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志愿者及广大青年志愿者事迹的报道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3: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志愿者及广大青年志愿者事迹的报道,敬请关注。

“原来想支教一年左右的时间,可是我们把他们吵醒了,把外面的世界带给了他们,我们必须负责,不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心愿。”2005年,24岁的彭旸硕士研究生毕业,不顾父母反对,毅然放弃出国攻读法学博士的机会,前往贵州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支教。5年来,彭旸一直坚持着,并逐渐组建起一支200多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

就在彭旸研究生毕业那一年,一次到松桃苗族自治县的旅行彻底改变了她出国留学的想法。她被当地孩子生活、求学的艰难震撼了,于是,决定留下来帮助他们。

家人激烈反对彭旸的选择,亲戚朋友认为“娇生惯养”的“80后”小姑娘肯定是三分钟热度,面对艰苦的环境一定会知难而退。但是,他们没想到,越难彭旸越不愿离开。

毕业后,彭旸成为贵州财经学院的老师,完成授课任务后,彭旸会立刻驾车6个小时赶到支教的小学去继续她在那里的工作。开始,她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支教,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支队伍。

其实,艰难首先从路开始。就在彭旸和她的志愿者团队目前支教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梭戛乡,有一条通往水沟小学的路,仅仅5.5公里的路上,最深的坑有1米多深,志愿者们自己筹钱,决定要修这条路。当彭旸把筹到的1.5万元交给一个包工头的时候,包工头笑了:“这连半公里都修不了,单是人工费就要每人每天80元。”无奈之下,这几个女志愿者自己动手修路,到当地政府申请、请村民帮忙炸山取石料。修了1个星期,乡长也来了,跟他们一起修路。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不出两个月,这条路就修好了。

5年来,彭旸带领200多名志愿者到过孟关乡、剑河、册亨、毕节、六枝等地支教,帮助了几千名贫困孩子。每到一所学校,她都包下整个年级的全部课程。在孟关乡,她一个人给全校600名学生上英语课,虽然很苦,她说:“如果这些努力能改变孩子的心灵,甚至命运,我的价值就放大了600倍。”

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愿意暂停一年的工作来支教,彭旸便成了志愿者的老师,尽管这支队伍中还有60多岁的志愿者。

彭旸为自己的志愿者团队感到自豪。初到这些小学,老师少则1名,多则3名,学生的平均分在5.8分到40多分。现在,在他们支教的这些学校,已经改变了原来几个年级的学生同时上课的情况,平均分成五六倍地提升,有的学生还能考到90多分。

为了教喜欢音乐的孩子拉小提琴,彭旸就自己去学习拉小提琴,每天练10个小时,手指都磨起了血泡。孩子们没有让她失望。今年,彭旸教的这些孩子被带到世博会上演奏。孩子们的水平越来越高,彭旸说自己已经没法教他们更多了,不过如今这个志愿者团队的招募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她可以找更专业的志愿者来教孩子们。

这些志愿者还把大山里的兔唇宝宝送到医院去治疗,每一份手术同意书都是彭旸签的。„„ 其实,这几年一直有国外的高校给彭旸寄录取通知书。就在几天前,彭旸刚收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不再让家人失望,也为了有更大的能力帮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彭旸决定出国攻读博士学位,但是,不再是原本在很多人看来前途光明的反倾销方向,而是改成了教育政策方向。最近,得到志愿者帮助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关于彭旸出国留学的事情,不解地问志愿者:“什么是博士学位呢?”志愿者答:“博士是在某一个方面非常棒非常厉害的人,学位就是给他们的奖励品。”孩子们问:“博士对听听(孩子们对彭旸的昵称,记者注)很重要吗?”志愿者答:“是的。博士学位能说明听听很棒很厉害。”

于是,孩子们把彭旸叫到湖边,说要给她一个惊喜。彭旸说,那是痛入骨髓的瞬间。因为孩子们“授予”彭旸4个博士学位和一个世界冠军:英语博士、音乐博士、建筑博士、医学博士和竞走世界冠军。“无论听听以后能拿多少个博士头衔,在我的心目中,永远也抵不上孩子们授予听听的博士。”彭旸带着写在纸上的“博士学位”绶带,泪流满面。彭旸出国读书后,将有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志愿者资源放弃工作来暂时接替她。

志愿者事迹

志愿者事迹

志愿者活动报道

志愿者迎新报道

志愿者培训报道

志愿者活动报道

志愿者活动报道

大学生志愿者报道

志愿者活动报道

志愿者服务报道

志愿者及广大青年志愿者事迹的报道
《志愿者及广大青年志愿者事迹的报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