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赤壁之战》整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6: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赤壁之战》整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反思广西藤县东荣镇均常小学黄海杰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语文教学利用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各种功能室,充分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后,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把大量生动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以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视听并举,加深、加快感知和理解;对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启迪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有深远意义。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并结合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地体现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整合性,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现就以《赤壁之战》一课为例进行整合利用远程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提高效率课堂设计说明:

九年制小学语文人教义务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第17课《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编写的。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旨在研究如何充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课前博采众长 整合资源

初备这一课,我先细致阅读了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共参阅了十篇不同的教学案例,博采众长,结合我班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计划。为了教学的需要,我在教学时,适时地运用了影像VCD资料、“媒体播放”、幻灯片、音乐等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环节。

教学准备时我首先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库“课程资源”里下载了有关于《赤壁之战》的扩展资料,。然后以下载了《赤壁之战》的课文朗读资料(配动画),根据教学所需准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音乐,还准备了历史上古战场中的三国英雄图片,赤壁之战两军进攻路线图、对峙图及其他相关资料,小学课本中的几首古诗,做了幻灯片备教学时使用。

二、课内研读理解感悟

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这节语文课,主要围绕“引—赤壁英

雄、说—英雄事迹、析—英雄智谋、评—谁是英雄、成—课堂英雄”展开,整堂

课的教学以英雄为主要线索,教学思路一目了然。即当今英雄—到古代英雄—成

课堂英雄。是一个兴趣盎然、学、玩、讨论、互动、诵读相结合的轻松活泼的课

堂。

(一)、运用资源激趣设疑开课

新课开始后,以一道普通的数学判断题[80-3=?3 (﹤) 80 ]打开本

节课的话茬。以少胜多,点出了这场战争的特点。

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普通的数学判断题,看谁算的又快又好正确率还高。

生:好。(幻灯演示)

(学生当然能做出这两道简单的题目,但,语文课怎么算数学题目?在学生

纳闷的时候,教师话锋一转,导入新课)(完成板书:17《赤壁之战》)

师导入:《赤壁之战》,这是一则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

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历史故事。它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

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那么,东吴军队究竟怎样战胜曹操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当曹

操率领80万虎狼之师虎视眈眈,欲一口吞吴之时,东吴没有惊慌,调兵遣将,

而是锋相对。

(幻灯演示第一张有课文名字的幻灯封面:要求有《三国演义》主题曲在文

字出现的时候随机出现)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是一部排得非常出色的影片。借用此剧的主题曲,

一方面让学生领略三国时期刀光剑影,群雄纷争的壮阔场面。另一方面,引出本

文的重点——争论谁是英雄。)

师追问:3和80在本文中分别代表什么?这场战争双方都是谁(曹操;周

瑜、黄盖)(幻灯出示图片)

生:曹操 80万人马 ,对手周瑜 只有3万人马。(兵力悬殊大)

师:“曹操”凭什么打?

生:兵多将广。(演示: \"隔江相对\",课件演示:两军布阵图。)

板书: 曹操 80万周瑜 3万

师:两军相逢谁会胜利?我们来重温英雄的事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

个历史故事,把赤壁之战进行到底。

[激趣设疑的开头设计别具一格。设置疑障,造成悬念,可增强学生的求知

欲,激发思维兴致,同时对儿童的学习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

的兴趣。]

(二)运用资源 理解重点

1、齐读课题。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谁和谁交战?怎么战的?结果怎样?„„)

2、看看并听听这个故事,看看你们能看懂和听懂些什么?(播放《赤壁之

战》的录像资料)学生直观而清楚地看、听。学生通过交流,知道了这个故事讲

的是它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

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3、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用火攻,你认

为好不好?为什么用火攻?)用一个字来评价火攻这个计策--?(妙)请同学们

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至最后,看谁首先能识破黄盖的妙计妙在那里?

学生快速浏览后交流:

A、生:我认为黄盖的信写得妙!因为„„

B、生:趁着东南风来的妙。因为„„ (见课文插图 )

C、生:我感觉到了鼓声之妙。因为„„

D、生:还有这小船,安排得很妙!因为„„(见课文插图)

E、生:离曹操的船队只有一公里了,才点火。这样的时机把握得好。因为„„

师:真是高、妙,绝呀!当然,基于这些原因,结果是:东吴以少胜多!曹

军大败,败走华容道。(学生围绕这个分析妙计之妙的练习读懂课文。体会了以

少胜多的原因以及火攻的经过,而这个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这个环节有以下设计特点:

1、因为这篇课文比较长,所以我就以教师为主

导,学生为主体,先找准教材中思维的“支点”,以大跨度的“扫描”,从教材

的众多信息中找到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信息,进行接通、叠合,然后提供足够时间,完全让学生自行读书、自行思考,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学习成果汇报,学

生解说,教师点拨,学生动手拆折好连着的小纸船按新方案作战等一系列学习活

动,高速高效的形成新的认识,实现知识、能力的积极迁移,从而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提高学习效率。

2、两次用火烧赤壁的影像资料,一次用电脑动画,非常直观再现火攻的过程重点。火攻为什么妙?利用远程资源就更加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了这个过程。而通过动画演示,就更能让学生直接地感受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三)运用资源轻破难点

师:课文分四步来写火攻,愿意记住吗?怎么做才容易记呢?(学生可以编顺口溜、编诗歌、概括为词语、编写成短句等。)(课件演示)

析--英雄智谋

师:刘备、周瑜因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美名久扬,他们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课件显示描写曹操的句子。从这些词句可以看出曹操这人怎么样?(轻敌)

A.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

B.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C.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

(2)找出重点词句细品:请同学们找找还有什么原因?

A.曹军号称80万,我军才3万,相差太远了。(完成板书:多少)

B.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

C.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不利于及时散开,致命弱点)师: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完成板书:战船相连(弱点))

(3)画出有关句子读议东南风对火攻战术的帮助?(船速快、火势大、蔓延快)

师:这说明——(完成板书:借风势(优势))

(1)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

(2)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4)找出重点词句细品

A.20条船里装满芦苇,上面铺上火硝、硫磺,都用幔子遮着。

B.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

C.曹操坐小船逃到江岸,忽听得背后鼓声震天,周瑜的兵追来了。师: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完成板书:胜败)

师:正因为以上原因,使得赤壁之战以少胜多!

[录像、动画、图片的利用,结合学生合理的想像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对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有感情”的读书方法进行训练。]

(四)运用资源,重知识延伸,培养写诗兴趣才能

成--课堂英雄

以作诗、儿歌、拍手歌等总结全文的形式,让学生总结课文。

幻灯演示:

[在备课时,我曾经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发现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中,有很多都可以在我们课堂上得以运用。如:《春晓》、《寻隐者不遇》包括我所引用的《清明》,以作诗的形式,让学生总结课文。“重视课外知识的延伸,成课堂英雄”是本课的高潮,这一比较新鲜的教学设计,学生兴趣极高。]

三、充分整合运用资源,教学结尾超时空对话,展现智慧,拓展语言

师:同学们,中外战争史上这场闻名的赤壁之战就在两节课的时空内留在了我们的心里,相信这场战役一定深深地震撼了大家,每个人的内心肯定有许多话要说。假若你就是曹操当时身边的一个谋士,亲身经历了赤壁这一战,你有什么话要对曹操说,现在将时间回到那个时期那个背景下,请同学装扮一勇敢的谋士,对吃败仗的曹操谈谈自己的想法。

师:可以设想曹操当时在打了败仗之后,在向全军总结大会上,会如何向他的将士们总结本次战役。请你来扮演一下大会发言的曹操,来一番慷慨陈词。

(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为背景下,学生仿佛有看到了三国时期刀光剑影,群雄纷争的壮阔场面。而学生代表可以以不同身份,声情并茂的台上演讲,拓展了语言。)

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作业:

1、致曹丞相的一封信(以曹操身边一谋士的身份)

2、曹操在败仗会的总结讲话

3、一个小学生写给曹操的信

四、实践反思 认识提高

设计这一课后,本人先后上了2节课,参加了镇中心校组织的全镇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教究教学活动,深感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确优化了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也感觉到,它决不是语文教学的万能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我们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或电教资源时也应该注意:

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观念不仅仅是教学设备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现代化,一节好课不要仅仅看其使用了多少电教资源,而要看重教者是否真正更新了教育观念,运用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教育手段,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是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互整合,有效地、适时地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自有其科学性、优越性、先进性,而许多传统教学手段也自有其不可替代的教学效果,举手投足间、蹙眉敛容间,许多语文教学的神韵而化于无形。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语文教学手段的其中一种手段、一种辅助手段。

三是现代教育技术只是“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应丧失。不要为一味地“为手段而手段”、“为电教而电教”。那样只会使我们语文教学失去“语文”的本性。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利用远程教育教学反思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施网络化教学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个人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反思

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

浅谈《赤壁之战》整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反思
《浅谈《赤壁之战》整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