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生物学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发布时间:2020-03-03 01:56: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生物学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土门关初级中学

莫掌君

一、初中生物“导、学、探、练、测”课堂结构师生互动图示

结构 导(目标导学)→学(自主学习)→探(合作探究)→练(达标训练)→测(当堂测试) (1分钟左右) (10分钟左右) (10分钟左右) (12分钟左右) (12分钟左右)

①导入板题

(三言两语) ① 引导督促 ①检测提问 ①精选习题 ① 堂清作业 ②出示学习目标 ② 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练 ②筛选习题

教师(准确简明,体—→③了解学情——→ ②组织学生——→ ②分层练习——→③分层要求

现三维目标) ④ 调控时间 更正讨论 ③ 严格监考 ④严格监考 ③出示自学指导 ③引导探究 ⑤反馈堂清 和自学提纲 点拨更正 ⑥教师抽查 (体现时间、内容 方法和检测办法)

①自探互探 运用知识 ①巩固知识

根据自学提 明确答案 按时、独立 独立完成 学生 看、听、——→纲看书找答案——→②解疑释难——→ 诚信完成——→②诚信测试

自学、记、疑 理解记忆 练习③自查、互查

④分层达标

备注:图中的环节是在运用熟练的基础上根据内容课型可变通使用,切记生搬硬套。六字即(“导、学、探、练、测”)

二、初中生物学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求与建议

(一)、课堂结构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可用情景导入、复习导入、归纳导入、问题导入、直接导入等,多采用直接导入。

2、揭示学习目标:

用小黑板、多媒体、幻灯机、白纸出示或口述。通过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方向。

3、出示自学指导和展出自学提纲:

用小黑板、多媒体、幻灯机、白纸等,也可提前写在黑板上。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注意发现自学中的困惑和问题,要特别关注差生的自学情况。

1 通过教师的观察和举手统计以及巡视中所发现的学习状况,为后教打下基础。在后教中,差生展示,中等生纠错,优等生讲解。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即“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方式,使每个人都完成学习任务。在此间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说对的教师不要重复,教师的主要作用除指导、点拨外,注重归纳总结,提取核心。教师的讲只能是通过以上方式学生还不会的地方。

5、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中探究能力的过程。它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内容之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所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共有46个,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探究。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设计探究方案,搞好探究活动,通过同桌或小组的交流,师生的交流,明确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6、当堂检测

堂清检测是测试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试题和背记形式来检测,经过自查、对查、组长检查等方式确定过关人数。

(二)、备课要点

1、确定学习目标。依据课标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参考教师用书,综合学生实际,制定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点是知识目标。目标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用好关键词,展示后要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编写好自学指导和自学提纲。自学指导是学生自学的纲领,它必须有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时间和检测办法的具体要求,一定具有可操作性。自学提纲是在自学指导下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具体要求,它是学习目标的具体细化,它是本节课学习知识点的具体要求。拟好自学提纲和合理的自学指导能够高效率地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有时也可以用思考题的形式来代替自学提纲,但长时间使用会使学生造成知识点单一的趋向。自学提纲拟定一定要便于操作,利于自学。

3、练习题和检测题的选编,要以课本、书后和《基础训练》为主,也可以从其它资料上选用,但都必须以基础知识为主。使用笔答题或口答题要以具体教学内容而定。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生物学事实、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等要以学生记住、记准为主,有的要学生亲自动手画,能达到画会为止。在方法上以自背、自查、互背、互查、同桌对查、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等办法督促学生对知识点落实到位,记住、记准。对科学探究,生物学实验要在弄清记准原理的前提下,注重实际操作的落实和明确注意事项,注意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检查的方法要使人人操作过关。

4、对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教师要熟烂于心,对练习题、训练题、检测题要提前作出答案,准确无误;对教学中记不住或怕忘记的知识要附在教案上;在备课中对知识的预设一定要到位。对实验教学一定要提前动手操作,以便体验关键的地方,有些实验要学生提前做准备的,一定要提前给学生布置到位。

5、备课要备学生,特别是对每班后五名的学生在教学中需关注的地方要备到位。

6、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并要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用好教师纠错本,学生错题一定要重做,再改,直到学生做对会做为准。

7、教学中要分层训练,一定要选好、用好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

8、备好教学用具的使用。教学用具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增加学生直观性、思维性、操作性。如挂图、模型、幻灯、多媒体、小黑板的正确使用等。

9、写好教学后记,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

(三)、“四清”的要求

1、“堂清”是基础。每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要还给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一定要在课堂上使学生掌握到位,主要通过自查、互查、组长检查等方法进行落实。在其间要培养学生自觉、诚信完成学习任务而光荣的使命 3 感和良好习惯。

2、“日清”是对“堂清”的弥补。初中生物课学校不安排“日清”的具体时间,更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真有极个别学生没有“堂清”,教师要利用饭后、课间、课外活动等进行补救。要培养学生自觉找老师“日清”的习惯,严防拖拉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坏习惯养成。

3、“周清”是关键。教师必须在周一上午将本周生物课学习内容(即“周清”内容)贴出来,使学生明白“周清”内容,不会的地方尽早复习。“周清”时间可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形式可运用背记、操作和笔答以及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不能进行单一的考试,因为单一考试题知识面窄,不能将一周所学的知识进行澄清。

4、“月清”是对一个月所学的关键知识进行一次澄清考试。教师一定要出好题,组织好考试,平好卷,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把一个月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

附: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土门关初级中学

莫掌君

说明:本节课结合本校实际对学生使用了学案,将自学提纲变成了填空,便于学生自学,对刚开始运用此模式教学能提高自学的效率,但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学生知识点单一现象的出现。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运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正地看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

二、自学提纲(看书66页——69页,完成下面几个问题的学习和自学反馈题)

1、多数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2、枯草杆菌使梨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

3、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4、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5、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6、什么是共生?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现象。

三、自学反馈

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如果没有它,动、植物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2、枯草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现成的

获取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腐烂。

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水和

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

,又为动物所食用。

4、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

来生活的。属于

型生物。

5、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营

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的体表或体内吸收

,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足癣和臂癣是真菌引起的;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真菌引起的。

6、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5 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地衣是

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

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

与植物共生。

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

,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

。在人的肠道也有大量的细菌与人共生,其中有些细菌能够制造

,对人的身体有益处。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他们与动植物体的关系。

四、合作探究:

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实验目的

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实验方法步骤

1、三组同学各取同种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2、第一组:取甲组树叶放于无菌条件下,乙组树叶放在自然条件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3、第二组:取甲组树叶灭菌后(蒸30分钟)放无菌条件下,乙组树叶放在自然条件下。

4、第三组:取甲、乙两组树叶灭菌后(蒸30分钟),甲组树叶放无菌条件下,乙组树叶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可用手摸一下就是接种)。 讨论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3、逐一分析这三种方案,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4、哪组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五、附:教学预案

(一)自学提纲答案要点

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见课本)。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它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如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又为动物所食用。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寄生:

有些真菌和细菌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这种现象叫做寄生,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不同的疾病。

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二)自学反馈参考答案:

1、分解者

2、有机物

二氧化碳

无机盐

有机物

4、有机物

异养型

5、寄生

营养物质

6、共生

真菌

蓝藻

蓝藻

真菌

根瘤菌

根瘤菌

含氮物质

有机物

维生素B1

2维生素K

(三)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本实验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2、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3、甲组是对照组,乙组是实验组。

7

4、第3组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第3组方案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

六、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细菌中属于寄生生活的是(

) A、生活在枯枝烂叶上的细菌 B、生活在人体小肠内的细菌 C、生活在馒头上的细菌 D、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

2、下列两种生物不能够形成彼此依赖,相互有利关系的是(A、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枯草杆菌和水果

C、大肠杆菌和人

D、真菌和藻类

3、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 A、进行有氧呼吸

B、进行无氧呼吸 C、不能直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A、根瘤菌和植物根部

B、藻类与真菌 C、藻类与细菌

D、原生动物与根

5、腐生细菌将动植物遗体分解后产生的物质是(

) A、氧气、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C、氧气、无机盐

D、有机物、二氧化碳

6、下列不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是(

A、猩红热

B、棉花枯萎病

C、手足癣

D、小麦叶锈病

分析说明:

1、小林家的几条金鱼死了,他把它们深埋在花盆里,一段时间后,他挖开泥土发现鱼体不见了,小林还发现这一盆花长的比其他花要茂盛,请分析: (1)、鱼体不见了是谁起作用?

(2)、鱼体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

、水和

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所以这一盆花长的比其他花要茂盛。

(3)、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达标训练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B

3C

4A

5B

6A 分析说明题:

1、细菌和真菌

2、二氧化碳

无机盐

3、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七、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40页——41页:

填空、选择、判断(A类、B类、C类);识图作题(A类) 堂清测试答案:

一、填空:

1、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分解

2、营养物质、寄生

3、共生

4、真菌、藻类

5、维生素B

12、维生素K

二、选择:

1、B

2、B

3、A

4、B

5、A

6、A

7、D

三、判断:

1、×

2、×

3、√

4、×

四、识图:(1)①二氧化碳②水和无机盐③生物遗体④细菌和真菌

(2)循环、有机物、无机物、光合、有机物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学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初中生物学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