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案:历史选修三3单元

发布时间:2020-03-03 01:51: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

1、

2、3课 二战爆发的背景

教学目的 理清二战爆发前的主要历史事件,整体认识二战的原因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法西斯主义 绥靖政策 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互动式) 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知识构架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危机的影响及各国的选择 (1)大危机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2)大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3)两种不同方式和道路

★问题导学: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根据下列所提供的材料归纳危机的原因。

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结论:贫富差距过大,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导致供需矛盾扩大。

材料二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有的家具店对年轻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新娘,我们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回答: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

材料三

例如一个美国人从银行贷款1000美元买股票,当股票涨到10000美元时还不抛售,等着再涨,同时他还认为自己已拥有了近9000美元的资产,于是又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去商店买东西。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

3、P48页【学思之窗】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来摆脱危机,而德日则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你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①历史传统:美国具有民主传统,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民主制度比较健全;德日封建残余浓厚,缺乏深厚的民主政治基础。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日本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美国是受益者,处于有利的地位,要维持它;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制裁和宰割,激发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受抑制,对该体系不满。

③现实国情: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广阔的市场和健全的民主政治,具备通过改良缓减危机的物质基础;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狭小,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受危机打击特别大,民主政治不健全,法西斯势力乘机上台。

附: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1)历史原因:①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②德国是一战战败国,受巴黎和会制裁,有复仇情绪。

(2)现实原因:①德国经济脆弱,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所以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摆脱危机;

②面对经济危机,德国政府软弱无能,无力镇压群众运动稳定政局,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对纳粹党大力扶植;

③希特勒和纳粹党对人民进行欺骗宣传并获得广泛支持;还讨好军队,与统治阶级勾结并得到支持;

日本法西斯势力膨胀的原因: ⑴历史原因: ①缺乏民主传统

②华盛顿体系压制

(2)经济危机的打击是现实原因。

1930、1931年,日本的出口分别比前一年下降了32%和53%,进口也下降了30%和57%。由于日本资源缺乏,外贸的缩减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经济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阶级矛盾尖锐,更多的工人农民为了求得生存展开了大规模的罢工和反对地主的斗争。

(3)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是直接原因。

“军部”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最初出现在1913年2月田中义一少将(时任第2旅团长)致朝鲜总督寺内正毅的信件中。军部是指当时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它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关。军部法西斯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势力,是与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有关。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而政府无权过问。相反,军部却可以利用陆相、海相等在政府中任职的现役军官有力地影响政府。它依靠陆海军或其总体的军事力量,恣意操纵全部国政。

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特点: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①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两党独立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③持久抗战,持续时间最长反法西斯战争

④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导学:阅读【学习延伸】中的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作者从经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要求侵略中国、为了克服大危机带来的影响)、政治(认为中国不堪一击)、对外政策(利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三方面分析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 ,虽然不太全面,但作者的政治观点是正确的。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还可以包括:阻碍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使中国永远处于劣势、弱势地位;要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变成日本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先征服中国,再征服亚洲其他地区和全世界;等等。

2、埃塞俄比亚人们抗意斗争

★问题导学: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评述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三,它不能等候国际的援助,它的战争是孤立的。第四,这是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但要注意,至于这段话中讲的“领导方面的错误”,主要是指埃塞俄比亚领导人当时一方面抗战,另一方面也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能够制止侵略上,此外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也有不当之处。

3、西班牙内战 ★问题导学:

1、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的原因

A、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

B、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

C、敌视包括共产党等左派参加的共和政府(反共)

D、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建立法西斯专政,以便使西班牙在未来的战争中站在德意一边

E、把西班牙变成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

2、有人把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斗争看做“小二战”,说这是“二战的彩排”和“预演”。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同意这一看法。

(1)从战争的性质看,这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既反对国内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也反对外来的德意法西斯侵略势力。

(2)从战争过程看,各国际政治势力粉墨登场:德意法西斯先是援助叛军,后公开武装干涉;英法美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和“中立”政策;共产国际和苏联给西班牙人民斗争以积极的道义声援和物资援助;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志愿到西班牙与西班牙人民一起对法西斯进行作战。

(3)反映出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与德意法西斯势力之间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存在尖锐矛盾,但为了反社会主义苏联相互勾结;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既和法西斯势力有矛盾,也与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有尖锐矛盾;当时反对法西斯势力的斗争成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

4、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问题导学:【学思之窗】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

参考答案:为了打破原有的国际秩序,为了同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法西斯国家走到了一起;由于时机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都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他们进行侵略的最大障碍,而两者也是西方大国所反对的。这样“反共”就成为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

三、走向世界大战

(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

1、绥靖政策的含义和实质:

所谓绥靖政策,是指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避免直接与法西斯国家发生战争,不惜牺牲一些局部的、小国和弱国的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把法西斯的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的苏联。这里所说的“绥靖”一词,与中国历史上所使用的“绥靖”(即“安抚”、“保持地方平安”)一词含义不同。因此,在30年代它们先后牺牲了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利益。美国当时推行的所谓中立政策,禁止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也不利于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一方,这在实质上与英法的绥靖政策相同。

2、绥靖政策的表现:

(1)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3)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4)制造慕尼黑阴谋;

(5)英法对德宣战后的“静坐战”。

3、绥靖政策的原因:

【材料研习1】阅读材料:

材料一

英法尽管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了德国方面的不满,而且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中造成了一种负罪感。它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理解的态度,对30年代德国的违约行动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因此,战后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政策。在这一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统治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材料四 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材料五 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这样,“反共”就成了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有哪些?作为大国,美国为什么会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候出台“中立法”?实质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英法的经济和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大大削弱;(2)英法国内政治状况复杂,一部分人因“凡尔赛和约” 制裁德国而有负罪感;(3)“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兴起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4)希特勒制造了一种只有共产国际和苏联才是敌人的假象;(5)英法资产阶级对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

美国:(1)原因:美国忙于恢复经济;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思潮影响,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外交需要: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利用三股力量互相牵制削弱。(2)“中立”的实质是绥靖。(3)“中立”壮大了美国实力,但却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二战爆发。这说明美国自身利益至上,没有承担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4、绥靖政策的影响:

★问题导学: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带来怎样的危害?

(1)暴露了自身的软弱;(2)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3)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加深苏联对西方的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构建集体安全计划落空。

(二)集体安全的落空

标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附:我国史学界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同的观点。

(1)、“革命妥协”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粉碎帝国主义阴谋的革命妥协”,“它与列宁主义的外交原则,既考虑苏联的国家利益又考虑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利益是不相违背的”。认为这个条约是“苏联外交利用帝国主义营垒的矛盾,取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一大胜利”。 (2)、“绥靖”说。认为:“苏联与德国缔结条约是真正的祸水西引,实行了比英法更甚的绥靖政策”。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慕尼黑协定》的区别仅仅在于,英法牺牲了捷克和自身利益,而苏联得以强行恢复了1913年的俄罗斯帝国疆界”。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 (3)、“分赃”说。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桩大国之间带有分赃性质的秘密交易”。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份地地道道的大国宰割小国的预分赃合同”。 (4)、“同盟”说。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成了事实上的同盟条约”

【归纳总结】请根据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内容及其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二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2、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

3、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4、其他原因:

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配合起来,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从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而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4、

5、

6、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教学目的 理清二战中主要历史事件,整体认识二战的性质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主要战场与战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互动式) 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知识构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德国闪击波兰(1939.9.1)

2、法国沦陷

3、不列颠之战

4、北非战场的激战

★问题导学:

1、波兰为什么迅速覆灭? 波兰: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德国: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闪电战)

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奇怪战争”“静坐战”

(绥靖政策的继续)

苏联:趁火打劫,占领东部(东方战线)

2、【材料研习1】

材料一

“(法国)高阶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了20年。……但法军的高级指挥部却还是透过1918年的眼光来看坦克-把坦克当作步兵的仆人,或是用作搜索部队以补步兵之不足。……法国还有一些青年军官,例如戴高乐上校,对于正在英国被提倡的新坦克战争思想曾经表示非常有兴趣。但是那些较高级的法国将领们对于这种英国产生的“理论”,几乎完全不加以注意-这与那些积极研究的德国新派将领们恰好成一强烈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一卷

材料二 “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灾难的原因。……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决定性。一个因素是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也许最重要的是德国在好几个方面,尤其是在飞机和坦克的数量以及新的闪电战术的发展方面所占的优势。法国最高指挥部之所以处于不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利地位,不仅是因为装备不充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不能有效地利用它所拥有的人力和物力。 思考:法国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但在遭受进攻6周内就沦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国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法国(1)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和战术思想的落后,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战术熟视无睹,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2)苏德条约使德国单线作战,法国缺少外援;(3)法国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4)长期绥靖政策的推行,使法国国内民心沮丧,士气低落,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而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

3.希特勒入侵英国的计划未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产生了什么影响? (1)原因

英国方面:①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②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

③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方面:作战目标随意,未坚持袭击军事设施

(2)影响:第一次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 (1)鼓舞了各地的反法西斯斗争;

(2)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3)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结盟

附:◆一战后期至二战初期,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有哪些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① 一战后初期

政策:干涉苏俄;凡尔赛会议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

结果:干涉苏俄的活动失败;为德国保存了元气,有利于德国的恢复和发展。 ② 20世纪30年代政策:

政策:对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

结果: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③二战期间政策:

政策:放弃绥靖政策,采取对法西斯的强硬政策; 结果:不列颠之战中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取胜;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第一阶段:二战的全面爆发和初期阶段19

39、8-19

41、6课堂小结1940年

4、5月间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挪威丹麦1940年

5、6月★波兰、法国速亡的原因19

39、

9、1突袭波兰建★敦刻尔克撤退立扩张疆域东方阵线英国法国德国波兰苏联★二战全面爆发19

39、

9、3对德宣战★不列颠之战及影响到苏德战争爆发前(19

41、6),德1940年7月,不列颠之战国已控制了欧洲周湖北制作与讲授14个国家和地区,占2012-6-24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118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 知识构架

1、德国入侵苏联(1941.6.22)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2.1.1) ★ 问题导学

1、思考一: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

⑴德军:经济军事势力强大,准备充分,且采用闪电战术 ⑵苏联: ①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

②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 1936—1938年肃反运动) ③苏联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 ④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

⑤兵力部署过于分散,武器装备落后于德军;反坦克作战无方,对德军坦克集群闪电进攻束手无策。

思考二 苏联为什么能在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 由此德国入侵苏联有何影响? (1)

①苏共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

②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 (2)苏联:损失惨重,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

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战局:使二战进一步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从而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的原因与影响 A、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的扩张政策及美日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2)因素: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等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3)直接原因 :战争经济的需要。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美英对日实行的贸易禁运的打击,使日本决心对美战.(4)外部动因: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侵略助长了日本的侵略.B、影响(1)对美:损失重大,对日宣战

(2)对日:战术上暂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

结合【学思之窗】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参考答案: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可以说它是战术上的胜利。在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已经确立了南进战略,为此必须消灭太平洋舰队这一主要敌人。从这个角度讲,偷袭珍珠港的战术与南进战略是一致的,谈不上失误。但此时日本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战略,即轴心国的整体战略。这一仗使美国卷入战争,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潜力,美国加入反法西斯阵营,促成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加速了法西斯失败的进程。从这点来看,可以说是战略上的失误。 (3)对亚太: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4)对整个战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美国的加入)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原因

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直接原因) (2)过程及形成标志

①1939年,美国新《中立法》(内容、作用)——美政策的重大转变 ②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内容、作用)——经济基础 ③苏德战争后,美英《大西洋宪章》; ——政治基础

④1941年,美英苏签定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的第一个协定书。 ⑤1942年元旦,26国《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建立标志

(3)同盟成立后相互配合与矛盾 目标:打败法西斯

配合(1)军事上相互配合:中国战场抗日主力,拖住日军主力,配合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是主战场,为配合苏军,英美盟军从西欧北非登陆;重大军事行动:①北非战争的胜利;②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登陆;③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④攻人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⑤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2)经济互相支持:美国《租借法案》作为经济合作基础

(3)政治互相协作:先后举行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协调对德、日法西斯作战的行动。

矛盾: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冲突。有矛盾,但协调、配合占主导地位。 (4)特点和意义

【材料研习2】阅读《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的材料和教材: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兰、南非和南斯拉夫联合宣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示赞同,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回答(1)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归纳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1)各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资源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绝不同敌人单独媾和。 (2)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以《大西洋宪章》为政治基础;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占主流。 (3)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同盟各国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经济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材料研习2】阅读《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的材料和教材: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兰、南非和南斯拉夫联合宣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回答(1)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归纳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1)各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资源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绝不同敌人单独媾和。 (2)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以《大西洋宪章》为政治基础;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占主流。 (3)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同盟各国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经济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 ★ 知识构架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一)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苏德战场及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战役(1942.6)——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1942.10)——北非战场转折点

(二)结束

1、盟军的反攻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6.6)

3、德国法西斯的覆亡(1945.5.8.)

4、日本投降和大战结束(1945.9.2.) ★问题导学

1、材料一: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一次大会战。希特勒企图消灭红军主力,占领莫斯科,在入冬以前打败苏联。他调集了80个师180万人,由包克指挥进攻。

10月2日,德军总攻开始。希特勒狂妄宣称10天要攻下莫斯科。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竟令柏林各大报留下10月12日头版重要位置准备登载“特别重要消息”。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11月15日,德军51个师开展新攻势,企图南北合围,中间突破。红军三个方面军顽强抵御,德军最突出的部队进至距莫斯科30公里处。

材料二

12月初,莫斯科地区已是寒冬,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20-30度。希特勒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德军无棉衣,无保暖设备,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枪栓拉不开,武器失灵。而苏军已穿戴上保暖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12月6日,红军开始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到1942年1月中,红军共歼敌55万人,击毁和缴获坦克1500辆。德军向西败退150─300公里。希特勒的对苏闪电战被彻底粉碎。

思考:莫斯科战役德国失败的原因及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

答案:A.胜利原因:

1)面对严峻的形势,苏军民同仇敌忾,与德军展开生死 搏斗,誓死保卫祖国。

2)红场阅兵式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

3)苏联情报人员获得准确情报,日本已决定南下,不会在远东夹攻苏联,苏军得以将驻防西伯利亚的部队调往莫斯科

加强防御.4)俄罗斯的严冬寒冷,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5) 德军骄傲、狂妄,对形势估计不足。

进攻南欧延误了向莫斯科进攻的时间、美英盟军的援助、、、B.影响:

①是德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②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赢得了美英盟军的支持和援助,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胜德败的原因:

⑴苏联: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②有盟国的支持。 ③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

④苏军的兵力优势。

⑵德国: ①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对严寒。

②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 ③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

④德军制空权的丧失。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2、中途岛海战中美胜日败的原因:

① 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战场主动权。 ② 美军集中有限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 ③ 日军分散了占绝对优势的兵力。

④ 日军战术陈旧,仍想通过古老的舰炮攻击的战术来消灭美军,而日本海军的精锐部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被置于诱敌的位置。 ⑥两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实力的差异。

⑤ 日本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复杂:既想攻占中途岛,又想同美国舰队作战,使其作战手段(即用炸弹攻击还是鱼雷攻击)出现矛盾,装备的更换使日军错失战机。

3、P75百家争鸣: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有人认为是英美等国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而故意推延开辟第二战场,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具备而无法开辟。

依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诺曼底登陆对“二战”战局的影响。

迟迟不开辟原因:

①开辟战场的条件和实力暂时还不具备 ②企图在战争中消耗苏联,谋求战后霸权

1944年开辟原因:

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1943形势取得根本性好转) ②限制苏联影响,取得战后有利地位

意义:

①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下,加速了其灭亡; ②消除了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

③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4、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根因)

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行动,充分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

3、同盟国的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4、各国人民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教学目的 掌握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二战影响

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互动式) 多媒体手段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 知识构架

一、空前的浩劫——战争,人类没有胜者

1、规模空前、损失惨重

2、法西斯的暴行

二、正义的审判

1、纽伦堡审判

2、东京审判 ★问题导学

1、东京审判的缺陷和遗憾——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 ①作为日本军事最高统帅的昭和天皇免于起诉

②美国从本国立场出发,主要追究的是对美太平洋战争的日本战犯

③在审判后期,美国出于自己远东政策的需要,放松了对部分重大战犯战争责任的追究, ④“反人道罪”并没有充分落实到具体的审判当中

(日军731部队、使用细菌武器;实行“慰安妇”制度,暴力摧残广大女性等等行径却被排除在问罪范围之外 )

⑤审判只追究发动战争的个体责任

2、比较盟国对德日法西斯处理的异同?

⑴相同点: ①都进行了军事占领 ②都进行了正义审判

③战犯都受到了一定的制裁 ⑵不同点:

①对德四国分区占领,对日美独占 ②纽伦堡审判,四国通力合作,东京审判由美主导 ③纽伦堡审判比较彻底,东京审判美国庇护,不彻底

④德日对侵略战争的反省程度不同(影响)

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启迪与经验教训

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2、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 ——肩负起大国责任和义务。

3、落后就要挨打。战争爆发后,一些国家如法国、波兰等在军事思想、战略战术等方面或因循守旧,或盲目乐观,或骄傲自大,结果遭到了惨痛的失败——创新、发展才是出路,要与时俱进.

4、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

5、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6、所有的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7、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㈠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1、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

2、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直接原因)

3、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计算机)

4、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5、人类理性进一步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促进联合国诞生 ㈡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1、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①对欧洲及日本:严重衰落

②对美国苏联:美国经济和军事世界第一

苏联军事和政治威望提升

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小结

高二历史选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教案12

3单元教案

0b735e9e0ffa491db8d7aeb2deaba94e_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推荐)

化学选修3第一节教案

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复习题

高二历史选修4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历史选修2第二单元测评

政治:4.1《人民的选择_历史的必然》教案(选修3)

教案:历史选修三3单元
《教案:历史选修三3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