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研究生工作总结1222

发布时间:2020-03-01 18:34: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全面提升医学生素质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提出的五星级医生的标准中,在7个领域60种能力中,传统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的概念只占19条,而三分之二是对医学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道德、人际交流能力等概念和标准引入了医学教育。这就要求对医学生的培养,不能忽视人文素养的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简单的给学生教授人文知识,而是要将人文知识通过各种学生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因此我院的研究生工作主要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旨在全面提升医学生素质,培养“德高艺精、仁心仁术”的医生。

一、多途径、全方位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一)邀请医学界与人文学科专家,打造“医学文化沙龙“的品牌活动。医学文化沙龙为学生提供与医学、人文领域的专家轻松交流、自由探讨的机会,推动学生医学技术和人文精神两方面协调发展。2013年,我们先后邀请了厦门市卫生局王挹青副局长、杨叔禹局长、我院刘祖国院长、李炜教授和人文学院的曹剑波教授主讲了五期医学文化沙龙。沙龙紧紧围绕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医生医德问题展开讨论,沙龙上同学们提问犀利,主讲嘉宾妙语连珠。

(二)开展中国梦系列活动

1、我们抓住庆祝五四青年节的重要节点,邀请厦门市医高专的医学生齐聚翔安,共庆五四青年节,共话我的中国梦。两所学校的医学生在交流中一致认为:中国梦事关每一个中国人,作为医学生,要有自己的医生梦。在当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医学生除了要掌握过硬的临床技术,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学会关心病人、学会换位思考和交流沟通的艺术。活动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被《厦门晚报》报道。

2、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们开展了“喜迎十八大,医学生在行动”的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开展了“喜迎十八大,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活动、“喜迎十八大,青春在行动”的主题实践活动,“说句心里话,寄语十八大”网络互动活动,“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掀起一股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3、在92周年校庆之际,为激发学生爱校、爱院,对学校和他人常怀感恩之心,我院策划开展了“感恩、责任、奉献”的主题征文比赛。共收到全院学生投稿70余篇,最终评审出获奖作品15篇。获奖作品充分反映出我院学生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高尚情怀。

4、在祖国64周年华诞之际,举办了“点燃中国梦,青春献祖国”的研究生新生主题演讲比赛。经过各班推荐的10余名2013级研究生新生以“薪火相传中国梦”、“放飞梦想”等主题,讲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中国梦的诞生,结合医学专业学科特点,发出从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才能为祖国医学事业竭力奉献的号召。这样一次新生主题演讲比赛抓住了入学之初这个关键节点,激发了新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拼搏激情,在新生群体中聚集起一股践行中国梦的正能量。

(三)开展青年文明修身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处做起,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我们在秋季学期开展了文明实验室的创建与评比工作,在春季学期开展文明宿舍的创建与评比工作。两项评比引导研究生加强对自身日常行为的管理,养成良好的寝室文明和实验室文明习惯,让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参与了创造良好人文环境的建设,使得医学生从行为举止到精神气质得到了全方位的人文熏陶。

(四)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建设良好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特别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时刻浸润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我们在四栋院楼的液晶显示屏上常年滚动播放着激励学生成为有大爱的医生的格言警句,比如: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希波克拉底)。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我们还及时将所开展的人文教育活动进行海报展示,让同学们在实验室楼道、宿舍楼道、食堂门口都能看到我们各类主题人文教育活动的精彩图片和活动积极分子的风采,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外在环境给予他们的隐性人文教育。

(五)倡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形成锻炼身体、关注内心的良好生活习惯。医学生首先要关注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才能去尊重他人的生命、敬畏他人的生命,从而形成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高尚职业观。为此,我们组建了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体育舞蹈、登山等各类

兴趣小组,把学生从实验室、科室中拉出来,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身体健康。

同时,我们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重点开展了“5.25,我爱我,医生梦,翔安情”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现场心理测试、心理电影和书记赏析、心理健康知识橱窗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辅导,重视心理健康。在院楼成义楼开辟心理健康园地专栏,每周张贴不同的心理健康美文,向同学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在《医殿园》刊物中,也单独开辟了“医心坊”版块,向同学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新生入学之初,发给每位新生一本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刊物《心晴》,旨在让同学们郁闷时可以随手翻翻,获得启发,排解消极情绪。

二、立足校园内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要使得医学生具备真正的人文素养,还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把吸收的人文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内心中,才能更好的把学生掌握的人文知识变成内在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也特别重视立足校园内外,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一)抓好党支部立项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和考察党员队伍。研究生党员数量占全体研究生数的1/3,抓好了这支队伍的建设,就不难做好全体研究生的学生工作,因此我们特别重视抓好研究生党员这支先锋队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上,我们以党支部立项活动为切入点,组织党员在校内外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凸显医学专业特色的立项实践活动,包括到农村送医送药、开展义诊活动,为翔安校区周边社区青少年宣传党的知识并辅导小朋友功课。2013年,我们有2个党支部立项活动受到校级资助并顺利结题。在今年10月,又有3个党支部立项活动获得校级资助。其中,在翔安校区后勤办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的主题为“关爱翔安校区后勤人员子女”的义务家教党支部立项活动,在过去一年已经累计有77名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45人次的后勤人员子弟辅导功课,受到了翔安校区后勤人员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赏。

(二)坚持开展学习雷锋常态化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研究生坚持每个月看望一位我院退休老教师,即使搬迁到翔安校区之后,也风雨无阻。过去一年,累计有40余名的研究生看望了9人次的老教师,给老教师送去了温暖,也让学生收获了老教师与之分享的从医经验与感悟。

(三)精心组织暑期社会实践,让医学生在实践中长才干、长知识。暑期社会实践是让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民情,将课堂上的知识学以致用的重要实践平台。每年我们都认真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前认真给学生做社会实践专题培训,指导学生如何策划、如何邀请指导老师、如何联系实践接收单位、如何做好宣传、如何做好实践总结等,实践后我们隆重举行社会实践的评比、汇报和表彰大会。2013年暑假,我们紧扣医学专业特色,把握时代主题,开展了“共筑中国梦、医疗为人民”的主题实践,研究生精心组织了8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到福建省内各地开展了送医送药、义诊宣讲、社会调查、支教服务等活动。

(四)指导学生亲手打造体现我院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教育成果的学生刊物《医殿园》。《医殿园》自2003年创刊以来,经过10不断探索和实践,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既刊登优秀医学生的典型事迹,又选登普通同学反映日常学习生活感受的来稿;既宣传我院新近举行的重大活动,又展示同学们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既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充分贴近同学们的阅读需求。每期《医殿园》从主题策划、征稿、选稿到排版、美术设计等全由我们学生亲自完成,是一本医学生倾力打造的医学生刊物。

(五)依托我院品牌学生社团校园医生俱乐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该社团由获得医师资格证的在校研究生组成,社团立足校园,服务社会。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引导校园师生和人民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锻炼医学生的沟通交流、组织策划能力和心怀国家、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怀。在4月7日世界卫生日,校园医生俱乐部以“感念师恩”为主题,到翔安校区的各学院、各机关办事部门,给师生员工免费测量血压,发放高血压防控知识传单。活动展现了我院学生大医有大爱的精神风貌和尊师重道的感恩之心,受到校区教职员工的一致好评。

在2013年10月10日,世界第22个精神卫生日,校园医生俱乐部开展了以“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为主题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咨询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消除学生中忌谈精神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禁忌,促进师生对精神疾病的关注和对自身精神健康的关注。

2013年年底,针对我国急救知识教育的薄弱现状,校园医生俱乐部的同学主动策划开展了“急救知识普及百校社区行”活动,他们联合厦门市红十字会,

进到居民社区和厦门市各高校,开展一百场急救知识的普及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生命安全的意识。

三、成效与未来工作的重点

医学院的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过硬医术本领的医务工作者,因此我们的学生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医学生 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两条主线,旨在全面提升医学生素质,补充医学第一课堂教育中中对人文素养、实践能力教育的不足。

我院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三年百分之百的数据说明了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我们还涌现出身残志坚的校级“十佳团员”朱茂述这样的先进典型,涌现出“扶起老人、扶起信任”的张振宇。张振宇是我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在路上看到摔倒的老人,立刻上前扶住,并立刻送老人去医院就医。被救老人十分感动,联系到《厦门晚报》记者,辗转找到了张振宇。晚报记者问他:现在好多救人的好人都被讹诈,当时你怎么敢于去主动扶起摔倒老人?张振宇说,他毫不犹豫去扶陈女士,那是出于医生的本能。就算是最后被讹诈,他也不会去责怪什么。“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也是转瞬即逝的。” 2013年10月,一位肾衰竭患儿小佳怡引起了厦门市民的广泛关注。我院研究生自发组织捐款,在短短4天时间内就筹集了2600元捐款,亲自送到医院给佳怡。这次善款虽然不多,但是充分体现了医学生的仁心仁爱,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强烈责任感。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如何充分调动起研究生导师这支育人队伍参与到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在第一课堂上开展人文教育,如何将第一课堂的人文教育与第二课堂的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1222

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总结1222

黑石小学学校工作总结1222

曼德拉事迹1222

转正思想汇报1222

教师誓词1222

(1000字以内1222)大河镇工作总结

伽师县工业经济情况汇报1222

契税减免申请书1222

项目合作意向书1222

研究生工作总结1222
《研究生工作总结122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