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6: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011年在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腳步中悄悄來到了。回顧過去,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执政党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政治互信的基础上,恢复两岸两会协商,先后共签署了十五项协议,达成一项共识,两岸制度化协商不断深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签署和实施以及两岸经合会成立,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率先在经济领域获得突破,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机制化和制度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2年多時間取得的各項成果,遠遠超過了過去60多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總和。

然而,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并大踏步推进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多挑战,在波濤洶湧的兩岸發展大潮下也暗藏著不少險灘與礁石:其一,是台灣民眾對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認同和國族認同並未提升,而所謂台灣主體意識卻在政客和民粹主義的推動下不斷膨脹,任何風吹草動均可引燃民意的熊熊烈火--不久前廣州亞運會的“楊淑君事件”和在此之前發生的“東京影展”事件就是最好的驗證。

其二,兩岸關係的深層次問題難以突破,如和平協議談判的啟動與達成、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建立等遭遇政治互信不足的瓶頸,被迫擱置。

其三,某些國際勢力不樂見兩岸關係發展過快,有意無意地製造阻力與障礙;而島內政治勢力及部分精英階層唯洋人馬首是瞻,仍滯留在冷戰的時空中,崇洋厭中的心理與思維定勢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其四,在大陸方面,也有一些人不顧時機與條件是否成熟,急於求成。他們輕忽了兩岸關係60餘年來累積下的各種深層次問題和結構性矛盾,輕視了兩岸間幾十年互不信任堅冰的厚度與硬度。而對於台灣方面出現的民意與政治生態的反復與變化,他們又缺乏足夠的耐心,抱怨對台讓步多了,甚至質疑和平發展政策的持續性。

上述種種現象,其實都是兩岸關係艱巨性複雜性長期性深刻性的表現。兩岸關係,牽扯的不僅是兩岸分離60餘年來的相互政治、經濟、文化等關係,更牽扯到100餘年前中華民族被迫割地賠款、台灣人民淪為亡國奴的屈辱史,牽扯到國共90年來的恩怨歷程,牽扯到兩岸數十年來社會制度以及發展模式之間的競爭,還牽扯到太平洋兩岸的國際政治博弈和中西兩種發展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東西方思維模式之間的較量與競爭。

明乎於此,即不難理解“葉九條”、“鄧六點”、“江八點”與胡錦濤“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之間的延續性與堅定性;不難理解“和諧世界”與“和平發展”政策之間的相互關連與互動性。也就不難理解不久前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美國演講時,提出“要謀求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的意涵了。

把握方向,行穩緻遠,是新時期新形勢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要求。這個要求的核心意涵是不追求兩岸關係表像的熱鬧,而要深入兩岸關係的底層,扎扎實實地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為未來兩岸關係的大發展排除障礙,蓄積能量。具體而言,就是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培植兩岸更多的共同利益,夯實兩岸共同發展的經濟基礎,進一步擴大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要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既符合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全面领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二、要全面把握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的重要基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是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是推进两岸协商不断向前迈进的有效途径。

三、要充分认识台湾政治社会状况的复杂性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艰巨性,以及“台独”分裂势力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威胁。一些外部势力仍以各种方式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难题,消除“台独”思想对台湾民众造成的毒害,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

四、要深刻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要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努力保持两岸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如此,使兩岸的經濟、文化環境逐漸趨同,向一體化方向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利益攸關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一個漫長而深化的融合過程,也是奠定兩岸未來統一的物質基礎的過程。

2010年10月,王毅主任访美向两岸侨社演说时就指出,谋求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基本思路还是“先经后政,先易后难”,但它不是机械和绝对的,“先易后难,其实是易中有难;先经后政,实际上是经中有政”。两岸关系中存在的多年积极的难题和政治分歧是客观事实,但早晚都必须面对,是不可能永远回避,也是无法回避的,只有通过平等协商加以妥善处理。2010年12月,王毅主任在广东东莞台商协会庆典致辞时明确表示:对于多年来遗留下来的难题和固有分歧,我们没有必要回避,也不应回避,迟早要面对它,处理它。希望能为将来双方在适当时候坐下来商谈这些问题,不断积累共识,不断创造条件。

因此,在经济、文化、民间诸方面交流合作取得丰厚成果之后,两岸也可以通过适当方式与途径,比如可以由两岸学界适时就政治问题先展开理性探讨。这个过程既是广泛听取意见,思想交流、交锋、交集的过程,也是引导舆论,说服、争取、凝聚民意的过程。它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个过程起到逐步化解两岸的政治分歧,扩大两岸共识,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的政治认同的作用。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说:两岸因历史因素,许多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但当“同”的部分越多,化解“异”的可能性就增加,存异求同,才能共创双赢。

两岸关系60年的政治隔阂不是一下子可以化解得了的,必须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决。当前两岸双方都要认真面对的是台湾岛内严重的认同危机问题,它造成岛内的严重内耗,而且还会影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更是突破两岸政治僵局的巨大障碍。台湾资深评论员顾尔德说得好,影响两岸长远关系的重要因素,并不只是台北以及北京的精英,更关键的是两岸人民是否能相互尊重理解,这种深厚的社会基础比经济利益更具有深远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如何深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的问题,以确保两岸关系稳定、健康、良性发展。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策決非中共一黨或大陸一己之私。她的目標十分明晰,即在漫長的共同發展進程中,培塑兩岸的共同認同,構建台灣民眾新的國族認同,為未來中國的統一奠定堅實的思想和觀念基礎。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百年之慶。兩岸都將分別舉辦盛大活動,慶祝這一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的重大事件。著名史學家金一南先生有言:量變堆積歷史,質變分割歷史。辛亥革命,正是中國近現代史的分野,歷史在這裡留下了鮮明的切割印記。自西風東漸,由鴉片戰爭到甲午風雲,從維新運動到戊戌變法,再到同盟會、黃花崗72烈士,多少志士仁人為了中華的復興與崛起而犧牲奮鬥!正是由於幾代人前仆後繼的堆積,方有辛亥革命成功的質變。

今天的兩岸關係,也正在發展的量變中堆積著、蘊涵著、萌發著。儘管也許還有重重艱難險阻,曲折反復,但只要兩岸各方堅持不懈,兩岸民眾持續努力,誰敢說在可預見的未來看不到中國統一的“質變”呢?!我們可以大膽預言,這個美麗的“質變”已經悄然來到,她就在所有中華兒女的思想和行為中潛藏著,她需要我們全體國人奉獻心力,結成命運共同體,凝聚共同認同,來迎接她現身的輝煌時刻!

形势与政策论文: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远景

两岸关系和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形势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两岸关系

形势与政策之两岸关系 论文

正确认识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

【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