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专题:科教兴国 文化强国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1: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专题:科教兴国 文化强国

苏溪镇中九年级备课组

【背景材料】

(一) 我国科技成就斐然

1、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成功

2014年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2、我国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

2014年11月4日,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制的3.0版“高铁动力”——高速列车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目前成功通过国家铁道检测试验中心的地面试验考核,即将装车考核试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

3、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

2014年11月1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珠海航展上首次展示的运20、歼

31、空警2000、空警200四架国产军机堪称“镇国重器”,一经亮相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企业带来了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令人印象深刻。

4、我国将在2020年左右实现全球导航定位

我国将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2020年左右实现全球导航定位,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二)我国大力提倡创新

1、创新中国智库在北京成立 2014年11月15日,创新中国智库在北京成立。80位院士学者受聘成为智库首批专家,将共同致力于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

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3、我国大力发展众创空间

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

(四)我国关注教育改革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新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等多项变化备受关注。此举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此次高考改革将

1 在上海、浙江省先行试点。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5年3月8日下午表示,要减少学生加分项目,地方加分项目取消63%。把自主招生时间调到高考后。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试卷地区范围,目前确定明年25个省用统一命题的试卷。

【考点导引】

(一)关注科技

1、中国古代科技普遍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中国科技发展却缓慢,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内在因素有哪些?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因素:

①封建专制皇权达到顶峰,严密控制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科举制度的严密控制,对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②经济落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③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启示:

①加快发展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综合国力; ②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2、近代中国主张向西方学习经济技术的是哪次探索运动?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洋务运动。 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领域形成了哪些精神财富?他们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怎样? (1)“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关系: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4、2014—2015年,我国科技成就斐然,说明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怎样的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说明我国在某些尖端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根本原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其他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艰苦奋斗,锐意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等。

5、2014年我国科技取得了巨大成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经济角度: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

2 (2)政治角度: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文化角度: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国策角度: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等。

6、2014年11月15日,创新中国智库在北京成立,从不同角度谈谈成立创新中国智库的意义?

(为什么要成立创新中国智库?)

①科技重要性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②国际竞争角度: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③我国科技国情角度:虽然我国科技有了很大发展,在一些尖端科技领域进入实际领先行列,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

7、2014年11月1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宣布,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哪种经济形式?该经济形势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什么地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作用? (1)经济形式:国有经济。

(2)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集,具有关键性作用。

8、2014年我国科技取得了巨大成果对于我们实现强国富民目标有何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实施,加快科技发展。 (2)有利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快人才培养。 (3)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重奖科技工作者?

(1)国际: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2)国内: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2、国家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体现了我国实施什么战略?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一个要求?

(1)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 (2)充满活力。

3、本次评奖对学术造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意在弘扬什么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4、要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中学生应采取哪些行动? (1)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

(2)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3)培养创新经济和创新能力。

(三)中国高铁 闪亮名片

2014年,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中国高铁“走出去”之路高歌猛进。7月25日,中企海外的第一条高铁在土耳其顺利通车;11月30日,中国为马来西亚生产的世界最高运营速度动车下线„„有着“超级高铁推销员”和“最高营销总监”等美称的李克强总理,向外方推荐中国高铁几乎成了其出访的必做功课,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高铁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高铁成为中国新名片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高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高铁技术,为高铁发展奠定了基础;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我国高铁的国际竞争力。

2、从能源利用、占地面积等角度谈谈发展高速铁路的意义有哪些?

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对耕地的占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高铁外交”成为中国新名片得益我国实施的哪一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何在?

(1)科教兴国战略。

(2)意义:①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②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中国高铁成功“走出去”,说明国家发展的根本基点是什么?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大量高速铁路的建成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请列举世界史上在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成果及其发明者。

蒸汽机车——史蒂芬孙;汽车——卡尔?本茨;飞机——莱特兄弟。

(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2014年11月25日,一列CRH5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这是国内首列实观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就是“高铁之心”,是列车的动力之源;网络控制系统则是“高铁之脑”,决定和指挥着列车的一举一动,这两大系统的完全自主创新,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高铁之心“和”高铁之脑“实现中国化。

1、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说说我们必须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原因。

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创新型国家有一定差距。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什么?

发展科技、教育。

4、你认为我国怎样才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

(五)教育

1、中国古代是如何重视选拔人才的?

(1)隋唐以前主要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来做官。

(2)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3)宋太祖采取重文抑武的策略,选拔大批文臣单人中央和地方官吏,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2、近代中国在教育方面采取哪些改革措施?

(1)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

(2)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

3、现在,我国把教育摆在怎样的战略地位?有利于提高公民的什么素质?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教育、科技、生产力之间有何联系?

(1)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5 (3)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5、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是针对我国目前怎样的国情提出来的?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1)国情:科学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人口素质偏低。 (2)法律依据:《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6、高考改革必须要保证公民的哪一项文化权利?享有该权利对于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我国有哪些法律保护该权利? (1)受教育权。

(2)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3)《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

7、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请举例: 城乡教育差别、应试教育、乱收费、教育不公平等。

8、从法律和国情角度,说说政府实施高考改革这项惠民政策的现实意义。 (1)法律角度:保障了公民受教育权。 (2)国情角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9、面对教育中的不公平遭遇时,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1)国家:制定争议的制度,以正义的制度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等。

(2)公民: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受教育权;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积极检举社会不公平现象,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10、请从公平的重要性角度说明为什么国家要集中力量解决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

【例题解析】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不久,中国人“满世界抢iPhone6”,令人深思,我国每年大约生产全球77%的手机,但是自主生产的芯片还不足3%。因此,我国每年进口芯片要话费2000亿美元。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设备、原材料等长期依赖进口。 (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存在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二:“千人计划”的全称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

6 略目标,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2)说说我国实施“千人计划”的必要性?(3分)

材料三:(见右图)2013年5月19日,教育部正式启动全国县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

《一盆独秀》

(3)漫画说明了什么现象?(1分)说说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引起教育部的关注?(2分)

答案:(1)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2)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各国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要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2、材料一:中国人“满世界疯抢iphone6”成了2014年的一道风景线,令人深思。我国每年大约生产全球77%的手机,但是自主芯片却不足3%,因此,我国每年进口芯片要花费2000亿美元。我国芯片产业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设备、原材料等长期依赖进口。 (1)材料反映了我国基本国情的哪一方面?(1分)

(2)你觉得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2分)

材料二:2014年,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中国高铁“走出去”之路高歌猛进。7月25日,中企海外的第一条高铁在土耳其顺利通车;11月30日,中国为马来西亚生产的世界最高运营速刀豆文秘助手轨动车下线。中德、中英、中美连线高铁也已开工或在谈判商讨中……我国高铁正以其性价比高、综合优势及竞争力明显等特点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有着“超级高铁推销员”和“最强营销总监”等美称的李克强总理,向外方推荐中国高铁几乎成了其出访的必做功课,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高铁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3)中国高铁成功“走出去”,说明国家发展的根本基点是什么?(2分)

7

(4)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中国政府对高铁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和信心来自哪里?(2分)

答案:(1)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1分)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等。(2分)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分)

(4)中国高铁拥有性价比高、综合优势及竞争力明显等特点。(2分)

3、材料一: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已风靡世界,但我们生产的汽车品牌90%是国外的,机床生产技术70%是国外的……美国时代周刊近期封面标题为:基于污染和密集劳动的Made In China。而且近年来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要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世界市场;德国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计划,以确保德国的世界制造强国地位。 (1)“‘中国制造’的产品已风靡世界”反映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材料一说明实现经济振兴的根本大计是什么?它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如何?(3分)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2)结合材料一图文说说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要性。(2分)

材料三:30多年时间里,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用自己微薄工资以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000多万元人民币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他也因此被称为“化缘校长”。 (3)“化缘校长”美在哪里?(2分)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为什么离不开教育?(2分)

答案:(1)经济全球化;发展科技、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2)我国制造业科技水平低,还存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环境污染严重;

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实施“中国2025战略”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3)努力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等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恢复)

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

浅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专题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专题: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十二五规划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专题:科教兴国   文化强国
《专题:科教兴国 文化强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