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理解零起点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5:33: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理解零起点教学

顾亚龙

近年来,受所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宣传的影响,为了让孩子在同龄人中能有更高的起点,学龄前儿童的父母们往往让孩子提前学数学、读拼音、念英语......由早教导致的幼儿“抢跑、抢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若小学起始阶段是基于幼儿“抢跑”而达到的所谓起点进行教学,则会对幼儿“抢跑”现象进一步推波助澜。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句“国家课程标准”,不压缩教学内容,不加快教学进度,不提高教学难度,坚持“零起点”教学。

所谓“零起点”教学,即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这不单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科教学的应然要求,同时也是基于儿童成长规律的尊重。有观点认为,幼儿的大脑犹如“软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过早灌输一些所谓的知识,会让“软盘”变成“硬盘”。在美国曾有幼儿园教师因为教了孩子英文字母“C”的读写方法而被家长告上法庭,家长的理由是“本来在我孩子眼里这个符号像个苹果、气球、月亮、钩子......被老师早早地这么一教之后,就其他什么都不是了,而只是字母”C“。过早地把儿童眼中的多样性变成唯一性,会扼杀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在德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提前对儿童进行学科知识的教育。

对于应该在什么时候对儿童进行学科知识教育的问题,西方社会的认识则与我们有明显的差异。西方社会的基本教育观念是:因为孩子可以懂了,所以才教。因此,他们不会去”抢跑,抢学“,而是在孩子该玩的年龄让海西玩个够,玩个透,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学习;待到孩子可以懂的时候再学,自然会学得轻松、学的有信心。而我们的基本观念是:正因为不懂,所以才要教。于是家长们往往在孩子该玩的年龄逼着孩子去学,在孩子尚不具备相应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时候让孩子去学,其过程自然是痛苦的,充满挫败感的“抢学”会让孩子过早地丧失自信心,导致孩子厌学、怕学,甚至有的孩子反而会在以后该学的年龄去玩,这是孩子回过头来去补玩这一课。早学不等于优学,“强扭的瓜不甜”“摘得过早的桃子是酸的”“欲速则不达”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良训,儿童的成长规律概莫能外。

在以色列,孩子都是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注重的是从小对孩子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勇敢挑战真理精神的培养。以色列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是游戏就是玩耍;小学生没有太多功课,每天下午一点半就放学回家;中学生也是三四点放学,没有补习班可去。在国际组织OECD进行的PISA测试中,以色列学生的排名远远落后。然而,这个只有800多万人口的小国却在短短20年内诞生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看似输在起点,却赢在终点,这对当下的早教和“抢跑”现象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和启迪。

人生不是一场百米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能为赢一阵子,而让孩子输掉一辈子! 因此,不拔苗助长,让儿童按照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自由生长,还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零起点教学

零起点教学

对照零起点教学

零起点教学1

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中小学零起点教学

零起点教学承诺书

“零起点”教学承诺书

零起点

如何理解零起点教学
《如何理解零起点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