的说“g”像数字9加上弯,有的说“g”像系了绳子的气球,绳子被风吹弯了,有的说“k”·像柯达彩色胶卷的标记,有的说“k像机枪,有的说“旷像一把椅子„„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学生愉快地牢牢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想一想,孩子们靠自己的发现去掌握了该学的知识,他们该多有成就感啊!

(三)初建合作意识,指导学生正确拼读音节

(苏教版)新教材中所有的拼读都是先出现不带调的音节,再出现带调的音节、拼音词语及拼音句子,编排循序渐进,适合迁移。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我们在拼音的教学中能否进行合作式教学研究?我们边教边摸索。通过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一年级的孩子的拼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合作之前,我们得先找准合作点,教会合作讨论问题,同时注意合作人数不宜过多,以2—4人为宜,小组长轮流当,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组织者,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如:我在教学音节“ge”的时候先给学生找出合作点;

(1)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2)图下的音节怎样读? (3)这个音节是由哪些字母组成的?我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展开讨论,刚开始同学们很茫然地坐在那里,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于是我一桌一桌地去指导两人讨论,并在全班做示范,于是大家都知道怎样去讨论了。经过讨论,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语句完整,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主性。看到鸽子图,学生说出了“一只鸽子衔着树枝在天空中飞翔”的完整句子。看到老虎图,他们能说出“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四处寻找食物”。作为教师,我欣喜地发现学生语言丰富,在合作学习实践中互相帮助、互相完善,在课堂上,他们的眼里、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我们的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可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教学,课堂上应多设计一些儿歌、游戏、活动。练习拼读音节,则可采用摘苹果、夺红旗、找朋友等方式。我在教学“g”“k”“h”与“e”“u”相拼的音节时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我画了一棵苹果树,上面贴着事先准备了的一些苹果图片,在苹果的后面都写有音节,学生上来摘下苹果,然后利用以前学过的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母做口形,韵母跟着发”来拼读音节,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既复习了拼音方法,又练习了拼读。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上汉语拼音课不但不会感到厌倦,而且个个兴趣盎然。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我是这样来实施汉语拼音教学的。

一、趣味情境“图与歌”

生动形象的画面,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小朋友喜欢的。汉语拼音的教材图文并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画,并精心设计儿歌,千方百计地给孩子们提供“情境图”与“语境歌”。苏教版小语第一册的第三课“b、p、m”的情境图为:许多人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一个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广播(bo),大佛是文物,不要用手摸。”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o),爬上山坡看大佛(fo),大喇叭里正广播(bo),爱护大佛不要摸(mo)。”教学时情境图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并相机出示字母,语境歌则用以巩固所学的字母。小朋友在图与歌的情境中学习,知道了字母并不是神秘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之中,从而缩短了学生与汉语拼音的距离。另外,借助形象的图画和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认识、熟悉字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教字母发音和教字母形态时,都可利用“图与歌”来创设趣味情境,如教单韵母“o、o、e”,可用这样的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CIQG,太阳出来公鸡叫,圆圆嘴巴000,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是个e,扁扁嘴巴eee。”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富有音乐感的便捷直观的形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快快乐乐地学习,对于爱唱爱说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尤为喜欢。

二、乐中求知“学与玩”

拼音教学中让孩子们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因素。教拼音字母字形时,鼓励学生用身体、手势来“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时,可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动作来展示‘。’的样子?”有的孩子把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把食指与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用两只手臂圈成一个圆形„„多种多样的形状表示“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低年级孩子课中容易疲劳,可设计“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也可以巩固拼音字母知识。如:“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字母基础牢”。

(可根据教学进度自行安排操中的拼音字母与拼音知识)学中玩、玩中学,是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创设的教与学的境界,这样学生将学得兴趣盎然,教师也教得兴致勃勃。

三、学以致用“拼与写”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具体的音节时,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得着。还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贴上一个自己写的拼音标签,把家中的生活用品、家具、电器都贴上这样的标签,孩子们自己给冰箱贴上自己制作的拼音标签时,兴奋与快乐溢于言表,因为他们学的拼音有用了。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用拼音,教师用拼音给每个孩子写一封信,信中有的是夸奖孩子的话;有的是建议小朋友去读拼音读物;还可以是一首儿歌„„小朋友自己做邮递员来送信,“邮递员”小朋友快乐地拼读收信人的姓名,收信人兴奋地拼读“信”的内容。在送信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自然地用礼貌用语,“邮递员”这样说:“这是你的信,请收下1”收信人说:“正是我的信,谢谢你!”练拼读、练交往与激发使用拼音的热情熔于一炉,没有生硬的规定,孩子们悄悄地带来了汉语拼音读物读起来,有的用拼音自己画起了课程表,有的用拼音给爸爸写起了信,有的用拼音记录家庭住址,还有的用拼音认起了字„„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从而自主地去使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

汉语拼音教学要追求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让教学内容与孩子贴得更近一些。孩子们因为有趣而乐意参与学习,主动学习。趣味情境“图与歌”,乐中求知“学与玩”,学以致用“拼与写”,是想达到“三化”所作的一点尝试。

小学生一进入小学就要学习抽象的、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汉语拼音,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而一旦孩子对拼音学习失去兴趣,将会直接削弱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为落实这一要求,教材创设了帮助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一方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有利于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教学时,我力图扬教材之长,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将拼音教学和识字相结合,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享受拼音。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才能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复韵母“ao”时,学生已经学了将近一个月的拼音,有一定的经验。上课时,我拿出一本姓名为wú yù tāo的作业本请学生帮忙发本子,让学生根据姓名的音节拼一拼。学生很快发现第三个音节还不会拼,但有的同学已经根据前两个音节猜测第三个的发音。这时,我列举出了班里的同学中有ao这个复韵母的名字,并且告诉他们:“这个韵母在我们班级里使用最多,老师的姓名中也有,你们想认识一下吗?”接着,我把ao写在黑板上,并板书了“赵(Zhào)”。学生显得有些激动,纷纷试读,他们根据口语的发音自己读准了ao。课后,我进行了抽测,发现一部分同学还认识了“赵”这个字。以上的情境设计所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课上再现了学生学校生活的细节:想认识同学的名字;想得到机会发作业本;想了解自己名字的音节;想知道老师的名字。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读出了ao的发音,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趣味情境,增加学生求知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趣味情境,灵活运用,使之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就能化理为趣,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在学习ou这个韵母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让一个名字叫ou ou的小木偶(ǒu)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当学生正确地呼唤小木偶,它就伸出鲜红的长舌头快乐地答应,发出有趣的声音,教师适时地用另一种声音配音,评价激励。这个情境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状态,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ou的发音。因为童话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情境的创设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也较好地践行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创设智力情境,提高学生拼读热情

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小学生喜欢猜谜语这种智力题,我就顺应他们的这种爱好,根据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选择设计一些谜语,让学生拼一拼猜一猜,激发学生拼读的热情,既能巩固前面所学,又能引发新知的学习。比如:学完ao、ou,我设计这样一个谜语:“一只瓜,会跳高,场上只许用脚踢,比赛不许用手拿,头部顶它不要紧。”谜面用拼音出示,背景是绿色的操场。这个谜语通过“高、脚、手、头、要”这些字的音节有效地复习了这堂课刚学习的oo、ou,又通过谜底“足球”(zú qiú)引出了韵母山的学习,不露痕迹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改变了以往拼音教学中的机械式操作,增加了思维的含量,让学生觉得所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拼音,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符号。

四、创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这时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新的刺激方式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兴奋,激发其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ao、ou、山新授结束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这时一年级的小学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了。这时,我设计了“寻友大行动,丰收在其中”的竞赛:大屏幕上打出一段拼音及相应的文字和彩图:“小蝌蚪,游游游,游到东,游到西,到处找她的好妈妈。找不到,哭鼻子,羞羞羞。”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张苹果形的红纸,找出带有复韵母ao、ou、山的音节写在上面,如果对某个汉字有兴趣也可以画下来认一认。写下来的音节不会读可以走出座位请教同组同学,会读就挂到自己小组所对应的大树上,比哪一小组合作得好,比谁的树上果子多。这个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展开语文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交流、全面提高。

新课程赋予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教师再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建设者、课程的构建者。拼音教学的课堂尤其应该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提高学生课堂生活质量。

学语文《两只小狮子》课堂教学案例与点评

点评/建德市实验小学 谢建萍 执教/建德市实验小学 蒋羽剑

教材

《两只小狮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人教版)

案例与点评

教学片段一:角色见面

(课始,大屏幕上出现一只可爱的小狮子。) 师(笑容可掬地):谁来了?哪位小朋友跟它打声招呼。

生:小狮子,你好!

师:“小狮子”的读音里有翘舌音,谁再来打个招呼?

生:早上好,小狮子。 师:真有礼貌。(出示“狮子”二字。)我们一起来和小狮子打个招呼吧!

(学生齐声和小狮子打招呼。)

师:谁能记住“狮”字?

生:我有办法,“反犬旁”加个“老师”的“师”。

师:真会动脑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小狮子的故事。(教师有声

有色地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

【评析】刚入学的儿童对世界充满新鲜感、好奇心,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的、形象的认知材料进行教学,意在让学生一进入课堂眼睛就亮起来,嘴巴情不自禁动起来,激起参与学习的欲望。你看,孩子们走进课堂,看到一幅妙趣横生的小狮子图呈现在面前,就很高兴地与小狮子打招呼。在这一声声亲切的招呼声中,课堂教学演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小朋友在快乐的“生活”中读准了“小狮子”的读音。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必然会产生一种不

可遏止的学习热情。

教学片段二:“触摸”角色

(屏幕上出现两只小狮子。)

师:小狮子的故事好听吗?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的课本当中,请你好好读一读这个故事,根据故事中的两只小狮子的特点给他们分别起个名。

生1:我给那只懒狮子起名叫小黄。

生2:我给懒狮子起名叫懒懒。

师:你为什么叫它懒懒呢?

生:它太懒了,什么事也不干。

师:这名字多好啊,它多符合这只小狮子的特点呀!(教师板书“懒懒”。)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懒”字?

生:“竖心旁”加个“赖老师”的“赖”。

师:你能联系老师的姓学习汉字,真好。我们一起来叫叫这位小朋友给懒狮子

起的名字吧!

生(齐):懒懒。

师:另一只狮子叫什么好呢?

生:我叫它灵灵。 师:好听。 生:我叫它勤勤。

师:什么勤?

生:勤劳的勤。

师:嗯,这个名字比较符合它的特点,那我们就叫它„„

生(齐):勤勤。

生:它的名字正好和懒懒相反。

师:(板书“勤勤”。)你取的名字真不错,我们来亲热地与他打声招呼吧!

(学生齐声和勤勤打招呼。)

师:你们喜欢哪只狮子?

生(满脸喜悦地):勤勤。

【评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依据教材、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重组,以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对于自己心中喜欢的小动物也是如此。在这里教师没有照搬课文,而是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让小朋友为故事中的两只小狮子取名字。小朋友取名时是那样的煞有介事,那样的有滋有味。在与故事中的小狮子接触中,他们知道了勤勤与懒懒为什么一个讨人欢喜,一个没人喜爱的缘由。在乐趣横生的取名过程中,小朋友们自然而然地明辨了是非。

教学片段三:角色对话

师: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能看出勤勤是一只勤劳的小狮子?

(学生再读课文,找句子。)

师:(大屏幕上出示描写勤劳的狮子的句子。)这个句子真长,你们能试着把

它读正确吗? (学生大声地练读句子。)

师:勤勤还带来了7个生字“宝宝”呢。(课件用红色显示七个生字“宝宝”。)

我们去读一读。

(学生带着新任务再读句子。)

师:哪些字你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

生:“练习”,我在随堂练习上见过。

师:让我们捧起《随堂练习》,看着读一读。

(学生手捧《随堂练习》齐读“练习”。)

生:我在动物园里的警告牌上见过“扑”,说有一只老虎很凶,如果游客太接

近它,它就会扑过来。

师:你们觉得哪个字挺难读的?

生:“整”难读。

师:你读得挺好,再读给大家听听。

(该生再读,全班跟读。)

师:觉得有难记的字吗?

生:“滚”难记。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生: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上面是“点”、“横”,中间一个“公”,下

面是“衣”字少了“点”、“横”。

师:“衣”字的“点”、“横”去哪儿了?

生1:到“公”字上面了。 生2:像老公公戴帽子。

师:谁可以用想像法来记?

生: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把衣服晾起来了。

师:这办法真好!

师:我们再来正确又流利地读读这句话。

(学生非常快乐地朗读。)

师:我从这句语中听出,这只小狮子是很勤劳的。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大家

感受小狮子的勤劳?

(三四名学生依次读。)

师:我们还能从句子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小狮子很勤劳呢?

生1:从“非常刻苦”中感觉到。

生2:从“整天”感受到。

师:你能读一读,把这只小狮子的勤劳表现出来吗?

(生2读。)

师:真勤劳。我们像她一样来读一读。

(众生齐读。)

师:我们也像勤劳的狮子一样来练习本领好吗?

生:好。

师:那就来练一练写“练”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练”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怎么才能把它写漂亮。 生:“练”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瘦一点,右边胖一点。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要把这个字写漂亮还应注意哪些关键笔画?

生1:“撇折”的折在横中线上。

生2:右边像个东,左点大,从竖中线起笔。

师:是啊,右边像东,“竖钩”歪着头。我们伸出手指跟着课件演示一起书空,

注意笔顺。 (学生书空。)

师:看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练”字。 (学生观察,看到教师漂亮的板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谢谢对我的表扬。让我们都来漂漂亮亮地写一个“练”。

(学生先描一个,再临摹一个。教师巡回,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师:请小小书法家来评评同学们刚才写的字。(用视频展示台投影。)这个“练”

写得怎样?

生1:整个字太大了。

生2:左右的胖瘦安排得很好,关键笔画“撇折”和“点”都写得好。

生3:右边“横折钩”少了横,变成了“东”了。

师:是啊,这可不能错。(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上用笔改正。)

师:让我们再写一个更漂亮的。

(学生写字。)

师:小朋友练习写字真勤劳,就像那只勤劳的小狮子。懒懒跟我们一比,那他

可就(师生齐)太懒了。

【评析】“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与小狮子打招呼中识字、联系身边教师的名字识字、从随堂练习的本子名称识字、“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把衣服晾起来了”,这些饶有情趣的想像识字都来自于学生观察生活的结果。在学写汉字的初级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学生今后自己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从字的构字美如“胖与瘦”、“高与低”,从汉字的关键笔画的赏析中,从对学生写的字的评议中,有效地进行了汉字书写的指导,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汉字的书写特点。这对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接受民族文化的熏

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片段四:演绎角色

师:懒狮子那么懒,连跟它一块儿长大的伙伴小树都看不下去了。读一读课文,

看看小树和懒狮子说些什么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用“_____”划出小树说的话。

(学生边读边划。)

师:再用“﹏﹏﹏”划出懒狮子说的话。

(学生边读边划。)

师:谁来读一读小树说的话?(课件上用线条标出。)

(学生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懒狮子的话?(课件上用线条标出。)

(学生朗读。)

师:这几句话,哪句难读?

生:“我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师:句子那么长,确实难读。谁能把它读正确?

(学生再读。)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发现小狮子除了懒还有什么坏毛病?

生:它很骄傲。

师:从哪儿听出来?

生:从“林中的大王”和“他们的地位”能听出它很骄傲。

师:你能读出它骄傲的语气吗?

(学生摇晃着身子,趾高气扬地朗读起来。)

师:真骄傲啊!谁愿意来演演小树和懒狮子?

(两名学生分别戴上头饰扮演小树和懒狮子,有表情地朗读它们所说的话。)

师:他们读得真好,好在哪里?

生1:“小树”读出了小树很奇怪的语气。

生2:“懒狮子”读出了懒懒的骄傲,让人觉得它非常了不起的样子。 师:狮子妈妈听到了,她对懒懒说了什么呢?懒懒以后会是个什么样?下一节

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

【评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师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渲染情境,引导想像,特别是多媒体画面与表演的结合,创设了学生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造,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在自我满足与愉悦中高效达成教学目

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运用,把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营造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借助多媒体精心创设声像并茂的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说话训练中去。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训练课《我的家》时,我制作了一个《欢迎来我家》的课件。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活泼可爱的“小蓝猫”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和家庭的情况,并提出希望和同学们交朋友。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跃于眼前,都争先恐后地要上台来介绍自己。随着课件中联欢会场景的出现,全班性的活动展开了。同学们一个个上台作自我介绍,有的同学还说了希望交一个什么样的朋友。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自由交流,互相了解年龄、性格、爱好以及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气氛非常热烈。可见在借助电教媒体创设的语言环境中,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了。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学生言之有物。

要使学生言之有物,就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用直观表象引发学生说话。在教学《春风吹》这一课时,我用Flash软件制作了以春花、绿草、池塘、蝴蝶、小鸟等为主要对象的春景动画。欣赏完动画后,学生们已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春天世界里。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同学们,你们从中感受到了春天的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尽情地描述自己认识的春天。接着我再让孩子们仿照课文说话:“春风吹高了幼苗,春风吹融了冰雪。”“春风柔柔地吹,春雨密密地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能根据多媒体创设的美景生动地描绘出美丽的春天来。对学生的精彩语句,我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三、培养学生言之有情。

要使学生言之有情,必须让学生在说话时身处能让其动情的情境,让他们亲身体验情感产生、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让他们说出有感情的话语来。在教《啄木鸟和大树》这篇课文时,我根据童话故事精心制作了内容有趣、对话精彩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我重点抓住课文中啄木鸟和大树的三次对话来展开口语训练。我首先播放了三个没有声音的动画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展开合理想像,再让他们挑自己喜欢的角色,分别给啄木鸟医生和老树配音。学生们兴趣盎然,争着当“配音演员”。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场景,使学生完全融入到故事的情景里。由于有了角色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感情就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了。他们把大树第一次是“叫起来”、第二次是“生气地说”、第三次是“不耐烦了”表演得有声有色,更把啄木鸟先是“亲切地、温和地说”,后来“没办法了,就只好飞走了”的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仅让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也提升了学生口语交际时的情感表达。

四、训练学生言之有“法”。

小学生在说话时常常会表达不够准确,不合语法。此时就需要及时让他们进行辨析、纠正。然而说过的内容一晃即逝,若借助多媒体则可将其保存并根据需要反复播放,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比如将学生容易用错、意思容易混淆的词或存在语病的语句录下来,做成课件反复播放,让学生反复听、看,找出毛病所在,分析原因,并再次练习,直至改正;也可在语音室或教室里,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同步录音,让学生说完后自己反复听录音,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会逐步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培养起语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1.

[4]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教育的环境和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能更好地展示背景材料以开阔学生视野、创设情景以引发学生兴趣、引导欣赏审美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等。一些语文教师由此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流行的时尚,甚至将它作为语文公开教学的“时尚秀”,走入以辅代主、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误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为了“辅助”教学。打个比方,语文学科和语文特有的教学因素是“皮”,是内在的内容,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附着其上的“毛”,是外在的一种表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目标应在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中落实,这是经过历代语文教育所验证的。当然教育的现代化和传统不矛盾,关键是要处理好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语言文字、师生教与学活动的关系。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计算机多媒体在视听冲击上有长足的优势,有的教师在语文课教学设计时,往往喜欢用展示图片、影视片段或播放音乐来代替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时,不是让学生阅读课文,透过文字去体味桃花源的美景,而是用已设计好的或动或静的图片来表现课文。这实际上会剥夺学生的想像。再如苏轼《水调歌头》一文的教学,有教师处理成播放歌曲“水调歌头”,曲终再让学生讨论词中所蕴含的特点。这背离了“语文教学要加强对语言美的理解”的要求。语文教学主要通过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可以说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果。观文者不披文又怎能入情呢?语文学习需要对文本进行品味、对情感进行体验,这是无法用观看一两个或一组画面来实现的,也不是听一首歌曲就能完事的。特别是小说、散文,它们被人们所喜爱,缘于文学文字特有的模糊性,其中的情、意需要学生通过品读用心灵去感受,用想像去揣摩。若一味追求视听效果,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将被弱化,失去“一千个哈姆莱特”,形成定向思维。因此要把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契机,创设情境——该喜则喜,该怒则怒,或高亢激烈,或如泣如诉,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促进其思维的升华。如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对上个世纪20年代的农村情景不甚了解。因此,可用图片展示当时农村破落荒凉的景象,并指导学生在低沉的乐曲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文中所描述的“故乡”在学生的心中触手可及;“回忆少年闰土”这一部分,则变成欢快的乐曲,出现背景图——一轮金黄的圆月下,海边沙滩上碧绿的西瓜地,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一部分描写少年闰土的文字,充分想像其意境。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活动。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向沙漠进军》的课,整堂课所有环节、所有内容都由课件体现,甚至连掌声和叹息声都在课件中作了精心设计,上课时教师只需操纵鼠标并作一些讲解。且不说如此周密的设计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仅从教学本身来看,如果一旦学生回答正确但与教师设计的答案不相吻合,机械的电脑无法“随机应变”,偏要在答出教师设计的答案之后才能提供掌声,肯定会让人觉得尴尬,让人感到这种教学是矫揉造作、哗众取宠。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要用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是再智能的电脑也无法做到的。况且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持久的兴趣,更多地来自于语文老师人格魅力和修养的影响,即“信其师,尊其道,学其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点、使用时机,加强人机、人人多项交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用。

新理念让我敢于“改变”老教材

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 潘秀玲

记得初为人师时,我总是奉教材、教参为圣经,即使觉得教材或教参有什么不妥,也不敢随意篡改,老老实实按教参的内容备课、讲课。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有一个习作训练《农贸市场》,习作要求“有顺序地观察画面,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写出来。”而这幅图画展示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农贸市场的情景,画面也比较模糊。我在1998年上这一课时,严格按照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也照搬教参,其中学生的活动如下: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学习习作提示——从近处到远处仔细观察画面——展开想像说说画面上的内容——听老师读下水文(教参中的范文)——写作 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与教参中的范文大同小异,题目一律是《农贸市场》,观察顺序一律是从近到远,结尾一律是总结农贸市场的繁荣兴旺。偶尔有几位学生作文草稿偏离了我预设的思路,我都一一改过来。当时我还比较得意,以为这样便达

到了教学目标。

去年,北仑区被定为全国第二批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我们全体老师接受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现在尽管我执教的年级用的还是老教材,但是新课程理念已经改变了我的教学思想,影响了我的教学方式。今年上半年,我又上到习作训练《农贸市场》这一课,面对这一落后于现实生活的作文教学内容,我想:新课程不是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允许教师对教材增、删、改吗!于是我大胆地对本次作文

课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学生课前准备

星期天跟妈妈到“好而居农贸市场”或“开发区农贸市场”买菜,参观农贸市场,用照相机拍下或用笔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场面。并当一回“小顾客”,与摊主讨价还价。有父母或亲戚在菜场卖菜的同学,可当一回“摊主”。

教师课前准备

到“好而居农贸市场”或“开发区农贸市场”用数码相机拍一些农贸市场卖的

东西和各种买卖场面的照片。

习作内容及目标

学生自定。

教学过程 1.闲话“农贸市场”。

说说你到农贸市场去,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在农贸市场做了些什么,

有什么感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有了到农贸市场实地参观实践的生活经历,学生说起到农贸市场的经历头头是道,教室很快成

了热闹的“农贸市场”。】 2.精彩镜头回放。

a、大屏幕投影显示学生和教师在农贸市场拍摄的精彩画面,请拍摄的同学说说拍摄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对这个画面感兴趣。

b、情景再现:请当过小贩和顾客的同学表演买卖的情景。

c、选择感兴趣的一幅或几幅画面说一说或写一写;也可以说、写自己在农贸市

场看到的印象中最深的一幕。

d、交流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此例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表达一个自由的空间。“情动而辞发”,在课堂上让学生有看、有听、有说、有演还有写,淋漓尽致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于是,我便在课堂上听到了妙趣横生的童言稚语;听到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市场俚语;听到了学生真切的内心感悟„„】

3.自定目标自选内容写作。

围绕本次到农贸市场的参观实践活动,自定目标,自拟题目,选择感兴趣的场

面或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本次习作训练,我不是帮助学生确定中心,选定内容,指定体裁,而是重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习作指导中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写作的灵感。开放作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让学生自定目标;开放作文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自选内容、自主拟题,摆脱了目标、中心、方法等写作的束缚,学生的情绪更愉悦,表达更自由,语言更生动,思维更灵活。】

作文课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学生的作文本,尽管他们的作文依然有错字较多、语言不通的现象,但是作文的标题、主题却是五花八门:有反映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今非昔比的农贸市场》、《热闹的农贸市场》;有赞颂买卖公平、讲诚信、服务热情周到的市场新风尚的《讲诚信的卖菜老伯伯》、《服务热情的卖鱼姑娘》;还有反映自己买菜、卖菜经历的《第一次买菜》、《我当了一回菜贩》;也有批评市场环境差,揭露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现象的《请保护农贸市场的环境》、《坑

人的小贩》、《我上当了》„„

试想,如果这堂习作训练课,我还是循规蹈矩地利用教材中的图画,按教参上的教学要求来上,学生们还能这么兴致勃勃吗?我还能看到这许多精彩的作文吗?

感谢新课程!它让我敢于向教材、教参挑战。

识字4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

蜘蛛、运。

2.可让学生用肢体表演字词的意思并识字:展(翅)、网。学生可一人表演,也可

多人合作表演。

3.可用相关基本字编成韵语识字: 虫字旁,昆虫多。小蜻蜓,像飞机。 蜘蛛忙,忙结网。小蝴蝶,穿花衣。 虫字旁,有动物。爱劳动,小蚂蚁。 小蝌蚪,水中游。小蚯蚓,在翻地。

4.要指导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词:蜻蜓、展翅、蚓、蜘蛛。 5.本课六个要写的字中,两个上下结构的字“前、空”和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房、网”,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建议重点指导“蚂、蚁”二字。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应该写得左右大致相等。虫字旁要注意别把下面的提写成横。右边的“马、义”二字均为字形比较宽扁的字,它们与虫字组合成新字,关键是要写得瘦长,建议老师一笔一

画地指导学生描红与临写。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这组教材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这组教材的兴趣。

2.观察教材上的彩图,让学生先说说在彩图上看到或想到夏天有些什么有趣的事。

3.在说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4.教师抽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5.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读流利。如,一人一句的接力读,男女同学或小组的竞赛读,配合动作的表演读,等等。

(三)实践活动 观察日记发布会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观察一种小昆虫或一种小动物,并在观察日记发布会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布自己的观察体会。如,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可以用口头发布

的方式,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看图谈话,引出所学生字

1.观察教材上的彩图,学生先说说从彩图上看到或想到夏天有些什么有趣的事。图上有什么呢?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蚁。出示“蜻蜓、蝴蝶、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

出示生字“展、运”。

2.看蚯蚓、蝌蚪、蜘蛛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蚯蚓、蝌蚪、蜘蛛”。看看蜘蛛在干什么?出示“网”。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带虫字旁的字:蜻蜓、蝴(蝶)、蚯

蚓、蚂蚁、蝌蚪、蜘蛛。

2.用肢体语言演示字词的意思:展(翅)、运、网。

(三)练习巩固

用基本字加偏旁编儿歌的方法记生字。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2.读出含有要求写的字的句子:“蜻蜓半空展翅飞”、“蚂蚁地上运食粮”、“蜘

蛛房前结网忙”,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3.抽查朗读,根据抽查情况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4.一人一句接力读。 5.男女同学或小组竞赛读。 6.配合动作表演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前、空”时,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前”是上小下大,“空”

是上大下小。 2.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3.学生掌握要点自己写。

(六)展示活动 1.我会认。

展示自己会认的带虫字旁的生字。

2.我会写。 能听写本课六个生字。

3.我会编。

学生自己结合生字或结合课文内容编儿歌。

五、资料袋 蚂蚁趣谈

蚂蚁是孩子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动物了。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呢?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蚂蚁的身体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蚂蚁的趣闻很多,如,喜欢吃蚜虫的蜜露;触角会传递信息;能举起比自己身体重52倍的东西;最大的蚂蚁有2.5厘米长, 最小的蚂蚁只有0.1厘米;蚂蚁会辨别气味,发现对

方不是自己家族的成员,就会咬杀争斗。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对,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呀?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

学生1:蜻蜓在空中飞呢。

学生2:蝴蝶在跳舞。

学生3:蝌蚪在水里游泳。

学生4:……

学生:我在家里见过蜘蛛。我在河里见过蝌蚪。„„

二、学习字词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

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2、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书。

(1)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这些字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展、运、网”。

学生:展

展翅

蜻蜓半空展翅飞。(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教师:谁能学学小蜻蜓做个展翅飞的动作?

(让学生通过动作对“展”这个字加以理解,巩固学生的认识。)

学生:运

运食粮

蚂蚁地上运食粮。(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此处对“运”的指导教师忽略了。 )

学生:网

结网

蜘蛛房前结网忙。(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咱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到黑板上简单地为我们画张蜘蛛网? 一名学生上台画。

教师在图画上写“网”,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

教师:你还知道什么网?

学生纷纷说:球网 铁丝网 电网 渔网 上网

(运用组词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深学生对“网”的认识。)

(2)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读读儿歌,一人读一行,怎么样。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学生一人读一行。(评价:字音读得真准确。)

这么多同学还想再读读,这次一人读一句。

学生一人读一句。

3、(课件出示生词:蜻蜓 蝴蝶 蜘蛛 蚯蚓 蚂蚁 蝌蚪)这些小动物又从儿歌里跑出来了,还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4、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 观察生字,找出生字的共同的秘密。

(2)开动脑筋,想想识记这些虫字旁的办法。可独立思考,也可和周围的同学讨论。

(3)同学们刚才说的真好,老师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你们收到什么礼物了?(小动物的照片和名字)我们让照片、名字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吧。大家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教师示范:“嘿嘿,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的名字叫:蝴蝶”……

12名学生分别上台做找朋友的游戏,其他同学一边拍手一边读词语。 „„

„„

„„

(教师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你发现了什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借助形声规律识字的方法。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富有童趣的识字课。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每个老师都要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在这课的设计中,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又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形声特点识字的方法。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你发现了什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借助形声规律识字的方法。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1、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教师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2、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老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又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形声特点识字的方法。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读儿歌前,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

3、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朗读的内容,不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边读边加上动作, 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

一年级下册 识字4 课堂实录及评析

执教

北京宣武区育才学校

马蔷

点评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宇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多媒体课件)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呀?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

学生1:蜻蜓在空中飞呢。

学生2:蝴蝶在跳舞。

学生3:蝌蚪在水里游泳。

学生4:……

学生:我在家里见过蜘蛛。我在河里见过蝌蚪。„„

(运用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二、读儿歌,识生字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

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变个角度提出学习的要求,自然,有亲和力。在不动声色中,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书。

(1)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这些字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展、运、网”。

学生:展

展翅 蜻蜓半空展翅飞。(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教师:谁能学学小蜻蜓做个展翅飞的动作?

(让学生通过动作对“展”这个字加以理解,巩固学生的认识。) 学生:运

运食粮

蚂蚁地上运食粮。(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此处对“运”的指导教师忽略了。 )

学生:网

结网 蜘蛛房前结网忙。(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咱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到黑板上简单地为我们画张蜘蛛网? 一名学生上台画。

教师在图画上写“网”,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

(这个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学生在图和字的比较中,立即发现了“网”字象形的构字特点,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师:你还知道什么网?

学生纷纷说:球网 铁丝网 电网 渔网 上网

(运用组词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深学生对“网”的认识。)

(2)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读读儿歌,一人读一行,怎么样。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学生一人读一行。(评价:字音读得真准确。)

这么多同学还想再读读,这次一人读一句。

学生一人读一句。

3、还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这次我们这样试一试。先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的小伙伴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小伙伴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学生读书并画出小动物的名字。不认识的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1)检查:你都画出了哪个词?

学生:我画出了蜻蜓 蝴蝶 蜘蛛 蚯蚓 蚂蚁 蝌蚪

(2)谁和他画的一样呀?聪明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呼唤这些小动物,把它们请出来吧!学生 齐读。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儿歌中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

4、小动物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

(1)注意看屏幕,谁能带着大家读读这些词?(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 一名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

男生、女生比赛读。

(运用比赛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动物们回家了,还能读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画)愿意读的一起读。

学生自由朗读。

(3)拼音不见了,还认识吗?

分小组读词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5、排列顺序读:在这些词中你还有哪个词不认识?请你的好朋友来帮助你。还有谁不认识?快问问你的同桌。谁全认识了?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一读。

(在以上环节里,教师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复现所学词语,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体现坡度,在反复与生字的见面过程中,学生认识了生字。)

6、同学们的字音读得真准,老师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你们收到什么礼物了?(小动物的照片和名字)我们让照片、名字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吧。大家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教师示范:“嘿嘿,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的名字叫:蝴蝶”……

12名学生分别上台做找朋友的游戏,其他同学一边拍手一边读词语。

(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增强了识字的兴趣,不仅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而且加强了对生字词的复习巩固。)

三、感悟方法,培养能力

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同学们,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都有虫字旁。

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

学生1:这些字都是小动物的名字。 学生2:这些字都是虫子。是昆虫。

学生3:小动物中有的是昆虫,有的不是昆虫。

(评价学生: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2)引导发现声旁: “蚂”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 读什么?

学生: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子旁也念马。

这个“马”字在“蚂蚁”的“蚂”中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读音。(评价:你真是会动脑筋的孩子。)

3、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

叫——形声字。一起说: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教师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你发现了什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借助形声规律识字的方法。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四、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形声字,我们还要一起写写形声字呢。听,小姑娘对我们说什么了。你们想对她说什么呢?(课件出示三个“蚂”字)

请看这三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漂亮,为什么?

学生:中间的字最好看,因为左边的字两部分分开了。右边的字左右两部分又太挤了。

范书:讲解要求。在写这个字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两部分写紧凑。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蚂”字,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的感悟之后,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蚁:这个字念什么?伸出小手我们写一写。我们再看看这个字的右半部分,你们认识吗?伸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写写这个字的右半部分“义” 。学生书空。

3、提醒写字的要求:写字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争取把字写正确、写漂亮。这些要求你都做到了,就会得到小红花。

4、学生书写。描红。仿写 。 5评价:有很多同学得到了小红花。相信你们平时多练习,一定会写得更漂亮。

五、拓展延伸,仿写儿歌

1、今天我们和这么多小动物交了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呀?请你读一读你最喜欢的这种小动物的活动,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演一演。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 同学自己练习读书,再读给同桌听。

齐读。指名读。

(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朗读的内容,不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边读边加上动作,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

2、哪些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呀?

分别请了六位同学朗读儿歌,其他学生评议。

3、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小动物,你还对哪些动物有了解呀?你们能不能学着儿歌中的句子,说说这种动物的活动?比如,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学生1:白兔地上蹦蹦跳。

学生2:小猫房前喵喵叫。

学生3:小狗屋里汪汪叫。

学生4:大象河边在洗澡。

„„

教师把学生的即兴创作在电脑上打出来,投影在屏幕上。

(在完成识字教学基本任务后,教师设计了仿照儿歌句式让孩子练说的环节,这种安排是比较好的。它打开了孩子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过,是否还可再做一些调整?比如,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说一说。甚至鼓励学生自己写一写,写完后,进行展示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都有成就感。

五、教师小结

课下,可以把自己创作的句子在儿歌后面写下来,这首儿歌的内容就更丰富了。还可以把写的儿歌给老师看看,课下我们还可以观察这些小动物,或者搜集一些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材料,来丰富我们的知识。

评价: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识字课。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

1、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教师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2、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老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又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形声特点识字的方法。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读儿歌前,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

3、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汉语拼音j q x

汉语拼音 j q x

汉语拼音j q x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j q x)·教案

J q x

鄂教版汉语拼音j q x教案

汉语拼音6 j q x 课堂实录及点评

《汉语拼音6 j q x》评课稿

j q x教学设计

j q x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j、q、x》教学案例
《《汉语拼音j、q、x》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